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装置的教案

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装置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2-06-28 23:30:55

㈠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要考

(1)制取气体时原理反应的反应条件、所使用药品的状态,对发生装置的选用起决定性作用;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甲烷气体时,应选用B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且收集方法正好适用于甲烷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到流,应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撤去酒精灯;
(2)实验室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3+2HCl=CaCl2+H2O+CO2↑;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时应采取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选用石灰石而不选用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是考虑到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过于剧烈,产生气体速率太快,不易于控制;若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试液中的水形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㈡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a19

(1)熟记常见仪复器的名称和制用途,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型的发生装置B;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防止熄灭酒精灯后,试管内压强减小,水沿着导管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B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3)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㈢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有哪些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创设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部分,相对较为独立;从整套教材的编写上来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唯一安排的气体制取的实验,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抽取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

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

[生答]

1、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2、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3、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4、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

l反应原理

l仪器装置

l验满方法

l收集方法

[师问]我们就按这四步学习如何制取氧气。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交流]

l电解水

l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l光合作用

㈣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1)请简述检验它的气密性的方法.(2)利用如图1所示装

(1)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该装置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用有孔隔板放置固体,所以反应物必须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而反应生成的;
(3)c=
1000ρw
M
=
1000×1.10×16.9%
63
mol/L=2.95mol/L;配制500mL溶液,故需要500mL的容量瓶,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95mol/L;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有毒,属于酸性气体,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吸收NO 2
(5)铁离子能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亚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不反应;
亚铁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铁离子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就说明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铁离子;
如果向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就说明含有亚铁离子,否则不含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 3+ ,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 3+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 4 溶液.

㈤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一、反应原理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注意
1.二氧 化锰 为难 溶于 水的 黑 色 固 体。
2.稀 盐 酸与二 氧 化 锰不反应。
3.此反应必须加 热。
二、发生装置
固+液(加 热)型
有关仪器的名称: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酒 精 灯、石棉网、烧 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
三、净化装置
先用饱和食盐水吸收 氯 气中混有的氯 化 氢 气体;再用浓 硫 酸干燥 氯 气。
装配原则:先洗气后干燥、气体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
四、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
氯 气 微溶于水且比空气重,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氯气有 毒, 污 染 空气,故用浓 氢 氧 化钠溶液吸收。
五、检验和验满
氯气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2KI+Cl2=2KCl+I2(碘遇淀粉变蓝)
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在烧瓶中加入二氧 化 锰粉末
③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 盐 酸,再缓缓滴入烧瓶中
④缓缓加 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
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氯 气,尾气导入吸收剂中

㈥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1)长颈漏斗;锥形瓶;(2)AFD;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回收集满;
(3)氧气;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㈦ 初中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 反应原理

1.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学生活动: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 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 石灰石和稀盐酸

2.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 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4.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

㈧ 2020内蒙古教师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

【过程与方法】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生设计、组装实验装置,体验、反思和完善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复习旧知】结合生活和已有知识,列举大家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举例】碳酸盐和酸。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确定实验原理

【演示实验】

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2: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

实验1: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很剧烈。

实验2:开始反应时有气泡,一会儿就没有了气泡。

【讨论与思考】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思考实验室中能否采用上述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实验1反应太快,来不及收集气体,实验2反应一会儿停止,不理想。

演示实验3: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讨论与思考】上述三个实验中,哪一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讨论得出结论】实验3反应速率比较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实验装置选取

【投影】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讨论】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小结】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该为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投影展示相关实验仪器,学生从中选择,拼一拼,装一装,设计并组装出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思考讨论】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检验

【提问】能够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

【学生讨论回答】不一定,如氮气也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能够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

【提问】应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总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一种特性,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第三环节: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探究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二氧化碳的检验。

【作业】分别列举几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五、板书设计

以上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㈨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1)发生装置选取原则 (2)收集装置选取原则

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是否是固体和液体反应。
收集装置:是否溶于水(选择排水法);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选向上、向下排空气法)

与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装置的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茂名液压传动装置价格 浏览:57
橡胶套制作传动装置 浏览:545
泰安轴承多少钱 浏览:793
上海得淋电动工具配件 浏览:714
仪表盘出来蓝色油箱是什么意思 浏览:129
外径75的轴承有什么型号 浏览:146
省力搬运设备哪个好 浏览:731
江苏轴承油多少钱 浏览:757
做什么仪器能查出脂肪瘤 浏览:885
阀门上的s和o代表什么 浏览:86
商场消防器材放哪里 浏览:872
枪管为什么不能铸造 浏览:754
建材公司设备有哪些 浏览:774
管道防护密闭阀门图片 浏览:225
准速器材是什么意思 浏览:52
泡脚仪器泡出黄褐色水是什么原因 浏览:195
进口德国电动工具代理 浏览:321
机械图上的尺寸代表什么 浏览:624
江西电动工具铝压铸件 浏览:378
制乙烯的实验装置图常见错误 浏览:82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