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是什么。 消耗的机械功率=摩擦产生的热功率与电阻发热产生的热功率 这句话为什么对
机械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称为机械功率.暂且理解为有总共的安培力和摩擦力的功率之和。第二个问题:F安*v——转化为电能——E电能=I^2RT——电能转化为内能,有发热功率。故摩擦热能未被包括在内,所以要加一项。这只是个人理解,可能会不对,其实我也想问这个问题^-^
⑵ 机械功率计算公式及计算时的统一单位
机械功率不等于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而机械功率是指有用功与时间的比值。
机械功率是衡量机械本身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械效率用公式:η(读作艾塔或者伊塔)=W有用/W总×100%=Gh/Fs=G/nF(竖直方向)=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来计算,它的大小用百分数来表示,且只能在0至100%之间变化,没有单位。
用η表示机械效率,Ao表示有用功,Ar表示总共的功,则η
机械效率则受机械设备本身的结构、摩擦等因素影响。
改进机械本身的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以及良好的保养,适时的润滑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一台机械功率越高,能耗就越少,就越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等等。
换句话说:机械效率越高越好。
根据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减少机械自重,减少机械的摩擦)来增大机械效率,(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铁桶打水,就是运用这个道理)。
如果额外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提高机械设备的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的现实意义。
⑶ 什么是机械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功率是指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用来表示机械做功的快慢;(公式:P=W/t)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做功的过程中,所做有用功占总功的多少(用百分数表示)
⑷ 机械功率的全部公式
1.P=W/t
这是一个适用于任何功率的公式,当然也适用于机械功率
2.P=F*V
这个公式仅仅适用于机械功率.
F表示机械的动力,V是机械匀速运动的速度
⑸ 求机械功率的公式
求机械功率的公式:W=Fs。机械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效率是表示机械在能量利用率高低方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高。例如,蒸汽机车的功率比摩托车的功率大,但这种机车的效率却比摩托车的效率低。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⑹ 初中物理机械功率的计算公式
测量机械功:w=fs
w是做的功;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测量功率:p=w/t
p是功率;w是做的功;t是做功用的时间
⑺ 机械功率怎么求
机械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称为机械功率
P=
W/t
推导公式
P=Fv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内
机械效率是衡容量机械本身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械效率用公式:η(读作艾塔或者伊塔)=W有用/W总×100%=Gh/Fs=G/nF(竖直方向)=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来计算,它的大小用百分数来表示,且只能在0至100%之间变化,没有单位。
取决因素
机械效率则受机械设备本身的结构、摩擦等因素影响。改进机械本身的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以及良好的保养,适时的润滑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一台机械功率越高,能耗就越少,就越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等等。换句话说:机械效率越高越好。
⑻ 机械功率是什么意思
机械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称为机械功率。公式:P= W/t
机械功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机械功率是衡量机械本身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受机械设备本身的结构、摩擦等因素影响,改进机械本身的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以及良好的保养,适时的润滑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⑼ 一道电磁感应的物理选择题,机械功率是否需要考虑重力
如果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重力做功是不改变机械能的。
机械能的变化是非重力做功的结果,非重力做多少功机械能就增加多少,克服非重力做多少功机械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非重力做功的功率就是消耗机械能的功率。
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等于克服非重力做功的功率,
即:等于克服安培力的功率与克服摩擦力的功率之和:Fv+μmgcosθ·v
⑽ 发热功率、机械功率、电功率分别是什么
发热功率
用电器的电功率用於发热部分的功率就是热功率。用i*i*R来计算。
例如电风扇,他的电功率一部分用於做机械运动,一部分用於发热。发热部分的功率就是热功率了。(因为电风扇不是纯电阻,欧姆定律不适用,不要用i=U/R)
输出功率(应该是电学):P=U外^2/R=I^2*R(必须是存电阻电路,例如电路中只有电阻或灯泡)
P=U外*I(使用无条件限制)
发热功率(其实就是电流做功),公式和输出功率一样的(纯电阻),若不纯则:P=U外*I-W(其他功)
总功率(最简单的一个):P=E*I(电路中,E是电源电动势),若不是电路则:P=P1+P2+...+Pn.
其实表达方式有N种.
机械功率
机械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称为机械功率
P= W/t 推导公式 P=Fv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本身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械效率用公式:η(读作艾塔或者伊塔)=W有用/W总×100%=Gh/Fs=G/nF(竖直方向)=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来计算,它的大小用百分数来表示,且只能在0至100%之间变化,没有单位。
电功率
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总=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Wx
分压原理 U1:U2=R1:R2 =P1:P2
串联电路比例关系
W1:W2=R1:R2=U1:U2 =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Px 或U^2/R1+R2.....+Rx
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
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 :各电阻之和 R总=(R1*R2)/(R1+R2) 1/R=1/R1+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Wx
分流原理 I1:I2=R2:R1=W1:W2=P1:P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 或U^2/R总
并联电路比例关系
I1:I2=P1:P2=R2:R1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 或U^2/R
总电流的求法:I=P/U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W1:W2=R2:R1=I1:I2 =P1:P2=Q1:Q2
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
推导: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P总=U^2/R
②当电路中有两电阻并联或串联时,设电阻相等。则两电路总功率分别为
并联时P总=U^2(R1+R2)/R1*R2
串联时P总=U^2/R总(串联R总=各电阻阻值之和)
③当电路中电压相同时,
因为R1+R2(串联总电阻)>R(单个电阻)>R总(并联总电阻)
所以P并>P单个电阻>P串这时,还有另一个结论。电压相同,串联时功率小的灯泡亮,并联时功率大的灯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