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旋锁装置无损检测标准是什么

旋锁装置无损检测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6 00:58:04

『壹』 无损探伤的标准有哪些

无损探伤的标准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

无损检测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具有非破坏性,因为它在做检测时不会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

第二具有全面性,由于检测是非破坏性,因此必要时可对被检测对象进行100%的全面检测,这是破坏性检测办不到的;

第三具有全程性,破坏性检测一般只适用于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如机械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拉伸、压缩、弯曲等,破坏性检验都是针对制造用原材料进行的,对于成品和在用品,除非不准备让其继续服役,否则是不能进行破坏性检测的,而无损检测因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

所以,它不仅可对制造用原材料,各中间工艺环节、直至最终产成品进行全程检测,也可对服役中的设备进行检测。

(1)旋锁装置无损检测标准是什么扩展阅读

无损检测已不再是仅仅使用X 射线,包括声、电、磁、电磁波、中子、激光等各种物理现象几乎都被用做于了无损检测。

譬如: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目视检测、红外检测、微波检测、泄漏检测、声发射检测、漏磁检测、磁记忆检测、热中子照相检测、激光散斑成像检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等等,而且还在不断地开发和应用新的方法和技术。

一些看上去非常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实际上也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新技术,譬如:

射线检测——传统技术是:胶片射线照相(X 射线和伽马射线)。新技术有:加速器高能X射线照相、数字射线成像(DR)、计算机射线照相(CR,类似于数码照相)、计算机层析成像(CT)、射线衍射等等。

超声检测——传统技术是:A 型超声(A 扫描超声,A 超)。新技术有:B 扫描超声(B 超)、C 扫描超声(C 超)、超声衍射(TOFD)、相控阵超声、共振超声、电磁超声、超声导波等等。

『贰』 γ射线探伤

铅板是吸收而不是反射
r射线的穿透力比x射线还厉害 能穿透薄铅板的版
γ射线探伤 用的都是权功率及其微弱的涉嫌 另外 由于高穿透性和定向性 一般不会直接威胁的健康 但是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之中 是否有害 要是具体情况定

一般在有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 都有适当的补贴

另外 没有什么安全距离的说法 只有当量辐射量
一般补贴标准就是参照这个标准的

『叁』 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标准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标准汇编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卷(上)(第二版)

一、通用与综合

GB/T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 6417-1986 金属溶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
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JB 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无损探伤
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 无损检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分离机锻焊件常规无损探伤技术规范
二、表面方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检测术语 渗透检测
GB/T 12604.5-1990 无损检测术语 磁粉检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渗透检验方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方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 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T 18851-2002 无损检测 渗透检验 标准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压缩机重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 6064-19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 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 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 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 技术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探伤
JB/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
JB/T 7411-1994 电磁轭探伤仪 技术条件
JB/T 7523-1994 渗透检验用材料 技术要求
JB/T 8118.3-1999 内燃机 活塞销 磁粉探伤技术条件
JB/T 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JB/T 8466-1996 锻钢件液体渗透检验方法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JB/T 8543.2-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JB/T 9213-1999 无损检测 渗透检查 A型对比试块
JB/T 9216-1999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JB/T 9218-1999 渗透探伤方法
JB/T 9628-1999 汽轮机叶片 磁粉探伤方法
JB/T 9630.1-1999 汽轮机铸钢件 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JB/T 9736-1999 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磁粉探伤方法
JB/T 9743-1999 内燃机 连杆螺栓 磁粉探伤技术条件
JB/T 9744-1999 内燃机零、部件 磁粉探伤方法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卷(中)(第二版)

