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测绘院使用什么测绘仪器
常用的是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
先进的:RTK,手持GPS,信标机(水上用),测深仪(水上测绘)
室内的: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
测绘仪器,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等
② 常用的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是用来测量物理量的装置。在物理科学、质量保证和工程中,测量是获取和比较现实世界中物体和事件的物理量的行为。已建立的标准对象和事件被当做单位,在测量过程中给出与研究项目和参考测量单位相关的数字。所有测量仪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仪器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人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这些仪器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尺子和秒表,也可以是电子显微镜和粒子加速器。虚拟仪器广泛应用于现代测量仪器的发展。正在讨论词条“环境影响评价”正在探讨中
条热评讨论正在进行中…
测量仪器
雷勋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物理学博士
最近更新于2019.12.13 18:41 ,查看全部1个编审记录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教授正在注视海底二万里的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是用来测量物理量的装置。在物理科学、质量保证和工程中,测量是获取和比较现实世界中物体和事件的物理量的行为。已建立的标准对象和事件被当做单位,在测量过程中给出与研究项目和参考测量单位相关的数字。所有测量仪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仪器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人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这些仪器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尺子和秒表,也可以是电子显微镜和粒子加速器。虚拟仪器广泛应用于现代测量仪器的发展。
定义
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
基本内容
精度、误差、测量标准器材
早期发展
海面上准确测量出天体的位置
时间
手表,一种计时装置。
过去,常常使用日冕作为测量时间的工具。今天,钟表成为了平时测量时间的工具。原子钟用于高精度测量时间。秒表也用于在一些运动中计时。
能量
能量由能量计测量。能量计的例子包括:
电表
电表以千瓦小时为单位直接测量能量。
气量表
气量计通过记录使用的气体量间接测量能量。然后这个数值可以通过乘以气体的发热量转换成对能量的测量。
功率(能量通量)
交换能量的物理系统可以用每个时间间隔交换的能量来描述,也称为功率或能量通量。
(参见下面的任何功率测量装置)
做功
做功描述了在一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内的能量总和(能量的时间积分)。它的量纲与角动量的量纲相同。
光电管提供电压测量,能用来计算光的量子化做功(普朗克常数)。
力学
力学包括经典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基本量;但尽量排除与温度相关的问题或物理量。
长度(距离)
长度、距离或测距仪
面积
面积测量仪
体积
量杯,测量体积的常用仪器。
浮重(固体)
溢流槽(固体)
量杯(粒状固体、液体)
流量测量装置(液体)
量筒(液体)
移液管(液体)
测气管,集气槽(气体)
如果固体的质量密度已知,称重可以计算体积。
质量流量或体积流量测量
气量计
质量流量计
计量泵
水表
速度(长度通量)
航速表
雷达枪,一种多普勒雷达装置,利用多普勒效应间接测量速度。
激光雷达测速枪
速度计
转速表(转速)
视距仪
气压测量器
加速
加速计
质量
天平:通过平衡力来测量力场中质量的仪器。
天平
自动检重机
导热析气计
称重秤
惯性天平
质谱仪测量的是质荷比,而不是质量。
线动量
冲击摆
力(线性动量通量)
测力计
在加速参考系中测量绝对压力:地球重力场中水银(Hg)气压计的原理。
弹簧秤
应变仪
扭秤
摩擦计
压力(线性动量的通量密度)
风速计(用于确定风速)
用以测量大气压力的气压计。
压力计见压力测量和压力传感器
皮托管(用于确定速度)
工业用和便携性的轮胎气压表
角
圆周罗盘
照准仪
测角仪
量角器
量角仪
象限仪
反射仪器
八分仪
反光圈
六分仪
经纬仪
角速度或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
频闪仪
转速计
扭矩
测力计
普龙尼制动器
扭矩扳手
三维空间中的方向
另请参见下面关于导航的部分。
水平
定镜水准仪
激光水平仪
水平仪
方向
陀螺仪
能量由机械量、机械功传递
冲击摆,间接通过计算和/或测量来得到能量
电力、电子和电气工程
与电荷相关的考虑主导了电力和电子。电荷通过电场相互作用。如果电荷不动,这种场叫做电场。如果电荷移动,从而产生电流,特别是在电中性导体中,这种场称为磁场。电可以被赋予一个物理量——电势。电有一种类物质的性质,电荷。基本电动力学中的能量(或功率)是通过将电势乘以在该电势下发现的电荷量(或电流)来计算:电势乘以电荷(或电流)。
检测净电荷的仪器,验电器。
电荷
静电计经常被用来确认由接触产生的静电摩擦起电序列现象。
