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电磁炉炉盘运输传送带装置的设计

电磁炉炉盘运输传送带装置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2-08-31 03:37:16

1.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输送机效率为0.96两班制工作年限10年 传送带牵引力5.5KN速度1.25滚筒直径400

我有减速器课程设计,设计参数可能和你不同,资料可以参考,请说明一下你的是几级减速器

2. 带式输送机动力及传动装置设计。运输带工作拉力2300N,运输带工作速度1.1m/s,卷筒直径300mm.

带式输送机动力及传动装置设计,就是带式输送机的一个动力头装置。

尚不知你是要用于驱动那种类型和用途的输送带,技术要求如何。那么,你能给出的技术要求就只能是:

1.输送带工作拉力2300N,2.输送带工作速度1.1m/s,这二项可作为主要的技术指标。

3.最好有设计说明书和 CAD装配图,也是你的要求。

回答如下:

我这里就送上一个【带式输送机动力传动装置】的CAD装配图。此为传送带制造行业中较典型的结构形式,并正在十几年的完好使用中。

其1.牵引输送带工作拉力为350kgf以上 ; 其2.输送带带面传送速度:66.5m/min; 这二项都达到了和符合了你提出的拉力2300N,传送带工作速度1.1m/s,的主要技术指标。

该装配图中的动力部,如使用固定速度传送,则用摆线针轮减速机,速比1:12安装使用。一般都是采用电磁调速电动机较多,以适应不同的传送速度要求。(你的要求可调节降速到1:12左右)。

至于传动装置的卷筒(主滚筒)装配图中的直径定为170mm,已经能超过了你的2300N的牵引拉力要求。该拉力在有足够的传动功率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卷筒与传送带工作时的摩擦力,卷筒摩擦力又取决于卷筒表面的粗糙度,和传送带包容卷筒的面积、传送带材质、和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传送带张紧机构对传送带的张紧力的大小等。 170mm已经能满足需求,就没必要非要直径300mm,应尽量小为宜。另再附上装配图中,卷筒(主滚筒)的一个部件图,可以参考修改直径。

装配图用CAD2007和CAXA2013两种格式发给你。希望仔细分析图纸。

3. 你好,运送物体(快递)传送带设计有什么要求

传送带设计要点
1、输送带的设计:带动式的传送带主要依靠驱动装置拉紧输送带来实现运输的目的,所以传送带的皮带是很重要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传送带的宽度,当然传送带的摩擦力也是不能够忽视的一个,而这里所说的摩擦力不仅仅指的是传送带本身就有的摩擦能力,同时还包括了在设计当中人为的一种设计。也就是说可以在传送带的上面设计一些纹路,使得传送带的上面具有更强的摩擦力,或者是一些卡槽也是很不错的。
2、轴承的设计:带动式的传送带主要是依靠轴承来作为中介以达到的目的的,所以在设计传送带的时候不能够忽视的这个方面的设计。而常见的轴承采用的是双轴的设计方式,也就是是说通过大小不同的轴承,实现传送带的运输,而且这种轴承的设计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运输的速度,同时它的摩擦力也是比较小的。
3、动力的设置:带动式的传送带在工作的时候虽然有着很不错的工作效率,但是要知道的是这种工作效率是和它的良好的动力装置是密切相关的,所有它才能够有着良好的工作表现,所以设计传送带的动力装置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在设计动力装置的时候,设计者要注意根据传送带的材料来进行设计,而且不能够忽视的是传送带本身承受的最大的重力,以及能够承受的最大的拉力,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最好的工作效率,这样设计的话也能够很好的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4. 运输物品的传送带设计有什么要求呢,比如快递的

皮带传动转弯处的滚筒一般都是用来驱动反向带回程的,设计时考虑到承重的基本问题就行。
可以采用挡板分离式,或者轨道分离式,来转弯。
传送带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种:一种带隔断,一种是平面的,一种是带有凹槽的。

5.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而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涡旋电流,而这个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面的电子不一定是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效应会使导体温度上升,从而实现了加热。

工作原理图:

(5)电磁炉炉盘运输传送带装置的设计扩展阅读:

