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10KV变电站组成需要哪些设备
1、110kV变压器;
2、110kV GIS设备;
3、10kV 开关柜(进线柜、互感器柜、电容控制柜、馈线柜、所变柜、消弧线圈控制柜、母联柜等)
4、所用变压器
5、电容器组
6、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
7、主控制室设备(交流屏、直流屏、蓄电池屏、计量屏、通信屏、保护屏、后台等)
8、微机“五防”系统
㈡ 110kv变电站需要的设备有哪些
这个是需要设备的,因为这个变电站本身就是需要一些常用的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他的正常使用,所以这些也是需要完善的完善的过程中,可以把他们里面的设备调整一下,调整到最好的一个状态。
㈢ 110kV变电站保护测控单元的配置有哪些
1.母线的保护:单母线用完全电流母线差动保护,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中阻抗母线差动保护(我国常见)。双母线可以用元件固定连接的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母联电流比相式母线差动保护。3/2接线的要考虑内部短路时电流流出的影响。
2.断路器失灵保护。
3.变压器两套主保护:差动保护,瓦斯保护。
后备保护:相间短路保护(一般用过流保护,也有阻抗保护),接地短路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的接地后备保护)
㈣ 110kV、220kV、500kV变电站保护、测控单元的配置
变压器一般配有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过励磁保护,容量在800kVA以上的变压器才装设瓦斯保护。
母线则一般配置母差保护,110kV只有一套保护,220kV、500kV测配有两套
㈤ 110KV变电站里包括哪些设备
主变压器——变换电压作用,升高电压以利于高压传输降低损耗,降低电压以供给各级电压所需用户;母线——汇聚、分配电能作用;断路器——接通和分断正常线路负荷电流,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与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合迅速切除故障,防止故障扩大等;隔离开关——在检修时造成明显断开点,隔离开关的分合可灵活改变结线运行方式;电压互器、电流互器——取其二次值用计量、保护等;均压环、避雷器——防止过电压及雷电进行波而损坏设备用;站用变压器——供站用电;测控装置、保护装置、远动装置、后台机、直流系统、通讯设备等等
还有旁路刀闸——在某线路断路器停电检修时通过其旁路刀闸将负荷倒至旁路母线避免了线路停电、接地刀闸——在设备或线路检修时防止送电至工作地点造成工作人员触电而使用的、电容器组——补偿无功提升电压;电抗器——压制无功降低电压;……
主变→母线→母线侧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互器→负荷侧隔离开关………
㈥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本工程以750kV电压接入系统,本期建设2×660MW机组,750kV出线两回;电厂最终装机规模为2×660+2×1000MW,750kV最终为出线两回。主接线采用3/2接线方式,电厂750kV侧短路电流水平按50kA选择。
水洞沟电厂的起动/备用电源引自附近徐家庄330kV变电所110kV母线,采用装设设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及一台小容量备用停机变方案,机组正常起动、停机电源由厂内750kV母线倒送,停机备用电源由停机变提供.
1.2 系统简介
1.2.1 电气主接线
根据电厂接入系统报告,本期2台660MW机组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升压变压器接入厂内750kV升压站,750kV本期出线2回,接入银川东750kV变电所, 本期工程750kV配电装置采用敞开式布置方案,两机两变二回750kV出线采用一倍半断路器接线,设置两个完整串。
本工程两台机设一台有载调压双绕组停机变压器,容量为31.5MW。发电机出口装设断路器,机组正常起动、停机电源由厂内750kV母线倒送,停机备用电源由停机变提供。停机变电源引自徐家庄330kV变电所110kV母线。
1.2.2 电压互感器配置
每组750kV母线装设一组电压互感器;每回750kV出线装设一组电压互感器;每台机主变进线回路装设一组电压互感器;每台发电机出口回路装设三组电压互感器,其中两组为全绝缘,一组为半绝缘。
1.2.3 电流互感器配置:
发电机出线及中性点侧每相各配置套管CT 4只。
主变压器高压侧每相各配置套管CT 4只。中性点配置电流互感器2只。
每台750kV断路器每相各配置套管CT 8只。
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每相配置套管CT 5只。
高压公用变压器高压侧每相配置套管CT 5只。
停机变压器高压侧每相配置套管CT 3 只。
1.2.4 避雷器配置
750kV进出线及二条母线上各装设避雷器一组;110kV进线电缆两侧装设避雷器二组,出线上装设避雷器一组。
每台发电机出口装设避雷器一组。
每台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靠近主变侧装设避雷器一组。
1.2.5 750kV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均不装设隔离开关。
1.2.6 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发电机中性点经二次侧接电阻(带中间抽头)的单相变压器接地。
