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教:双缝干涉实验装置
你是不是没装虑光镜?先过滤成单色光才可以进行干涉实验。要加在单缝前的,干涉的条件是相同频率、相位差。你先加个虑光镜看看,调整下双缝和成像处的位置。
② 光的干涉与衍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1.双缝干涉 (1)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2)产生干涉的条件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相干波源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 (3)双缝干涉实验规律 ①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相干光源、的路程之差为光程差,记为。 若光程差是波长λ的整倍数,即(n=0,1,2,3…)P点将出现亮条纹;若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n=0,1,2,3…),P点将出现暗条纹。 ②屏上和双缝、距离相等的点,若用单色光实验该点是亮条纹(中央条纹),若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 ③若用单色光实验,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用白光实验,中央是白色条纹,两侧是彩色条纹。 ④屏上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及光的波长λ有关,即。在和d不变的情况下,和波长λ成正比,应用该式可测光波的波长λ。 ⑤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干涉实验,红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最小,故可知大于小于。 2.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的成因: 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的条纹。 (2)薄膜干涉的应用 ①增透膜:透镜和棱镜表面的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②检查平整程度:待检平面和标准平面之间的楔形空气薄膜,用单色光进行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待检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是平行的;反之,干涉条纹有弯曲现象。 3.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 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照射到阴影区域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2)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衍射图样 ①单缝衍射:中央为亮条纹,向两侧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亮度不同。白光衍射时,中央仍为白光,最靠近中央的是紫光,最远离中央的是红光。 ②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圆环。 ③泊松亮斑:光照射到一个半径很小的圆板后,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证据之一。 二、方法讲解 1.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和位置的判断方法 (1)影响条纹间距的因素:相邻亮纹或相邻暗纹的间距x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两狭缝之间距离d成反比,与光的波长λ成正比,即。 (2)中央位置是亮纹还是暗纹的条件:双缝到光屏中央距离相等,光程差为零,如果两光源振动完全一致,中央一定是亮纹,假如两光源振动正好相反,则中央为暗纹。 (3)单色光颜色、频率、波长的关系: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在可见光中红光频率最低,紫光最高,真空中各色光速相同,由知,真空中红光波长最大,紫光最小。 综合以上各点可知:(1)为了观察到清晰的干涉图样,必须使双缝距离d小到与波长相当,且使。(2)同样条件下,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紫光最小。这就是白光干涉条纹中央为白色,两边出现彩色光带的原因。 2.双缝干涉和棱镜使白光色散的比较 (1)形成原因不同:双缝干涉是光的干涉现象,棱镜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2)发生条件比较:由和。 可知,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频率最低,折射率最小,速度最大,波长最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双缝干涉中红光相邻亮纹间距最大,紫光最小;棱镜色散中红光偏折角最小,紫光最大。 3.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的比较 (1)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都是波叠加的结果,只是干涉条纹是有限的几束光的叠加,而衍射条纹是极多且复杂的相干光的叠加。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在通过其中的三个狭缝时,都发生了衍射而形成三个线光源,所以,一般现象中既有干涉又有衍射。 (2)单缝衍射,照射光的波长越长,中央亮纹越宽,所以衍射和干涉都能使白光发生色散现象,且中央白光的边缘均呈红色。 (3)干涉和衍射的图样有相似之处,都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干涉条纹中条纹宽度和亮纹亮度基本相同,衍射条纹中条纹宽度和亮纹亮度均不等,中央亮纹最宽最亮。 希望对你有用!!高考一般不会很难的在光学部分!!