电磁炉的组成

感应炉主要是要有能够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电子电路系统(含感应炉盘)和固定的两种结构组成的电子电路系统(含能承受高温和冷热突变的炉盘)。

电子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板、主机板、灯板(控制和显示板)、温度控制、线圈和热支架、风扇、电源线等。

电磁炉的特点

电磁炉是利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线圈产生低频交变磁场,通过磁导(铁)罐生产大量密集的涡流,同样也有感应电流的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是非常高的。

其使用的铁质、特不锈钢或搪瓷(锅具),其锅底的直径最好以12-26厘米为宜。电磁炉配有温控器,可防止过热,节能安全。

6. 电磁炉详细的工作原理及重要电路组成

电磁炉又被称为电磁灶,第一台家用电磁炉1957年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世纪之交以后电磁炉在中国快速发展,成为了产销大国,电磁炉悄然地改变着中国人生活。

工作原理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电磁炉的共同优点
1、安全
与一般电炉或煤气炉相比,电磁炉因无火苗而无爆炸或火灾的危险。不仅如此,烹饪时炉面温度较低不会造成孩子,老人或残疾人伤。因此电磁炉对公寓,度假村,饭店,写字楼和餐饮业都合适。
2、快速
烹饪温度迅速上升而且烹饪大量食物时也比其他炉具省时。缩短烹饪时间可减少营氧成分的破坏,而且在把时间看作为金钱的商业领域更具有竞争力。
3、即时温控
烹饪温度迅速上升就无需预热时间。在烹饪结束以后关闭的同时烹饪温度剧降,因此保障理想的烹饪,食物并不会过熟或烧焦。与此同时,在做下一菜时不必要等待炉面的温度下降。
4、高效,节能和省电
煤气炉或采用陶瓷玻璃的炉具等其他炉具都在热能源传到炊具的过程中流失不少热能源。但电磁炉因为电能源直接传到炊具而浪费的能源量极少,能源效率约达90%。因此电磁炉是高效率,省电的。
5、清洁简便
就煤气炉,普通电炉而言,烹饪时溢出的汤由于高温容易在炉面焦以致难清理。对采用陶瓷玻璃的炉具来说也需要特别的"去污剂"。与此不同电磁炉在烹饪时表面温度只上升到炊具的反射温度因而溢出的食物不会粘在炉面。由于不粘,炉盘容易用抹布来擦洗干净。
6、精确温控
与看情况调整温度的煤气炉相比,电磁炉可以把温度精确地控制在与理想温度出入不超过1%范围内。因此电磁炉适用于需要精确温度的烹饪如油炸。同时,电磁炉因为可以维持低温,因此不仅可以做低温烹饪包括融化油或巧克力,而且在自助餐厅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以保证菜的美味并可防止食物烧焦。由此可见,电磁炉既经济又安全。
7、保持环境清洁
在使用煤气炉时煤气的不完全燃烧放出一氧化碳和有害物质污染室内空气影响人体健康。不仅如此,在夏天煤气炉发出热气提高室内温度使烹饪环境令人不快。然而,电磁炉不会加热周边空气或产生污染物,因此不必担忧上述的问题。

选购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元器件:电磁炉质量好坏,取决于高频大功率晶体管和陶瓷微晶玻璃面板的质量优劣。选购时,务必购买高速、高电压、大电流的单只大功率晶体管的电磁炉,因其质量好,性能优,可靠性高,不易损坏。

保护功能:选购的电磁炉应具有多种保护装置,包括小物件检测、过热自动停机保护、过压或欠压自动停机保护、空烧自动停止加热保护、2小时断电保护、1~2分钟自动停机保护以及声光报警显示等。选购时,应按《使用说明书》有关检测方法,通电试机看其保护功能是否工作正常。

