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 毕业设计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报警器这时正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其中包括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报警器,也即是本文将研究的产品。还有红外监控无线报警器,超声波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高灵敏红外报警器,触摸式延时防盗报警器, 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红外报警器, 红外线声先报警器……
其外,可用红外报警器原理,控制各种电器的运行……
B. 红外线报警装置图,当一个人走过时会触发警报的装置应该怎么弄模型图,求大神啊,,
说是红外线报警,其实不然,这种报警器本质上还是光伏报警器,假如是红外线报警,当外界温度36摄氏度,人体也是36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我直接越过报警器,请问报警器响吗?红外线报警器工作原理实际是1个可见光发射器和1个接收器组成报警装置,利用光伏发电的原理,发射器发射出一条准直的可见光,只是这个光非常的暗,暗到你很难能看见,为了避免外界光线影响,它通常还加上遮光罩,像一个大管子,安装在发射和接收器上,然后,接收器发出一电信号,一般就是一个恒定的电压值(5-50mV)之间,经放大,模数转换装置转换成数码“1”,并将这个信号经总线Bus发送给自动化系统(通常是控制计算机),当有非法入侵的时候,计算机监测到“0”信号超出一个扫描周期的时候,启动警铃。发出报警信号。无论是人或其他物体,只要挡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超过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周期一般很小,在毫秒级或微秒级),便发出报警信号。为避免因设备故障或停电造成的误报警,一般还有一条数据线监测设备启动情况或通电情况,发生故障时,尽通知计算机发出故障信息,而不启动报警设备,同样的,一个自动化区,常常有数十套报警系统同时运行,它们都是通过总线采集信号,分类并发出指令。我是做自动化设计的,尽管大学老师没讲过报警器具体原理吧,这些是我自己分析的,权当参考吧。
C. 红外线报警器 的制作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的制作原理:
工作原理:
本装置是将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组装在一起,做成了便于安装和使用的“一体化”防盗报警器。其特点是所发射的红外线遇到人或物时,被反射回一部分,经接收、处理后触发报警电路产生告警声,人或物离开有效监视区域后,报警器延时发声60秒后自动恢复到警戒状态。
电路原理:
本装置电路如图所示,它由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放大及频率译码电路、单稳态延时电路、警报发生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六部分组成。
D. 室外一般采用红外什么设备来实现防盗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用户对空调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普通空调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智能化程度不高,操控性存在不足,且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存在脱节。再如,节能技术上存在不足,耗电较高,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时问题更为突出。又如,风量小,噪音大,舒适性方面不够理想。此外,还存在安装便捷性不够理想,不能很好地防盗等问题。有鉴于上述诸多方面的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空调系统予以改进,以便至少能在改善上述某一方面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改进空调系统及其分系统或部件,以便改善空调系统的性能。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防盗装置,适用于包括空调器、云控制器、云服务平台和用户端的空调系统,空调器由市电/太阳能供电设备供电,市电/太阳能供电设备供电包括光伏供电装置、市电供电装置、供电转换装置及电源模块,其中光伏供电装置和市电供电装置分别接至供电转换装输入端,供电转换装的输出端接至空调器的电源模块,光伏供电装置与市电供电装置一起连接到供电转换装置以便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电路,空调器为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壁挂式分体机空调器,室外机配置红外防盗装置,红外防盗装置的感应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模块,红外防盗装置的报警装置包括信号放大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延时模块和报警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输出感应信号,信号放大模块将感应信号按预定增益放大为待比较信号,电压比较模块将待比较信号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延时模块在待比较结果表征待比较信号电压大于基准信电压时延时一预定时间后输出报警指示信号,报警模块根据报警指示信号输出报警信号进行报目ο
E. 帮忙设计一个简易的红外线报警器,就属于那种有人经过,挡住红外线就报警那种,课设要用,要求作为一个简
两块小板。一个电源驱动红外发射管。对面小板是个红外接收管,若关断则通过三极管驱动警报灯和蜂鸣器。
F.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
红外对射全名叫“光束遮断式感应器”(Photoelectric Beam Detector),其基本的构造包括瞄准孔、光束强度指示灯、球面镜片、LED指示灯等。
其侦测原理乃是利用红外线经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当光线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而且会扩散,投射出去会形成圆锥体光束。红外光不间歇一秒发1000光束,所以是脉动式红外光束。由此这些对射无法传输很远距离(600米内)。
(6)红外发报警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一、功能特点
1、有线,总线兼容,现场全息实时报告。
2、专用DSP芯片,专利多维容错,真检测报警技术。
3、使用偏蚀式球面高精度光学聚焦镜。
4、智能功率发射,自主开发的芯片能够自动的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状况来自动调整对射的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发射管的使用寿命,也降低电能。