库仑用扭称建立电荷和力之间关系,见上文。
电流(电荷的流动)
安培计
钳型电流表
检流计
达松瓦尔检流计
电压 (电势差)
示波器允许量化与时间变化的电压
伏特计
电阻, 电导 (和 电导率)
欧姆计
时域反射计通过电信号的运行时间测量来表征和定位金属电缆中的故障。
惠斯通电桥
电容
电容计
电感
电感表
电能或电能携带的能量
电能表
电表
电力负载的功率(能量的流动)
瓦特计
电场 (电势的负梯度,单位长度的电压)
场强计
磁场
指南针
霍尔效应传感器
磁力计
质子磁力仪
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组合仪器
万用表,至少结合电流表、电压表和欧姆表的功能。
电感电容电阻测量计,结合了欧姆表、电容表和电感表的功能。由于电桥电路的测量方法,也称为元件电桥。
③ 测绘院使用什么测绘仪器
用全站仪放样。现在很少用经纬仪了。。也有用RTK的,求最佳
④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使用人类的感知器官综合感知环境的设计成为了我国景观设计的一种趋势,使得人们全方位的、立体的、感知景观的“五感”设计理念渐渐被重视起来,下面整理了关于五感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一、五感设计
五感指的是人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这五种感觉器官。五感设计就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来进行一系列相对应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来使人们获得最舒服惬意的感官感受,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空间体验和情感认知。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互动
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设计、景观规划方面,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有着较为成熟的发展,他们对人类五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关注。
视觉景观最早就是从视觉美学上的理解开始的,即“风景”“景色”,真正开始对景观进行视觉的研究,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景观评价。到了70年代,景观视觉评价方法开始形成,并在环境影响评价、资源规划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大量应用。通过视觉上高差关系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无感中的视觉景观具有重要的地位。视觉是所有感官的主导,它给人们传达着最直观的环境信息,因此,视觉景观可以感受到最直接的景观。
为了体现听觉景观设计,常设置能触发声音的装置或场景布置类似的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巧妙配置的植物、山石,用来捕捉自然间的风声、雨声,从而形成“万壑松风”“听松风出”以及“雨打芭蕉”的景观意境。
人的上体(尤其是手)触摸到的景观是触觉设计的第二大对象。环境中不同的装饰材料如石材、玻璃、木材、塑料、金属等,它们的质感、温度、肌理、透明度、凹凸感,以及是否安全等,都会引起人们对环境不同的认同感。现在的许多景观设计都尝试开始鼓励人们的参与与互动性,更加注重人的触觉体验感。关于触觉设计更加能够体现景观中的人性化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
味觉设计主要是结合饮食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在客观上,空间环境会对人的味觉产生影响;在主观上,味觉也会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不同的味觉感受带给我们不同的景观体验感。正确处理好味觉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和体验味觉,进而设计出更舒适的味觉空间。
各个环境空间都有其特有的味道,嗅觉设计给景观空间的设计带来更大的体验感。景观空间中的植物种植有很大的作用即改善环境,使环境更加清新健康。不同之五花卉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给人以方向性的引导,更加增添了空间体验的愉悦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中的绿地有着更多的诉求,人们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注重园林景观的绿化和美化这些视觉上的效果,而是更多的开始关注空间上给人们带来的体验的变化,还有其养疗保健以及互动体验性。通过加深对于五感设计的深入研究,然后去考虑怎样通过与景观空间的结合去设计符合各种人群的使用需求,设计出拥有绿化美化效果,同时也能兼顾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都市园林景观。
三、五感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在中国古典的园林规划设计中,一些传统的设计技法已经有将人的五官感受运用到设计中的案例了,如竹林的运用,风拂过竹林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是具有传统中国景观意境的一种表现方式,还有雨打芭蕉时的声音设计,以及大量的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的隐蔽的跌水喷泉的设计,这些都是可以拿来借鉴的十分好的案例。在本次设计中,由于基地位置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将景观园林设计与开分本身的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结合也是设计的一大重点。
