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真空吸附式爬壁机器人 怎么设计啊求助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爬壁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把地面移动机器人技术与吸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可在垂直壁面上附着爬行,并能携带工具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大大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目前,爬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核工业、石化工业、造船业、消防部门及侦查活动等,如对高楼外壁面进行清洗,对石化企业中的储料罐外壁进行检测和维护,对大面积钢板进行喷漆,以及在高楼事故中进行抢险救灾等。爬壁机器人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如何更好的把现有的爬壁机器人技术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爬壁机器人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66年日本的西亮教授研制出第一个爬壁机器人以来,爬壁机器人在日本得到蓬勃发展。之后,英国、西班牙、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也相继研制出多种爬壁机器人样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院校和科研单位也在爬壁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制了多种型号的爬壁机器人。
国外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
1966年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的西亮教授成功研制出第一个垂直壁面移动机器人样机,该机器人利用电风扇进气侧的低压作用作为吸附力,使机器人贴附在垂直壁面上。1975年他又采用单吸盘结构制作出以实用化为目标的第二代爬壁机器人样机。1997年俄罗斯莫斯科机械力学研究所研制出的用于大型壁面和窗户清洗作业的爬壁机器人也采用单吸盘结构。该机器人利用风机产生真空负压来提供吸附力,吸盘腹部装有4个驱动轮,机器人可在壁面全方位移动。
美国西雅图的Henry在波音公司的资助下研制出一种真空吸附履带式爬壁机器人/AutoCrawler0。其两条履带上各装有数个小吸附室,随着履带的移动,吸附室连续地形成真空腔而使得履带贴紧壁面行走。日本光荣公司研制了一种多吸盘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装有两组真空吸盘,机器人本体上自带两个真空泵、电池、控制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机器人一次充电可以工作约30 min,工作范围为距遥控天线10 m以内,最大行走速度为30 cm /min,用于高大建筑物墙壁的检测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朴次茅斯工艺学校研制了一种多足行走式的爬壁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机器人由两个相似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两个机械腿和腿部控制器。可根据任务需要来安装不同数量的腿,可重构能力强。机械腿采用仿生学机构,模拟大型动物臂部肌肉的功能,为两节式,包括上、下两个杆和3个双作用气缸,具有3个自由度。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大,利于机器人的轻量化,并能跨越较大的障碍物。除腿端部各有一真空吸盘外,机器人腹部设有吸盘,使机器人具有较大的负载质量比,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制了一种爬壁机器人/NINJA0,可在不同表面(地面、墙壁、天花板)上爬行并具有较高静载荷能力。运动系统采用脚部安装有真空吸盘的腿,腿部为3自由度并联机构,为机器人在壁面上行走提供强大的驱动力;踝部采用一种新的机构)CP用来调整踝部的姿态;并采用VM阀调节多腔式真空吸盘,使机器人在遇到粗糙、有裂缝的墙壁时仍有较高吸附效率。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爬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作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分支,爬壁机器人和地面移动机器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在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又有一些特殊性,爬壁机器人的用途和传统爬壁机器人的结构、吸附方式、移动方式及各自的特点,侧重研究了爬壁机器人的爬壁控制系统和无线遥控系统。结合实验室实际条件,设计了机器人样机。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控制理论的介绍、STC89C52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气压检测模块设计、驱动电路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吸附方式:
爬壁机器人主要在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壁面上进行工作,特别是垂直壁面。吸附机构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来平衡机器人重力,使其保持在壁面上。目前,吸附方式主要有真空负压吸附、磁吸附.螺旋桨推力及粘结剂等几种方式。在对比了这几种吸附方式的优缺点后,本课题采用负压吸附。
(2) 移动机构及运动控制系统
