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激光测距中激光发射跟接受的时间具体怎么测量啊请高手帮忙~
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利用光电传感器,简单来说就像你用的光电鼠标,现在的光电传感器能够分辨忽秒级别的时间差
第二种是利用旋转棱镜法,也就是测量激光速度的那种方法
简单的举个例子说明:最常用的是八棱镜,
设八个面分别编号1、2、3……8。让八棱镜以周期T匀速旋转,
当镜面“1”面对我们的时候发射激光
假设镜面“5”面对我们的时候接受到激光
那么时间差就是t=nT+T/2
B. 急求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等倾干涉,激光琴,红外接收演示,液晶光电效应,热磁轮的都可以
实验报告23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
2、 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
3、 观察光的等倾干涉现象并掌握波长的方法;
4、 掌握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 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扩束透镜、迈克尔逊干涉仪
三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系统如图。它由分光板G、补偿板H、定反射镜M1和动反射镜M2组成。M1和M2互相垂直,分光板和补偿板是一对材料和外型完全相同的平板光学玻璃,它们相互平行并分别和M1、、M2成大致45度夹角,分光板的次数不同引起的光程差。来自点光源(或扩展光源)的光,入射到分光板上,分为强度相同的光线“1”和光线“2”的相干光,并分别由M1和M2反射后投射到光屏上(对于扩展光源用眼睛正对着观察)产生干涉现象。由于M1和M2垂直,可以等价地看成M2的虚象和M1形成一个厚度d为的空气隙,d的大小随M2的位置改变而改变,所以两光线的光程差可由下式确定:
(1)
式中iˊ为光线“1”对M2的入射角。当d一定时,Δ由iˊ确定,iˊ相同的方向上光程差相等,形成了等倾干涉条纹。且满足:
k=0、1、2、3…… (2)
呈亮条纹:
k=0、1、2、3…… (3)
呈暗条纹。条纹呈明暗相间的同心环,这和牛顿环干涉条纹相似,但不同的是本同心环外侧干涉级别低,越靠圆心干涉级别越高。圆心干涉级别最高。现分析一下(2)式。对于第级亮条纹,有:
(4)
当d增大时,为了保证(4)式仍成立ik‘必须也增大,即k级亮条纹往外扩大,反之,减小时,ik‘也必须减小,k级亮条纹往内缩小。特别地考虑iˊ=0(即圆心)处。满足:
(5)
时为亮条纹。那么,d增大时,中心亮条纹的级别K增大,中心往外冒出亮条纹,d减小时,中心亮条纹级别减小,亮条纹往中心收进。每当d改变 时,中心处就冒出或收进一个干涉条纹。当d改变 时,中心处就冒出或收进n个干涉条纹。根据这种现象,可以测定光波波长。
假设动镜M2原在位置D1上,现移动M2的位置,同时观察并计算中心亮条纹冒出或收进的数目,当M2移至位置D2时,相应地冒出或收进的亮条纹数目N。就有:
(6)
四、实验步骤
1、 移开扩束透镜,打开激光器电源使出射激光,调节激光方向使入射光与反射光重合。
2、 观察由M1和M2反射到屏上或墙上的两组光点,反复调节背面三个螺丝,使M1反射的光点和M2反射的光点一一对应重合。
3、 把扩束透镜置于激光束中使激光扩束后投射到分光板上,调节光照位置直到观察到屏上有同心圆。
4、 转动微动手轮观察干涉图样的变化情况,顺时针或反时针转动,观察干涉图样中心冒出或收入的情况。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N DN(mm) M DM(mm) DM-DN(mm)
10 44.99455 410 44.86692 0.12763
60 44.97835 460 44.85109 0.12726
110 44.96242 510 44.83525 0.12713
160 44.94655 560 44.81958 0.12697
210 44.93072 610 44.80370 0.12702
260 44.91450 660 44.78765 0.12685
310 44.89865 710 44.77175 0.12690
360 44.88280 760 44.75585 0.12695
;S=2.384×10-4 ; SC8=4.44×10-4
经查0.12763是坏值,剔除它;
重新算平均值:
;S‘=1.31×10-4; S‘C7=2.36×10-4
经查0.12726是坏值,剔除它;
重新算平均值:
; S″=8.93×10-5;S″C6=1.6×10-4
