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电磁驱动实验装置

电磁驱动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6-16 09:42:19

Ⅰ 电磁驱动实验中,蹄形磁铁中间的圆柱形转子,为什么可以用铝质材料,铝不是不导磁的吗,怎么可以受到安培

转子转动的动力来自于线圈产生的电磁力,电磁力不依赖于铁质或铝质介质而存在。只要线圈中通电,就会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作用在转子芯(任何材质都可以)上可以驱动转子轴旋转。
至于用铝质而不是用铁质,正是为了避免铁质材料在电磁环境下产生永磁性,而对实验造成偏差。

Ⅱ 电磁驱动原理

一根导线有电流流过时,在导线的外部就会产生磁场,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如果大拇指指向电流流动方向,那么其他四指的指向就是磁场方向。将这个导线缠绕在纸管(非铁磁材料管)上,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就会叠加,再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如果四指指向电流流动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磁场的磁力线方向,规定磁力线的流出方向为N(磁北极),流入方向为S(磁南极)。实验表明,铁磁材料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的作用(想想磁铁对铁质钥匙的吸引作用)。
现在回到问题上来,电磁阀有一个缠有导线的非金属骨架(金属骨架会产生涡流,造成磁力损失),骨架中有一个铁磁材料棒,当导线中有电流(直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就会与推动铁磁材料棒运动(只要有足够的电流强度),这个材料棒的一端与阀门的柱塞相连接,磁场的作用就会改变阀门的状态,这个状态的改变,也就是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Ⅲ 中国对”人造太阳“计划有哪些贡献

中国在2003加入该”人造太阳“计划,除了参与投资外,中国还承担反应堆里部分组件的设计和生产。中国既是ITER计划成员国还是重要设备生产商。

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聚龙一号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瓶中的太阳’”首度亮相,让公众了解到军事应用为牵引研制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如何在民用领域发挥作用。

中国在”人造太阳“计划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对于次计划的贡献越来越大。

Ⅳ 批量生产电磁炮并销售给他人做物理实验是否合法

批量生产“电磁驱动”的实验装置,并销售只要按规定注册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经鉴定属于“电磁炮”的范畴,那就是武器,应该不会批准生产,未经批准就生产已经违法,还销售就问题更大了。

Ⅳ 物理题 高斯枪是一种利用电磁驱动将子弹发射出去的装置,其原理简图如图甲.当扣动扳机线圈里面流

AB、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为阻碍磁通量增加,则导致线圈与磁铁转动方向相同,但快慢不一,线圈的转速一定比

Ⅵ 电磁驱动原理是什么

电磁驱动技术原理:

在磁场运动时带动导体一起运动,这种作用称为“电磁驱动”作用。当磁铁转动时,设某时刻磁铁的N极处在金属圆盘的半径Oa处,根据楞次定律此时在圆盘上将产生涡流,结果在该半径处形成由a流向O处的感应电流。

该感应电流处于旋转磁场中,将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此力将产生一个促使金属圆盘按磁场旋转方向发生转动的力矩。此时从磁铁S极处产生的感应电流所受的力而产生的力矩,同样是促使金属圆盘按磁场旋转的方向发生转动。结果金属圆盘按磁场的转动方向发生旋转。

应用领域

电磁驱动作用可用来制造测量转速的电表,这类转速表常称为磁性转速表。在发电机中为了保证产生的交流电频率f=50秒-1,就必须控制转子的转速。在其他情况中,为了充分发挥机器的效率和正确地使用机器,也常需测量其转速,然后进一步加以控制和调节。

Ⅶ 法拉第发现了什么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能够引起附近小磁针的摆动。


奥斯特关于电和磁相互作用—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立即震动欧洲,很多人都展开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寻找奥斯特实验的逆现象------磁产生电。

1825年,瑞士的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流产生。

但是在实验时,科拉顿为了排除磁铁移动时对灵敏电流计的影响,他通过很长的导线把接在螺旋线圈上的灵敏电流计放到另一间房里。

他想,反正产生的电流应该是“稳定”的(当时科学界都认为利用磁场产生的电应该是“稳定”的),插入磁铁后,如果有电流,跑到另一间房里观察也来得及。

就这样,科拉顿开始了实验。然而,无论他跑得多快,他看到的电流计指针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

科拉顿失败了。科拉顿的这个失败,是一个什么样的失败呢?

