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研究所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8-30 11:06:48

㈠ 什么是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性、防止事故扩大、防止电网崩溃、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自动装置总称。一般是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频率、负荷大小的变化,如引起电力网的不稳定运行,即通过这些安稳装置切除部分负荷,保证大电网迅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就是装在两个同步电网的联络线上,当两网不能保持同步时,执行自动解列的装置。还有自动切机功能,就是当电厂出口发生设备故障,导致输送能力低于电厂实际功率时,切除发电机组。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供给发电机的功率总是等于发电机送给系统供负荷消耗的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状态运行。

(1)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研究所扩展阅读;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近后备是当主保护拒动时,是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异常运行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方向

(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kV~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学员台理论上可无限扩充。
(5)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ndlc、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pas、地理信息与配网scada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ndlc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路由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将输电网ems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的微机控制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大容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等结合起来,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型设备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㈢ 急沈阳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系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方向) 培养层次: 本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电机设计与研发、电机控制与检测、电机运行与维护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类电机及变压器的制造厂、电机研究院所、电力行业(发电厂及供电公司等)、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 主要课程: :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器学、自动控制原理、电气传动及其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设计、电机测量技术、控制电机、特种电机、工厂供电、电力工程等。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用电技术方向) 培养层次: 本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现代化生产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电力系统中供电公司、农电公司、地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供、用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管理、工程设计、电能计量和营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语言、电路、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供用电设备、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电能计量、电气控制技术、配电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方向) 培养层次: 本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方面的运行、维护、管理、调试、安装及局部整定计算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发电厂、供电公司、超高压局、大型工矿企业及其它供用电企业。 主要课程: 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计算机语言、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工程、继电保护基础、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远动及调度自动化、二次回路、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等。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层次: 本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现代化生产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培养在发电厂、超高压局、输变电公司、电业局、大型工矿企业及高等院校从事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系统运行与调试、技术开发、信息处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语言、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电气运行管理、远动及调度自动化、企业管理等。
专业名称: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培养层次: 专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电力系统高压输配电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面向送变电公司、发电厂、供电公司(电业局)、农电局和大中型工矿企业,主要从事高压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检修、维护以及变电设施安装和测试等技术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语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路、电磁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学、电机及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工程、高压电器、电缆设计原理、高电压试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输配电线路基础、输配电线路施工、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测等。
专业名称: 供用电技术 培养层次: 专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电力系统供用电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中各供电公司(电业局)、农电局和地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供、用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管理和工程设计等技术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用电方面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工程制图、计算机语言、机械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原理、电力电子学、电机及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能计量、供用电系统、供电设备、建筑电气、供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电网基础、配电网自动化、工业用电设备、高电压技术等。
专业名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培养层次: 专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发电厂、变电站及其它供用电企业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调试、安装及局部整定计算等技术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备的各种专业技能; 具备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电路、电磁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学、电机原理、单片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工程、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基础、自控原理与自动装置、微机保护、二次回路、电气运行管理和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等。
专业名称: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培养层次: 专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电力系统发变电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发电厂、供电公司(电业局)、农电局、送变电公司和地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电力生产,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检修、调试、输变电工程设计及其经营管理等技术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英语、机械基础、计算机语言、电路、电磁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学、电机原理、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气运行管理、大电机运行及企业管理等。
专业名称: 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应用技术) 培养层次: 专 科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太阳能应用行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面向太阳能光电、光热等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所、企业、事业及设计施工单位,主要从事太阳能工程领域的系统集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及产品的设计、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电子技术、热工理论与流体力学、太阳能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应用光伏学、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太阳能热利用、电气系统和设备、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经济技术评估、太阳能应用技术、新能源概论、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等。

㈣ 中国电力科学院的分支机构

中国电科院已经拥有二十个研究所、六个科技公司、一个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电力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一个部级质量检测中心、一个研究生部、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个杂志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建设杂志和中国电信息报纸),建有主要实验室二十八个,其中: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为国家级实验室,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试验室、输电线路杆塔实验室、导线力学性能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实验室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㈤ 林涛的介绍

林涛教授,男,1969年生,1987年至1997年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国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和日本长崎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工作。2005年9月作为引进人才受聘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领导小组成员、院长助理、电力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分布式电力系统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组主要成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杰出人才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项目、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网省电力公司资助的多个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被聘为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电工学科同行评议专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国家留学基金会地方项目评审专家;应邀连续担任了多个英文专业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以及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成员;应邀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十二五”电工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中科院“2011~2020”能源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研讨与制定工作。2009年获“南瑞继保”奖教金。

㈥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6大实验室分别是谁

中国电科院目前拥有二十个研究所、六个科技公司、一个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电力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一个部级质量检测中心、一个研究生部、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个杂志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建设杂志和中国电信息报纸),
建有主要实验室二十八个,
其中: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为国家级实验室,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试验室、输电线路杆塔实验室、导线力学性能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实验室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国家级的应该是下面的6个: 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实验)中心