无坏值,所以
Δm=0.0001mm ;
六 注意事项
1、 使用干涉仪时不要使工作台震动;
2、 切勿用手或其他物品触摸其光学表面;
3、切勿正对着光学表面讲话。
C.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个过程是什么,激光运转属于哪个过程
三个过程是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激光运转属于受激辐射。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吸收或辐射光子,同时改变自身运动状况的表现。
1917年,爱因斯坦从理论上指出:除自发辐射外,处于高能级E2上的粒子还可以另一方式跃迁到较低能级。他指出当频率为 ν=(E2-E1)/h的光子入射时,也会引发粒子以一定的概率,迅速地从能级E2跃迁到能级E1,同时辐射两个与外来光子频率、相位、偏振态以及传播方向都相同的光子,这个过程称为受激辐射。
(3)利用光接收装置和光发射装置时间激光窃听的实验步骤扩展阅读
激光的理论基础起源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
1960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
D. 物理问题:光可以窃听吗
光窃听
“光”窃听,就是用激光发生器产生的一束极细的红外激光,射到被窃听房间的玻璃上。当房间里有人谈话的时候,玻璃因受室内声音变化的影响而发生轻微的振动。人们在室外的一定位置上,用专门的接收器接收,就能解调出声音信号,用耳机监听室内人的谈话。
激光窃听法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在窃听的房间里安装任何窃听装置。这就克服了对无法进入的房间安装窃听器的困难,同时也避免了因窃听器被查获而被抓住把柄的危险性。
E. 关于实战演习。
一般不会用真子弹,而会用空包弹。空包弹只有弹壳、少量装药、以及底火的子弹,通常用于训练和演习。空包弹有两种,收口式空包弹 无弹头 /全形空包弹有弹头。具体例如我5.8族的5.8mm枪弹中的空包弹就有两种,一种为传统式的收口式空包弹,另一种为发射塑料易碎弹头的全形空包弹。全形空包弹的弹头由聚苯乙烯材料制成,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进行降解(不是燃烧或熔化),比起传统的收口式空包弹具有密封性能好、储存期长的优点,枪口安全距离为7米,也比收口式空包弹的安全距离近。 在军事演习中使用空爆弹,演习双方一般不可能在几米内互相射击,所以也就不会伤人。
还有所谓单兵激光对抗模拟系统。全套装备应该有这么几部分组成:激光发射装置、激光瞄准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发烟装置、声音报警装置、卡锁装置、定位系统、无线信息传输系统、战损评判系统。各部分作用主要为:
1.激光发射装置用来发射激光,代替实弹击中目标。
2.激光瞄准装置用来瞄准目标,实际上是通过关联由步枪上的缺口和准星来实现的。
3.激光接收装置是固定在每个战斗员或目标上面的众多接收片,用来指示是否被击中以及击中部位,如果击中则带动其余装置:
一是发烟装置,主要是一个发烟帽,当被击中后发烟帽工作,施放出烟雾,告诉别人你已经被击中了;
二是声音报警装置,实际上是一个高音喇叭,当目标被击中后,发出刺耳的声音,同时提醒目标自己被击中了,必须倒在地上,声音才会停止;
三是卡锁装置,用来锁住激光发射装置,这样能够保证被击中的目标不会再参与战斗,切实做到伤亡后的人员不再偷偷地射击别人,这相当于防作弊装置;
4.信息传输系统,主要是把每个对抗终端实时地显示在中央计算机并根据需要投射到大屏幕上,让导演部及时掌握战场信息,了解每个战斗单元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包括战损和战果等。
5.定位系统,用来显示每个单兵或战斗单元所处的位置。
6.战损统计系统,用来评判一场演习的双方战损情况,并作出胜负裁决,当然,这里还可以显示出每个战斗单元在何时何地被何人或单元摧毁,以及何时何地曾击毁过何单元,通过它,整个演习双方战斗情况一目了然。
在一些重要的军事演习中,进攻方会进行实弹射击,但这种实弹射击,对弹着点和攻击一方的进攻路线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进攻一方绝对不会误入或者进入弹着区. 一般很少发生事故,实弹射击是为营造实战的氛围和环境,真正体验实战,火炮的攻击和火力覆盖也是这样,在真正的实弹射击弹着点区域是绝对没有人的,机场也是模拟性质的,如需要实弹攻击,全部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撤离.