三、辐射方法

GB/T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 4835-1984 辐射防护用携带式X、γ辐射剂量率仪和监测仪
GB/T 5294-2001 职业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外照射监测
GB/T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GB/T 9582-1998 工业射线胶片ISO感光度和平均斜率的测定(用X和γ射线曝光)
GB/T 10252-1992 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
GB/T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 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
GB/T 11806-2004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GB/T 11851-1996 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GB/T 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 射线检测
GB/T 12604.8-1995 无损检测术语 中子检测
GB/T 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GB/T 13161-2003 直读式个人X和γ辐射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监测仪
GB/T 13653-2004 航空轮胎X射线检测方法
GB/T 14054-1993 辐射防护用固定式X、γ辐射剂量率仪、报警装置和监测仪
GB/T 14058-1993 γ射线探伤机
GB/T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T 16363-1996 X射线防护材料屏蔽性能及检验方法
GB/T 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GB/T 16757-1997 X射线防护服
GB/T 17150-1997 放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第1部分: 工业X射线探伤
GB/T 17589-1998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
GB/T 17925-1999 气瓶对接焊缝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
GB/T 18043-2000 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8465-2001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T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 19348.1-2003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 1 部分: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系统的分类
GB/T 19348.2-2003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 2 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
JB/T 5453-1991 工业Χ射线图像增强器 电视系统技术条件
JB/T 6440-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JB/T 7260-1994 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JB/T 7412-1994 固定式(移动式)工业Χ射线探伤仪
JB/T 7413-1994 携带式工业Χ射线探伤机
JB 7788-1995 500kv以下工业Χ射线探伤机 防护规则
JB/T 7902-1995 线型象质计
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JB/T 8543.1-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 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JB/T 8764-1998 工业探伤用Χ射线管 通用技术条件
JB/T 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JB/T 9402-1999 工业Χ射线探伤机 性能测试方法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卷(下)(第二版)

四、声学方法

GB/T 1786-1990 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2970-2004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3310-1999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4162-1991 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5193-1985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5777-1996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6402-1991 钢锻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6519-2000 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检验方法
GB/T 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7734-2004 复合钢板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7736-200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
GB/T 8361-2001 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8651-2002 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 8652-1988 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11259-1999 超声波检验用钢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GB/T 11343-1989 接触式超声斜射探伤方法
GB/T 11344-1989 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 12604.1-1990 无损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
GB/T 12604.4-1990 无损检测术语 声发射检测
GB/T 12969.1-1991 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13315-1991 锻钢冷轧工作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13316-1991 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 18182-2000 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GB/T 18256-2000 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 用于确认水压密封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GB/T 18329.1-2001 滑动轴承 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 18694-2002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GB/T 18852-2002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
JB/T 1581-1996 汽轮机、汽轮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探伤方法
JB/T 1582-1996 汽轮机叶轮锻件超声探伤方法
JB/T 4008-1999 液浸式超声纵波直射探伤方法
JB/T 4010-1985 汽轮发电机用钢制护环超声探伤方法
JB/T 5093-1991 内燃机摩擦焊气门超声波探伤技术条件
JB/T 5439-1991 压缩机球墨铸铁零件的超声波探伤
JB/T 5440-1991 压缩机锻钢零件的超声波探伤
JB/T 5441-1991 压缩机铸钢零件的超声波探伤
JB/T 5754-1991 单通道声发射检测仪 技术条件
JB/T 6903-1993 阀门锻钢件超声波检查方法
JB/T 6916-1993 在役高压气瓶声发射检测和评定方法
JB/T 7367.1-2000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 7522-1994 材料超声速度的测量方法
JB/T 7524-1994 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 7602-1994 卧式内燃锅炉T 形接头超声波探伤
JB/T 7667-1995 在役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评定方法
JB/T 8283-1995 声发射检测仪器 性能测试方法
JB/T 8428-1996 校正钢焊缝超声波检测仪器用标准试块
JB/T 8467-1996 锻钢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 8931-1999 堆焊层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 9020-1999 大型锻造曲轴的超声波检验
JB/T 9212-1999 常压钢质油罐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 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 9219-1999 球墨铸铁超声声速测定方法
JB/T 9630.2-1999 汽轮机铸钢件 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JB/T 9674-1999 超声波探测瓷件内部缺陷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 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 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3-1999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 技术条件
JB/T 10326-2002 在役发电机护环超声波检验技术标准
五、电磁方法、泄漏和红外方法