③ 为什么说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到底恐怖在哪里
双缝干涉实验所显示出来的结果是20世纪科学家集体遭遇的一次“灵异事件”,在这个简单的实验中微观世界的基本本质,叠加态、不确定性、观察者效应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这三个现象有是如此的烧脑、违反直觉、毁人三观,所以我们常说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让人觉得后背发凉,有那么一点“恐怖”的感觉。
你想一下我们如何去观察电子?是不是要向电子发射一定能量的光子,当光子在被反射回来时,我们才能知道电子的状态。
没有这种交互作用,也就没有所谓的观察!但是这个测量的过程就会导致电子的状态被限制单一的状态中,换句话说,当电子穿过狭缝时,我们强迫电子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正是这个过程导致电子波函数的坍缩。
所以说观察行为也是一种量子行为。跟人类的意识没有任何关系。
④ (1)如图中______是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装置.(填“甲”或“乙”)(2)若要使衍射条纹的间距变大可
衍射是光的波长比缝的宽度大或相差不多时发生的,乙图是观察单缝衍射现象专的实验装置;甲图是观察双缝干属涉实验的实验装置;
缝的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实所以要使衍射条纹的间距变大可使狭缝的宽度减小.
答案为:(1)乙(2)减小
⑤ 问一个双缝干涉实验的内容!
双缝干涉实验
演示实验
①用J2508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演示器:
做本实验用的全部装置如图1所示,在可旋转式光具座导轨1的一端用滑块固定光源2,光源灯泡由J1201型低压电源的交流输出供电,3是光源用单缝,缝宽0.11mm,光具架4装在另一滑块上,4中间安装双缝5,缝宽0.016~0.020mm,缝距0.080mm,导轨另端用长滑块固定观察筒6.各光具的光轴要和导轨平行并大致共轴.光源灯泡是“12V 50W”卤钨灯,为了延长它的寿命,开始先用6V点亮,避免很大的冲击电流,然后根据实验所需的亮度逐渐升高电压,但不得超过12V.
实验前的调整:只装上光源2,在导轨另端装毛玻璃屏,转动光源,使射出的光束在屏的中央形成光斑.再装上光源单缝、光具架和双缝,单缝取竖直方向,双缝外环上的指示线对准光具架上的零刻线,双缝距离单缝5~10cm.此时顺着光的传播方向看,通过单缝的光形成的窄条形光斑应恰好落在双缝上,如偏斜则应转动光源和单缝使之对准.即单缝与双缝平行.再取下毛玻璃屏.装上观察筒,对准光具架稍加转动,就能由大透镜看到筒内毛玻璃屏上呈现不少于5条的彩色干涉条纹.观察筒入光口装有可平移的方形光栏,用以挡住环境中的杂散光的干扰,使视场中的干涉条纹清晰可见.如果干涉条纹形状不好或不出现条纹,可能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再仔细调节即可.在光源上加滤色片,可看到近乎单色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还可加不同颜色的玻璃,看到的干涉条纹间距离不同.使光源适当靠近双缝可增加干涉明条纹的亮度,使明暗条纹反差增大.使观察筒离双缝远些,干涉条纹间距离变大,但亮度要减弱.
这个实验在不太亮的教室中就能进行,转动光具座导轨,让全班学生在座位上轮流观察.
②用自制仪器:
按图2自制一个双缝,e是一块覆铜绝缘板(或较厚的平整铁片),按虚线挖一个长方孔,在覆铜面上用锡焊牢一根直径0.05~0.10mm的细铜丝ab,要绷直.再焊上两个刮脸刀片c、d,刀片的刃要平直并且和铜丝平行,距离尽量近但勿接触,形成的缝宽宜小于0.2mm,可在ab两侧先各贴放一根细漆包线,将刀片刃和漆包线贴紧,焊好后再取走漆包线.以上操作可在放大镜下进行.
用平面镜将日光反射到暗室中,先通过一个硬纸板做的单缝,缝宽约0.5mm,再投射到自制双缝上,双缝距单缝0.5~1m;在双缝后1~2m的白墙上就呈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单缝前放三棱镜将日光色散,使单缝通过某一颜色的光,则得到单色干涉条纹,但亮度弱,宜投在毛玻璃屏上由屏后观察.
③用激光光学演示仪:
可得到真正的单色光的干涉图样.用氦氖激光照射仪器所附的双缝,可在不太亮的教室中几米远的白墙上形成间距相当大的干涉图样供全班同时观看.因激光束直径很小,故形成的干涉条纹很短,近似为点状.