F. 光纤中传输的信息可以被窃听吗 实验报告需要
论据支持:航船电子工程 2011年第四期 光纤通讯技术防窃听技术现状与展望
作者:谭联群 吴俊
注意:以下文字并非直接从参考论据中引用。
随着现代社会对光纤网络通信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光纤通信的保密性已成为许多领域内通信业务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传输数据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光纤到户的进程也在积极推进。与此同时,针对光纤信号的窃听技术也日趋成熟,对光纤通信进行全程实时窃听已不存在技术障碍,光纤通信的所谓保密性已不再有效,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光纤通信窃听及其检测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由于传统的光缆线路监测方法根据光功率的变化来反映传输线路的变化状况,但是这并不能有效地起到检测窃听的效果。比如,如果一个光纤信道的功率在减小,与此同时,其他光纤信道的功率在增加,总的功率可能保持不变,这样就很难有效地检测信道变化的真实情况。因此,在深入研究传统检测手段有效性的同时,探讨新型的检测技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光纤窃听方法:
通过改变光纤的某些物理特性可以获得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但是大部分窃听手段都将对光纤信号产生一定的可以被检测出来的破坏性影响。根据是否对光纤或光纤信号产生破坏性影响来区分,光纤窃听可以分为隐蔽窃听和非隐蔽窃听两类。目前,光纤窃听的方法主要包括光纤弯曲法、V型槽切口法、散射法、光束分离法、渐近耦合法等。
1、光纤弯曲法(FiberBending):将裸纤适当地弯曲,迫使在其中以完全反射方式前进的光信号的传输路径发生改变,并泄露部分信号到光纤外面,,泄露的光信号能量取决于弯曲半径和夹角,通过检测在弯曲处泄露的光信号,实现对光纤信号的窃听。光纤弯曲法是最容易实现的隐蔽窃听方式,利用光纤弯曲损耗辐射出的约1%光功率就可以将源信号恢复出来。光纤弯曲法示意这种方法对源信号没有影响,也不需要破坏光纤,因此隐蔽性强。对于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光纤弯曲法窃听器,由于引入的信号衰减十分微小,利用实时的全在线网络监控器和测试仪器也很难识别出来。
2、V型槽切口法(V-grooves):V型槽切口法是通过一个接近纤心的V型槽导出光纤信号进行窃听的方法。它要求V型槽的切面与光纤信号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完全反射的临界角。当达到这个条件后,在保护层中传输的部分信号和在V型槽切面发生迭加效应的信号发生完全反射,导致信号通过光纤边界泄露。由于这种窃听方法导致的信号衰减很小,因此很难被发现。V型槽切口法需要精确的切割和切面抛光设备,窃听部署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光纤保护层的切割和抛光过程将面临被发现的危险。
3、散射法(Scattering):散射法是采用光纤Bragg光栅技术实现的一种隐蔽窃听方法,它采用一个紫外光激态激光器产生紫外光的迭加并影响目标光纤信号,通过在目标光纤纤心形成的Bragg光栅反射出的一部分光信号实现对目标光纤的隐蔽窃听,。图2散射法示意散射法是目前最先进的光纤窃听技术,常规的网络检测和监控手段都很难识别这种窃听行为。散射法不需要对光纤进行弯曲、切割或抛光,但是它需要更精密的窃听设备并且部署非常困难,比如产生有效的外部干扰干涉光束,并在目标光纤纤心产生光栅耀斑都需要精密的控制技术,而对于光栅耀斑反射出的光信号的检测也需要精密的检测技术。
4、光束分离法(Splitting):光束分离法是一种需要切断光纤的窃听方法,即切断光纤并接入光分束器,。使目标信号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信号,其中一个信号仍然在原来的光纤中传输,另一个信号被窃听。这种方法通常都将造成几分钟的光纤通信中断。因此,光束分离法是一种非隐蔽窃听方法,很容易被发现。