GB/T 5126-2001 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5248-199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 7735-2004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 11260-1996 圆钢穿过式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 11813-1996 压水堆核燃料棒的氦质谱检漏
GB/T 12604.6-1990 无损检测术语 涡流检测
GB/T 12604.7-1995 无损检测术语 泄漏检测
GB/T 12604.9-1996 无损检测术语 红外检测
GB/T 12606-1999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GB/T 12969.2-1991 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检验方法
GB/T 13979-1992 氦质谱检漏仪
GB/T 14480-1993 涡流探伤系统 性能测试方法
GB/T 15823-1995 氦泄漏检验
GB/T 17990-1999 圆钢点式(线圈)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肆』 什么是无损检测新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在不损伤被检测对象的条件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
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件等内部和
表面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作出判断和评价!
无损检测的目的在于定量掌握缺陷与强度的关系"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设备%构
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以便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及时发现故
障"保证设备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
无损检测一般有三种含义"即无损检测!"# %!$%&’()*+,)-.’#’()-%/&#无损检查!"0%!$%&’()*+,)-.’
0%(1’,)-$%&和无损评价!"2%!$%&’()*+,)-.’2.34+3)-$%&!目前"所说的无损检测大多指!"#!但是"近年
已逐步从!"#和!"0向!"2过渡"也即用无损评价来代替无损检测和无损检查!一方面是!"2包含了
!"0和!"#$另一方面!"2还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它要求无损检测工作者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更扎实的基
础和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一般地说"!"#仅仅是检测出缺陷$!"0则以!"#检测结果为判定基础"对检
测对象的使用可能性进行判定"含有检查的意思$而!"2则是指掌握对象的负载条件#环境条件%如断裂力
学中预测材料的安全性及寿命等&下"对构件的完整性#可靠性及使用性能等进行综合评价!
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涉及的领域
不仅局限于无损检测和试验"还涉及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制造工艺#产品设计#断裂力学#数据处理#模式识别
等多种学科和专业技术领域!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几乎涉及到现代物理学的各个分支!据统计"
已经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各种无损检测诊断方法已达56余种!特别是激光#红外#微波#超声#声发射#工业
7#"工业内窥镜等无损检测诊断方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86世纪96年代和56年代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兴旺时期"各种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
86世纪:6年代和;6年代"在无损检测仪器的研制和改进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并迅速走向工业现场
和向实用化发展!
金属陶瓷管的小型轻量<射线机#<射线工业电视和图像增强与处理装置#安全可靠的!射线装置和微
波直线%回旋&加速器等都应用于工业现场!<射线#!射线和中子射线计算机辅助层析摄影技术%7#技术&
在工业无损检测中已经得到成功地应用!黑白和彩色超声波电视装置"=扫描"7扫描和超声全息成像装置
及超声显微镜"具有多种信息处理和显示功能的多通道#全波形声发射监测系统"以及采用自适应网络对缺
陷波形进行识别和分析的微机化智能无损检测诊断仪器已开始应用!用于高速自动化检测的漏磁#录磁探
伤装置和多频多参量涡流测试仪"各类高速#高温#高精度和远距离检测等技术和设备都获得了迅速发展!
微型计算机在数据和图像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使某些项目达到了在线和实时检测的目
的!
采用机器人自动跟踪复杂形面构件的超声多维扫查成像系统"它能在三台微机交互控制下工作!操作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和7>>语言"通过在中文平台下的?-%&$@(编程"实现操作系统汉化和用户友好
的操作界面"并能对缺陷进行三维显示和轨迹扫查!
实现复杂形面复合构件的超声扫查成像检测"是近年来国外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领域研究的前沿课
题!该系统利用现代机器人技术#自适应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7A"’7AB 等技术与无损检测技
术有机结合"能以三维7扫查图像再现被测构件内部质量%如缺陷&信息"满足了现代质量对无损检测的要
第一篇#无损检测技术综述C
求!
复杂形面构件超声多维扫查成像机器人"已用于飞行器多种复杂形面构件%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构
件&的实时快速多维扫查成像检测!扫查速度可达D66E’("动态扫查精度为6F6DEE"重复精度G6F6DEE!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正向快速化#标准化#数字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高灵敏度#高
可靠性#高效率的无损检测诊断仪器和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和验收标准的制定"无损检测诊断操作步骤
的程序化#实施方法的规范化#缺陷判伤和评价的标准化等!另外还要进行全国统一的人员资格培训#鉴定
和考核!可以预见"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实现质量控制#过程监控#改进工艺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
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伍』 无损检测中的UT RT MT PT ET 都是什么意思学习的时候这些有什么不同吗