⑥ 物理光学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信息
书名:物理光学
作者:梁铨廷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1
ISBN:9787121188671 绪论
第1章光的电磁理论
1.1光的电磁波性质
1.2平面电磁波
1.2.1波动方程的平面波解
1.2.2平面简谐波
1.2.3一般坐标系下的波函数
1.2.4复数形式的波函数
1.2.5平面简谐波的复振幅
1.2.6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1.3球面波和柱面波
1.3.1球面波的波函数
1.3.2球面波的复振幅
1.3.3柱面波的波函数
1.4光源和光的辐射
1.4.1光源
1.4.2光辐射的经典模型
1.4.3辐射能
1.4.4对实际光波的认识
1.5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1.6光在两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6.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6.2菲涅耳公式
1.6.3菲涅耳公式的讨论
1.6.4反射率和透射率
1.6.5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
1.7全反射
1.7.1反射系数和位相变化
1.7.2隐失波
1.7.3隐失波应用举例
1.8光波在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
1.8.1金属中的透射波
1.8.2金属表面的反射
1.9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9.1光的吸收
1.9.2光的色散
1.9.3光的散射
习题
第2章光波的叠加与分析
2.1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单色光波的叠加
2.1.1代数加法
2.1.2复数方法
2.1.3相幅矢量加法
2.2驻波
2.2.1驻波的形成
2.2.2驻波实验
2.3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光波的叠加
2.3.1椭圆偏振光
2.3.2几种特殊情况
2.3.3左旋和右旋
2.3.4椭圆偏振光的强度
2.3.5利用全反射产生椭圆和圆偏振光
2.4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光波的叠加
2.4.1光拍
2.4.2群速度和相速度
2.5光波的分析
2.5.1周期性波的分析
2.5.2非周期性波的分析
习题
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3.1实际光波的干涉及实现方法
3.1.1相干条件
3.1.2光波分离方法
3.2杨氏干涉实验
3.2.1干涉图样的计算
3.2.2等光程差面与干涉条纹形状
3.3分波前干涉的其他实验装置
3.4条纹的对比度
3.4.1光源大小的影响
3.4.2光源非单色性的影响
3.4.3两相干光波振幅比的影响
3.5相干性理论
3.5.1互相干函数和复相干度
3.5.2时间相干度
3.5.3空间相干度
3.6平行平板产生的干涉
3.6.1条纹的定域
3.6.2等倾条纹
3.6.3圆形等倾条纹
3.6.4透射光条纹
3.7楔形平板产生的干涉
3.7.1定域面的位置及定域深度
3.7.2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3.7.3等厚条纹的应用
3.8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3.8.1测量原理及精确度
3.8.2检验光学零件表面质量
3.9平面干涉仪
3.10迈克耳孙干涉仪
3.11泰曼干涉仪和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3.11.1泰曼干涉仪
3.11.2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3.12马赫-泽德干涉仪
习题
第4章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
4.1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4.1.1干涉场的强度公式
4.1.2多光束干涉图样的特点
4.1.3干涉条纹的锐度
4.2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陆末-盖尔克板
4.2.1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4.2.2F.P干涉仪的应用
4.2.3陆末-盖尔克板
4.3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
4.3.1单层膜
4.3.2双层膜和多层膜
4.3.3干涉滤光片
4.4薄膜系统光学特性的矩阵计算方法
4.4.1薄膜的特征矩阵
4.4.2膜系反射率的计算
4.5薄膜波导
4.5.1薄膜波导的传播模式
4.5.2薄膜波导中的场分布
4.5.3薄膜波导的光耦合
习题
第5章光的衍射