5、渐近耦合法(EvanescentCoupling):渐近耦合法首先抛光光纤的保护层,使窃听光纤纤心尽可能贴近目标光纤纤心,通过减少保护层的反射引出部分信号到窃听光纤里面。由于光纤纤心非常细,实施这种方法非常困难,又由于光纤的保护层被抛光将产生1~2dB的光纤损耗,因此很难实现隐蔽的窃听。
以上几种窃听光纤信号的方法都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得到光纤信号,特别是光纤弯曲法、V型槽切口法,能够实现隐蔽窃听,又由于实施相关窃听相对容易一些,因此具有较高的实战应用价值。但是,如何隐蔽地精确部署窃听装置,如何探测和分析导出的部分微弱光信号并获得有用的信息,是各种窃听方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相应地,如何快速精确地检测一些精确部署的窃听(比如光纤弯曲法只需要光束的1%左右,甚至更少的信号能量)是光纤通信安全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G. 跪求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光学
这是以前我们写的 你看看可不可以
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08物理 杨贵宏
云南省红河学院物理系 云南 蒙自 661100
摘 要:这篇文章讲述了怎样利用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以及测量时的细节,测量前的实验准备。
关键词:光栅,主极大,次极大,分光计,单色光,复色光
引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通常我们认为阳光是一种单色光[1](单一波长的光)。其实,笼罩在我们周围的光线本身是复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他是由不同波长波线的单色光组成的。
广义的说,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或光学性能(如透射率、折射率)的衍射屏,统称光栅。光栅的种类很多,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有平面光栅和凹面光栅,有黑白光栅和正弦光栅,有一维光栅,二维光栅和三维光栅,等等。此次实验所使用的光栅是利用全息照相技术拍摄的全息透射光栅光栅的表面若被污染后不易清洗,使用时应特别注意[2]。
分光计是一种能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常用来测量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长和进行光谱观测等。由于该装置比较精密,控制部件较多而且复杂,所以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调整,以便测量出准确的结果。
分光计主要由五个部件组成:三角底座,平行光管、望远镜、刻度圆盘和载物台。图中各调节装置的名称及作用见表1。
分光计基本结构示意图
表1 分光计各调节装置的名称和作用
代号 名称 作用
1 狭缝宽度调节螺丝 调节狭缝宽度,改变入射光宽度
2 狭缝装置
3 狭缝装置锁紧螺丝 松开时,前后拉动狭缝装置,调节平行光。调好后锁紧,用来固定狭缝装置。
4 平行光管 产生平行光
5 载物台 放置光学元件。台面下方装有三个细牙螺丝7,用来调整台面的倾斜度。松开螺丝8可升降、转动载物台。
6 夹持待测物簧片 夹持载物台上的光学元件
7 载物台调节螺丝(3只) 调节载物台台面水平
8 载物台锁紧螺丝 松开时,载物台可单独转动和升降;锁紧后,可使载物台与读数游标盘同步转动
9 望远镜 观测经光学元件作用后的光线
10 目镜装置锁紧螺丝 松开时,目镜装置可伸缩和转动(望远镜调焦);锁紧后,固定目镜装置
11 阿贝式自准目镜装置 可伸缩和转动(望远镜调焦)
12 目镜调焦手轮 调节目镜焦距,使分划板、叉丝清晰
13 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 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角度
14 望远镜光轴水平调节螺丝 调节该螺丝,可使望远镜在水平面内转动
15 望远镜支架
16 游标盘 盘上对称设置两游标
17 游标 分成30小格,每一小格对应角度 1’