四、项目概况
本次的设计项目整体位于开封北大资源城内的产业公园地块,设计范围为自运粮河西边至二十四大街,沿着郑开大道规划长度为2652米宽度为50米,在现场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用地范围内地形平坦,在用地类型方面该块用地基本上是属于都市的公共绿化用地类型。整体项目设计共分为A-G共七块独立的用地,本次五感设计的主要实施地块为E、F、G三个地块为主。
(一)设计构思与设计定位、内容
本次设计意在将五感设计通过交互设计人景交互的概念,使得感官设计更加充分地与环境与空间相结合,通过在景观空间上对于人们的五种感官的刺激,到达人与景观互动的目的。
在其合理性的探讨中,主要研究了设计地块周边的适用人群的空间需求分析,在地块的北侧主要规划有健康养疗的公寓、温泉疗养区、3D体验馆和农业体验园等,据此可以推断出,该设计地块的主要服务人群为需要健康养疗的中老年人、慕名而来的家庭为主的游客、3D体验馆主要会喜迎到部分的青少年儿童,农业体验园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中老年人,结合以上人群的分析,发现本次设计的重点会集中在中老年人的用地和空间需求上,因此,对这两类人群进行空间需求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中老年人,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主要特点有:其一,能力下降,感觉记忆下降,外部刺激反应迟缓;其二人,观察能力与行动能力衰退,精神衰弱与紧张,无所事事,失去人生价值,孤独寂寞;其三,生理能力行为不可控,跌倒与疾病。因此中老年人对于空间的需求也有一定特点:其一,集体活动空间,开放性空间;其二,小群体空间,半私密空间,三五成群,8~12米空间,独立性,半围合空间,遮荫与座椅;其三,私密小空间,安静私密,绿植围合,修身养性的额作用。
因此结合之前设计方案的构思,将基地北侧的规划内容延伸至设计用地当中来,通过农业景观设计来刺激人们的触觉、味觉以及嗅觉体验;通过跌水、竹林、听雨轩等的设计来去刺激人们的'听觉感受;通过色彩艳丽的儿童游戏设施的设计来刺激青少年儿童的触觉和视觉感受。通过将五感体验的设计蕴含在基地功能区的设计当中,增加了设计的可实施性。
(二)设计原理
由于本次设计是希望通过五感设计来达到人与景观交互的目的,因此将五感设计融入到交互设计中是设计的一项基本原理。在本次设计中将三块用地详细地划分为了感官体验区、绿地景观区、休闲观赏区、娱乐活动区等几个主要的地块。在感官体验区中重点设计了户外种植区、听风竹林、听雨轩、生态水池、儿童游戏等主要的设计节点,通过这些节点去刺激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大感官感受,因此增加了人们在环境中的体验感,达到了人景交互的目的。这是感官设计与景观设计的一次设计结合的尝试,也是本次设计意向重要的设计原理。
(三)方案构思
在方案整体构思确定了之后。首先通过园区内几个主要节点的确定,将自己对于空间变化的构想简单绘制出来,重点表现的就是在前期对于空间变化上的构思草图,确定了整个园区内的空间风格之后,就开始对空间内的节点进行进一步的构思,在第一个区块中,户外种植区的设计,就是将植物养殖盒的概念引入其中,通过这种立体绿化的方式,去增加了人们在环境中的参与性,同时通过药用植物的种植,老年人对其养殖的配合,可以达到嗅觉以及味觉上的养疗保健作用。在听觉区域,将“雨打芭蕉”的诗意画面具象化,通过将芭蕉叶的变形,设计出芭蕉叶造型的景观构筑物,放置在水池旁边,雨水敲打在构筑上形成声音景观。依然是听觉区,听雨轩的设计,人们最常见的落水现象就是屋檐下的水帘,雨水从屋檐顺流而下,充满着惬意。但也许很少有人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因为哪里有屋檐,哪里就有水帘,瓦片决定着景观。通过瓦片的变形形成听雨轩的造型设计,下雨时形成水柱落入水池,形成声音景观。
五、设计结果
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理解,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五感设计通过交互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了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空间互动概念、彰显五感设计魅力的公园。人们在空间中可以亲自参与到景观中去, 打破了以往只看景观的这种单一的体验,提高空间的参与互动性,通过植物的设计来增强人们的嗅觉味觉的体验,紧扣交互设计五感设计的主题;通过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设计进行转换,运用到本次设计当中,创造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意境景观的同时又能增强人们在空间中的听觉体验的园林景观;通过游憩体验区不同材质的变化,以及空间颜色上的丰富度,来达到人们触觉和视觉上的体验的增强,促进环境的健康养疗的作用。总之,本次设计通过研究多变的空间体验及不同的造园手法,并且将五感设计和交互设计的概念很好地融合到方案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空间互动概念、彰显五感设计魅力的公园。
;⑤ 静电场模拟测绘的[装置介绍]
如图18-3所示,GVZ-3型导电微晶静电场描绘仪由双层结构的电极架和同步探针两部分组成回.
电极架分上下两层,上层答用来放置描迹记录纸,下层为导电微晶和待测电极.同步探针出由两根相同的弹簧钢条安装在金属手柄两端组成.下探针用来探测模拟场中各点的电势,上探针则在记录纸上扎眼以记录相应场点的位置.
