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
①10℃、60℃时,乳汁均不凝固,说明酶的催化效率均较低或没有催化效率,①正确专;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乳属汁凝固在40℃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所以凝乳酶的最适宜温度是40℃左右,而不能肯定是40℃,②错误;
③由于A装置温度低,酶活性降低,若升温到40℃,酶的活性升高,会发生乳汁凝固,③错误;
④分析F可知,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活性,降温到40℃酶的活性不会恢复,不发生乳汁凝固,④正确.
所以错误的有②③.
故选:C.
2. 各物质在氧气瓶中燃烧,下列的实验装置不正确的是()A.B.C.D
A、集气瓶中没有铺一层细沙或加入适量的水,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容易溅落,从而把集气瓶炸裂,不正确.
B、可以用水或显碱性的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集气瓶外扩散,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不污染环境,装置正确.
D、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不能向空气中扩散,装置正确.
故选A.
3. 该图是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实验装置图,请问实验开始时
(1)装置B中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回3Fe+4H2O
高温
.
Fe3O4+H2↑,故答案答为:3Fe+4H2O
高温
.
Fe3O4+H2↑;(2)装置B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经碱石灰干燥后加入装置E,氧化铁与氢气加热发生反应生成了铁和水,所以反应的现象为:红色的粉末变成黑色,管壁产生水珠,故答案为:红色的粉末变成黑色,管壁产生水珠;(3)装置A需要加热产生水蒸气,装置B是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反应,需要加热;装置E是氢气含有氧化铁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为:A
B
E,故答案为:A
B
E;(4)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4. 装置中存在的3个错误是
(1)图中①是蒸发皿,②是集气瓶.
(2)反应生成气体时,气体会从漏斗中逸出,所以漏斗的下端必须没入液面下方;
(3)装置B中的浓硫酸,浓硫酸属于酸,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干燥中性或酸性气体,但不能干燥碱性、部分强还原性气体,所以B装置中的气体可以是氧气、氢气等;
(4)蒸发操作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应用玻璃棒搅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形成高温熔融物,而炸裂瓶底,所以要在集气瓶的底部铺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故答案为:(1)蒸发皿;集气瓶;
(2)漏斗的下端必须没入液面下方;
(3)氧气(或氢气);
(4)加快液体的蒸发,同时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暴沸而导致液滴飞溅;
(5)集气瓶被炸裂.
5. 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D选项,密闭无法减少热量损失,相反还会造成危险
6.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验证Na与H2O反应是否放热B.装置②可用
A.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钠和水反应放热,导致大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则红回墨水左答端下降、右端上升,故A正确;
B.氨气属于碱性气体,可以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常温下氨气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收集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不能直接排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吸收尾气,用倒置漏斗防止倒吸,故B正确;
C.3NO2+H2O=2HNO3+N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故C错误;
D.铝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部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如:能将二氧化锰还原为锰,该反应为铝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7.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3套实验装置,用来收集和验证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
(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图可以看出本题实验的原理是前面烧瓶中产生水蒸气,经过横放的硬质玻璃管,在高温条件下与铁反应,反应后用干燥管除去多余的水蒸气,用小试管收集产生的气体.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