检测性能:用配套的锅具加入凉水,接通电源,按下“加热”按键,在常温下加热4~5分钟将其烧开,说明电磁炉加热基本正常。

三包规定,这是最重要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损坏,一月之内包换,一年之内包修、五年之内续修(收材料费,每次修后不足半年损坏包修)。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应使用单独的电源插座,且插座及其连线允许通过的电流大于15A。插座不要带开关控制的,插头与插座应接触良好,否则易损坏电磁炉。
2、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电磁波辐射,其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体内装有金属物体(如心脏起搏器)的人可能有不良反应。
3、应使用导磁性较好的铁质锅具,建议使用配套锅具,以获得最佳加热效果。
4、尽量避免锅具空烧,以防炉台表面变黄及锅体变形。
5、勿将诸如刀、叉、调羹、锅盖与铝箔等金属物品放置在平盘上,因为它们会变热。
6、电磁炉工作时,锅具会传导热量到炉台面上,当取走锅具后,炉台面上仍有余热,短时间内不可用手触摸,以防烫伤。
7、切勿加热罐头等密封容器盛装的食品,否则会因容器内空气受热膨胀而引致爆炸。
8、请避免碰撞陶瓷面板,如表面出现裂纹,应立即关掉电源,并送往修理(继续用有触电或损坏电磁炉的危险)。
9、切勿在装载锅具的状态下搬运电磁炉。
10、不要在电磁炉使用过程中带着手表、手机等易受磁干扰的东西, 特别是机械表更容易受磁害。
11、在电磁炉2~3米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放置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等怕磁的家用电器,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12、电磁炉不能使用诸如玻璃、铝、铜质的容器加热食品,这些非铁磁性物质是不会升温的。
13、与传统灶台不同,电磁炉工作状态时会有“锅热灶不热”的现象,因此,一定要用有隔热把手的锅,否则容易造成烫伤。
14、电磁炉不要放置在金属质地的台面上工作。
15、排风口和吸风口严禁插入铁丝等异物,避免触电;排风口和吸风口严禁堵塞;请勿将电磁炉放于台布上使用;
16、电磁炉使用完毕,应先关机,等电风扇停止运转再拔出电源线插头,然后取下锅具。

7.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

电磁炉220v工频交流由AC IN插口接入,通过保险丝F101防止内部电路的过载及短路。VA为并联压敏电路,防止外部供电电压过高,往往为烧毁自身来保护后级电路的安全。C101为滤波电容,容量为2UF。C101后级为大功率桥式整流块,可将前级的220v工频交流电整流为脉动直流电,脉动直流电通过扼流圈和C102的平滑滤波,将相对平稳的直流电供向下级PAN电磁线盘,PAN线盘与C103振荡电容组成LC振荡电路,从而在线盘上产生交变磁场。
PAN电磁线盘的后级为T102电流取样变压器,通过T102次级将电流信号传递给电压比较器LM339进行检测。
T102的后级为高压保护二极D,作用为保护IGBT,防止反向高压击穿IGBT。IGBT的控制极由驱动器TA8316S驱动,TA8316S输出14KHz频率的脉冲,根据TA8316S输出的脉宽来调整IGBT通断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调整功率的要求。
LM339为电压比较器,PD16使用两块LM339:一块为IC5,主要功能为锅具检测、温度检测;另一块为IC6,主要功能为电流检测,电压检测。IC5、IC6两个LM339比较器都将检测信号反馈到TA8316S驱动器上,从而达到调整功率的要求。
线盘中间的热敏利电阻RT通过热量变化转换为电平变化,然后通过Q601三极管推动将信号传递到TA8316S,从而调整功率的大小,以达到调整锅具的温度。
IGBT散热铝块上固定有温度开关K1,当IGBT过热时,温度开关K1的通断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接通IC1集成块①脚,通过①脚电平的高低变化,从而使IC1集成块④脚复位停机。
风扇的电源控制由IC4的第⑦脚输出高电平至三极管Q703,从而使Q703导通,风扇通过12V直流运转。
控制电路的电源主要由T101变压器的初级接入,次级输出连接有三组串联稳压电路。一组通过ZD204、C207、R204、Q203形成+5V电压,主要供给集成块IC1供电;一组通过ZD201、C203、R203、Q201形成+24V电压,主要供给集成IC3供电。另一组通过ZD203、C205、R203、Q202、R202形成+12V、+10V电源,+12V电源主要供给风扇,+10V主要供给IC6、Q301、ICS、Q602、Q601、Q501供电。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

