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标 电气设备安装根据哪个标准选择防护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本标准等同采用 IEC 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英文版)。”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 72.5 kV,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防护分级。”
电气设备的防护分级使用 IP 代码表示。
IP 代码 IP code:“表明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或水进入的防护等级以及与这些防护有关的附加信息的代码系统。”
IP 代码的配置、IP 代码的各要素及含义,详见本标准中的规定。
另,如电气设备还需要涉及更多方面的防护内容,还是参照下列标准中的规定:
GB/T 20138-2006 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
GB/T 30038-2013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30556.7-2014 电磁兼容 安装和减缓导则 外壳的电磁骚扰防护等级(EM编码)
GB/T 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
2. IEC60950对应的的国标是什么
对应的国标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943--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工作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编著的《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应用指南(GB4943.1-2011)》以标准要求为基础,结合IECEE相关的CTL决议,从电击危险、过热危险、着火危险、辐射危险、化学危险、机械危险等几大类危险出发;
分别阐述了危险产生的原理以及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并进行了逐一解释。对于关键元器件,以独立的章节,从选用、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逐一进行了介绍。
(2)工业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国标扩展阅读:
为了达到信息安全的目标,各种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
1、最小化原则。受保护的敏感信息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共享,履行工作职责和职能的安全主体,在法律和相关安全策略允许的前提下,为满足工作需要。
仅被授予其访问信息的适当权限,称为最小化原则。敏感信息的。知情权”一定要加以限制,是在“满足工作需要”前提下的一种限制性开放。可以将最小化原则细分为知所必须(need to know)和用所必须(need协峨)的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在信息系统中,对所有权限应该进行适当地划分,使每个授权主体只能拥有其中的一部分权限,使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如果—个授权主体分配的权限过大,无人监督和制约,就隐含了“滥用权力”、“一言九鼎”的安全隐患。
3、安全隔离原则。隔离和控制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而隔离是进行控制的基础。信息安全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将信息的主体与客体分离,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在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3. 车间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主要有什么
机械设备设施上完全固定、半固定密闭罩;
1、机械或电气的屏障;
2、机械或电气的联锁装置;
3、自动或半自动给料出料装置;
4、手限制装置、手脱开装置;
5、机械或电气的双手脱开装置;
6、自动或手动紧急停车装置;
7、限制导致危险行程、给料或进给的装置;
8、防止误动作或误操作装置;警告或警报装置;
9、除尘设施、通风设施、降噪声设施和净化设施等。
(3)工业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国标扩展阅读:
特种设备:
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2、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3、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4. 我国对于大货车的防护装置有什么具体的规定标准
货车防护栏国家标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栏杆柱固定及其与横杆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货车防护栏材料:
常用钢材所制,如圆钢管,方钢管或压型钢板。表面处理工艺: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即喷塑)或喷漆。室外用防撞护栏的表面处理所用原料为防水性的材料。制成防撞护栏外形美观,且不易生锈。
5. 机械防护标准
以下是我国关于机械防护的国家标准。(资料统计时间为2018年)
GB 23821-200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3-1997机械安全_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 15706-2012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 16754-2008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
GB/T 16755-2015机械安全 安全标准的起草与表述 规则
GB/T 16855.1-2008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部件 第1部分 设计通则
GB/T 16855.2-2015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部件 第2部分 确认
GB/T 15706-2012机械安全 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 则
GB/T 16856.2-2008机械安全 风险评价第2部分:使用指南和方法举例
GB/T 17454.1-2008机械安全 压敏防护装置第1部 分:压敏垫和压敏地板设计和试验通则
GB/T 17454.2-2008机械安全压敏保护装置第2部分∶压敏边和压敏棒的设计和试验通则
GB/T 17454.3-2008机械安全 压敏保护装置第3部分:压敏缓冲器、压敏板、压敏线及类似装置的设计和试验通则
GB 17888.1-2008 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GB 17888.2-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 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GB 17888.3-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 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 17888.4-2008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 4部分∶ 固定式直梯
GB/T 17889.1-2012梯子 第1部分:术语、型式和功 能尺寸
GB/T 17889.2-2012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 志
