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中电解水的实验谁能仔细的讲解一下
水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在外接电源作用下
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水和氧气
合起来就是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高中化学中相关方程式如下:
水的电离:H2O=可逆=H++OH-
阴极:2H++2e-=H2↑
阳极:2OH-+2e-=H2O+O2↑
电池反应:2H2O=2H2↑+O2↑
Ⅱ 课本实验电解水,该实验的目的是()。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目的是()。实验时,
课本实验电解水,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正极是(氧气);将燃着木条移近负极气体,负极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 —点燃→ 水)。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产水)。你得到这个结论的依据是(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Ⅲ 电解水加入稀硫酸目的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实验慢,因此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稀硫酸的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减小.
Ⅳ 在电解水的实验时常常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什么
(1)由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可知,与A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A为电源的负极;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在净化水时,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杂质可以通过沉降除去,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通过吸附可除去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在净化水时一般不用蒸馏.所以按净化过程排序为:②①⑤③.
故答为:(1)负,增强水的导电性;(2)②①⑤③.
Ⅳ 电解水实验中 向水中滴入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电解水时,电源应为(低压直流电源);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
电解水时,是水中的H+和OH-参加反应,但水中的两种离子浓度小,电解的速度就慢,当溶液中有现成的H+或OH-离子时,就可以直接参与反应,增大反应速率.)
Ⅵ 课本上电解水的实验目的是 A.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B.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C.探究使水分解的条件
因为水电解的反应条件是通电,排除AB,水电解的条件就是通电,排除C,故选D
Ⅶ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2)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
(1)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在正极上得到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是氧气,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由于正、负两极上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则分子个数比为 1:2.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此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这一变化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