18 望远镜微调螺丝 该螺丝位于图14-1的反面。锁紧望远镜支架制动螺丝 21 后,调节螺丝18,使望远镜支架作小幅度转动
19 度盘 分为360°,最小刻度为半度(30′),小于半度则利用游标读数
20 目镜照明电源 打开该电源20,从目镜中可看到一绿斑及黑十字
21 望远镜支架制动螺丝 该螺丝位于图14-1的反面。锁紧后,只能用望远镜微调螺丝18使望远镜支架作小幅度转动
22 望远镜支架与刻度盘锁紧螺丝 锁紧后,望远镜与刻度盘同步转动
23 分光计电源插座
24 分光计三角底座 它是整个分光计的底座。底座中心有沿铅直方向的转轴套,望远镜部件整体、刻度圆盘和游标盘可分别独立绕该中心轴转动。平行光管固定在三角底座的一只脚上
25 平行光管支架
26 游标盘微调螺丝 锁紧游标盘制动螺丝27后,调节螺丝26可使游标盘作小幅度转动
27 游标盘制动螺丝 锁紧后,只能用游标盘微调螺丝26使游标盘作小幅度转动
28 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丝 调节该螺丝,可使平行光管在水平面内转动
29 平行光管光轴仰角调节螺丝 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角
实验原理:
图1中给出几条不同缝数缝间干涉因子的曲线.为了便于比较,纵坐标缩小了 它们有以下特点:
(1)主极强峰值的大小、位置和数目
当 ( )时, , ,但它们的比值 ,这些地方是缝间干涉因子的主极大(多缝衍射图样中出现一些新的强度极大和极小,其中那些较强的亮线叫主极大,较弱的亮线叫次极大)。 意味着衍射角满足下列条件:
(1)
(1)式说明,凡是在衍射角满足(1)式的方向上出现一个主极大,主极大的强度是单缝在该方向强度的 倍。主极强的位置与缝数N无关。主极强的最大级别|k|<d/λ。
(2)零点的位置、主极强的半角宽度和次极强的数目
当Nβ等于π的整数倍但β不是π整数倍时,sinNβ=0,sinβ≠0,这里是缝间干涉因子的零点。零点在下列位置:
sinθ=(k+m/N)λ/d (2) 其中k=0,±1,±2,…;m=1,…,N-1.
所以每个主极强之间有N-1条暗线(零点),相邻暗线间有一个次极强,故共有N-2个次极强。
半角宽度公式为: △θ=λ/Nd•cosθk。 (3)
主极强的半角宽度△θ与Nd成反比,Nd越大,△θ越小,这意味着主极强的锐度越大。反映在幕上,就是主极强亮纹越细。
上面我们只分析了缝间干涉因子的特征,实际的强度分布还要乘上单缝衍射击因子.在图1中所示 缝间干涉因子上乘以图1所示的单缝衍射因子,就得到图2[(a),(b),(c)]中所示的强度分布.从这里可以看出,乘上单缝衍射因子后得到的实际强度分布中各级说极强的大小不同,特别是刚好遇到单缝衍射因子零点的那几级主极强消失了,这现象叫做缺级.
在给定了缝的间隔d之后,主极强的位置就定下来了,这时单缝衍射因子并不改变主极强的位置和半角宽度,只改变各级主极强的强度.或者说,单缝衍射因子手作用公在影响强度在各级主极强间的分配.
如图3所示,设S为位于透镜L1物方焦面上的细长狭缝光源,G为光栅,光栅上相邻狭缝两对应之间的距离d 称为光栅常量,自L1射出的平行光垂直地照射在光栅G上。透镜L2将与光栅法线成θ角的衍射光会聚于其像方焦面上的Pθ点,由(1)式的光栅分光原理得
(3)
上式称为光栅方程.式中θ是衍射角,λ是光波波长,k是光谱级数(k=0、±1、±2…)。衍射亮条纹实际上是光源加狭缝的衍射像,是一条锐细的亮线。当k=0时,在θ=0的方向上,各种波长的亮线重叠在一起,形成明亮的零级像。对于k的其它数值,不同波长的亮线出现在不同的方向上形成光谱,此时各波长的亮线称为光谱线。而与k 的正、负两组值相对应的两组光谱,则对称地分布在零级像的两侧。因此,若光栅常量d为已知。当测定出某谱线的衍射角θ和光谱级k,则可由(1)式求出该谱线的波长λ;反之,如果波长λ是已知的。则可求出光栅常量d 。
实验进行步骤:
1.实验时分光计调节,
(1)粗调。
A,旋转目镜手轮,尽量使叉丝和绿十字清晰。
B,调节载物台,使下方的三只螺钉的外伸部分等高,使载物台平面大致与主轴垂直(目测)。
C,调整望远镜光轴俯仰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光轴尽量调成水平(目测)。
粗调应达到的要求:在载物台上放一个三棱镜。当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与望远镜光轴接近垂直时,应可以看到反射回来的十字像,十字像一般与分划板上的交点并不重合,至此粗调完成。
(2)细调。
A,使分光计望远镜适应平行光(对无穷远调焦),望远镜、准直管主轴均垂直于仪器主轴,准直管发出平行光。