电磁炉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

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8. 电磁炉详细的工作原理及重要电路组成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锅的材质必须为铁质或合金钢,以其高磁导率来加强磁感,从而大大增强涡旋电场及涡流热功率。 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但人体只能吸收二价铁,铁锅炒菜中含的是三价铁,然而身体中的还原性维生素可将3价铁转换为2价铁以利吸收。
电磁炉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能够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电子线路系统(含电磁炉线圈盘);二是用于固定电子线路系统,并承载锅具的结构性外壳(含能承受高温和冷热急变的炉面板)。
(1)电子线路系统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操控显示板)、温控、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机、电源线等。
(2)结构性外壳包括:炉面板(瓷板、黑晶板)、塑胶上下盖等;
(3)说明书、功率贴纸、操作胶片、合格证、塑胶袋、防震泡沫、包装盒、条码、卡通箱。
1、炉面板:用于承载锅具,有进口和国产,国产A、B级已能满足使用要求。
2、高压主基板:构成主电流回路。
3、低压主基板:用于电脑控制功能。
4、LED线路板:显示工作状态和传递操作指令。
5、线盘:将高频交变电流转换成交变磁场(PAN)。
6、风扇组件:散热辅助元件(FAN),降低炉内元器件温度。
7、IGBT:俗称功率管,通过低电流信号、控制大电流的通断(IGBT)。
8、桥式整流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BD101)。
9、热敏电阻件:将热量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10、热开关组件:感应IGBT工作温度,从而保护IGBT由于过热损坏

9.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一、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与普通胶带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一样,是以胶带作为牵引承载机的连续运输设备,不过增加了储带装置和收放胶带装置等,当游动小车向机尾一端移动时,胶带进入储带装置内,机尾回缩;反之则机尾延伸,因而使输送机具有可伸缩的性能。
二、设计安装调试:

1.输送机的各支腿、立柱或平台用化学锚栓牢固地固定于地面上。
2.机架上各个部件的安装螺栓应全部紧固。各托辊应转动灵活。托辊轴心线、传动滚筒、改向滚筒的轴心线与机架纵向的中心线应垂直。
3.螺旋张紧行程为机长的1%~1.5%。
4.拉绳开关安装于输送机一侧,两开关间用覆塑钢丝绳连接,松紧适度。
5.跑偏开关安装于输送机头尾部两侧,成对安装。开关的立辊与输送带带边垂直,且保证带边位于立辊高度的1/3处。立辊与输送带边缘距离为50~70mm。
6.各清扫器、导料槽的橡胶刮板应与输送带完全接触,否则,调节清扫器和导料槽的安装螺栓使刮板与输送带接触。
7.安装无误后空载试运行。试运行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进行如下检查:
(1)各托辊应与输送带接触,转动灵活。
(2)各润滑处无漏油现象。
(3)各紧固件无松动。
(4)轴承温升不大于40°C,且最高温度不超过80°C。
(5)正常运行时,输送机应运行平稳,无跑偏,无异常噪音。

10.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目 录
一、选择电动机
二、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版动比权和分配传动比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四、减速器的结构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计算
七、键的选择和校核
八、轴承的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九、联轴器的选择
十、润滑方法、润滑油牌号
以上资料属于部分资料 来自“三人行设计网” 你可以去看看 希望能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电磁炉炉盘运输传送带装置的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分辨本田车轮轴承真假 浏览:34
水流指示器旁试水管采用什么阀门 浏览:407
自动阀门怎么手动 浏览:482
大米成套设备哪个品牌好 浏览:58
轴承多少个型号 浏览:136
西门子数控工具箱 浏览:825
机床齿轮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155
尚赫仪器包有哪些产品 浏览:118
车内仪表盘显示90度是什么意思 浏览:320
设备进退场费如何计算 浏览:645
为什么搭实验装置 浏览:88
友嘉机床怎么在线加工 浏览:16
路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96
纸色谱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装置图 浏览:885
设备锁怎么解除qq中心 浏览:847
地暖圆形阀门怎么开关 浏览:211
浙江天然气阀门 浏览:227
采暖管道阀门安装检验批 浏览:656
东莞永丰五金制品厂招聘 浏览:342
鸡自动饮水的装置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