爬壁机器人的移动机构主要有轮式、多足式、履带式等,其中,轮式和足式使用较为广泛,履带式多用于磁吸附方式。越障能力是爬壁机器人壁面适应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工作面上有凸起、沟槽时,机器人要通过这些障碍物,就必须有足够的越障能力。各种移动机构中,多足式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较强,其每个腿部都置有小吸盘,当遇到障碍物时,可控制各个/腿0,使小吸盘逐个跨过障碍物。壁面机器人的移动机构可以使机器人在可靠吸附的前提下能够在壁面上灵活移动。由于爬壁机器人工作于壁面的特殊性,移动机构常和吸附机构存在耦合,这给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带来了一些困难。如多吸盘足式爬壁机器人,腿末端各有一个吸盘,每移动一个腿需要完成/消除吸力)抬腿)迈腿)落腿)产生吸附力0一系列动作。在此过程中,机器人移动机构的动作要和吸附机构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机器人在壁面上的灵活移动。履带机器人采用的负压吸附技术现在比较成熟,所以这次的设计采用履带机器人的移动机构。
(3) 能源供应及驱动方式
能源供应方式有通过电线、管路为机器人提供电、气等能源的方式,也有自带电池、气瓶等方式。驱动方式主要有电机、气动等几种方式。爬壁机器人的设计尽量采用具有高功效质量比的驱动器和动力源,特别是采用无线控制情况下。采用电机驱动时,能源供应主要有聚合物锂电池、镍氢电池、电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设计中采用聚合物锂电池。
2.4无线遥控控制
爬壁机器人工作在墙面,机器人的各种动作要在地面操作人员的指挥下执行,同时机器人在高空中的工况信息和状态参数又要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传回地面控制系统,由操作者直接监控。
四、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是爬壁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和负压系统以及无线遥控控制技术的改进。主要研究目标和特色如下:
第一、对爬壁机器人吸附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创新。在总结以前的壁面清洁机器人吸附技术的基础上,选用新的密封材料和离心风扇,使其壁面适应性强,越障更加容易实现。
第二、对壁面清洁机器人移动方式进行了研究。采用四轮驱动,两侧单独驱动,可灵活前进、后退及转弯。
第三、对壁面清洁机器人的整体构型及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保证要求强度及要求指标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其构型,力求用最简单、最可靠且重量最轻的构型来达到规定要求。
第四、对壁面清洁机器人的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中采用了无线遥控技术,发射机发射信号,接收机接收信号,进行相应动作操作。
『贰』 爬壁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课题分析
我来回答,机器人可以进行深海探测。深海采集。深海维修。
开发海洋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探索、考察和有效利用国际海域和海底区域是对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和未来海洋产业提出的挑战。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与开发水下机器人并形成产品的科研实体之一,首创我国第一台有缆遥控和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水下机器人各阶段的技术成果代表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与过程。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先进制造基地的一部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二十年来在水下机器人研制与应用方面为国家水下装备技术,特别是海洋重要装备技术及海洋开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该所拥有一支理念超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设计队伍。水下机器人实验室配备了齐全、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条件,3个深水模拟压力罐可分别进行水下1000米、1500米、7200米水深的水下模拟试验。长20米、宽12米、深9米的试验水池可做各种水下机器人整机性能试验和调试。现已形成了大、中、小型水下机器人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并在国际、国内开展了各种水下工程作业。
早在70年代末期,前瞻性地考虑到海洋是一个广阔的应用领域,从长远看以海洋为背景来发展机器人科学技术,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中国科学院又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开发能力,因此准备在全院组织力量,支持这一重大项目的实施。1977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将发展机器人项目列入规划。蒋新松院士在当年组团赴日考察回国后提出了发展水下机器人的设想。从此,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锁定了“下海”为海洋开发服务,搞智能机器在海洋中的应用研究的战略目标,决心“要下五洋捉鳖”。1983年该项课题正式列为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开创了智能机器人科研领域,为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十年来,“水下机器人”由院重点,进而持续列入“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重点项目,成为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主题项目的重点内容。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通过建立机器人示范工程基地,已开发出多种型号的水下机器人产品,应用于水下观测、海上作业以及救捞工程等。又通过国际合作,研制成功了6000米水下机器人,使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与开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ECON-IV水下机器人具有较强功能和可靠性,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生产的多台设备出口国际市场,还有的长年在为南海石油钻井平台提供技术服务;“海潜一号”和“金鱼号”轻型水下机器人在沿海和内湖地区的水下探查、考古等作业起到重要作用;“海潜二号”水下机器人以其强作业功能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用于海底光缆埋设的爬行式水下机器人“海星号”是我国第一台海底自走式海缆埋设机,目前已完成研制工作并投入实际应用。