5、数字模糊人工智能识别,采用人工智能模糊判断,误报率降至最低。
6、上下光学镜片同时调整结构,使调整更快,更准确。
7、全功能诊断,环境自适应。
二、概况
利用光束遮断方式的探测器当有人横跨过监控防护区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警报。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它总是成对使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
发射机发出一束或多束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光,形成警戒线,有物体通过,光线被遮挡,接收机信号发生变化,放大处理后报警。
红外对射探头要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太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如小鸟飞过,小动物穿过等;太长会发生漏报。通常以10米/秒的速度来确定最短遮光时间。
若人的宽度为20厘米,则最短遮断时间为20毫秒。大于20毫秒报警,小于20毫秒不报警。红外对射探测器广泛应用在城市安防、小区、工厂、公司、学校、家庭、别墅、仓库、资源、石油、化工、燃气输配等众多领域。
G. 红外线报警器防区怎样设‘
在防范地点安装好主机后,设置在布防状态。一旦有盗贼闯入防范区域,探测器立刻发射无线编码信号给主机,主机收到该信号后立即发出警笛声报警,并且同时自动拨打电话通知设定的主人、邻居、小区保安、亲戚、朋友等的固定电话或者移动电话通报警情。该系统具有探测灵敏,抗干扰强,报警准确可靠,安装、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新型的家用/商用防盗报警产品(可选配:无线烟感探头、无线燃气探头、无线对射、卷闸门磁、无线紧急按钮、信号中继器等等)
红外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H. 谁能帮忙做个“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报告
专业:航空电子设备维修
班级:20835
小组成员: 赵绪龙 陈俊霖 程瑶 王吉鹏
庭防盗报警设计报告
摘要:此设计是基于家庭防盗为主要功能的报警系统,总体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门、窗、煤气和失火。我们的设计主题是以门窗防盗。我们以AT89C51单片机为实现家居智能化,家庭内部照明或者他家电的开关,需要集中或者分核心设计为核心设计的模块式防盗报警系统。
关键词:红外、AT89C51、报警
一、系统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一:无线遥控
无线遥控由遥控发射机和遥控接受机两大部分组成。发射机较多使用LC振荡器,频率漂移较为严重。声表器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频率稳定性与晶振大体相同,而其基频可达几百兆甚至上千兆赫兹。无须倍频,与晶振相比电路极其简单。接受机可使用超再生电路或超外差电路,超再生电路成本低,功耗小,电流只需100uA左右,超载生电路的零敏度可调。但是,超载生电路的工作稳定性比较差,选择性差,从而降低了抗干扰能力。超外差电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以做得很好。
方案二:采用PT2262/PT2272实现的红外遥控
1、 芯片介绍
PT2262/2272是台湾普城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太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红外遥控发射电路。
(1)编码芯片PT2262
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6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发送端一直按住按键,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其17脚为低电平,所以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脚为低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受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 ,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控键(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
方案三:采用AT89C51实现的红外遥控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遥控开关是在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的。其实质就是将红外遥控接收部分采用单片机AT89C51来控制。即当一体化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解调、滤波后,将原编码信号送入单片机AT98C51中进行信号识别、解码,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打到控制电器的目的。
红外线遥控器的工作原理: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和芯片74LS00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智能总线式开关是通过AT89C51和芯片MT8880实现对系统控制的。尽管无线遥控和PT2262/PT2272实现的红外遥控都比较方便使用,但是采用AT89C51实现的红外遥控更容易实现与智能总线式开关的连接。采用AT89C51实现的红外遥控就是在通用的红外遥控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的,其实质就是将红外遥控接收部分采用单片机AT89C51来控制。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三。
二、主要单元电路设计、分析和计算
1、基于红外反射的防盗报警器设计与制做
(1)设计思路
为降低成本,设计中未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利用455K陶瓷晶振搭建振荡电路,产生455KHZ脉冲信号,经计数器12分频,得38KHZ信号,驱动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线。发射出的红外线如遇障碍物,则反射回来,被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接收到,接收头输出触发信号,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工作,驱动LED及发生装置进行声光报警。
(2)、电路设计
①、振荡电路
利用455K陶瓷晶体振荡器搭接多谐振荡器,产生455KHZ脉冲信号,U1选用74LS00集成芯片。具体电路及参数如图2:
②、分频电路
要得到38KHZ信号,需对45khz信号进行12分频,电路如图3所示,计数芯片选用74LS193,74LS193的详细用法请参见其用户手册。