5.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5.2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2.1亥姆霍兹-基尔霍夫积分定理
5.2.2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5.2.3巴俾涅原理
5.3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5.3.1两类衍射现象的特点
5.3.2两类衍射的近似计算公式
5.4矩孔和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5.4.1夫琅禾费衍射装置
5.4.2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的意义
5.4.3矩孔衍射
5.4.4单缝衍射
5.5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5.5.1强度公式
5.5.2衍射图样分析
5.6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
5.6.1成像系统的衍射现象
5.6.2在像面观察的夫琅禾费衍射
5.6.3成像系统的分辨本领
5.6.4棱镜光谱仪的色分辨本领
5.7双缝夫琅禾费衍射
5.7.1双缝衍射强度分布
5.7.2瑞利干涉仪
5.8多缝夫琅禾费衍射
5.8.1强度分布公式
5.8.2多缝衍射图样
5.9衍射光栅
5.9.1光栅的分光性能
5.9.2闪耀光栅
5.9.3迈克耳孙阶梯光栅
5.9.4凹面光栅
5.9.5正弦(振幅)光栅
5.9.6三维光栅
5.10圆孔和圆屏的菲涅耳衍射
5.10.1菲涅耳衍射
5.10.2菲涅耳波带法
5.10.3圆孔衍射图样
5.10.4圆屏的菲涅耳衍射
5.10.5菲涅耳波带片
5.11直边的菲涅耳衍射
5.11.1菲涅耳积分及其图解
5.11.2半平面屏的菲涅耳衍射
5.11.3单缝菲涅耳衍射
5.11.4矩孔菲涅耳衍射
5.12全息照相
5.12.1什么是全息照相
5.12.2全息照相原理
5.12.3全息照相的特点和要求
5.12.4全息照相应用举例习题
第6章傅里叶光学
6.1平面波的复振幅及空间频率
6.1.1平面波沿传播方向的复振幅分布
6.1.2平面波在一个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
6.2单色波场中复杂的复振幅分布及其分解
6.2.1单色波场中复杂的复振幅分布
6.2.2透镜的透射系数
6.2.3复杂复振幅分布的分解
6.3衍射现象的傅里叶分析方法
6.3.1夫琅禾费近似下衍射场与孔径场的变换关系
6.3.2夫琅禾费衍射的计算实例
6.3.3菲涅耳衍射的傅里叶变换表达式
6.4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和成像性质
6.4.1傅里叶变换性质
6.4.2透镜的成像性质
6.5相干成像系统分析及相干传递函数
6.5.1成像系统的普遍模型
6.5.2成像系统的线性和空间不变性
6.5.3扩展物体的成像
6.5.4相干传递函数(CTF)
6.6非相干成像系统分析及光学传递函数
6.6.1非相干系统的成像
6.6.2光学传递函数(OTF)
6.6.3OTF与CTF的关系
6.6.4衍射受限系统的OTF
6.6.5有像差系统的传递函数
6.7阿贝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
6.7.1阿贝成像理论
6.7.2阿贝-波特实验
6.8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6.8.1相干光学处理系统
6.8.2处理举例
6.9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
习题
第7章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7.1.1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
7.1.2从自然光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
7.1.3马吕斯定律和消光比
7.2晶体的双折射
7.3双折射的电磁理论
7.3.1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介电张量
7.3.2单色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7.4晶体光学性质的图形表示
7.4.1折射率椭球
7.4.2波矢面
7.4.3法线面
7.4.4光线面
7.5光波在晶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7.5.1波法线方向的确定
7.5.2直接得到光线方向的惠更斯作图法
7.5.3双反射现象
7.6晶体光学器件
7.6.1偏振棱镜
7.6.2波片
7.6.3补偿器
7.7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7.7.1偏振光的矩阵表示
7.7.2正交偏振
7.7.3偏振器件的矩阵表示
7.7.4琼斯矩阵的本征矢量
7.8偏振光的干涉
7.8.1偏振光干涉原理
7.8.2会聚偏振光的干涉
7.9旋光性
7.9.1旋光测量装置及旋光规律
7.9.2旋光现象的解释
7.9.3科纽棱镜
7.9.4磁致旋光效应
7.10晶体、液体和液晶的电光效应
7.10.1克尔效应
7.10.2泡克耳斯效应
