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低压配电室未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规
摘要 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第7.2.6条及其条文解释规定:“向低压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与低电阻接地系统,变压器的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本规范4.2.1条的要求,建筑物内低压采用TN系统且低压电气装置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保护总等电位联结系统时,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当建筑物内低压电气装置虽然采用TN系统,但未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保护总等电位联结系统,以及建筑物内低压电气装置采用TT或IT系统时,低压系统中性点严禁与该变压器保护装置共用接地装置,低压电源系统的接地应按工程条件研究决定。”;该条文解释特别说了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应在距该配电变压器适当地点设置专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欧姆。
㈡ 接地线规范标准有哪些
有关接地施工的标准规范主要有:《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等。
㈢ 路灯接地规范要求
公路路灯设计的接地要求如下:
1、接地极用SC50 L=2500mm;接地线用40X4镀锌扁钢。直接跟基础螺栓焊接在一起。
2、接地阻值小于4欧姆,接地线与灯杆要可靠连接(焊接、压接均可)。
3、可以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图集,第65页。
4、角钢的话跟扁钢的厚度一样。接地端子M8X40。
根据道路断面形式、宽度、车辆和行人的情况,道路灯可采用在道路两侧对称布置、两侧交错布置、一侧布置和路中央悬挂布置等形式。一般说来,宽度超过20米的道路、迎宾道路,可考虑两侧对称布置;道路宽度超过15米的,可考虑两侧交错布置;较窄的道路可用一侧布置。
道路灯要合理使用光能,防止眩光。其所发出的光线要沿要求的角度照射,落到路面上呈指定的图形,光线分布均匀,路面亮度大,且眩光小。为减少眩光,可在最大光强上方予以配光控制。
在道路交叉口、弯道、坡道、铁路道口、人行横道等特殊地点,一般都要设置道路灯,以利于驾驶员和行人识别道路情况。
在隧道内外路段和从城区街道到郊区公路的过渡路段的照明,则要考虑驾驶员的眼睛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性。道路灯的功率、安装高度、纵向间距是配光设计的重要参数。组合好这三个因素,可得到满意的照明效果。
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带电而危及人身安全所设的接地,如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
㈣ 请问一下工厂设备接地的问题。
凡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需要另外的接地,否则不符合要求。
GB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㈤ 接地线规范标准有哪些
有关接地施工的标准规范主要有:《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等。
㈥ 接地网要求埋地多深
按照规定接地线要求埋地2米以下(一般而言,3米以下就是最安全的地线。),用4*40的镀锌角钢或者直径40的镀锌钢管,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室外接地装置主要是由接地极和接地母线组成。接地母线的埋设深度一般在0.8m~1.5m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国地区气候环境差异变化,设计时会根据各地气候变化,要求埋入土壤深度在冻土层以下(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说明中,一般都会有‘室外接地母线敷设深度不小于***’的文字)。南方电气不能低于0.8m深度。
地线是在电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接大地、接外壳或接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线。一般电器上,地线接在外壳上,以防电器因内部绝缘破坏外壳带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地线的符号是E;可分为供电地线、电路地线两种。
零线—淡蓝色,地线是黄绿相间,如果是三孔插座,左边是零线,中间(上面)是地线,右边是火线。
三个脚中较长的脚是接地的,可称做接地脚,另外两个较短的脚是把家用电器接入电路,可称它们为导电脚。在设计电源插头时,为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识地将接地脚设计得比导电脚长几个毫米。
这是因为在插入三脚插头时,接地脚先接触插座内的接地线,这样可先形成接地保护,后接通电源。
如果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体损坏等原因而带电,这时接地脚就会形成接地短路电流,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而对地放电,从而使人不被触电,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勘误扩展阅读:
地线分类
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保护接地, 就是一种安全性接地护线。安全性接地一般包括是防雷击接地和防电磁辐射接地。
1、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把金属导体铜块埋在土壤里, 再把它的一点用导线引出地面, 用它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地线要求接地电阻≤4 Ω。
2、安全性接地
用电规程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 Ω, 而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 根据欧姆定律, 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进而起到保护作用。
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设有接地线, 如其绝缘损坏外壳带电, 则电流沿着安装的接地线泄入大地, 以达到安全的目的, 否则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㈦ 机柜接地的国家标准
防静电接地;对于仪表柜、电话交接箱、电子设备机柜等,一般都是用直径为6平方毫米的多股线。
防电源短路接地;对于电力配电箱、柜、配电屏等,一般选用不小于主母线截面的一半。
防雷接地;要求箱体直接接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㈧ 50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有什么设计规范或者行业、国家标准
500kV变电站防雷接地可参照的规范或标准有: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内配容合》;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LT 381-2010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导则》;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㈨ 接地网涂以黄绿相间色纹是哪个规范要求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 100mm宽度相等的露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
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在捡修用临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黑色记号,其代为“〨”接地。
(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勘误扩展阅读: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 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一般为1-1.5米, 垂直部分为1.5-2米,转弯部分为0.5米。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但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等情况。
(五) 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㈩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被什么规范替代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