图三:分频电路
③发射驱动电路
采用一个三极管S9013驱动红外发射管,R4为可调电阻,用于调整发射功率,从而达到调整红外发射距离的目的。电路如图4所示。
图4:驱动电路
④接收电路
接收采用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TL1838,使用非常简单,如图5,接收到红外线是时,1脚输出低电平,否则,输出高电平。利用555芯片实现单稳态触发器电路,低电平触发,当接收到红外线时触发触发,有555定时器的3脚输出高电平,高电平的维持时间根据t=1.1RC来计算,本电路中R=R6=200K,C=C3=10uF,计算得t=2.2s,也就是报警时间为2.2秒,通过调整R6和C3,可改变报警时间的长度。
报警器具有两种工作模式,通过J1、J2选择报警器的工作模式,
模式1:连接J2、断开J1,则当报警器前方有障碍物是报警,此种模式适用于门窗等位置的 防盗报警。
模式2:连接J1,断开J2、当报警器前方无障碍物时报警,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物品看管,物品作为障碍物放置在报警器前面,如果物品被挪走则发出报警信息。
图五:接收电路
⑤报警电路
如图6,三极管Q2基极输入高电平时,管子饱和导通,驱动蜂鸣器
B1及发光二极管D2进行声光报警。
图五:报警电路
2、基于气体传感器的有毒气体设计
三、实训总结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系统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设计一个系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垫定基础。对焊接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也识别了各种不同的元器件。对于这次实训最重要的是认识了系统,对系统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搜的网上的,你自己参考参考吧)
I. 人体感应红外线报警器摘要
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特点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被动红外深测器优缺点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较好,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测器接收;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如何正确安装与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探测器。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报,又要减少误报,主要是将误报现象降到最低的限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了解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技术特点,从安装、调试、使用等各个环节,按照探测器的基本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探测器的最大功效。
那么首先要了解以下信息,对正确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根据说明书确定安装高度
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直接影响到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动物的效果,一般壁挂型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为2.0-2.2米处。
不宜面对玻璃门窗
正对玻璃门窗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白光干扰,虽然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IR)对白光具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但毕竟不是100%的抑制,不要正对玻璃门窗,可以避免强光的干扰;二是避免门窗外复杂的环境干扰,比如太阳直射、人群、流动车辆等。 不宜正对冷热通风口或冷热源
被动红外探测器感应作用是与温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冷热通风口和冷热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测器的误报,对有些低性能的探测器,有时通过门窗的空气对流也会造成误报。
不宜正对易摆动的大型物体
大型物体大幅度摆动可瞬间引起探测区域的突然的气流变化,同样可能引起误报;如室外探测器要避开大树和较高的灌木。
合理的位置
应尽量探测范围内不得有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在同一个空间最好不要安装两个无线红外探测器,以避免发生因同时触发而干扰的现象;红外探测器应与室内的行走线呈一定的角度,探测器对于径向移动反应最不敏感,而对于切向(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则最为敏感。在现场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避免红外探测器误报、求得最佳检测灵敏度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选型
被动红外探测器具有多种型号,从室内到室外,从有线到无线,从单红外到三红外,从壁挂式到吸顶式的都有,那么所要安装的探测器必须要考虑防范空间的大小,周边的环境,出入口的特性等实际状况。
将探测器安装完中后,调试探测器是最后所要做的工作。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调试一般是步测,就是调试人员在警戒区内走S型的线路来感知警戒范围的长度宽度等来测试整个报警系统是否达到要求。可查阅说明书来适当调节探测器的灵敏度,过高过低的灵敏度都将影响防范效果。
探测器的误报因素及解决办法
理想的入侵探测器仅仅响应人员的存在,而不响应如狗、猫及老鼠等动物的活动,也不响应室内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的变化及风、雨声音和振动等。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大多数装置不但响应了人的存在,而且对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也产生响应。
没有入侵行为时发出的报警叫做误报。误报可能由于元件故障或某些外界影响而造成,它所产生的恶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最轻的后果是因为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使人感到厌烦,从而大大降低报警器的可信度。最坏的后果是它使警察或保安人员毫无必要地火速赶到现场,这样他们本身的安全和周围人们的安全都会受到危害。因此,误报警是报警器的致命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