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分离三种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什么

分离三种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03 11:43:18

1. 图中是一种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装置.A瓶的橡皮塞中间的仪器叫分液漏斗,与普通漏斗的不同之处是它上面有一

要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碳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离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后用排水法收集,然后打开分液漏斗,让稀硫酸流下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干燥后收集即得到二氧化碳.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B中盛放浓硫酸,用来干燥气体,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用于与A中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①先关闭旋塞 K2,打开旋塞 K1 K3,气体通过A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由出气管进入B瓶干燥后收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小且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关闭旋塞 K1,气体不再进入,打开旋塞K2,硫酸流下,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出气管进入B瓶干燥,排放一段时间后,再收集二氧化碳.
(3)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书写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稀硫酸.
(2)①K2,K1 K3,CO,排水
②K1,K2 K3,CO2
(3)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 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装置

(1)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e为锥形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必须用酒精灯,温度计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烧瓶支管口;g;
(3)忘记加入沸石,应待液体冷却后补加,
故答案为: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到室温加入沸石,然后继续加热.

3. 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E的名称______、______(2)分离以下

(1)由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A是蒸馏烧瓶,E是冷凝器,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器;
(2)食盐和大理石粉末,可用到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用到的仪器有普通漏斗、蒸发皿和烧杯;分离汽油和酒精,可根据二者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操作,用到的仪器有蒸馏烧瓶和冷凝器;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烧杯,故答案为:BDF;AE;CF;
(3)根据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并且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向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溶液颜色为紫红色;分离分液漏斗中液体时要注意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具体做法是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然后迅速关闭活塞,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溶液颜色为紫红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然后迅速关闭活塞,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4)除去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MgSO4,应先加入过量BaCl2,使MgSO4转化为BaSO4沉淀,然后加入过量NaOH,使Mg2+转化为Mg(OH)2沉淀;再加入过量Na2CO3,除去溶液的中的CaCl2以及过量的BaCl2,最后加入盐酸除去NaOH和Na2CO3,故答案为:BaCl2、NaOH、Na2CO3、HCl;
(5)可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进行检验,具体操作为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没有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没有沉淀完全.

4. 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

请设计分离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混合物的实验方案。
解析: 分离对象是三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应按分液、萃取、蒸馏方法考虑分离方案。
因三种液体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方法,考虑到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醇在水中溶解度大于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乙酸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故加入饱和Na2CO3 溶液萃取剂,就可将其转化为两层上下不互溶的
液体,分离出乙酸乙酯;留下的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因不能再将其分层,采用蒸馏法分出低沸点的乙醇,最后在留下的混合液
中加入浓H2SO4 ,然后再蒸馏分出乙酸。
另外补充一下乙酸乙酯水解对本题无影响,首先水解是微量的,即使水解,产物也不会影响分离效果。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酸的条件下)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碱的条件下)

5. 初中所有化学实验及其装置名称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 CaCO3↓+ H2O(复分解)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 2MgO(化合)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 水通电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 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Ca(OH)2(化合)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关知识点: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 + O2 === C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2 === S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9.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 2P2O5(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 === 2H 2O(化合)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 + 2CuO === 2Cu + CO2↑(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 (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4.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 2CO2(化合)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铜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

H2+Cl2 === 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

22.碳酸受热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关知识点: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现象:喷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喷到火上就可以灭火。

24.金属和水的反应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于非金属的反应

C +H2O === CO+ 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复分解)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换)

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复分解)蓝色絮状物

6. 分液漏斗是用来分离混合物的仪器啊,

固液或液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 :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
物质分离提纯:对萃取后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液体进行分液

7. 如何分离提纯丙酮,甲苯,苯甲酸的混合物

丙酮沸点:56.48℃ 甲苯沸点110.6 ℃ 苯甲醛沸点178℃,可见三种物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最简单的方法是蒸馏分离提纯。或者用旋转蒸发仪分别蒸出也行。

8. 纸色谱法适于分离哪些种类的混合物

纸色谱法用于分离固体混合物。
纸色谱法(filter paper chromatography)指的是把一种溶剂固定在固体的支持物(固定相) 上,由于滤纸纤维对水有较强的亲和力,一般能吸附其自身质量22%的水,其中,6%的水以氢键与纤维素牢固结合,这些水即称为固定相。被水饱和的有机相(如正丁醇乙醚水系统) 为流动相。当流动相从含有氨基酸样品的滤纸上流过时,氨基酸就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连续进行分配。
如果分离液体混合物,则可以用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实验仪器,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可使实验操作过程利于控制,减少劳动强度,当需要分离的液体量大时,只需搬动活塞的三通便可将斗体内的两种液体同时流至下管,无需更换容器便可一次完成。在初中阶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则是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装置是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一种功能较好的实验器皿。

9. 可以分离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都是.蒸馏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专,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属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蒸发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蒸发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蒸发掉,而沸点高的液体后被蒸发,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

10. 分离盐水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什么

(1)沙子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法分离沙子和溶液,故答案为:过滤;
(2)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专用分液的方属法分离,故答案为:分液;
(3)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蒸馏;
(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故答案为:萃取;
(5)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溶质固体,故答案为:蒸发.

阅读全文

与分离三种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分辨本田车轮轴承真假 浏览:34
水流指示器旁试水管采用什么阀门 浏览:407
自动阀门怎么手动 浏览:482
大米成套设备哪个品牌好 浏览:58
轴承多少个型号 浏览:136
西门子数控工具箱 浏览:825
机床齿轮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155
尚赫仪器包有哪些产品 浏览:118
车内仪表盘显示90度是什么意思 浏览:320
设备进退场费如何计算 浏览:645
为什么搭实验装置 浏览:88
友嘉机床怎么在线加工 浏览:16
路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96
纸色谱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装置图 浏览:885
设备锁怎么解除qq中心 浏览:847
地暖圆形阀门怎么开关 浏览:211
浙江天然气阀门 浏览:227
采暖管道阀门安装检验批 浏览:656
东莞永丰五金制品厂招聘 浏览:342
鸡自动饮水的装置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