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是195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室的基础上在北京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的。在建所初期,全所工作围绕中国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国防特种电工装备的需要和电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展了电力系统稳定和运行方式,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型电机,高电压技术,电工测量和仪器仪表,暂冲式电弧风洞用电弧加热器,脉冲放电风洞电源,大型电感储能装置,电火箭,微电机,特种电源,电火花、电子束、离子束与等离子体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与研制工作。
1965年,由予中国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的要求放慢,并为了避免与产业部门和高等院校间的不必要重复,科学院对该所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研究全国统一动力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电工科技改为针对相对近期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并对原有的研究工作作了相应的调整,中止和外调了有关电力系统稳定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工作。调整了高电压技术和大型电机的研究内容。高电压技术的研究从过去主要研究高电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高电压技术问题改为开展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液中高压脉冲放电和快脉冲放电技术的研究,大型电机的研究除保留部分原有的内容外,重点转为开展特种电机的研究。
十年动乱期间,体制变动较多。1968年该所划归国防科委领导,改名为国防科委第五0六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电火箭技术,并计划分建第一五·八所,发展大功率脉冲电源。1970年重回中国科学院,恢复了原来的所名和工作。1972年为了加强磁流体发电研究,将原来的磁流体发电研究组改建为磁流体发电研究室。1973年该所与科学院其他五所一厂一起下放北京市,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的双重领导,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工研究所。1978年,该所重新归中国科学院领导,仍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所陆续开辟了超导电工、计算机在电工中的应用和微电子束加工技术等新型学科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室。1979年所的研究方向根据中国科学院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定为“发展电工电能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新技术”。为此,对有关课题作了一些调整,新开辟了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调出了电火箭的工作。1982年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转为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发电研究,与风力发电研究一起于1986年组建成新能源研究室。
1984年,为了贯彻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方针,该所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电气高技术公司”(原名“中国科学院电工新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科研产品的开发、生产、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1990年,该所进行了初步的机构调整,原特种电机与微电机研究室合并为统一的电机研究室,在原电加工研究室、机电控制系统实验室与伺服电机组基础上组建了电加工和数控技术工程研究发展中心,并组织开展了电工装备CAD,电力电子,磁悬浮技术与磁流体推进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工作。
2000年,该所起成立了战略研究小组开展持续的发展战略研究。
2002年4月,该研究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

㈧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有什么区别

电气自动化技术来是广义的自,适用于电力、工厂、矿山等多领域的有关电气自动化的技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是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研究,涉及到一次系统故障后一些参数的变化,但主要的是研究继电保护的构成,设计和整定等问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前者的区别只要是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研究,如对系统特点、运行方式、故障分析等,对相应的自动装置的研究。
我的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偏重与具体装置的研究,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在对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自动化方案。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仅供参考。

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出来可以在哪工作

上面的回答是错的。

是培养从事发电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
运行、调试、安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电路基础、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微机保护、自动装置、二次回路、测试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保护装置(微机)测试及整组调试实习、二次线路安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发电厂、各级供电部门及电力建设行业,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及技术管理工作。

正式工作后基本工资在2200-4500之间,因为大多是国有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挺好,毕业后不可盲目的找工作,这样会影响你的前途...上面的回答是错的。

是培养从事发电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
运行、调试、安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电路基础、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微机保护、自动装置、二次回路、测试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保护装置(微机)测试及整组调试实习、二次线路安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发电厂、各级供电部门及电力建设行业,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及技术管理工作。

正式工作后基本工资在2200-4500之间,因为大多是国有事业单位,福利待遇挺好,毕业后不可盲目的找工作,这样会影响你的前途,是个稳定,中高收入的职业。

㈩ 电力系统中有哪些常用的自动装置

电力系抄统常见的自动装置有:
1,发电机自动励磁----自动调节励磁。
2,电源备自投(bzt)----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3,自动重合闸----自动判断故障性质,自动合闸。
4,自动准同期----自动调节,实现准同期并列。
5,还有自动抄表,自动报警,自动切换,自动开启,自动点火,自动保护,自动灭火,等等。

阅读全文

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研究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世达有哪些好用的工具箱 浏览:305
如何禁止qq显示其他设备登录 浏览:370
什么仪器可以体验疼痛等级 浏览:747
集线设备包括什么 浏览:229
360工具箱不见了 浏览:113
海信变频空调制冷剂压力多少 浏览:91
山西有哪些比较大的机械工业企业 浏览:493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装置 浏览:788
陕西宝鸡机床厂工资怎么样 浏览:628
卡巴工具箱22 浏览:749
设备使用情况表怎么填写 浏览:356
如何分辨本田车轮轴承真假 浏览:34
水流指示器旁试水管采用什么阀门 浏览:407
自动阀门怎么手动 浏览:482
大米成套设备哪个品牌好 浏览:58
轴承多少个型号 浏览:136
西门子数控工具箱 浏览:825
机床齿轮用什么材料最好 浏览:155
尚赫仪器包有哪些产品 浏览:118
车内仪表盘显示90度是什么意思 浏览: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