750kV系统为直接接地系统,三台单相变压器的中性点连接到一起死接地。110kV系统为有效接地系统,停机变压器的高压侧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
1.2.7 厂用电系统
1.2.7.1 高压厂用电电压采用6kV一级电压,其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
1.2.7.2 高压厂用电系统采用设置公用段方案
每台机设置一台容量为50/31.5-31.5MVA的有载调压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采用分裂绕组),和一台容量为25MVA的有载调压高压厂用公用变压器(采用双卷变压器)。厂高变及公用变的高压侧电源由本机组发电机和主变之间的封闭母线上支接。每台机组设2段6kV工作母线及一段6kV公用母线,单元机组负荷接在高压厂用工作变的6kV工作A、B段母线上,全厂公用负荷分接在两台机的高压厂用公用变的6kV公用A、B段母线上,互为备用及成对出现的高压厂用电动机及低压厂用变压器分别由不同6kV工作段上引接。
本工程设置一台容量为31.5MVA停机变压器, 停机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双卷变压器。停机变压器6kV侧通过共箱母线连接到四段6kV工作母线和两段6kV公用母线上作为备用停机电源。
停机变压器容量选择是按满足一台机正常停机所需容量进行选择。
本工程由于输煤系统高压电动机数量较多,而主厂房内6kV配电装置布置位置有限,因此在输煤综合楼设6kV输煤段。本工程设两段6kV输煤段,两段母线由两台机6kV公用段引接,并采用互为备用方式。输煤A、B段设备自投装置。
1.2.7.3 脱硫系统电气接线
本期工程脱硫系统采用EPC总包方式。
脱硫系统采用高、低压两级电压供电,6kV脱硫负荷由主厂房6kV母线段供电,380V脱硫负荷由脱硫岛内厂用二台低压变压器供电。脱硫岛保安电源由主厂房提供,每台机组一回。脱硫岛设110V直流分屏,其直流电源由主厂房直流系统提供,每台机组二回。
1.2.7.4 低压厂用电系统电压采用380/220V。
低压厂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低压厂用母线为单母线接线。
每台机组在主厂房设汽机、锅炉动力配电中心,由2台1600 kVA汽机变,2台2500 kVA锅炉变供电,供本机组380V机炉辅机低压负荷。
每台机组设照明动力中心,由1台800 kVA照明变压器供电,两台机照明变压器互为备用。
两台机设一个公用动力中心,公用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两台公用变压器互为备用。
本期不设专用检修变压器,每台机组设通风检修MCC。
每台机组设保安动力中心,每台机组设一台1250kW柴油发电机组。
辅助车间根据负荷分布情况设置380/220V动力中心,设置情况如下:
电除尘动力中心,每台炉设两台电除尘变压器,容量为2500kVA,设两段PC母线(装设备自投装置);设一台同容量电除尘专用备用变压器。
水处理动力中心,两台2500kVA变压器,互为备用,动力中心设两段母线。
输煤动力中心,设两台1600kVA变压器,互为备用,动力中心设两段母线。
翻车机动力中心,设两台1250kVA变压器,互为备用,动力中心设两段母线。
除灰动力中心,设两台2000kVA变压器,互为备用,动力中心设两段母线。
厂区动力中心,设两台630kVA变压器,互为备用,动力中心设两段母线。
主厂房电动机控制中心(MCC)根据负荷分散设置,成对的电动机分别由相应的两段MCC供电,单套辅机的电动机由双电源供电的MCC段供电。部分重要MCC段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
辅助厂房电动机控制中心(MCC)根据负荷分散设置,采用双电源供电的MCC段供电。
容量为75kW以下的电动机及200kW及以下的静止负荷由MCC供电,75kW及以上的低压电动机和200kW以上的静止负荷由动力中心供电。
间冷塔负荷供电
间冷系统380V间冷塔负荷由每台机组间冷塔内380/220V MCC段供电,循环水泵房负荷由每台机组循环水泵房380/220V MCC段供电,电源取自水处理低压变压器。
1.2.7.5主厂房直流系统
每台机组装设三组蓄电池,其中一组220V动力蓄电池组,两组110V控制蓄电池组。
110V控制蓄电池组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220V动力蓄电池组采用单母线接线,两台机组的220V动力蓄电池组经过电缆相互联络。
110V控制直流系统供控制、保护、测量及其他控制负荷。110V控制直流系统采用辐射网络供电方式,在各配电室设置直流分屏。
220V直流动力系统供事故照明,动力负荷和交流不停电电源等。
蓄电池组正常以浮充电方式运行。蓄电池型式均采用阀控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110V控制用蓄电池配置:二组800Ah蓄电池组及二组相应的高频电源装置。高频电源模块采用N+2冗余配置。
220V动力用蓄电池配置:一组2000AH蓄电池组及一组相应的高频电源装置。高频电源模块采用N+2冗余配置。
㈦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怎么设计
1、 变电站负荷原始
资料中提供的数据:上一级电源的短路容量、系统阻抗、进线回路数及长度;
各电压等级的负荷情况,进出线回路数等
2、主接线的设计
主接线选择:
根据110kV进线的回路数,结合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110kV没有穿越功率,可以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的终端变接线;如果有穿越功率,可以选择单母线;如果有两个来自不同系统的电源进线,可采用单母分段;如果对可靠性要求很高,出线回路数达到5回及以上,可选用双母。
