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1、实验用品:
锥形瓶、集气瓶、烧杯、量筒、带导管得弹孔橡皮塞、镊子、钥匙、玻璃片、火柴、碳酸钙(大理石)、稀盐酸
2、实验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反应原理
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注意事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①反应时可能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可通过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溶液除去生成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②必要时可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生成气体中水蒸气。
③不能用碳酸钙和浓盐酸反应,原因:浓盐酸易挥发出大量氯化氢气体,使碳酸氢钠无法完全去除,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会下降。
④在实验室中是用大理石(CaCO₃)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⑤不能用Na₂CO₃(苏打)和NaHCO₃代替CaCO₃(小苏打)跟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⑥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盐酸,原因:稀硫酸跟大理石(CaCO₃)反应会生成了微溶入水的硫酸钙(CaSO₄)沉淀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上,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而使反应非常缓慢。
⑦不能用MgCO₃(镁盐)代CaCO₃(钙盐),原因:虽然MgCO₃跟盐酸与CaCO₃跟盐酸反应相似,但由于MgCO₃的来源较少,不如CaCO₃廉价易得。
⑧不能用硝酸代替盐酸,若用硝酸代替盐酸,则制得的CO₂中就会有少量的NO₂和O₂。此外,硝酸的价格较盐酸贵,故通常不用硝酸代替盐酸。
网络-二氧化碳
② 实验室制取co2药品、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检验、验满及注意事项
实验药品和实验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二、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专液不加热属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三、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药品(先固体后液体)
3、收集气体
四、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五、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注意事项:
1、药品用量:石灰石取5-6粒,稀盐酸浸没石灰石即可,若用锥形瓶和长颈漏斗,稀盐酸要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
2、注意实验操作严谨、规范
3、做完实验注意把仪器清洗干净,整齐摆在实验桌上。
③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胡说.都是外行--
首先检查气密性:大试管,导管,烧杯(用手捂试管)
再连接装置:铁架台,大试管,导管,集气瓶
再装大理石(石灰石),加入适量稀盐酸,迅速用单孔胶塞盖紧试管,导管通入试管底部,开始收集
接着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盖紧集气瓶.
若要验证是二氧化碳,则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至于你说的顺序排列,我认为并不详细准确.
大致顺序:连(连接装置)-检(气密性)-装(药物)-塞-收(收集)-盖(玻璃片)-验(验证二氧化碳)
可能你我的实验有差别,所以仅供参考.
④ 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及原因
一.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三. 实验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从锥形瓶口装大理石,塞紧塞子。
“加”: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
“收”:收集气体。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五. 注意事项
装置注意事项:发生装置的导管露出塞子即可,不能伸入过长;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操作注意事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
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析疑
(一)为什么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盐跟酸起反应,一般都有二氧化碳生成。若选用可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钠等),与酸反应速度过快,难以控制;若选用不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镁等),则其来源一般较少。大理石或石灰石与酸反应适中,其在自然界中含量也极其丰富,价格低廉。所以,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最好选用稀盐酸?
答:如果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
如果用硝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由于硝酸是一种不稳定性的酸,在见光或受热时易分解:4HNO3= 4NO2↑+O2↑+2H2O,从而使制得的CO2中混有NO2和O2等杂质。
如果用浓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CO2中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
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所得CO2气体平稳,气体又较为纯净,所以选用稀盐酸制CO2最合适。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需要哪些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仪器有广口瓶(平底烧瓶、锥形瓶等)、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
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要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或大理石。装入广口瓶(平底烧瓶、锥形瓶等)时要注意“一横、二放、三竖”。
(2)插入广口瓶(平底烧瓶、锥形瓶等)内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也不宜过长,只需刚刚露出塞子即可,这样才能有利于气体导出。
(3)稀盐酸应从长颈漏斗加入,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4)不能用酒精灯加热制CO2。
(四)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co2一般是使用HCl和CaCO3,使用过程中一般注意安全,酸不要滴到手上,带好手套口罩,CO2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⑥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使用发生装置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啊
"发生装置的导管露出塞子即可,
不能伸入过长;
长颈漏斗下端要
伸入液面以下。
望采纳"
⑦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注意事项二氧化碳制取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气密性。
(3)在锥形瓶中装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4)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5)收集气体。
2、注意事项:
(1)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而不纯。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CaSO)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稀硫酸与碳长。
(2)颈漏斗下端口应在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漏斗口逸出。酸钙继续接触,使反应停止。
(3)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⑧ 二氧化碳制取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气密性。
3、在锥形瓶中装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4、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5、收集气体。
注意:
1、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而不纯。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CaSO₄) 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稀硫酸与碳长。
2、颈漏斗下端口应在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漏斗口逸出。酸钙继续接触,使反应停止。
3、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注意事项扩展阅读:
产生途径:
①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释放出二氧化碳。
②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也要释放出二氧化碳。
③石油、煤炭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④所有粪便、腐植酸在发酵,熟化的过程中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⑤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需要哪些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caco3
+
2hcl===cacl2+h2o+co2
(1).装置
①.长颈漏斗插到液面以下----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导管伸入试管1-2cm----防止难于收集气体
③.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2)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先放碳酸钙,后放盐酸)
④.固定装置
⑤.收集----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2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3).检验:
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
+h2o
⑩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反应方程内式: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注意事项扩展阅读:
二氧化碳研究简史:
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在生活实践中就感知到了二氧化碳的存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看成是一种杀生而不留痕迹的凶神妖怪而非一种物质。
3世纪时,中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所著的《博物志》一书记载了一种在烧白石作白灰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这种气体便是如今工业上用作生产二氧化碳的石灰窑气。
化学家们结合氧和碳的原子量得出“固定空气”中氧和碳的原子个数简单的整数比是2:1,又以阿伏伽德罗于1811年提出的假说为依据,通过实验测出“固定空气”的分子量为44,从而得出“固定空气”的化学式,与此化学式相应的名称便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