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1)试验中,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AB、实验使用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故A正确,B错误;
C、刻度尺要用来测量纸带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必须要有刻度尺,故C正确;
D、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计时的仪器,所以不需要秒表,故D错误;
E、在处理纸带求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不需要知道,所以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E错误.
F、此实验使用钩码拉动小车,所以不需要重锤,故F错误.
故选:AC
(2)实验步骤的安排要符合逻辑,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进程,一般都是先要安装器材,准备实验,然后进行实验的总体思路进行,
本着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思路,如在该实验中,先固定长木板,安装打点计时器,准备完毕开始进行实验,注意要先打点后释放小车,做完一次实验要及时关闭电源,本实验不需要测量小车质量,也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C不需要,
故正确的实验步骤是:FDBEG
(3)从图中读出x5=13.20c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打点“1”时的瞬时速度v1=
=
=0.745m/s
故答案为:(1)AC;(2)FDBEG;(3)13.20;(4)0.745
Ⅱ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做以下几个相关的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是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则A正确;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或水平),如果细线不保持水平,那么小车的合力就不等于绳子的拉力,小车的合力就不能正确测量,故B正确;
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不能将托盘和砝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故C错误;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B
(2)拉力的功为:W=F?xOF=0.2N×0.5575m=0.1115J;
F点的瞬时速度为:vF===1.051m/s
故F点的动能为:EKF=mv | 2
Ⅲ 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
(1)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该接在6V交流电源上,故A错误.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故B正确.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来减小阻力的影响,故C错误.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D正确,E错误. F.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实验多次,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故F正确. G.为了便于测量,从点迹清晰的点开始取点,并选取其以后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故G错误. 故选:BDF. (2)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2个计时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6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B= =1.18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 =9.58m/s 2. 故答案为:(1)BDF;(2)1.18;9.58.
Ⅳ 图1为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有______A 天平 B 低压交流电
(1)该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打点计时器以及记录物体的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2)A、该实验并非要求钩码质量越大越好,故A错误; B、小车应该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处释放,并非紧靠,故B错误; C、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C错误; D、所打点要清晰而且在一条直线上,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每隔几个点作为一个记数点,故D正确. 故选D.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B==0.22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a1+a2+a3)= 带入数据解得:a=0.4m/s2. 故答案为:0.22,0.4.
Ⅳ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如图1所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
(1)实验步骤的安排要符合逻辑,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进程,一般都是先要安装器材,准备实验,然后进行实验的总体思路进行,据此可知该实验的顺序为:DBFAEGC; (2)根据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B= = m/s=0.200m/s v C= = m/s=0.279m/s v D= = m/s=0.360m/s v E= = m/s=0.440m/s v F= = m/s=0.521m/s (3)运用描点法作图,如下:  (4)根据画出的υ-t图线可得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是: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依据是: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5)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知AD间的平均速度表示的是BC之间某点的平均速度,AB间的平均速度等于AB过程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只有AC间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所以比较准确的是乙同学. 故答案为:(1)DBFAEGC;(2)0.200,0.279,0.360,0.440,0.521 (3)作图象:要求做成直线,如图; (4)规律是: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依据是: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5)乙.
Ⅵ 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
(1)通过纸带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逐渐增大,知小车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增大. (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点,即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4= = =0.325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 =0.5m/s 2. 故答案为:(1)增大;(2)0.325;(3)0.5.
Ⅶ 某同学“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
(1)C段的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采用逐差法 ac==?5.0m/s2 (2)b段中只有D4D5之间位移最大,所以最大速度一定在D4D5之间. 故答案为:5.0D4D5
Ⅷ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2)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故BCD错误,A正确.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2= =0.48m/s, (4)将1、2、3、3、5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0.72?0.32 | 0.5 | |
=0.80m/s2
故答案为:(1)交流电;(2)A;(3)0.48;(4)如图所示;0.80m/s2;0.32m/s
Ⅸ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如图1所示,是一
(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vB==1.38m/s
vC==2.64m/s
vD==3.90m/s
(3)采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

3.90?1.38 |
0.2 |
=1.26m/s2.
故答案为:(1)220;
(2)1.38;2.64;3.90;
(3)如图所示;
(4)0.12,A点的速度(计时开始时的速度),代表小车运动的加速度,1.26m/s2.
Ⅹ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______(选填“需要
(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
(2)画出对应的图线(其中横坐标数值表示第几个0.1s,纵坐标对应的该0.1s内物体的位移)如图丙所示.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该图象实际就是每个0.1内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由于该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所以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a=
=
=
=1.0m/s
2故答案为:
(1)不需要,不需要.
(2)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