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力的较量实验装置观察到的现象

力的较量实验装置观察到的现象

发布时间:2022-06-16 08:05:49

1. 探索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 所用器材:铁丝圈 细线 脸盆 肥皂水 分三步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1)把一根细线松弛地栓在铁丝环上,把环在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皂膜.把一边的皂膜弄破,会发现,细线向另一边弯曲拉成弧形.这说明分子有作用力,引力使液面有收缩趋势.
(2)把一个细线圈拴在铁丝环,使环上布满皂膜,弄破细线圈里面的皂膜,外面的皂膜会把线圈张紧成圆形.这也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
以上是两个实验.可能实验过程没有细分.你自己看看分分三个步骤吧

2. (1)观察现象一:图甲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1)此题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知识点有:
物理现象:拉弹性钢片使钢片变弯.
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理现象:拉弹性钢片使钢片变弯.
物理知识:机械能转化为钢片的弹性势能.
物理现象:塑料片飞出后,小钢球落在支柱上.
物理知识:小钢球具有惯性.
(2)①根据图乙的实验现象和数据,接触表面由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分别为:0.27m--0.42m--0.79m,可见表面摩擦力越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得出推论:若平面非常光滑,运动的小车不受力时,
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B、D正确,C错误.
②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小车最终停下来,小车的最后速度也相同,都为零,因此小车的速度变化是相同的.
但是小车在摩擦力越大的表面上,运动时间越短,速度减小得越快;在摩擦力越小的表面上,
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故A正确;由此可见:可以反驳的说法是C.
(3)图丙中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
说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的压强逐渐增大;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
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故答案为:(1)小钢球保持静止;小钢球具有惯性;(2)C;
(3)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力的较量实验得出哪些结论

材料准备

1个塑料杯,细绳,1个圆珠笔笔杆,剪刀,1小卷胶带,一些弹球。

实验步骤

1在杯口处剪两个洞,穿入细绳,把绳子系在一起打个结,再从绳结上接一段长约40厘米的绳子。

2用这段绳子穿过圆珠笔笔筒,并在另一端系上胶带卷。

3在杯子里装满弹球,然后把它放在桌面上。

4握紧笔筒,让用线连着的胶带卷快速旋转。产生现象

过了一会儿,装满弹球的杯子离开桌面向上升了起来。

原因解答

旋转的胶带卷受到了一个向外的力,即离心力,它向上拽细线,这样就克服了杯子的重力。

4. 力的较量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我做出的猜想是……我得出的结论是……

5. 描述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1。在盛有足量盐酸的试管中,加入一根生锈的铁钉。生锈的铁钉逐渐溶解,铁钉周围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开始三氧化二铁溶于盐酸生成黄色的氯化铁 ,后来铁与盐酸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
2。在盛有少量新制备的氧化铜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稀盐酸。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呈蓝色.(生成蓝色的氯化铜)

6. 教育心理学中观察力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法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实验与观察不同,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或改变条件,使心理事实按实验者的愿望发生变化,并能反复进行,以便全面分析研究.心理实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一般较多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借助实验室实验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在还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某种自然环境条件或教学环境条件来研究某些心理现象.但一般地说,实验室实验多用于对一些简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而对于研究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现象,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自然实验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变更某些条件、控制其他条件,以观察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的一种方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实验室实验和自然观察之间的一种方法.与实验室实验不同,它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况下进行的,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能较真实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它也和自然观察法不同,不是纯客观地观察教育的自然进程,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改变某些条件,给被试以必要的影响,从而观察所产生的变化,所以比较具有主动性,所得结果比较准确.自然实验是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的内容,可以主要区分为教育实验与教学实验.教育实验所研究的是学生个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中的心理学问题.教学实验是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它们都是在教育、教学的自然进程或准自然进程中进行的,所以都属于自然实验的一种.

7. 物理题,解释实验现象: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听到的声音不同.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鼓面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其所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

8. 试验中观察到牛顿环的中心是亮斑,为什么

牛顿环理想接触时,中心应为暗点,原因是牛顿环平板玻璃和平凸透镜间形成不同厚度的空气膜,空气膜上下两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现象。

由于牛顿环接触中心处空气膜厚度为0,空气膜上下两面的反射光光程差为0,而由于有半波损失,所以实际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两反射光发生相消干涉,是暗点。

由于平凸透镜的重力作用,接触点发生形变,造成的是暗斑。

(8)力的较量实验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扩展阅读:

用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触,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时,可以看到接触点为一暗点,其周围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彩色圆环;而用单色光照射时,则表现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单色圆圈。

这些圆圈的距离不等,随离中心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窄。它们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线相互干涉而形成的干涉条纹。

牛顿环仪是由曲率半径为R的待测平凸透镜L和玻璃平板P叠装在金属框架F中构成,如下右图所示。框架边上有三个螺钉H,用来调节L和P之间的接触,以改变干涉条纹的形状和位置。调节H时,螺钉不可旋得过紧,以免接触压力过大引起玻璃透镜迸裂、破损。

9. 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水已经沸腾了。

(1)实验中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2)①根据图象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②水沸腾前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水沸腾前,温度先上升得快,后上升的慢; (3)液体质量越大,吸热后温度上升的会慢一些; 去掉盖子后,水的热量散失多一些,其温度会上升的慢一些.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气泡,且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2)①吸热温度不变;②温度先上升得快,后上升的慢; (3)①增加水的质量;②去掉盖子.

10. (1)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给直导线(铝棒)通电,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1实验现象说

(1)
1、处于磁场中的导体不通电时,线圈不运动说明线圈不受力;通电后,线圈运动起来,说明线圈受到力的作用,由此可知,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理论制成的.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因此在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磁场方向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2)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要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可以改变电流方向,也可以改变磁场方向,但不能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2、线圈不转动的原因是此时处于磁场中的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由题意可知:由于转动轴的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只有线圈转动轴带有绝缘漆皮的位置与支架接触,导致了开关闭合,但电路仍然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因此只要转动一下线圈,使转动轴不带绝缘漆皮的位置与支架接触即可构成通路,从而使电动机转动起来.
3、要改变线圈受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磁场的强度和通过线圈的电路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磁场的强度不易随意调节,但可以利用滑动变阻器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故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1、磁场对电流;电动;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是否跟磁场方向有关.
(2)1、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磁场的方向;
2、C;
3、滑动变阻器.

阅读全文

与力的较量实验装置观察到的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床控制电压怎么样 浏览:405
铸造厂的炉渣和炉灰怎么处置 浏览:674
各种测温设备怎么安装 浏览:375
实验室模拟硫酸的工业制法的装置 浏览:498
仪表盘外循环是什么 浏览:789
怎么取消qq我的设备 浏览:525
滑动轴承是什么学科 浏览:552
轴承坏了和轴承跑位有什么区别 浏览:299
气体为什么会出现超声波 浏览:801
徐州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543
二次设备室预留多少屏柜 浏览:41
生产汽车尿素设备哪个品牌好啊 浏览:956
魅工具箱像素 浏览:425
户外跑步器材里程是什么单位 浏览:386
如何成为合格的机械设计师 浏览:630
燃电大米加工设备哪个牌子好 浏览:320
河北隆尧做什么机械多 浏览:370
轴承如何提取货源 浏览:985
阀门井中的管道需加装套管吗 浏览:724
法兰克加工中心机床怎么调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