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液漏斗检漏方法
分液漏斗的检漏方法:
步骤1、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端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观察磨口塞处是否漏水。
分液漏斗的上端磨口塞、颈部旋塞与分液漏斗是配套使用的,如不配套,往往漏液。若分液漏斗漏液,可在颈部旋塞涂一点凡士林,将旋塞芯塞进旋塞,旋转数圈使润滑脂均匀分布,再在旋塞的凹槽处套上一圈橡皮圈,以防活塞芯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松动。
(1)化学实验装置检漏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上层从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B. 如何检验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要检查配有烧瓶的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首先应将装置连接好,把导气管口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心紧贴烧瓶外壁,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把手移开,一会儿,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可判断该装置不漏气.
C. 分液漏斗如何检漏
1、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
原理: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在分液漏斗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水面不能持续下降,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3)化学实验装置检漏方法扩展阅读:
1、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做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
使用实用,可使实验操作过程利于控制,减少劳动强度,当需要分离的液体量大时,只需搬动活塞的三通便可将斗体内的两种液体同时流至下管,无需更换容器便可一次完成。
在初中阶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则是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装置是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一种功能较好的实验器皿。
2、使用方法:
过程:检漏 ,加液,振摇,静置,分液,洗涤。
3、用途:
固液或液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 :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
物质分离提纯:对萃取后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液体进行分液。
D. 高中化学实验中需要查漏装置及具体方法
容量瓶---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使其倒立专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处检属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这样做两次检查是必要的,因为有时瓶塞与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滴定管---使用前先在管中注入水,树直观察下端是否漏液。
E. 化学实验中,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各种不同的方法
最简单常用的是,在要检查的装置中插一弯管,在管中放入一小段水。然后微加热装置,观察玻管中的水是否移动,产生移动说明装置气密性较好!不移动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差。
F. 化学:各种玻璃实验器材的检漏方法
各种仪器的验漏首先都要创造一个内部密闭的环境(注水,关闭活塞等),然后通过气体压强,利用液面差来看是否漏气。
许多仪器连在一起的就分段来进行检查。高考时这种题很灵活,不可能单纯的考那些普通仪器气密性检查的,主要要掌握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容量瓶的检漏方法:将容量瓶塞紧倒置,看有无水漏出,若没有将瓶塞旋转180°再次倒置,若仍然不漏则检漏完成。
酸式滴定管的检漏方法:酸式滴定管关闭旋塞,先小心灌入自来水到0刻度线上,打开旋塞,使水充满旋塞下部的滴管部分,然后把水放到0刻度线,关闭旋塞,静置,观察液面的稳定情况,及各部位有无漏液的情况,然后把旋塞转180度,再做类似的观察,都没有漏的情况后,把滴定管洗净,凉干,用之前,在旋塞磨口两端稍稍抹一点点凡士林,或是直接用即可。
分液漏斗的检漏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倒置漏斗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将活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观察,若还是不漏水,则活塞的密封性能合格 。
G. 化学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主要有三种方法:
1.手握法
对于容积较小(如试管)又没有装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o2,nh3,ch4等气体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2.酒精灯微热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积又较大的装置(如圆底烧瓶),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气体的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给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圆底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使管(或瓶)内温度升高少许,有气泡从管口逸出,移开酒精灯后,又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3.注水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的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h2,h2s等气体和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的气密性的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马上旋紧活塞(或夹紧弹簧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②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向试管内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进入试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说明
1.对于气体发生装置容积较大(如圆底烧瓶)或室温与手心温度接近时,采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效果更好。
2.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则不必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则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H. 化学实验怎样检漏
可以给容器内注入气,然后用肥皂水试,若该处冒气泡,表明漏气。
I. 检查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础。气密性检查主要分为:微热法(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等,检查原理为:改变内部压强大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产生水柱。具体方法如下:
一、微热法(热胀冷缩法)
原理: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试管+导管)的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锥形瓶(或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锥形瓶,加热片刻即可),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二、注水法(液差法)
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实例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不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高出装置内部水面一段距离,形成液面差,观察液面差稳定无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
关闭启普发生器下面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不断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再关闭启普发生器上面活塞后,继续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反应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3、U型管的气密性检查
将U型管的一端的弹簧夹关紧,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三、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
原理:利用针筒的打气与抽气使装置内部的气压变大变小。抽气时,内部气压变小时,外部气压大,外界气压大,外界气体进入形成气泡。打气时,装置内部的气压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实例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锥形瓶的双孔塞,一个放长颈漏斗,另一孔与针筒相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至长颈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利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打气或抽气。
向外抽气时,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向内打气时,装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J. 如何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
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