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图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b仪器的名称
(1)a是长颈漏斗;b是锥形瓶;
(2)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结果他没有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所可能装置漏气;若反应物盐酸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或石灰水变质等等;
(4)为了制取方便,小聪同学设计了如图B、C、D三种改进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CD.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2)CaCO3+2HCl=CaCl2+H2O+CO2↑;
(3)盐酸浓度太大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石灰水已经变质等合理即可;(4)CD.
② 某学生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对课本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图A)进行了改进
(1)装置改进后的有孔板可以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来,当关闭导管时,装置内压强升高而把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使得液体与固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当打开导管,装置内压强减小,长颈漏斗内液体重新流入装置,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继续;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3)将D中的CO 2 倒入C中做性质实验时,操作方法是沿烧杯壁慢慢倒入,避免迅速倒入时,蜡烛熄灭的先后次序不明显,导致实验失败;正确的观察现象是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故答案为: (1)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3)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③ 为了研究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1)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可
(1)由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所得CO2气流平稳且不需要加热,气体又较为纯净,所以选用稀盐酸制CO2最合适.所以发生装置选B.
收集装置选E,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收满.如果用排空气法收二氧化碳时,应该把导管伸到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2)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注意条件和配平.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若用用过氧化氢制取,则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B,收集装置可以选C或E均可.
故答案为:(1)B、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导管未深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2)CaCO3+2HCl=CaCl2+H2O+CO2↑
(3)B;C或B、E
④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对二氧化碳制取实验的有关改进
药品还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溶液;
装置可以采用启普发生器,它的回优点是随开随用答,随关随停;
制取,没什么特别。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作为干燥剂,吸收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水蒸气;
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如果用排水集气法的话,二氧化碳会溶于水。但可以改进排水集气法,比如将水槽中的水换成油之类不能溶解二氧化碳的液体。这其实是由排水集气法变化而来的,只是为了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纯度提高而已。
至于氧气,可以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因为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而二氧化锰又能作为使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这样既使生成氧气的速度加快,又不会影响氧气的纯度;
至于装置还是可以用“氯酸钾、二氧化锰共热制氧”的装置;
而收集仍可以使用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溶于水。
对于氢气则仍可以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而它的制取装置也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提纯方式也可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收集方式可以用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不溶于水。
(初中时期学习制取的气体主要就是这三种。)
⑤ 如图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1)a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长颈漏斗.
(1)a仪器的名称为 长颈漏斗.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结果他没有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所可能装置漏气;若反应物盐酸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或通入的二氧化碳过量,生成Ca(HCO3)2等;故答: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使用盐酸浓度过大;③通入的二氧化碳过量等.
(4)为了制取方便,小聪同学设计了如图B、C、D三种改进装置,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CD.
⑥ 二氧化碳性质与制取实验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制取CO2的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3.制取收集气体,向上排空气;
4.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CO2已收集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使瓶内气压减小。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
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
⑦ (2007湘潭)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可培养创新精神.图示是经小明同学改进后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
(1)接近三通管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而接近三通管上口的火柴仍在燃版烧说明二权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采用燃着的木条进行实验,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两种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⑧ 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可培养创新精神。下图是经小明同学改进后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简图。
(1)①密度比空气大②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的是CO 2 ,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或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的是O 2 ,另一瓶是CO 2 ;或往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 2 ,另一瓶是O 2 ;其余合理答案亦可) |
⑨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完成有关二氧化碳的相关实验.①A、B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请修
①如图,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该伸入液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