后人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人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失败”。因为科拉顿的实验装置设计得完全正确,如果磁铁磁性足够强,导线电阻不大,电流计十分灵敏,那么在科拉顿将磁铁插入螺旋线圈时,电流计的指针确实是摆动了的。

也就是说,电磁感应的实验是成功了,只不过科拉顿没有看见,他跑得还是“太慢”,连电流计指针往回摆也没看见,有人说,这是一次“遗憾的失败”。

因为科拉顿如果有个助手在另外那间房里,或者科拉顿就把电流计放在同一间房里看得见的地方,那么电磁感应的发现的桂冠肯定是属于科拉顿的。

真正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的是法国的D.F.J.阿喇果。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影响小磁针的实验,法国物理学家阿喇果非常兴奋的把这个事情报告给法国科学院,法国科学界立即展开了电磁实验,其中安培、毕奥—萨阀尔等人做出了重大成绩。阿喇果本人也积极的展开了电磁实验。

1822年D.F.J.阿喇戈和A.von洪堡在测量地磁强度时,偶然发现金属对附近磁针的振荡有阻尼作用。1824年,阿喇戈根据这个现象做了铜盘实验,发现转动的铜盘会带动上方自由悬挂的磁针旋转,但磁针的旋转与铜盘不同步,稍滞后。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是最早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但由于没有直接表现为感应电流,当时未能予以说明,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法拉第强烈认识到:自然界是对称的,既然有变化电能够变成磁,磁应该就可以变成电。阿喇戈不但没有这种深刻的认识,也没有认识到磁变电实验一旦成功,可以对人类造成剧烈的影响,而法拉第很清楚这一点。

法拉第在别人嘲笑他研究磁生电有什么狗屁用处时候,毫不客气的反驳:你生儿子有什么用处?

美国的奥尔贝尼学院物理学教授亨利(HenryJoseph)在1829年改进了电磁铁,他用绝缘导线密绕在铁芯上,制成了能提起近一吨重物的强电磁铁。


同年,亨利在用实验证明不同长度的导线对电磁铁的提举力的影响时,发现了电流的自感现象:断开通有电流的长导线可以产生明亮的火花。

1832年,他在发表的论文中宣布发现了自感现象。1835年1月,亨利向美国哲学会介绍了他的研究结果,他用14个实验定性地确定了各种形状导体的电感的相对大小。他还发现了变压器工作的基本定律。

1830年8月,亨利在实验中已经观察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早一年。但是当时亨利正在集中精力制作更大的电磁铁,没有及时发表这一实验成果,失去了发现权。有人说他当时忙于旅行结婚,也有人说他因为教授职务,不能过多时间用于研究。

亨利的电磁铁为电报机的发明作出了贡献,实用电报的发明者莫尔斯和惠斯通都采用了亨利发明的继电器。

亨利一生有许多创造发明,但他从不拿去申请专利,总是无偿地向社会公布。1878年5月13日亨利在华盛顿去世。

世界公认英国的法拉第是电磁感应的发现者,主要原因是,他认识到电磁感应关键是线圈和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

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的五个现象,既发生电磁感应的五种情景: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后来韦伯和纽曼把这5中情形总结为磁通量变化,统称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831年8月,法拉第在软铁环两侧分别绕两个线圈,其一为闭合回路,在导线下端附近平行放置一磁针,另一与电池组相连,接开关,形成有电源的闭合回路。实验发现,合上开关,磁针偏转;切断开关,磁针反向偏转,这表明在无电池组的线圈中出现了感应电流。


法拉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非恒定的暂态效应。紧接着他做了几十个实验,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形概括为5 类: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并把这些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

法拉第还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导体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与导体的导电能力成正比,他由此认识到,感应电流是由与导体性质无关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即使没有回路没有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依然存在。

后来,给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以及描述电磁感应定量规律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公式并非法拉第亲自给出)并按产生原因的不同,把感应电动势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两种,前者起源于洛伦兹力,后者起源于变化磁场产生的有旋电场。

法拉第始终认为,各种自然力都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经过近10年的时间,直到1831年,他终于发现:一个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尽管无法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通电电流,但是在通电线圈的电流接通或中断的时候,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计指针却有微小的偏转。

法拉第抓住这个发现反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这个现象。他又设计各种其他的实验,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这就是有名的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的这个发现终于开通了在电池之外大量产生电流的新道路。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使人类获得了打开电能宝库的金钥匙,在征服和利用自然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科学成就。