1、UT: Ultrasonic test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这些方法是不同的检测手段,学习时要分别学习,他们的理论基础不同、检测原理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缺欠效果各有偏重,互为补充。

参考资料:网络-超声波探伤网络-磁粉探伤法网络-射线检测网络-渗透检测网络-涡流检测

『陆』 X射线无损探伤是什么标准

好像没有单独的X射线探伤标准,只有射线探伤标准,包括γ射线的。目前常用的标专准是JB/T4730标准,还有属GB3323标准,这样看你在哪个行业了,生产出口产品还有执行ASME标准、欧盟标准的。

楼上说的标准,是探伤机的制造标准,不是探伤标准。

『柒』 桩基动态无损检测法

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工程的蓬勃兴起,在地基工程中,桩基础被广泛地使用。桩基具有防震、抗震、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均匀等特点。由于桩基是建筑物的持力基础,桩基的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在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造成部分桩出现断裂、缩颈、扩颈、混凝土离析和蜂窝等现象,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是建筑物的长期隐患。

传统检测桩基完整是采用钻探取心法测定桩基承载力,采用静载荷压桩试验。这些方法虽直观,但均存在设备笨重、成本高、工期长、检测数量少、随机性大等缺陷。而且,1%的验桩率远远不能评价全部桩基质量。

动态无损检测法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简便、无损、可靠等优点。

一、桩的动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近况

1.桩的动测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

近十年来,国外在桩动测技术方面有两件事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对国外广泛应用的波动方程法测桩的承载力进行了考核;二是国外出现了另一种新的动测桩承载力的方法,叫做静动法,并且很快得到了认可和应用。

1992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应力波理论在桩基中应用的会议期间,对国外广泛应用测桩承载力的波动方程法进行了考试,共有国际上有名的10家单位参加。试桩长为11.5m,截面为0.25 m×0.25 m,参加测试单位绝大多数都采用CAPWAP的程序和PDA仪器,但是测试结果很不理想,除了一家的结果(图2-4-1曲线B)与静载试验结果(图2-4-1曲线A)较接近外,其他结果均与静载试验结果相差甚远,其中最低破坏荷载为90kN,最高为510kN,而静载试验的破坏荷载为340kN。

由此可见,即使采用相同的仪器、相同的程序、相同的方法,由于测试人员的素质和经验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承载力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为了搞清CAPWAP法和PDA仪器的实际应用效果,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FHWA)委托麻省理工学院的佩柯斯基(S.G.Paikowsky)教授进行调查,后者搜集了206根桩的动静对比试验,结果如图2-4-2所示。该图的横坐标为贯入1英寸所需的锤击数;纵坐标表示静荷载试验结果与用CAPWAP实测结果之比值。由图示结果来看,多数情况下CAPWAP所提供的桩承载力比静载的结果要小,但也有偏大的情况。在分析桩打入性能和桩承载力时,国外采用的软件有多种,但较为广泛应用的除CAPWAP程序外,还有WEAP程序和TNOWAVE程序等,但其存在的问题大致与CAPWAP程序相同。

图2-4-1 测桩承载力对比结果图

图2-4-2 动静对比试验结果图

2.桩的动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

桩的动测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经历了一段不平凡而且颇有特色的道路。1989年第一次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桩基动测学术交流会”,开始将桩的动测技术推广应用于工程实践。1995年10月正式颁布了我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使我国小应变动测法进入了实用推广阶段,我国的“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也于1997年正式颁布。总之,动力测桩的技术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由于动测技术的发展,许多有关桩动测的学术争议也随之消失。例如,用小应变激振方法能否测定桩的完整性的问题,随着大量的工程实践已经得到了解决。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动测桩单位均采用小应变激振方法来检验桩的完整性。至于用小应变激振方法来检测桩的承载力问题,虽然有些人尚不能接受,但全国已有90多家单位通过了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考试,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资质证书,允许在桩基工程中应用。尽管有些单位在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方面还不尽人意,但至少说明了这些技术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此外,我国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近年来在桩的动测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有些单位还研制了新的仪器和设备,已经在桩基工程中得到应用的几种动测方法,现在也在进一步改进中。