GB/T 18153-2000机械安全 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 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
GB/T 18569.1-2001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 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1部分:用 于机械制造商的原则和规范
GB/T 18569.2-2001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 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2部分:产 生验证程序的方法学
GB/T 18655.100-2005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相关安全部件 第100部分: 应用GB/T16855.1-1997的指导
GB/T 18717.1-2002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1部分:全身进入机械的开口尺 寸确定原则
GB/T 18717.2-2002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2部分:人体局部进入机械的开 口尺寸确定原则
GB/T 18717.3-2002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3部分:人体测量数据
GB/T 18831-2010机械安全 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 设计和选择原则
GB/T 19670-2005机械安全 防止意外启动
GB 19671-2005机械安全 双手控制装置 功能状况 和设计原则
GB/T 8196 - 2003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19876-2012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防护设施的配置与定位
GB 19891-2005机械安全 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
GB/T 20850-2014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指南
6. 国标GB8197-87被哪个标准替代了
被GB/T 8196-2003替代了
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中标分类:版C78 ICS分类:13.110
标准分权类编号:CN 页数:28
发布日期:2003-03-13
实施日期:2003-09-01
代替标准:GB 8196-1987;GB 8197-1987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用于保护人员免受机械性危险伤害的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的一般要求。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本标准发布后制造的机器。要注意使用防护装置以使非机械性危险减至最小。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装置中致动联锁装置的那些部件。联锁装置由GB/T 18831规定。本标准没有对有移动和提升物料能力的专用系统,如滚翻防护结构(PUPS)和落物防护结构(FOPS)提出要求。
7. iec60950对应国标
IEC609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标准。IEC60950是《IT安规测试标准》,对应的是国标GB 4943.23-2012《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23部分:大型数据存储设备》和国标GB 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总部最初位于伦敦,1948年搬到了位于日内瓦的现总部处。
(7)工业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国标扩展阅读:
截止到2018年底,IEC总共发布约10771个IEC标准。这些标准按专业分为以下8类:
1、第—类
(基础标准):名词术语、量值单位及其字母符号、图形符号、线端标记、标准电压、电流额定位和频率、绝缘配合、绝缘结构、环境试验、环境条件的分类、可靠性和维修性。
2、第二类
(原材料标准):电工仪器用工作液、绝缘材料、金属材料电气特性的测量方法、磁合金和磁钢、裸铝导体。
3、第三类
(一般安全、安装和操作标准):建筑物、船上的户外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装置、爆炸性气体中的电器、工业机械中的电气设备、外壳的保护、带电作业工具、照明保护装置、激光设备。
4、第四类
(测量、控制和一般测试标准):电能测量和负载控制设备、电子技术和基本电量的测量设备、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核仪表、仪表用互感器、高压试验装置和技术。
5、第五类
(电力的产生和利用标准):旋转电机、水轮机、汽轮机、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容器、原电池和电池组、电力继电器、短路电流、太阳光伏系统、电气牵引设备、电焊、电热设备、电汽车和卡车。
6、第六类
(电力的传输和分配标准):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电线、低压熔断器和高压熔断器、电涌放电器、电力系统的遥控、遥远保护及通信设备、架空线。
7、第七类
(电信和电子元件及组件标准):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印制电路、电容器和电阻器、微型熔断器、电子管、继电器、纤维光学、电缆、电线和波导、机电元件、压电元件、磁性元件和铁氧体材料。
8、第八类
(电信、电子系统和设备及信息技术标准):无线电通信、信息技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办公机械的安全、音频视频系统的设备、医用电气设备、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数字数据通信、遥控和遥护、电磁兼容性,无线电干扰的测量、限制和抑制;报警系统;导航仪表。
8. 重要机械安全通用标准主要包括什么
下面是汇总的机械安全通用标准的国家标准部分。这些标准均现行有效。或有缺漏,欢迎补正。至于哪些属重要部分,请自酌定。
其中以前的一些强制性标准变更为推荐性标准,现仅存一涉及电的GB 5226.3标准仍为强制性标准。
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8196-2018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2019-07-01 实施)
GB 5226.3-2005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1部分:电压高于1000Va.c.或1500Vd.c.但不超过36kV的高压设备的技术条件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 16655-2008 机械安全 集成制造系统 基本要求
GB/T 16754-2008 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
GB/T 16755-2015 机械安全 安全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GB/T 16855.1-2008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GB/T 16855.1-2018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2019-07-01 实施)
GB/T 16855.2-2015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2部分:确认
GB/T 16856-2015 机械安全 风险评估 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
GB/T 18569.1-2001 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 第1部分:用于机械制造商的原则和规范