利用这个原理,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的雏形。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制成了实用的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建立了火力和水力发电站,使电力普遍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一切都与法拉第的伟大贡献密不可分

Ⅷ 什么是电磁驱动

在磁场运动时带动导体一起运动,这种作用称为“电磁驱动”作用。当磁铁转动时,设某时刻磁铁的N极处在金属圆盘的半径Oa处,根据楞次定律此时在圆盘上将产生如图所示的涡流,结果在该半径处形成由a流向O处的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处于旋转磁场中,将受到磁场的作用力。此力将产生一个促使金属圆盘按磁场旋转方向发生转动的力矩。此时从磁铁S极处产生的感应电流所受的力而产生的力矩,同样是促使金属圆盘按磁场旋转的方向发生转动。结果金属圆盘按磁场的转动方向发生旋转。但是如果圆盘的转速达到了与磁场转速一样,则两者的相对速度为零,感应电流便不会产生,这时电磁驱动作用便消失。所以在电磁驱动作用下,金属圆盘的转速总要比磁铁或磁场的转速小,或者说两者的转速总是异步的。感应式异步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电磁驱动作用可用来制造测量转速的电表,这类转速表常称为磁性式转速表。我们知道在发电机中为了保证产生的交流电频率f=50秒-1,就必须控制转子的转速。在其他情况中,为了充分发挥机器的效率和正确地使用机器,也常需测量其转速,然后进一步加以控制和调节。用磁性式转速表测量转速时,将被测机器的转轴通过连接器和传动机构与转速表中的永久磁铁的转轴相连,永久磁铁一般是由一块充以四个极的磁钢制成,这便形成一个旋转磁场。在永久磁铁的上方有一个金属圆盘,称为感应片。感应片与永久磁铁间有很小的气隙,两者互不接触。当永久磁铁随着机器的转轴旋转时,感应片上将产生涡流。这涡流又将受到这旋转磁场的作用力,结果感应片被驱动,从而沿永久磁铁的旋转方向运动。感应片的转动将带动与感应片转轴相连的弹簧,将其扭紧,从而产生弹性恢复转矩。最后,当感应片转过一定的角度,由电磁驱动作用产生的转矩刚巧与弹性恢复的转矩抵消时,便达到一个暂时平衡状态。由机器带动转动的永久磁铁转速越快,感应片受到的电磁驱动作用所产生的转矩越大,因而指针的偏转角度就越大。这样,便可通过指针的偏转角度来显示机器的转速。

Ⅸ 高中物理题 关于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天花板上吊一根弹簧,弹簧上在竖直平面内吊有一个线圈,在线圈的下端竖直有一块磁铁,上段为N级,现将磁铁向上插,线圈会向上运动,即弹簧收缩。
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可以用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或左手定则来详细地解释一下么??
回答:可以啊,将磁铁向上插,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感应磁场要住,阻碍它变大产生一个与磁铁相反的磁场,即感应磁场方向向下,相当于线圈下端为N极,同名次及相互排斥,线圈会向上运动,即弹簧收缩。
花板上吊一根细线,细线下端竖直吊有一个线圈,在线圈左端放一块磁铁,磁铁左端是N级,请问线圈会怎样运动?可以像上题一样详细解释一下么??
回答;无论磁铁那段是N极,磁铁靠近线圈,线圈都向右运动,磁铁远离线圈,线圈都向在运动,记住一个口诀“来斥去留”即相互靠近时排斥,远离时吸引。原理和第一问一样

阅读全文

与电磁驱动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床控制电压怎么样 浏览:405
铸造厂的炉渣和炉灰怎么处置 浏览:674
各种测温设备怎么安装 浏览:375
实验室模拟硫酸的工业制法的装置 浏览:498
仪表盘外循环是什么 浏览:789
怎么取消qq我的设备 浏览:525
滑动轴承是什么学科 浏览:552
轴承坏了和轴承跑位有什么区别 浏览:299
气体为什么会出现超声波 浏览:801
徐州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543
二次设备室预留多少屏柜 浏览:41
生产汽车尿素设备哪个品牌好啊 浏览:956
魅工具箱像素 浏览:425
户外跑步器材里程是什么单位 浏览:386
如何成为合格的机械设计师 浏览:630
燃电大米加工设备哪个牌子好 浏览:320
河北隆尧做什么机械多 浏览:370
轴承如何提取货源 浏览:985
阀门井中的管道需加装套管吗 浏览:724
法兰克加工中心机床怎么调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