图18-3 GVZ-3型静电场测绘仪专用电源如18-4所示.其使用方法如下:
打开电源开关.把功能开关倒向“校正”挡,然后调节“电压调节”旋钮,这时显示屏上的指示值就是电极架下层的两个待测电极之间的电压.
然后把功能开关倒向“测量”挡,这时显示屏上的指示值就是探针所在位置处的电压值,也就是测量值.
图18-4
⑥ 设计小区景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1景观不能刻意求“美”
住宅小区首先要便利、实用,其次才能讲究美观。但现在不少开发商并不以生活便利为首,而是相反,在绿化景观上一味追求所谓的高档、豪华、与众不同。比如,为营造所谓的亲水住宅氛围而挖掘大面积人工湖,但这绝对不能没有水系循环、净化系统,而安装一套中等规模的水系净化处理设备及维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人性化、绿色生态化的景观设计不仅要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居住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1.2远离“以人为本”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为了满足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老人可憩可叙的场地?
1.3模仿之风盛行,大同小异
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许多小区绿地喜于不加选择地“克隆”国内外景观实例,从不考虑本小区应有的特色和如何为居民创建一些适应不同需求的优美、舒适、恬静的室外活动空间。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而被引用到城市的植物品种,除植物园外,最多的城市尚未超过800种,很多中小型城市不足500种,致使其植物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平淡无奇,生态环境功能低下。
1.4设计与施工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就拿树种的配置来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树种选择要恰当,树形要达到标准;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更是要达到设计的标准。对于一些复杂的施工,施工队伍甚至随意更改设计而便于自己施工。
2. 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的营建措施
2.1融入自然要素
在居住区公园式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自然要素是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所以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有如下考虑:
2.1.1小区水体
“水为万物之源”,有水才会有生命。在居住区公园中水体的设计就应表现出人与水千丝万缕的感情:首先尺度上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比如位置关系恰到好处、空间大小关系适中;水体各要素的关系,水池、喷泉、瀑布以及小品、雕塑之间能做到主次分明,附属要素很好衬托主体;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即人的亲水程度适宜,比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和形式。其次,形态上有动静之分,平静的水常给人以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的细水,让人欢快活泼;喷泉的变化多端,给人以动感美。
2.1.2小区绿化
作为居住区中较大的开放空间,居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结构一般视野开阔、树种搭配多样、空间变化丰富,能够较好地展现自然之美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绿化配置上,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同时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其次,树木的种植方式上应随场地的规模和功能而定。如以欣赏树木的姿态应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以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以利用树木围合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遮阳隔音的树种等等。再次,树种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最后,在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等等以达到模拟自然,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
2.2环境设施配置
在公园式景观绿地中设置各种活动、运动场地以满足人们运动、游戏的需求,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高公园式空间的人气,充分体现其亲和力和人性化。
2.2.1老人活动区