尽管我国在动测桩的应用和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在某些方面结合我国国情还有所创新,但也要看到我们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它们是:①有些方法实施效果不尽人意,需要改进;②某些测试仪器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测试要求;③有的测试单位因经济利益驱动,接受了某种动测方法本应限制使用的测试任务;④测试人员缺乏应有的经验或素质不高,造成测试结果不佳或误判。总之,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桩的动测新技术还将不断地发展,各种动测方法必须以传统的静载试验作为依托,而不是相互排斥。

二、桩基的类型

目前,我国采用的桩基主要有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钻扩灌注桩、冲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爆扩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旋喷桩、振动碎石桩、振动挤密砂桩等类型。

桩基按受力分类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扩底墩型桩。摩擦桩以桩周土的摩擦力为主,桩尖支承力为辅。端承桩的桩底坐落在坚硬的基岩上,它以桩底基岩的反向支承力为主,以桩周摩擦力为辅。扩底墩型桩要求扩大桩底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承力。

三、桩基无损检测方法

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的检测桩基质量的瞬态动测法和稳态振动法使用得最广泛。

1.瞬态动测法(锤击法)

嵌入土中的桩基,相当于一个在阻尼介质中上端自由与下端弹性连接的弹性杆,如图2-4-3。在桩基顶端应用锤击的办法施加一脉冲激振力f(t),桩将产生纵向振动而产生应力波。波沿桩身传播至桩底部分能量反射回桩顶。若激振力足够大,桩和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将作为一个体系产生自由振动。通过仪器接收这些波,可对桩基质量作出判断,并推算出单桩承载力。

图2-4-3 一维弹性杆模型

(1)反射波法

a.基本原理及波形特征

反射波法的现场测试工作如图2-4-4所示。利用小手锤在桩头施加一冲击力f(t)被激发应力波在桩身内传播,当遇到波阻抗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如图2-4-5所示。

其反射系数为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A1、A2为桩身截面积;ρ1、ρ2为介质密度;v1、v2为波速;R表示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比。这里是以广义的波阻抗Aρv替代波阻抗ρv,它取决于波阻抗的差异和截面积的变化,反射波旅行时与平均速度及波阻抗界面的深度l有关。然后利用拾震器接收初始信号,桩身缺陷和桩底产生的反射波信号,通过仪器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资料对桩的完整性和混凝土的质量作出评价。

b.桩基完整性的分析与判别

完整桩 完整桩一般指桩身混凝土胶结良好,均匀连续,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桩,它只存在一个桩底波阻抗界面,由图2-4-6可以看出,A1ρ1v1>A2ρ2v2,所以R<0,根据入射波和反射波速度量的相位关系为同向,体现在U(t)曲线上信号为同向叠加,如图2-4-7所示其波形特征为一衰减振动曲线,衰减快,桩底反射波明显,分辨率高。由图分析可得一次反射波旅行时为t,桩长为l,则平均速度为

图2-4-4 小扰动应变力波反射法示意图

图2-4-5 应变波的反射与透射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t可以从时程曲线上读得,若知vc或l中任一个,便可求解。若二者均未知时,常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其他实验的方法假定vc或根据施工记录来假定l,以求得近似解。

缺陷桩 当桩间存在缺陷,如断裂、夹层、空洞、缩颈或扩颈时,缺陷部位的应力波传播速度v、密度ρ或截面积A与桩身完好部位都有所不同,即存在波阻抗差异。当应力波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时,将会产生反射。若根据这一反射时间计算整桩的波速,则其结果将大于完整桩时的波速。如图2-4-8 示,桩身在l1处断开,Z2相当于充气或充泥的波阻抗,反射系数,R<0,曲线中主要反映了l1处多次反射波,而桩底反射不清。图2-4-9 表示在l1处桩产生扩颈,应力波在l1处反射系数R>0,入射波和反射波为反向叠加,从时程曲线不难确定扩颈和桩底位置。

图2-4-6 桩身完好

图2-4-7 完好桩实测波形

图2-4-8

图2-4-9

根据桩弹性波速度评价桩的质量 众所周知,桩基的波速与桩身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关。致密的桩身,其波的传播速度则大,松散的桩身,其波速则小。

