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小华所用的温度计如图2所示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
-2℃低于冰的熔点,还没开始熔化,所以为固态;
(2)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为了能够均匀受热,还应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碎冰块.
(3)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4)由图象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10min;
第10min时,冰在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混合态;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1℃;-2;固;(2)碎冰块;不停搅拌试管内的碎冰块;(3)乙;(4)10;固液共存;不变.
2. 图甲是小丽“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
(1)在图象上把表格中对应的十个点做出来,然后将它们连起来.答案如图:
(2)在加热第5min时,仍处于熔化过程,其状态为固液共存状态;
(3)在第7至8分钟时,晶体熔化完毕,继续加热,该物质将继续吸收热量,温度将升高.
故答案为:(1)
(2)固液混合;(3)吸热;升高.
3. 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为了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他不用酒精灯加热,而将装
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版度升高较慢,便权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故答案为:慢;均匀;较小;搅拌.
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专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属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
冰是晶体,此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不变.
5. 冰在水中融化实验要准备哪些道具
把两块冰互相摩擦,冰会融化,这表明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将冰块放在温水中也能融化,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表明这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最后一个空感觉怪怪的,似乎打少字了?)
6. 在水结冰和冰融化的实验中,都在试管外壁套了一个橡皮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试管外壁套了一个橡皮筋是为了标记试管内水面和冰柱的高度,水结冰,体积膨胀,冰柱高度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在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运动不能破坏氢键,氢键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结起来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结构,在一个晶格中,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一个氧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这样,使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
而在水中分子运动既能破坏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束缚而又不使分子作剧烈运动导致分子间频繁碰撞,各分子间可发生相对滑动而相互交错,这样就会互相填补空隙~因而体积变大。
(6)冰熔化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就会开始熔化,变为液态水。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冰开始融化的时候,是以结晶内的一个水分子开始脱离结晶为契机,相关机制有助于弄清含水的蛋白质出现结构变化的机制。
如果用电灯等的强光照射,冰的内部就会熔化,浮现出称为“冰花”的类似雪结晶的形状。来自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和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调查冰从内部开始熔化的现象,利用计算机演算了由约1000个水分子形成的冰被加热时将发生什么变化。
冰的结晶是水分子呈六角形规则排列的结构。加热之后,首先是一个水分子从结晶脱离,开始自由运动,而这个水分子并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导致结晶出现歪曲。而结晶一旦出现歪曲,就会逐渐扩大,最终整个结晶分解,变为液体形态。
7. 如图所示为“探究冰和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探究冰熔化的是______(a/b)装置,图中还缺少的
如图所示a装置直接加热熔化的实验,而烛蜡利用水浴法加热,故探究冰熔化的内是a装置;
图为由于容室温高于冰的熔点,所以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可行的;
乙图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受热比较均匀;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物质温度和状态的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a;秒表(或钟);受热均匀;状态.
8. 某实验小组观察200g冰熔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收集实验数据后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冰的比
(1)3、2、1 (2)方向 (3)不变;增大 (4)快;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
9.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图中试管较小,如果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受热会不均匀,且温度上升较快,不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可以选用乙装置,使冰在空气中吸热自行熔化;
该实验应选用碎冰块来进行实验,这样受热均匀,效果较好;
(2)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3)冰在加热后2min到第6min这段时间虽然不断的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加热至第6min时是液态;
(4)冰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虽然未给冰加热,但周围温度高于冰的温度,所以冰可以吸收到热量;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1)a;碎冰块;(2)秒表;(3)4;液态;(4)需要;液化.
10.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
(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
(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4)由图象知,冰达到熔点后熔化,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因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所以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酒精灯;
因为水沸腾的时候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而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图中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
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4;
(3)如图所示;
(4)不变;
(5)酒精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