居住区中的老人活动区在现代社区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因此老人活动区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在设计中宜考虑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比如一些简单的体育健身设施如单杠、压腿杠、教练台等。在活动区外围应有林荫及休息设施,如设置亭、廊、花架、坐凳等,以便于老人活动后休息。这类空间不需太大,小空间更能增强私密感和亲和感。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打牌、谈心等的场地布置应有林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
2.2.2青少年运动区
在居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中应设置相应的运动场所,这些场所是青少年常来光顾的地方。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这些场地的设计要满足相应要求。把比赛场地设在绿地边缘,这样产生的噪声和拥挤不会干扰安静区。在场地周围为观众设置长椅,如有可能可以把场地设置在缓坡下面,以便观众可以看清整个场地。场地周围避免栽植大量扬花、落果、落花的树木,以减少对运动场地的不利影响以及场地的清扫工作。
2.2.3儿童游乐区
居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也是儿童们光顾最频繁的场所,设计好他们的娱乐舞台有以下几点:了解儿童的需要;确定游乐场将会为哪些年龄组的儿童服务;界定游乐场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障碍物,灯柱等;游乐场的选址必须考虑周围的交通状况,是否方便在游乐场内骑自行车或滑板,是否方便携带婴儿车或轮椅的进入;场地的颜色也对儿童的影响很明显,明亮愉悦的颜色会带给儿童愉快的情绪。
2.2.4休息及服务设施
居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居住区公共环境要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及服务设施。如适量的亭、廊、花架、坐椅、坐凳等休息场地及停车场、洗手间、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都有较高的利用率。
2.3充分利用空间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因此公园式景观绿地应合理分布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绿化户外场所。如设计中可以将车库转入地下或转向立体停车场,可以使得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又如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及地面绿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链。
2.4人文景观的体现
居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是区内文化的载体,在设计时应充分突出公园式的人文信息内涵。在景观中尽量设置一些科技或其他信息的艺术要素区域,比如壁画的使用合理、雕塑品的尺度怡人、具体小环境设施的功能合理性等等。又如艺术景墙、科技走廊等,以及一些雕塑小品的设置。现代居住区公园式景观绿地也应重视利用书法、篆刻、诗词等传统造园形式来增加小品的功能性与趣味性,提高环境的文化意境。
2.5无障碍设施的设计
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对人的关怀设计应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比如说在台阶和坡道侧设置扶手;台阶设置应防止疲劳,每隔1.2米设休息平台;在座椅的摆放位置、数量满足其冬暖夏凉的要求,遮阳、避雨的设计,防滑设计,照明设计等;为了显示道路和高差的不同灵活采用路面材料。
⑦ 地气法(地气纳微金属测量)
一、内容概述
地气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是捕集并测定自地下上升气流中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组成及含量并分析异常特征、形成原因与源区来寻找隐伏矿的地球化学方法。最早由瑞典 Boliden Mineral公司K.Kristiansson等人于1982年提出来。
对隐伏矿体的研究表明,热液成矿作用、矿石破碎等过程中都形成粒径纳米级至亚微米级的矿石颗粒,这些介于离子级微观物态与矿物宏观物态之间的中观物质存在形态的纳米颗粒,主要成分为成矿及伴生元素,其表面化学活性、颗粒迁移性能等都极大增强而呈现小尺寸效应和类气体性质。由于纳米态物质的活性产生的类气体特性,可以扩散充满矿体破碎带;由于极强的表面活性、迁移性能,可以被吸附于上升地球气微气泡表面到达地表形成异常。
幔源气体上升通过矿体裂隙时将矿致纳米及颗粒吸附于气体气泡表面迁移至地表或进入大气,在隐伏矿地表投影区的沉积物孔隙气体及近地表空气中形成成矿及其伴生元素高衬度异常,这种元素组合、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形态与隐伏矿床类型、矿化强度分带、产状与范围等特征对应。在勘查区采集地表土壤气体后测定其中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并分析其水平分布及其衬度分布特征就可以推断断裂带等容矿构造含矿性及矿床学特征。
地气纳微金属测量法的采样方法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最初使用埋置集气法(静态法),具有受气候影响小但采样时间长、采样器回收率低等缺点;王学求等(1995)设计的动态采样装置及方法实现了高速采样、液态介质高效捕集,但是液体捕集剂无法在埋置采样中应用,使动态采样中引入的误差上升为技术问题。