对动测桩身质量分类评价,是根据不同工程和不同类型的桩基检测和静荷载资料对比,可从两个方向分类评价——桩身完整性和混凝土质量:①桩身完整性包括完好桩、微缩扩颈、严重缩颈、大面积离析、断桩等可以根据动测波型特征判断;②混凝土质量则可以根据动测桩的波速进行评价。对灌注桩采用下表2-4-1所列波速进行分类判别。

表2-4-1

(2)桩基承载力推算原理

摩擦桩承载力的计算原理

摩擦桩指桩置于松软地层。当用重锤竖向敲击桩周土或桩头而被激起振动后,将在垂向作自由振动,并通过桩侧摩擦力及桩尖作用力带动桩周部分土体参予振动,形成复杂的桩—土振动体系,其装置见图2-4-10所示。桩及桩侧参振的土体,可视作单质点振动体系,根据质量—弹簧—阻尼模式振动理论,可推导出桩基的刚度计算式。再根据刚度与承载力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可计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图2-4-10 频率法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4-11 桩—土体系示意图

计算单桩抗压刚度 在桩—土体系振动的曲线上求出振动周期 Tz,计算出自振频率fz,如图2-4-11所示。根据单自由度的质量—弹簧体系,其质量和刚度同频率关系:ω,单桩抗压刚度为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λ是动力修正系数,可取λ=2.365;g是重力加速度为9.81(m/s2)。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梨形土体扩散半径);A———桩的横截面积(m2);L0———桩的全长(m);L———桩的入土深度(m);r1———桩的砼容重(kN/m3);r2及φ———分别为桩的下段范围内,土的容重(kN/m3)及内摩擦角。

计算单桩临界荷载 临界荷载指与按静荷载试验测定的P—S曲线上与拐点对应的荷载。根据动静对比关系,可得临界荷载: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μ为静载与动测之间的比例系数。它是选取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类型的桩基,进行动静对比试验,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求得的回归系数。

计算单桩允许承载力(Pa)对粗长桩,特别是当桩尖以下土质远较桩侧土强时,则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对中小桩,特别是当桩尖以下土质较桩侧土弱时,则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2.0。

2.稳态振动法(机械阻抗法)

(1)方法原理

将桩视为一维弹性体,当其受纵向稳态振动时,给定不同的边界条件,既可求得桩的动力反映,该反映包含了材料的有关信息。研究桩的动力反映曲线可判定桩的质量和桩基的承载力。

(2)测试系统

桩的稳态激振测试系统如图2-4-13所示。超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5Hz~1500Hz的自动扫描正弦信号给功率放大器,由它推动桩顶中心的电磁激振器向桩施加幅值不变的动态激振力(即:激振力在激振频率变化时,保持恒定,使桩产生稳态振动)。在桩顶和激振器之间有力传感器,它可知激振力的大小,桩顶拾振器接收桩的振动信号,经测振放大器与IBMPC/XT机相连,可进行计算并打印出成果图件。

图2-4-12 桩基的导纳反应曲线

(3)测量信息的利用及判别桩质量的依据如果使用一定能量在桩顶进行激振,其激振力为F(ω),则桩身内产生应力波,并沿桩身向下传播,在任何一个密度不均匀的界面上则有一部分能量反射回到桩顶,这时在桩顶用拾震器可直接测量到桩基系统的速度反应U(ω),则速度导纳为: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它决定于桩基系统的质量,阻尼系数和桩基的抗压刚度。以频率f为横坐标,以速度导纳绝对值为纵坐标的导纳反应曲线,如图2 4 12 所示。桩—土体系不同,导纳反应曲线也有差别,速度导纳曲线是判别桩基质量的重要依据。

a.桩身砼的波速vc

由波动理论可知: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Δf是导纳曲线上两谐振峰之间的频率差;L为桩长。

应用时根据已知桩长L和测得的Δf计算vc,正常砼的波速vc=3300~4500m/s,若vc小于此范围,说明砼的质量较差。另外,也可利用Δf和正常vc值反算桩长Lm,质量好的桩L=Lm,若Lm<L则反映了在深度处有质量问题。