B,使望远镜对准准直管,从望远镜中观察被照亮的准直管狭缝的像,使其和叉丝的竖直线重合,固定望远镜。参照图3放置光栅,点亮目镜叉丝照明灯(移开或关闭夹缝照明灯),左右转动载物平台,看到反射的“绿十字”,调节b2或b3使“绿十字”和目镜中的调整叉丝重合。这时光栅面已垂直于入射光。
用汞灯照亮准直管的狭缝,转动望远镜观察光谱,如果左右两侧的光谱线相对于目镜中叉丝的水平线高低不等时(如图3),说明光栅的衍射面和观察面不一致,这时可调节平台上的螺钉b1使它们一致。最终使 光栅面衍射面应调节到和观测面度盘平面一致。
2. 测光栅常量d:只要测出第k可级光谱中的波长λ已知的谱线的衍射角 ,就可以根据(3)式求出d值。
(1).调节分光计按(1)步骤
(2).调节光栅位置
(3).用汞灯照亮准直管,转动望远镜到光栅的一侧,使叉丝的竖直线对准已知波长的第k级谱线的中心,记录二游标值。
(4). 将望远镜转向光栅的另一侧,使叉丝的竖直线对准已知波长的第k级谱线的中心,记录二游标值。
(5).重复第4、5步两次,得到3组数据。
3.光谱级数k由自己确定,由于光栅常量d已测出,因此只要未知波长的第k级谱线的衍射角 ,就可以求出其波长值 。
以知波长可以用汞灯光谱中的绿线( nm),也可以用钠灯光谱中二黄线 )之一。
3. 测量未知波长
(1). 用汞灯照亮准直管,转动望远镜到光栅的一侧,使叉丝的竖直线对准已知波长的第k级谱线的中心,记录二游标值。
(2).转动望远镜到光栅的一侧,使叉丝的竖直线对准以知波长的第k级谱线的中心,记录两游标值;将望远镜转向光栅的另一侧,同上测量,同一游标的两次读熟之差是衍射角 的两倍。
(3).重复第1、2步两次,得到3组数据。
实验数据:见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二 测光栅常量d实验数据
测量次序( )
1
2
3
表三 测量未知波长实验数据
测量次序( )
1
2
3
实验结果:
1.测量光栅常量
根据 ,由表二得到 的平均值
= (1)
由光栅原理 ,
因此有
又因为在此实验中 ,绿光的波线 nm,衍射角的平均值 ,因此得d的平均值
(nm) (2)
2.测量蓝紫光的波长
根据 ,由表三得到 的平均值
= (3)
由于 ,得到
又因为在此实验中 ,光栅常量 nm,衍射角的平均值 ,因此得 的平均值
(nm) (4)
参考文献:
[1],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进清理, 黄晓虹主编. 基础物理实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杨述武主编,王定兴编.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H. 怀疑家里被装了窃听器该怎么检查
一、室内窃听
专业反窃听专家进入一个房间后有时仅凭目测,便可发现窃听器可能存在的位置。所用方法是角色置换,即设身处地:假若我来窃听,安装窃听器的最佳位置应当是何处?由此而展开搜索。但是,侦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借助于无线电侦测仪,从而侦测出窃听器的准确位置。其难点是正确区分并判断,哪些是家用电器或周围环境中有关电磁设备中发出的无线电讯号,哪些是窃听器发出的讯号。在这里,经验是很重要的。
另一种常用工具是线路平衡分析仪,主要用于电话线路中电压变化和电流流失情况的分析,检测出隐藏在电话线路中或隐藏在电话机内的窃听器。
防止窃听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一是所谓"淹没法"。即当怀疑宅内存在窃听器时,由于一时查找不出来又暂时不宜惊动,打电话时,可以用播放音乐或增加噪音方法,将自己的声音信号淹没。因为窃听器通常不具备分辨信号的功能;
二是"信号消除法"。反窃听器材商店和间谍用品商店中出售的谈话保密器,就是专门针对窃听器而设计的,办法是发出一种特殊频率的电磁波,对抗窃听器中发出的电讯讯号,使它无法将窃听器的信号发给接收装置。其缺陷是能够对付室内电话和无线电窃听,无法阻止通过隐蔽线路传送信号的线窃听;
三是电话移位法。它是一种智能化的电话自动转号装置,也可用以对付使用声控开关或电感耦合开关的电话窃听器。当用户发现或怀疑电话中被人安装有窃听器时,会将该电话接收的信号自动地转入到用户指定的另一部安全的电话上,这时,用户就可以放心地打电话了。
防止窃听最主要的是提高保密意识,完善保密制度,要有必要的反情报措施。要经常向自己和同事们提出安全检查保密问题并努力落到实处。
--手中是否掌握有敏感材料?