7.10.3液晶的电光效应
7.10.4电光效应的应用
7.11光测弹性效应和玻璃内应力测定
7.11.1光测弹性效应
7.11.2玻璃内应力的测定
7.12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7.12.1倍频效应
7.12.2混频效应
7.12.3光折变效应
7.12.4位相共轭光波的产生
7.12.5光学双稳态
习题
附录A场论的一些主要公式
附录B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积分和
傅里叶变换
附录C卷积和相关
附录Dδ函数
附录E贝塞尔函数
附录F矩阵
汉英名词索引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⑦ 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什么结果
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狭缝相距很近,平行光的光波会同时传到狭缝,它们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称为相干波源,它们发出的光在档板后面的空间相互叠加,就发生了干涉现象。
双缝实验
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
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光束是由经典粒子组成,将光束照射于一条狭缝,通过狭缝后,冲击于探测屏,则在探射屏应该会观察到对应于狭缝尺寸与形状的图样。
可是,假设实际进行这单缝实验,探测屏会显示出衍射图样,光束会被展开,狭缝越狭窄,则展开角度越大。在探测屏会显示出,在中央区域有一块比较明亮的光带,旁边衬托著两块比较暗淡的光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双缝实验
⑧ 用激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单缝双缝应平行放置,若将单缝绕中心轴旋转(不超过90°)条纹将发生什么变化
你对光学的相干条件不清楚,光的干涉很难,要求两条光路的光程差一定要很小内很小,至少要容在0.1mm这个数量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即使不加单峰,也是可以看到干涉条纹的,但是能够干涉的光,一律来自双缝对称处的某一条单缝范围内(注意此时是没有放单缝的),其他地方的光因为和双缝的光程差太大而不能干涉,但是可以透过双缝形成背景光,导致条纹变暗。加上单缝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背景光。
假设放上的单缝其宽度刚好等于允许的最大宽度,如果现在旋转单缝,能够干涉的光就来自现在的单缝和之前的单缝相交的区域,你可以画个示意图,会发现此面积迅速减小,导致后面的条纹变暗,而单缝只影响条纹亮度,只影响到达双缝的光子数的多少,双缝影响条纹形状,所以条纹只与双缝平行,在教材上的杨氏双缝实验中,光路图只从双缝画起,根本和单缝无关。
⑨ 衍射光栅实验报告,谢谢
衍射光栅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衍射光栅实验结论。具体如下:
1、实验名称:
光栅衍射。
2、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加深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
(3)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栅常数。
由于狭缝为无限长,可以只考虑与狭缝垂直的平面上的情况,即把狭缝简化为该平面上的一排点。衍射光栅是光栅的一种。它通过有规律的结构,使入射光的振幅或相位(或两者同时)受到周期性空间调制。衍射光栅在光学上的最重要应用是作为分光器件,常被用于单色仪和光谱仪上。
则在该平面上沿某一特定方向的光场是由从每条狭缝出射的光相干叠加而成的。在发生干涉时,由于从每条狭缝出射的光的在干涉点的相位都不同,它们之间会部分或全部抵消。
然而,当从相邻两条狭缝出射的光线到达干涉点的光程差是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线相位相同,就会发生干涉加强现象。
⑩ 简述干涉和衍射都有哪些分类分析方法,并举例典型的实验装备
该试验方法是如下:
镍 - 金属氢化物电池,锂离子电池,所述恒定电流放电方法的检测方法是一种方法,从恒阻放电,不同的电池测试和电池(碱性电池电池,碳锌)和预定的系列,放电电阻器的电阻,并且然后测量时间来测量的放电时间的放电的电压下降到低于一定的电压值。电池测试标准指标出现较早,然后测量技术是很难提供mAh(毫安时)兆瓦(MW),只用一个简单的测量放电时间。电流测量技术有很大的提高,相比以前的镍 - 金属氢化物电池,电池测试实验室mA和MWH指标。
还应当指出的是,一旦电池间歇放电环境是适合于小的电流,电压和大电流放电,将很快下降到小于放电截止电压,和一个更大的电流一次性使用的更小的传输容量。不同的抗性试验的放电容量是不一样的,更小的电阻(电流)放电不能被放置在清洁和放电的电池电压恢复到放置一段时间。
包
细胞
/ A> BR />
质量测量的重量和尺寸:
/ A>
BR />#1:24.011克#2:23.980克24.080克
:23.914克23.955克#6:24.006克
平均质量:23.99?
