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____
(1)水通电生成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所以看到a、b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2倍,随气体的增加,ab玻璃管内水面下降;管内水进入长颈漏斗,从而导致其液面上升;
(2)纯水不易导电,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提高的导电性;
(3)b管内气体体积小于a管,说明a管内气体为氢气,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一般是看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择Ⅱ;
故答案为:
(1)出现大量气泡; 升高;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Ⅱ;
(4)有气泡产生,玻璃管中的水逐渐减少,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上方聚集了无色气体,且a管中的气体体积与b管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b管内气体体积小于a管,说明管内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5)无水硫酸铜变蓝;导管d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 氢气+氧气。

(1)家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添加电解质导通电流,将水分子电解解离。直流电极之负极,析出氢气;正极则析出氧气。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与氧气,其体积比为2:1。上述电解质可以是强酸强碱化合之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但是为了避免阳极生成氯气,应以氢氧化钠做为电解质为宜。
氢气不但被认作燃料,还被拟想为电的直接取代品,它可以天然气的状态经地下管道四处输送。不同于电的是它可以储存(通常在低温下以液态),气体可以不断地供应,当能量的需要量高,尚可预先储备。氢将以燃烧的方式产生热能,或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
⑵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1)氢气;氧抄气;2:袭1;(2)氢元素和氧元素;(3)B.
⑶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
(1)闭合开关后,电路接通,水开始被电解放出氢气和氧气,A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 ②水不断被分解而放出氢气和氧气(2H20 通电 | .
⑷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专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属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C管中的现象是液面上升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
⑸ 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____
(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直流电. 故填:直流电. (2)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则b中的气体是氧气,体积是10mL;检验氢气的操作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故填:氢气;10;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通电 |
⑹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来检验,观察到的现
(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 (2)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由于这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3)一段时间后a试管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
⑺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1)在图的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2)与正极
(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左边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所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则另一端是电源的正极,如下图:
 通电笑蠢 | .
⑻ (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2H2↑+O2↑2H2O 通电 . 2H2↑+O2↑,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
与家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力工具箱部分
发布:2025-09-18 07:59:55
浏览:554
自动反吹装置
发布:2025-09-18 07:14:42
浏览:103
轴承蜕皮怎么
发布:2025-09-18 06:23:30
浏览:326
x5排气阀门
发布:2025-09-18 06:22:48
浏览:491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