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图1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声音,且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球的振动,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其作用是为了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3)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
故答案为:响度与振幅有关;
(4)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空气能传声.
故答案为:空气能传声.
Ⅱ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声音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闹钟,用抽气机抽气,在抽气过程中内,发现听到的铃声容越来越小,这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但有时还能听到声音,说明钟罩内的空气没有抽净或者是底座的固体传声.
故答案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钟罩内的空气没有抽净或者是底座的固体传声.
Ⅲ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Ⅳ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2)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还可以说
(1)当音叉振动时,小球会往复运动,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专在振动;
(2)当乒乓属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分别用大小不等的力敲打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Ⅳ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_;
(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用轻质的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3)加大力度敲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该实验中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大振动,所以该实验中用到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3)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4)转换法. |
Ⅵ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
(1)当音叉振动时,小球会往复运动,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可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小球来回摆动幅度就会加大,音叉声音响度加大,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Ⅶ 探究声现象的装置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乒乓球在实验可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放大微小振动.
Ⅷ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这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
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觉察,用乒乓球被弹起来的高度转换音叉的振幅的大小.
敲击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此装置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故选B.
Ⅸ 右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能看到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小球会_________________
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Ⅹ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6)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f)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
(1)当音叉振动时,6球会往复运动,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塑料6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可以放d音叉的微6振动,便于观察;
(八)加d力度敲击音叉,6球来回摆动幅度就会加d,音叉声音响度加d,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d,响度越d;
(4)利用o述实验装置,还能探究响度的d6与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一个同学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而后另一个同学在距离音叉不同位置的地方听响度的d6,以便得出对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放d音叉的微6振动,便于观察;
(八)振幅越d,响度越d;
(4)利用o述实验装置,还能探究响度的d6与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一个同学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而后另一个同学在距离音叉不同位置的地方听响度的d6,以便得出对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