/ A>
BR />
#:直径:14.06毫米高度:50.34毫米#2:直径:14.04毫米高度:50.36毫米BR /> 3:直径:14.02毫米#4:直径50.32毫米的高度:14.02毫米高点:
50.38毫米:直径:14.02毫米高度:50.22毫米#6:直径:14.02毫米高度:
平均直径大小::14.03毫米身高:50.33毫米50.38毫米/ A>
4个电气测试
(1)初始状态:BR />
提取直接测量电池的初始电压和内阻。测试结果的内阻电池
1:1.611 V:108.9毫号码:电压1.609内部阻力位:110.5美分
3#:1.611伏的内阻:110.7毫#4电池测试结果:1.609的内部电阻上的电压:108.4美分
:1.609伏,内部电阻的电池的试验结果:112.7毫#6:电压1.610内阻:116.9美分
</ (2)能力测试:
3.9欧姆的电阻1,2电池连续放电测试,以反映当前的放电容量的电池。的
4,5,6电池10欧姆连续放电试验,以反映中度电池负载的放电容量。 *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 / T 8897.2-2005
<BR
3.9欧洲,甚至检测(#1,# 2,#3,电池):/>
超霸(GP)(LR6)碱性电池#电池测试曲线
容量:1234mAh总能量:1396mWh
放电时间:259.00分钟4.317小时
超霸(GP)2#5(LR6)碱性电池测试曲线
容量:1233mAh总能量1377mWh
放电时间:262.17分钟4.369小时
超霸(GP)5( LR6)碱性电池#电池测试曲线
容量:1239mAh总能量:1382mWh
放电时间:263.83分钟4.397小时
3.9欧洲乃至平均:</容量:1235mAh总能量:1385mWh
>放电时间:261.67分钟
4.361平均放电电压:1.121 V(伏)
平均放电电流:287.4毫安(mA)
BR /> 10甚至发现在欧洲(#4,#5,#6电池):
超霸(GP) 5(LR6)碱性电池测试曲线
容量:1970mAh总能量:2319mWh
放电时间:1015.33分钟16.922小时
>
容量超霸(GP)5)碱性电池(LR6电池测试曲线:1856mAh总能量2203mWh
放电时间:949.00分钟15.817小时
BR /> BR />
</
超(GP)6#5(LR6)碱性电池测试曲线
容量:1770mAh总能量:2085mWh
放电的时间:的913.1715.219小时/分钟15.986小时>>
10家在欧洲,平均:
容量:1856mAh总能量:2202mWh
放电时间:
959.16平均放电电压:1.186 V(伏)</平均放电电流:118.6毫安(mA)
测试结果如下:
参数测量(GP)碱性电池(LR6),€10 118.6毫安电动机的平均电流以下的实验结果,3.9欧洲287.4毫安恒流放电负载视觉的情况下,平均电流的恒定电流放电负载的可视化。
3.9欧,甚至平均:
容量:1235mAh总能量:1385mWh
放电:261.67分钟
4.361小时平均的放电电压:1.121 V(伏)</平均放电电流:287.4毫安(mA)
1,欧洲的总能量,或什至平均:
容量:1856mAh:2202mWh
放电时间:959.1615.986小时
平均放电电压:
平均放电电流1.186 V(伏特):118.6毫安(毫安)
×碱性电池在不同的放电电流释放功率检测3.9欧洲与欧洲联盟3.9排放量两项指标反映了汽车电池的应用,玩具,数码相机,以反映10欧元,10欧元的小型和中等电流放电电池(磁带录音机,随身听,MP3多功能)。
×测试数据是低于平均电流小于50mA的应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