⑴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有哪些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包含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圆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烧杯、导气管。
实验药品:浓盐酸、二氧化锰、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净化、氢氧化钠溶液。
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氯气的相关性质:
氯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化学式为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作为强氧化剂。具剧毒和窒息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氯气
⑵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有哪些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有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气。
实验室制氯气过程。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制取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是“浓盐酸”和“加热”,一旦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发生。
⑶ 实验室用下述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下列实验.看图1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仪器的名称:A______
(1)装置图中仪器作用和图形可知是利用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加热反版应生成氯权气的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洗气装置C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选择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D是为了干燥Cl2,选择浓硫酸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②④;
(3)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E中无变化,F中红色布条褪色;
故答案为:E中无变化,F中红色布条褪色;
(4)通入Cl2时发生反应2I-+Cl2═2Cl-+I2,生成的I2遇淀粉溶液变蓝色.Cl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溴水溶液的颜色是橙色的;
故答案为:蓝色;2I-+Cl2═2Cl-+I2;橙色;
(5)因为Cl2有毒,所以氯气需要用碱液吸收,又因为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故不需防倒吸;
故答案为:B.
⑷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MnO2,B中盛有______(2)
(1)A装置是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烧瓶中是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是浓硫酸,
故答案为:浓盐酸;
(2)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是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
故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氯水中含盐酸,呈酸性,使石蕊变红,氯水中有次氯酸,有漂白性,后褪色;
(3)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溴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Br+Cl2=2NaCl+Br2;
故答案为:2NaBr+Cl2=2NaCl+Br2;
(4)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故答案为:变蓝;
(5)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pH<7;
(6)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依据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氢氧化钠物质的量,Cl2+2NaOH=NaCl+NaClO+H2O,若G中吸收2.24升Cl2(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0.1mol,则烧杯中应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2mol,
故答案为:NaOH;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0.2.
⑸ 实验室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 (1)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正确的连接______接______接___
(1)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首先要制取氯气,然后要除去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还要除去混入的水蒸气,这时得到了干燥、纯净的氯气,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要吸收多余的氯气.即仪器连接顺序为:a接f接h接b接c接e接d接g.故答案为:a;f;h;b;c;e;d;g; (2)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会使浓盐酸挥发出来,因此要用装置B除去HCl,可以使用饱和食盐水,即除去HCl又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会使浓盐酸挥发出来,因此要用装置B除去HCl,可以使用饱和食盐水,即除去HCl又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答案为:除去HCl 吸收多余的Cl 2 ; (3)装置A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的容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 2 +4HCl
装置E中,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 2 +2NaOH=NaCl+NaCl - +H 2 O,即离子方程式为:Cl 2 +2OH - =Cl - +ClO - +H 2 O.故答案为:MnO 2 +4H + +2Cl -
(4)n(MnO 2 )=
0.2mol单质I 2 .故答案为:0.2mol. |
⑹ 制取氯气装置
用MnO₂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的装置图:
⑺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洗气装置,集气装置。
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氯气的性质
氯气,化学式为Cl。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被用作处理饮用水、市政污水以及游泳池的生物灭杀剂。氯气中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P)、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溶剂以及各种氯化物。
⑻ 实验室用下列有关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Cl2,后进行有关性质实验,试根据下列有关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氯气,经过除杂E装置、干燥F装置后分别通入C、D装置中进行漂白性性质实验,然后通入到B中验证氯气的强氧化性,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用G装置吸收氯气,则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AEFCDBG;
故答案为:AEFCDBG;
(2)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因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Cl-,对Cl2的溶解有抑制作用,使Cl2+H2O H++Cl-+HClO平衡向左移动,故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能和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显紫红色;
故答案为:吸收Cl2中的HCl;吸收多余的Cl2;红布条褪色;下层液体紫红色;
(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