作为总体单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完成的潜深1000米“探索者”和潜深6000米“CR-01”、“CR-02”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标志着我国自治水下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6000米水下机器人工程项目是国家“863”计划项目的重中之重。通过与俄罗斯合作,实施研制成功了6000米水下机器人,并于1995年8月完成了深海试验。6000米水下无缆自治机器人的研制,涉及到自动化、计算机、水声、深潜、水动力、材料、能源等各种专业,需要解决水中通讯、高压密封、自主航行控制、动力系统、能源系统、各种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特种材料以及可靠性等高技术。“CR-01”自治水下机器人多次成功地完成了太平洋水域深海资源的调查。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6000米自治机器人的可靠性、实用性、后勤保障能力、机动性和续航能力,使其由可用样机发展为实用样机,1996年8月起正式实施了水下6000米自治机器人的工程化项目。其目标是为中国大洋协会进行大洋调查提供水下6000米自治机器人实用样机。工程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原样机的可靠性,达到实用化的目的。试验表明,经过工程化改进后的CR-02水下6000米无缆自治机器人性能卓越,可靠性高,能执行所赋予的使命,从而实现了自治水下机器人从手编程型向监控型的转变,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有关专家认为,该水下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洋底探测设备。CR系列高性能水下机器人能进行六千米深水录像、拍照和海底地势与剖面测量、水文测量、海底多金属结核丰度测定,海底沉物目标搜索和观察,自动记录各种数据包括图像和机器人水下运动轨迹及其坐标位置,还可按预编程航行和工作,自动避障,具有故障自诊断和应急上浮功能,并能提供指令遥控。这表明,中国已有圆满解决这些高技术的能力和手段,而且已进入洋底多金属结核资源探测应用的实用阶段。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具有研制这种自治水下机器人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它可到达世界上除海沟之外的全部海底区域,即全部有经济前景的海底,占海洋面积的98%,为中国进军国际海洋区域、开发大洋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该所目前正在研制潜深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又被称作“海底卫星”,预计将在2005年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中国将拥有对包括深海海沟在内的复杂海域进行详细探测的能力,中国开发海洋资源的步伐将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拥有类似潜深的水下载人机器人。在可预见的将来,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开发,中国的水下载人机器人将有可能探测深达1万多米的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水下载人机器人主要用于海洋科考、海底资源探测,是中国863高新技术计划“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的重点攻关课题。 此次研制的潜深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由该所联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机构与俄罗斯科学院共同研制。其中,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由中方负责,俄罗斯提供如钛合金耐压壳等维护生命安全方面的技术。根据协议,中国将享有对机器人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由国家海洋局主持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装备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中型ROV“海极号”水下机器人,2名科技人员随船出征。这是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首次参加北极科学考查。据报道,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队进入北冰洋的浮冰区后,“海极号”水下机器人开始投入使用。该机器人可以在300米深度自由运动,进行摄像、观察、测量、作业等,并利用仰视声呐系统观测海冰的厚度,具有作业时间长、范围广、安全性高、科考数据直观、事后处理和分析容易等人和其他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水下机器人在北极冰区进行冰层厚度等一系列科考示范应用在国内还是首次,对扩大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下机器人技术系列成果曾获国家、科学院、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及世界发明博览会金牌奖等20余项,其中“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获199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综合特大奖。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水下机器人研发过程中一贯采取开放、合作的工作模式,与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的一些研究单位和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经历和关系,与国内中国船舶科研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哈尔浜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船舶工程学院等相关优势单位形成了友好、有效的合作网络。为了适应水下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产业化开发,该所拟在沈阳浑南开发区建设更大规模的水下机器人试验和生产基地。