GB/T 18569.2-2001 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 第2部分:产生验证程序的方法学
GB/T 18831-2017 机械安全 与防护装置相关的联锁装置 设计和选择原则
GB/T 19670-2005 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GB/T 19671-2005 机械安全双手操纵装置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
GB/T 19876-2012 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GB/T 19891-2005 机械安全 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
GB/T 20850-2014 机械安全 机械安全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指南
GB/T 23819-2009 机械安全 火灾防治
GB/T 23819-2018 机械安全 防火与消防 (2019-07-01 实施)
GB/T 23820-2009 机械安全 偶然与产品接触的润滑剂 卫生要求
GB/T 23821-2009 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T 25749.1-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选择
GB/T 25749.2-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2部分:测量给定污染物排放率的示踪气体法
GB/T 25749.3-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3部分:测量给定污染物排放率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4-2010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4部分:测量排气系统捕获效率的示踪法
GB/T 25749.5-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5部分:测量不带导管出口的空气净化系统质量分离效率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6-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6部分:测量带导管出口的空气净化系统质量分离效率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7-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7部分:测量污染物浓度参数的试验台法
GB/T 25749.8-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8部分:测量污染物浓度参数的室内法
GB/T 25749.9-2012 机械安全 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评估 第9部分:净化指数
GB/T 26118.1-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1部分:通则
GB/T 26118.2-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2部分:辐射排放的测量程序
GB/T 26118.3-2010 机械安全 机械辐射产生的风险的评价与减小 第3部分:通过衰减或屏蔽减小辐射
GB/T 28780-2012 机械安全 机器的整体照明
GB/T 30174-2013 机械安全 术语
GB/T 30175-2013 机械安全 应用GB/T 16855.1和GB 28526设计安全相关控制系统的指南
GB/T 30574-2014 机械安全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
GB/T 31254-2014 机械安全 固定式直梯的安全设计规范
GB/T 31255-2014 机械安全 工业楼梯、工作平台和通道的安全设计规范
GB/T 33579-2017 机械安全 危险能量控制方法 上锁/挂牌
GB/T 35076-2018 机械安全 生产设备安全通则
GB/T 35077-2018 机械安全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 安全要求
GB/T 35080-2018 机械安全 B类标准和C类标准与GB/T 15706的关系
GB/T 35081-2018 机械安全 GB/T 16855.1与GB/T 15706的关系
9. GB/T5226.1-96 具体指什么国标概念
你看下这这方面的标准化,希望能帮助到你!
标准编号:GB 5226.1-2008
标准名称: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状态:现行
英文标题:Electrical safety of machinery -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替代情况:替代GB 5226.1-2002
实施日期:2010-2-1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内容简介:GB5226的本部分适用于机械(包括协同工作的一组机械)的电气、电子和可编程序电子设备及系
统,而不适用于手提工作式机械。
注1:本部分是通用标准,不限制或阻碍技术进步。
注2:本部分中的电气一词包括电气、电子和可编程序电子三方面(如电气设备是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和可编程
序电子设备)。
注3:就本部分而言,人(Person)一词泛指任何个人包括受用户或其代理指派、使用和管理上述机械的人。
本部分所论及的设备是从机械电气设备的电源引入处开始的(见5.1)。
本部分适用的电气设备或电气设备部件,其标称电压不超过1000Va.c或1500Vd.c,额定频率不超过200Hz。
本部分不包括所有技术要求(如防护、联锁或控制),这些要求是其他标准或规则为保障人身免遭非电气伤害所需要的。对有特殊要求的各种类型机械对安全性可提出特殊要求。
本部分具体适用于(但不限于)3.35所定义的机械电气设备。
本部分未规定下述机械电气设备的附加和特殊技术要求:
---露天(即建筑物或其他防护结构的外部)机械;
---使用、处理或生产易爆材料(如油漆或锯末)的机械;
---易爆易燃环境中使用的机械;
---当加工或使用某种材料时会产生特殊风险的机械;
---矿山机械;
---缝纫机、缝制单元和缝制系统(包括在GB5226.4中);
---起重机械(包括在GB5226.2中)。
直接用电能作为加工手段的动力电路不属于GB5226本部分的范围。
10. 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什么
⑴置防护装置
要求是,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a、安装牢固,性能可靠,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适合机器设备操作条件,不妨碍生产和操作;
c、经久耐用,不影响设备调整、修理、润滑和检查等;
d、防护装置本身不应给操作者造成危害;
e、机器异常时,防护装置应具有防止危险的功能;
f、自动化防护装置的电气、电子、机械组成部分,要求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并有检验线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⑵机器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必要时,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
⑶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⑷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
(10)工业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国标扩展阅读
1、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3、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4、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5、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