--是否使用普通电话、汽车电话、移动电话谈论敏感问题?
--是否在未经安全检查的办公室、会议室或家中谈论敏感问题?
--保密电话例行定期安全检查吗?使用中出现过异常情况吗?
--移动电话密码、计算机密码告诉过别人吗?被别人窥测过吗?
--机要室、密码室、档案室、计算机室的保密制度都能落实吗?是否需要做某些修改或补充?是否需要安装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是否对知密近密人员的安全资格进行定期安全审查或进行不定期的秘密抽查?
--对电话公司派来的电话维修人员的身份、证件进行了认真核查吗?在检修过程中自始至终派人陪同监视了吗?
如果被窃听监听了,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处理。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身上没有窃听器(包括手机没有软件或者硬件的窃听器),其次再到安全的地点寻求保密专家的帮助。
资料来源:探逊科技
I. 如何发现窃听装置
如要对解决在家中被窃听的困扰,窃听的常见方式必须要注意的。常见窃听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在我们常用的手机中安装窃听装置或窃听软件;
2.在家中的电话中或线路中安装窃听装置;
3.在我们经常活动的区域通过无线窃听(通常为激光窃听)的方式进行接听。
4.通过基站的形式对通话进行窃听。
如果在家中被安装了窃听装置如何预防并进行检查呢?
如动手能力强可通过如下方式对家中的环境进行排查。
1.对手机和电话进行仔细的检查
2.对通电线路进行检查,开关,插线板这些地方也不要放过,因为窃听是一个长期行为,特别是在家中的窃听器材。如果窃听设备是用电池供电是无法长久使用的,因此在家中的窃听器接入电路会较多。
3.如不法分子是通过特殊仪器或方式窃听某一区域内(当然这一区域包含自己的家)的通话进行窃听,也有方法解决
此种方式多为激光窃听方式可在家中靠近的窗户安装百叶窗或其它能阻挡激光的物体,都能很好的解决被窃听的困扰
4.通过专业设备如信号探测仪器:无线频率检测仪,图谱分析工具(如:专业反窃听窃窥分析仪、全频谱分析仪,当然价格较贵),对家中的所有区域进行监控排查
5.也可咨询专业反窃听公司对居住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查。
为避免自己或家人的通话遭到窃听如下情况是需要我们谨慎对待的
1.根本没有呼叫水管电器维修人员,而有人员上门
2.小区内经常能看到车辆停在家附近车顶上有类似行李架的物体对准自家窗户(可能为定向天线)
3.出差回来发现家中的沙发或家具有挪移的痕迹
4.您听到电话听筒中有特殊的声音(喀啦声,咔嗒声,音量变化)表明您的电话听筒可能已经被窃听或安装有窃听器材
5。插座或开关有轻微移动的迹象,或:墙纸可能会受到破坏。
滥用窃听器材危害严重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呈泛滥之势,甚至形成了违法犯罪利益链条。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几乎可以伪装成日常生活中的全部物品,可不限时间、不限距离窃取他人的信息,导致了多起敲诈勒索和故意杀人案件。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使用窃听器材的人基本为以下三类:一是夫或妻监控对方;二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商业竞争对手;三是用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