主变压器的容量与台数选择:
规程规范中对单台110kV变压器容量的标准化,为16、20、25、31.5、40、50、63MVA;
负荷统计中,考虑同时率,线损,功率因数,算出变压器的总容量;
变压器的台数,尽可能选择多台,当检修或故障停掉其中一台时,其余主变应能满足70~80%的总负荷,或者满足全部的一、二类负荷。
3、短路电流的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步骤:系统各元件阻抗标幺值计算——阻抗网络化简——计算短路电流。
短路计算应该按最大运行方式,标幺值的基准容量一般按100MVA,网络化简常采用的方法为串并联、星三角变换
4、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设备的校验有电压、负载电流、短路电流、动稳定、热稳定的校验
110kV侧的设备负载电流一般按穿越功率与负载的功率之和;
主变中、低压侧的设备按主变容量的电流,各中低压出线按实际负载电流;
断路器可开断负载电流、故障电流;隔离开关不能开断负载电流,也不能开断故障电流;
导线、母线的截面选型有两种方法:1经济电流密度、2极限载流量;线路长度大,损耗大,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母线长度短,损耗较小,可按极限载流量;
硬母线要校验电动力
5、屋内外配电装置设计
110kV、35kV配电装置可采用户外常规布置,10kV可采用户内开关柜形式。
设备之间布置形式、电气安装距离,检修道路、主控室、配电室,可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的图纸
6、继电保护的配置
参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配置各种保护;
继电保护按最大运行方式整定,按最小运行方式校验保护范围
7、防雷
避雷器、间隙防过电压、线路窜入雷电波;避雷针防直击雷
避雷针的保护物为构架、母线、配电楼,保护范围与避雷针之间距离、与被保护物距离、被保护物高度有关
㈧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包括什么
2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6
2.1 项目所在地区简况 7
2.2 电力系统现状 8
2.2.1 电源现状 8
2.2.2 电网现状 9
2.2.3 用电现状 9
2.2.4 工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9
2.3 电力系统发展规划 10
2.3.1 电力需求预测 11
2.3.2 电源规划 14
2.3.3电力电量平衡 14
2.3.4 电网建设规划 17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
2.5 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供电范围 17
2.6 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18
2.6.1 接入系统方案 18
2.6.2 接入系统方案比较分析 20
2.7 项目建设规模 21
2.8 推荐方案电气计算 25
2.9 系统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25
2.9.1 电气主接线及布置 25
2.9.2 主变压器参数选择 27
2.9.3 短路电流水平 28
2.9.4 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31
2.9.5 导线截面选择及线路型式 31
2.9.6 低压无功补偿配置选择 33
2.10 闲置物资再利用 33
2.11 项目合理的投产时机 33
2.12 系统相关建议 33
3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34
3.1 系统概况 34
3.1.1 调度管理关系 35
3.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5
3.2.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
3.2.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36
3.2.3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37
3.2.4 安全自动装置 37
3.2.5 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 37
3.2.6 对PT、CT等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 38
3.2.7 调度端扩充要求 39
3.3 调度自动化 39
3.3.1 自动化系统现状 39
3.3.2 远动系统 40
3.3.3 电能量计量系统 41
3.3.4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 41
3.3.5 通道要求 42
3.3.6 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42
3.3.7 自动化设备的配置 43
3.4 系统通信 43
3.4.1概述 43
3.4.2业务需求分析 43
3.4.3通信现状 44
3.4.4通信方式 44
3.4.5 光纤通信方案 44
3.4.6微波通信方案 45
3.4.7载波通信方案 45
3.4.8调度数据网络方案 46
3.4.9综合数据网络方案 46
3.4.10 各种业务通道方案 46
3.4.11 辅助设施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