地气样品测试方法主要有:质子激发荧光光谱分析(PIXE)、中子活化分析(INAA)、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AAS)和等离子质谱(ICP⁃MS)。PIXE、INAA和AAS等方法由于各具缺点而受限制,ICP⁃MS法由于高灵敏度、同时测定元素多及适用于液体介质测定等特点而成为地气实验效果提高的关键分析方法。
二、应用范围与应用实例
目前已知的应用国家有20多个,如: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美国、俄罗斯、芬兰、蒙古、中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应用领域主要是找金属矿,如Au、Ag、Cu、Pb、Zn、Ni 等;其次是找油气藏;第三是深部构造和地热田;第四是其他用途的多种元素,如,Cl、S、Fe、Si、K等。
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成果表明,地气测量可以反映地表以下300~400m深的金属矿,也可反映埋深4000m的油气田环状构造。目前一般认为地气中纳米级物质基本上是垂直运移,通过覆盖层微裂隙到达地表层。遇到断裂带会提高上升速度,因此地气异常往往出现在隐伏断裂的正上方,是揭示深部隐伏断裂的有效手段,异常的宽度基本反映了隐伏断裂破碎带的宽度。此外该方法所采集的样品均来自近地表大气或土壤中气,因此其观测结果受覆盖层、岩石类型和表生作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应用于很难采用传统地学方法找矿的戈壁、沙漠、平原、草原和森林等特殊景观地区。
三、资料来源
任天祥,刘应汉,汪明启.1995.纳米科学与隐伏矿藏——一种寻找隐伏矿的新方法、新技术.科技导报,08:18~19
孙剑,陈岳龙,李大鹏.2011.隐伏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地球科学进展,08:822~836
王学求.2005.深穿透地球化学迁移模型.地质通报,Z1:18~22
王学求,刘占元,白金峰等.2005.深穿透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两例.物探化探计算技术,03:250~255+183
王学求,谢学锦,卢荫庥.1995.地气动态提取技术的研制及其在寻找隐伏矿的初步试验.物探与化探,19(3):161~171
王学求,张必敏,刘雪敏.2012.纳米地球化学:穿透覆盖层的地球化学勘查.地学前缘,19(3):101~112
武强,许爱忠,董东林等.2003.纳米探矿——用地气携带的纳米物质勘查隐伏矿.煤田地质与勘探,04:9~12
张祥年,汪明启,徐广明.2007.隐伏矿地气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地质调查与研究,03:178~185
朱笑青,王中刚.2005.纳米物质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自然科学进展,04:3~7
⑧ 声纳如何测绘海底地形图
(一)中国海事局测绘船舶基本情况
目前,中国海事局共拥有10艘专业测量船舶,分布在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6艘)和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4艘),承担着我国沿海港口航道的海道测量、水文测量、应急扫海测量和港口工程测量任务。每艘测量船舶均配备了高精度双频GPS定位导航设备、先进的测深仪器、船舶运动姿态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可在较差海况下进行精确的实时导航定位和水深测量,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后处理系统也得到了全面应用,测量精度满足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海道测量规范和我国海道测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另外,还有部分测量船舶配备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旁侧声纳系统、磁力仪、浅地层剖面仪、海流计、声速仪和水下探测机器人等专业设备,可进行海底全覆盖水深测量、海底地貌和障碍物探测、淤埋铁质沉物探测、海底浅地层构造、海底缆线调查、海洋水文观测等综合性海洋调查工作。
海测“1504”轮
中国海事局不断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测绘新技术、新装备,提高海事测绘队伍的实力与水平,保证海事测绘队伍的航海保障能力。2002年,中国海事局组织完成了上海电子海图中心、海测“1504”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并引进了便携式测深仪、侧扫声纳、五波束测深仪、GPS接收机、GPS信标接收机、小型多波束测深系统等一批测绘新设备。
电子海图中心占地1300平方米,由电子海图制作工作室。纸海图编绘工作室、审校工作室、中心机房、资料室。现代化的会议室等组成。电子海图中心已于2002年9月28日正式启用。2002年共完成电子海图制作62幅。
