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溴化钠和浓硫酸怎么反应
溴化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溴和水 2NaBr+2H2SO4(浓)=SO2+Br2+2H2O+Na2SO4
B. 实验室用加热l-丁醇、溴化钠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时,还会有烯、醚等副产物生成.反应结
(1)反应中由于发生副反应而生成醚,醇分子间脱去水生成醚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2)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溴化钠和浓H2SO4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时,发生反应生成产物中含有易溶于水的溴化氢,还会有烯、醚等副产物生成,吸收装置需要防倒吸;制备1-溴丁烷的装置应选用上图中C;1-溴丁烷沸点101.6,反应加热时的温度不宜超过100℃,防止1-溴丁烷因气化而逸出,影响产率;
故答案为:C;防止1-溴丁烷因汽化而逸出,影响产率;
(3)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溴离子氧化成橘红色溴单质,所以当给烧瓶中的混合物加热时,溶液会出现橘红色,
故答案为:-1价的溴被氧化生成溴单质,溶于反应液中;
(4)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是蒸馏;根据蒸馏分离得到1-溴丁烷,温度应控制在101.6℃≤t<117.25℃,水浴加热达不到温度要求,所以最好选用油浴加热,
故答案为:蒸馏;油浴加热(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C. 浓硫酸可以和溴化钠反应制取溴化氢吗
不可以。
因为溴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
所以一部分NaBr会被氧化生成Br2,
因此溴化钠跟浓硫酸反应得到的是HBr、Br2、SO2蒸气的混合气体
D. 实验室在蒸馏烧瓶中加NaBr、适量水、95%的乙醇和浓硫酸,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
(1)溴化钠也极易溶于水,反应中加入适量的水,能溶解NaBr,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易与Na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减少副反应发生,可先加水稀释,减少硫酸浓度,可减少溴化氢的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浓硫酸浓度过大,发生脱水副反应;
(2)溴乙烷的沸点是38.4℃,控制恒温,38.4℃,采用水浴加热,水变成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00℃,为了保证容器均匀受热和控制恒温,一般采用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3)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操作方法,及时分馏出产物,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促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分离出生成物,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4)溴乙烷为有机物,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所以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收集和从水中分离,
故答案为:溴乙烷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5)A、HBr气体极易溶于水,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与干燥管连接,干燥管球形部分空间大有缓冲作用,当水进入干燥管内,烧杯内液面下降低于导管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能防止倒吸,故A正确;
B、HBr气体极易溶于水,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连接漏斗伸入到液体中,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HBr气体极易溶于水,若将导管伸入水中,由于气体溶于水,导致装置内压强急剧降低,外界大气压压着液体进入,产生倒吸现象,故C错误;
故选:A.
E. 溴化钠跟浓硫酸反应是制取溴化氢气体的常用方法
这种说法不正确
由于浓硫酸的氧化性,一部分NaBr会被氧化生成Br2,因此溴化钠跟浓硫酸反应得到的是HBr、Br2、SO2蒸气的混合气体(在无水条件下,SO2和Br2可以共存)。
NaBr + H2SO4 = NaHSO4 + HBr
2NaBr + 2H2SO4 = Na2SO4 + Br2 + 2H2O + SO2
制备溴化氢通常采用溴化钠跟浓磷酸反应。
F. (2013江苏模拟)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
(1)反应中加入少量的水,防止反应进行时发生大量的泡沫,减少副产物乙醚的生成和避免HBr的挥发,故abc正确;
故答案为:a、b、c;
(2)溴化氢与浓硫酸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溴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Br+H2SO4(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