人类当今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随着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陆地上的资源正在日益减少。为了生存和发展,海洋开发势在必行。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拥有14亿立方公里的体积。在海底及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及矿产资源。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这种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命,格外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大洋底部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尤以铜、锰、镍、钴含量最高,估计储量为l.7万亿吨。海底锰的藏量是陆地的68倍,铜的藏量为22倍,镍为274倍,制造核弹的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海洋还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能源库,天然气水合物总量相当于陆地燃料资源总量的2倍以上。海底储存着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因此,洋底的探测和太空探测类似,同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挑战性。
1991年,中国被联合国批准为第五个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承担30万平方公里洋底的探测任务,并最终拥有对矿产资源最丰富的7.5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优先开采权。中国政府已把海洋开发作为21世纪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水下机器人是多种现代高技术及其系统集成的产物,对于我国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开发和海洋高科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发展水下机器人,并将其作为海洋战略制高点,提升我国海洋重大装备水平,为海洋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成套技术与先进装备保障,为海洋未来产业和国家海洋战略创造有利条件与国际竞争能力,并将强大的技术领先优势,转换成为强大的产业开发优势,是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历史性的必然抉择,更是其使命性的郑重承诺。
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伺服理论,这是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理论。德沃尔曾于 1946 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 1954 年 , 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 1959 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此后英格伯格和德沃尔成立了“尤尼梅逊”公司,兴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第一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尤尼梅特”,意思是“万能自动”。 他们因此被称为机器人之父。 1962 年美国机械与铸造公司也制造出工业机器人,称为“沃尔萨特兰”,意思是“万能搬动”。”尤尼梅特”和“沃尔萨特兰”就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仍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机器人,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也即三个时代。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 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有知觉、有思维、能与人对话。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 , 第二代则具备了感觉能力 ,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 , 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 , 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是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即人手把着机械手,把应当完成的任务做一遍,或者人用“示教控制盒”发出指令,让机器人的机械手臂运动,一步步完成它应当完成的各个动作 。
第一代机器人
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机器人开始有了较大发展,第二代机器人则对外界环境实用阶段,并开始普及。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并具有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因而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中央电脑控制手臂和行走装置,使机器人的手完成作业,脚完成移动,机器人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对话。 智能机器人在发生故障时,通过自我诊断装置能自我诊断出故障部位,并能自我修复。今天,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大地扩展了,除工农业生产外,机器人应用到各行各业,机器人已具备了人类的特点。机器人向着智能化、拟人化方向发展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
