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车上的起重臂就是一个______杠杆(如图),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够______;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__滑轮
(1)工程车上的起重臂的支点是O点,伸缩臂那里是动力,挂钩那里是阻力,由此可见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够省距离.
(2)A装置的轴不能随物体一起移动是定滑轮,因此本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它尽管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故答案为:费力;省距离;定;等臂杠杆;改变力的方向.
2.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的目的是 &..
(1)制取一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转换为一氧化碳) C+CO 2 Cu+CO 2 还原性(4)防止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证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燃性
3. 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
(1)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内,防容止影响实验. (2)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颜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中无淀粉存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被A装置的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故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因此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变蓝,说明B装置内的叶片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3)由(1)、(2)可知,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 (1)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或有机物). (2)无变化(或不变蓝);无淀粉产生. (3)二氧化碳. |
4. 装置A的作用是(铁粉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加热产生水蒸气
5. 我是化学新手,这题做不来,请看看,深表感谢
①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 ②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除尽。 ③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 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④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 H2O。 ⑤D 装置中的应观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结论与讨论: 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B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D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①A装置的目的是______,所发生的
①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可以通过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的反应制取一氧化碳.所以,A装置的目的是制取一氧化碳,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 高温 | .
7. 如图所示,A装置是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______,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
如图旗杆顶部的装置,滑轮的轴使用时不随物体运动,是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使用它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定;等臂杠杆;改变力的方向.
8. 装置a和c均采用了长玻璃导管,其作用是
(1) +Br 2 +HBr ;2Fe+3Br 2 == 2FeBr 3 ;HBr+AgNO 3 =AgBr↓+HNO 3 (2)导出HBr,兼起冷凝器的作用 (3)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溴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内 ;托起软橡胶容袋,使铁粉落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 (4)溴蒸气和苯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5)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CCl 4 由无色变成橙色
9.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1)A装置是指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 3 +2H + =Ca 2+ +CO 2 ↑+H 2 O;C装置稀硫酸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CaCO 3 +2H + =Ca 2+ +CO 2 ↑+H 2 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依据图标分析可知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温度越低碳酸氢钠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通入后和氨气反应不能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的不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加一个洗气装置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A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4)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NH 3 +CO 2 +NaCl+H 2 O═NH 4 Cl+NaHCO 3 (晶体),理论得到碳酸氢钠质量为8.4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 3 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碳酸氢钠的产率= ×100%=60%; 故答案为:60% |
10. 如图1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热量______;B的作用是__
(1)实验装置中给烧杯加盖是为了防止热量的散失,这样缩短了加热时间;烧杯必须垫在石棉网上加热,这样既能使烧杯受热均匀,又不会烧坏烧杯. (2)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温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3)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97℃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7℃. 故答案为: (1)散失;使烧杯受热均匀,不要烧坏烧杯. (2)
 (3)97℃;不变.
与a装置所起的作用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拉管用什么设备
发布:2025-09-21 20:00:53
浏览:969
五金件报价公式
发布:2025-09-21 19:51:09
浏览:702
悬崖装置实验
发布:2025-09-21 19:34:56
浏览:703
机械什么远古
发布:2025-09-21 19:33:59
浏览:218
暖气阀门断开
发布:2025-09-21 19:08:35
浏览: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