海测“1504”轮是为适应港口、海道测量现代化,解决现代测绘技术及高科技测绘装备与船舶技术有机结合而开发的新一代测量工作船。该船长40.0米,船宽8.0米,型深3.6米,吃水2.6米,满载排水量约446吨,设计航速13,77海里/时。该船采用双主机双可调螺距螺旋桨,能满足任意速度下的测量作业;船上设了面积较大的测绘工作室,能满足测绘设备发送波束、接收回波、处理信息、打印出图的流水作业的要求通过优选线形等多项措施使船舶有较好的抗摇摆性,在4级风3级浪海况下横摇角不超过测量作业时要求的60°大大减低了测量作业时对天气的依赖程度在船底中部,设置了一道可自动开闭的水密门,昂贵的测量仪器可以自如地伸出船底测量、收回舱内保养,操作既方便又安全;在船尾设有可翻转伸缩出舷外的门字架,在船中两侧设有翻转臂架,架子可装上多种类型不同的测量、扫海仪器,通过液压装置自动放入水中测量和收回:由于将现代海上测量作业的特点与船舶技术有机融为一体,该船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测量工作船。
海测“1004”轮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004”总排水量58吨,适用于A级航区,船舶总长21.52米,型宽4.8米,型深1.7米,满载平均吃水1.295米。
“海测1004”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和数字侧扫声纳系统,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海底地貌和沉船沉物的精确探测(100米扫宽范围,分辨率小于10厘米),可在港区和航道范围内等较浅水域承担海道测量和障碍物探测等多项任务 。
海测“1005”轮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005”总排水量296吨,适用于三类航区,船舶总长40.10米,型宽7.80米,型深3.60米,满载平均吃水2.6米,设计航速11.6节。
“海测1005”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可在2-250米水深范围内对海底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扫测,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海底地形图,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海测“1006”轮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006”总排水量296吨,适用于三类航区,船舶总长40.10米,型宽7.80米,型深3.60米,满载平均吃水2.6米,设计航速11.6节。
“海测1006”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和运动姿态传感器,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海测“1007”轮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007”总排水量296吨,适用于三类航区,船舶总长40.10米,型宽7.80米,型深3.60米,满载平均吃水2.6米,设计航速11.6节。“海测1007”规格型号与“海测1005”、“海测1006”相同,但船舶机电设备更为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设计也更为合理。
“海测1007”的仪器设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在2-600米水深范围内对海底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扫测,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海底地形图;数字侧扫声纳系统,可进行海底地貌和沉船沉物的精确探测(500米扫宽范围,分辨率小于4厘米); 浅地层剖面仪,能够探测海底以下45米范围内的各类管线、管道等海底地下设施及地层结构和海底构造;磁力仪,可测定海底磁力异常,从而探测海底甚至是淤埋的铁质障碍物; 三维海流计,能够测量各种层面的海流波高,周期,流速等指标,并可进行有向波浪波谱图的分析;装有高清晰度数码摄象机的水下探测机器人,可遥控下潜至水下150米,用于海底地貌探测及进行各类水下物体的搜寻。
“海测1007”是我局目前设备配备最为先进的综合性近海水文测量船,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各类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海测“1008”轮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008”总排水量150吨,适用于三类航区,船舶总长29.68米,型宽6.00米,型深2.90米,满载平均吃水1.75米,设计航速10.5节。
“海测1008”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和运动姿态传感器,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海测“1009”轮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009”总排水量150吨,适用于三类航区,船舶总长29.68米,型宽6.00米,型深2.90米,满载平均吃水1.75米,设计航速10.5节。
“海测1009”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多波束测深系统和双频数字侧扫声纳系统,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可在2-350米水深范围内对海底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扫测,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海底地形图,可进行海底地貌和沉船沉物的精确探测(500米扫宽范围,分辨率小于5厘米),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海测“151”轮