机器人是虽然外表可能不像人,也不以人类的方式操作,但可以代替人力自动工作的机器。后来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 . 阿西莫夫为机器人提出了三条原则,即“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 这些“定律”构成了支配机器人行为的道德标准,机器人必须按人的指令行事,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从机器人的用途来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军用机器人和民用机器人。 19700希望对你有帮助!
『叁』 高空擦玻璃的一种设备的原理
你说的是这种机器人吗?这个叫历途高楼外墙清洗机器人,原理是靠电缆吊装牵引,清洁单元吸附在墙面清洗,机器视觉识别墙面材质并判断窗台距离和高度,进行越障清洗。
『肆』 家居擦窗机器人
说到擦窗户,应该是所有人最不愿意做的家务劳动了,擦窗户太高,清洁起来比较费劲,而且窗户外面这一边清洁起来危险性特别高。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清洁窗户玻璃的神器——擦窗机器人。『伍』 为什么会有擦窗机器人,这种东西的存在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的楼层不断增高,而且现代化楼房大多都采用新型玻璃材料做为墙体材料,提升楼体的综合采光能力,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大的玻璃建筑面积,越来越高的楼层,让窗面清洁变得越来越困难。
手工擦窗显然已经难以跟上现在的建筑发展形势,所以就有了近几年兴起的擦窗机器人,不但再也不需要自己动手,而且清洁效率和安全系数更高。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进入擦窗机器人的行业,科沃斯机器人作为中国家用服务机器人的领军企业,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行业首款擦窗机器人,所以我们以科沃斯新推出的擦窗机器人WINBOT880为例,来了解下擦窗机器人。
3)反复使用,清洁费用低
扫地机器人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反复使用。像一个新房子装修完,肯定要先清理一遍,之后每年至少要清理一到两次,才能保证窗面清洁,这样算下来每年花在清洁上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而购入一台擦窗机器人,一般均价2000元左右,科沃斯WINBOT880这款新推出的擦窗机器人售价才1999元,也就相当于两次请家政打扫费用,算起来实惠很多,还可以随时擦窗。
『陆』 擦玻璃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
我家现在用的是科沃斯的窗宝,当初买的时候大概研究了一下。1、吸附。擦窗机器人之所以能贴在玻璃表面不掉下来,是因为有吸附力。比如科沃斯的7系窗宝,采用的是真空泵吸附,8系采用的是风机吸附。8系的吸附能力比7系强,可以吸附的材质多一些,除了平滑的玻璃,还可以吸磨砂玻璃,甚至木门、大理石墙面。2、清洁。7系窗宝是两个抹布条,配合刮条,擦玻璃的时候,就是先一条抹布擦,再刮条刮去顽固的污渍,最后是一条抹布条再擦一遍。8系的抹布是全包围的方形抹布,这样擦得就比较全面了,配合专用的清洁液,擦得很干净。3、智能。窗宝可以智能规划清洁路线,根据玻璃的大小,智能擦玻璃。而且8系窗宝有无撞板感应系统,可以擦无框的玻璃。3、安全性。窗宝都配有安全扣和安全绳,防止在擦玻璃的时候出现意外掉落,安全扣的吸力很大,安全绳的伸缩性很好,一般不会掉下来。而且窗宝本身就有报警,出现故障会鸣响,还有15分钟的安全保护时间,足够把窗宝取下来了。用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尽管窗宝的吸附力很强,也要注意玻璃之间的衔接空隙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吸不住。大概就这些吧。反正,科沃斯的擦窗机器人是挺不错的,你可以看看。
『柒』 自动擦玻璃机器人怎么清冼
放在上面自己就擦了
『捌』 有用过擦窗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的进,擦窗效果好不好,有些什么问题
我家用的玻妞擦窗机器人,它的底部紧贴一块擦窗抹布,通过巨大的吸力将机器吸附在玻璃上,启动后它会按照N字形或者Z字形进行擦窗,浮灰、雨渍、手印等各种污渍清洁起来毫无压力。而且它不仅能擦窗户,浴室玻璃门、大理石等多种材质均可适用。但是虽然有断电保护措施,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必须是插电使用,避免高空坠落。擦拭效果很明显,清洁率达到99%,还是很好能解决高空擦窗问题的
『玖』 科沃斯擦窗机器人怎么用
擦窗机器人,又称自动擦窗机、擦玻璃机器人、智能擦窗器、智能窗户清洁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或者风机装置,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然后借助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探测窗户的边角距离、规划擦窗路径。擦窗机器人一般会利用自身吸附在玻璃上的力度来带动机身底部的抹布擦掉玻璃上的脏污。
擦窗机器人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高层擦窗、室外擦窗难的问题。
擦窗机器人其实是需带电工作的一种电器,以方形构造为主(方便清理玻璃的边角的区域)。工作的时候需 要连接电源线工作,虽然内部有电池,但其电量仅在突发情况下做备用。 [1]擦窗机器人界面设计的比较简单,多为一键式控制面板外加单手操作设计,另配有遥控,其遥控信号可以穿透玻璃不受阻碍。擦窗机器人在底部配有清洁布,当它吸附在玻璃上行走时,带动清洁布擦过玻璃,从而达到清洁窗户的目的。 [1]
电源适配器:擦窗机器人需要在链接电源线的情况下工作,虽然内部有充电电池,但仅作为突发状况(比如停电等)下的备用电量使用; [2]
安全组件:虽然擦窗机器人跌落的概率很低,但是从用户心理的角度出发,一般厂商都会配备一个安全组件(安全扣和安全绳),方便用户在户外(尤其是高层的窗户外侧)使用。 [2]
清洁抹布:一般都是可拆装、反复使用的水洗抹布。清洁抹布并非越大越好,关键要看抹布和窗户的有效贴合面积有多大,有效贴合面积越大,清洁效率越高。
『拾』 科沃斯擦窗机器人哪个型号好
窗宝WA30就很不错,它是科沃斯推出最新型无线擦窗机器人,采用高速离心风机吸附,3000Pa吸力均匀分布机身各处;前后双撞板设计,智能防跌落感应器精准识别玻璃边缘,不仅能在有框玻璃上使用,无框玻璃也能放心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