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为了减少______带来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
(1)①为了减少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阻力带来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专孔中属心连线应在一条竖直线上.
②实验操作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纸带.
③为验证重锤对应B点和F点时的机械能是否相等,需要求出重锤对应于B、F两点的瞬时速度,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应测量A、C两点间的距离,E、G两点间的距离和B、F两点间的距离.
④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0.235J.
(2)①由图d所示游标卡尺可得,主尺示数为1cm,游标尺示数为2×0.1mm=0.2mm=0.02cm,
则游标卡尺读数a=1cm+0.02cm=1.02cm;
②应选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工件内径d,选用毫米刻度尺来测量工件长度L.
③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电路图如图所示.
④工件的横截面积S=a2-π(
d |
2 |
U |
I |
Ⅱ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
(1)该实验中,要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锤;通过打点计时器来记录物体运动内时间,不需要秒表,打容点计时器需要的是交流电源,因此低压直流电源不需要,缺少低压交流电源,由于验证机械能公式中可以把物体质量约掉,因此不需要天平,同时实验中缺少刻度尺.
故答案为:不必要的器材有:直流电源、秒表、天平(含砝码);缺少的器材是:低压交流电源,重物,毫米刻度尺.
(2)B: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
故答案为:B,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Ⅲ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
(1)关于重锤的质量可测也可不测,因为物体的质量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可以约去,所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C.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所以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 a 1 =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则f=mg-ma= m[g-
故答案为:(1)步骤C不必要;步骤B是错误的. (2) a=
(3)重锤的质量m, m[g-
|
Ⅳ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
(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抄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点5的瞬时速度:v5=
0.2160+0.2640
2×0.1
m/s=2.4m/s.
(2)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1
2
(m1+m2)v52=
1
2
×0.2×2.42J≈0.58J.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2-m1)gx=0.1×9.8×(0.384+0.216)J≈0.60J.
故答案为:(1)2.4;(2)0.58;0.60.
0
Ⅳ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①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
①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②由图(b)所示纸带可知,相等时间内位移越来越大,知小车做加速运动,需减小木板的倾角,直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均匀,说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故答案为:(1)①轻推,减小;②间隔均匀.
Ⅵ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
(1)偏大;(2)小于,M >>m(3)1.80; 5.0m/s 2
Ⅶ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中,下列测量工具会用到的 (1)A、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BCD、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而不是直流电;打出的 点就能反映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故BD错误,C正确; E、我们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故E正确; 故选:CE. (2)由于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据h=
故答案为:2 (3)解:由O到B点,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1.0×9.8×0.80J=7.84J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因此有:vB=
所以△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