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51”总排水量738吨,满载排水量为917吨,适用于近海航区,船舶总长55米,型宽10米,型深4.6米,吃水3.4米。
“海测151”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该船可 随时装上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海底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扫测,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海底地形图;该船配置了一艘可装载定位和测深设备的9.5米工作艇,能满足在浅水区测量工作的需求,可承担近海海域(距岸120海里范围内)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海测“1502”轮
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502”总排水量264吨,满载排水量为328吨,适用于沿海航区,船舶总长34米,型宽7.5米,型深3.5米,吃水2.6米。
“海测1502”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可 在2-140米水深范围内对海底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扫测,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海底地形图,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海测“1503”轮
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海测1503”总排水量81吨,满载排水量为110吨,适用于沿海航区,船舶总长28米,型宽5.2米,型深2.6米,吃水1.6米。
“海测1503”配备有高精度双频差分GPS接收机,双频测深仪、运动姿态传感器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进行精确海上定位与导航、水深精确测量,可 在2-100米水深范围内对海底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扫测,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海底地形图,该小型多波束特别适合于快速扫测狭窄航道,该船可承担近海海域各类水文测量工程及海上应急扫测任务,可为港口航道测绘、海洋调查、各类海上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二)海底地形图问题
海洋测绘船利用声纳绘制海底的地形图。测绘船上的声纳向海底发射声脉冲,随后接收从海底反射的脉冲。发射的范围为与指向海底的铅垂线夹角从2°—30°之间。船只以2米/秒的速度行进,声脉冲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
⑨ 测绘行业测量仪器的分类都有哪些
测绘行业经常用的仪器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这是以前的老三样,现在的发展趋势逐渐向GPS、RTK方向发展,以后的方向是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摘自广瀚仪器网)。
⑩ 在大面静水景观设计时,可以用哪些手法
喷泉、镜面水、跌水、汀步、桥、科技水景。
六种水景营造方法如下:
1、喷泉:
在酷热的室外环境下,不只天然植物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感受,各种喷泉装置也能有效降温并增添更多的乐趣,可以让人们在清凉世界里享受人类设计和自然的奥妙。其中最受欢迎的喷泉做法主要为波光喷泉、泡泡泉、程控喷泉、雾森系统等。
喷泉弧形波光水线穿池而出,单而高的喷、小而飘逸的泉,更强化了起伏效果,一种轻灵、腾飞之势呼之欲出,从而增加了亲水性,在流动的水面中创造了不同层次的水景,形成颇具特色的景观。
2、镜面水:
镜面水应该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整体效果都不会太差,常规就是运用福鼎黑等石材结合万能支撑器打造池面,营造倒影斑驳的效果。
鉴于现代中式的风靡,有些水池底部也运用瓦等材料。还有近些年国内外都很喜欢的一种做法就是用卵石或者石片铺池底,效果更简洁现代。或结合一些雕塑小品,更显艺术感。
3、跌水:
跌水飞溅的水花能增加空气湿度,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跌水可视、可听,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跌落的水携带空气中的大量氧气汇入水流,能够给水流中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因此跌水的设计也是广受欢迎的,除了常规跌水做法之外,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细节,跌水也会更加灵动。
4、汀步:
有水的地方,为了实现通人,通常会搭桥搭路,汀步是水景最常见的搭配做法。
5、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桥总是能给人一种诗意,在一些特定场合,桥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不管现代的,古风的,或者日式的,都极具意境。
6、科技水景:
运用电子数控等技术实现更多炫彩的水景,如数控水字幕。
资料拓展:
景观设计,是指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