图2-4-13 稳态激振测试系统

b.特征导纳

所谓特征导纳是指导纳频谱曲线上振幅的几何平均值,还可以求出特征导纳,利用实测的特征导纳与理论计算的特征导纳作比较,可判别桩基的质量。如果实测值接近理论计算值说明桩基的质量及完整性较好。

理论计算的特征导纳公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ρc是桩基质量密度;Ac为桩的截面积。

实测特征导纳表示为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ρmax和Qmin是速度导纳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由图2-4-13中读出。

若Nm≈N为正常桩,若Nm>N,说明ρc或vc变小(存在局部混凝土松散)或Ac变小(局部有缩颈)。若Nm随频率增高而变小,表示桩径上大下小,也为缩颈桩。若Nm<N,一般为扩颈桩。

c.动抗压刚度

当桩在低频(低于桩的固有频率)激振时,位移较小,桩的振动可视为刚体运动或平动,此时导纳曲线接近于直线,其斜率的倒数为桩的动抗压刚度,即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U/F|和fm为导纳曲线的低频直线段上任一点M的导纳值和频率。

动抗压刚度的意义及用处可归纳为:KD反映桩周土对桩柱的弹簧支承刚度,KD值的大小与桩的承载力有一定联系;KD值与静刚度KS建立统计关系,可以评价单桩承载力,并可估计在工作荷载下桩的弹性位移。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不易获得理想的曲线,在测得的谐振峰中常掺杂一些假峰,为区别真假峰,尚须测定随频率变化的速度导纳相位变化曲线,即导纳谱相频曲线。相频曲线上的零相位点所对应的导纳谱幅频曲线上的波峰,即为有效的谐振峰。

(4)不同类型模型桩的导纳谱曲线特征

a.完整桩

幅频曲线的低频段与理论导纳谱曲线相近似,利用相频曲线的零相位点可准确地找出谐振峰,谐振幅间隔均匀、整齐,平均频差为1450Hz,按公式vc=2×L×Δf,算得波速4350m/s,属完整正常波速。如图2-4-14所示。

b.全断桩

图2-4-14 完整模型桩导纳谱曲线

图2-4-15是全断裂模型的导纳谱曲线,特点是反映全断面的谐振峰明显,在相频曲线上有对应的零相位点,这是因为应力波在桩身遇到全断面时,绝大部分能量被反射到桩顶,桩底反射效应不明显。根据所得频差可计算断裂位置。测得Δf=207.5Hz,算得桩身断裂深度I=8.6~9.6m,也与实际断裂位置9.0m吻合。

图2-4-15 断裂模型桩导纳谱曲线

(5)桩基完整性分析与判别

1)通过相频曲线上的零相位点,在幅频曲线上确定谐振峰之间的频差Δf。对于完整桩,幅频曲线上的各峰分布大致均匀、整齐,用Δf计算的桩身内应力波传播的速度v′c接近于正常混凝土的波速vc。如果计算的桩身波速v′c小于正常值的下限,表明桩身混凝土质量较差。如果v′c大于正常值的上限,说明桩身中有明显的异常存在,如果桩身出现断裂,缩颈或扩颈,应力波在这些异常处的反射效应,使测得频差增大。如果谐振峰很多,且有类似调制波的波形,即所谓大峰之间夹小峰时,通常,小峰之间的频差反映桩底效应,由式v′c=2L×Δf计算的值接近正常值,大峰之间的频差则反映桩身异常处的反射效应。

2)异常的位置。按公式L=×Δf计算,此时vc可选用已判明为完整桩的计算值,或取多根完整桩的平均值,取属于异常效应的频差。

总之,判别桩基质量的好坏要综合利用导纳谱的特征,桩基内波的传播速度,谐振峰之间的频差,桩基的动抗压刚度和特征导纳值等因素进行分析,有可能对桩的砼质量、断桩、缩颈或扩颈位置及大小作出判断,可以计算桩的承载力。

3.超声波检测法

(1)原理与适用条件

混凝土亦名砼,国内外有关砼声学特征的研究成果为工程界利用超声波检测灌注桩的质量展示了良好的前景。首先是利用砼的声参数在桩中的分布,推断异常的位置和几何形态等。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建立砼的纵波速度vP与其单轴抗压强度Pz之间的关系曲线。但是,砼的不同龄期、不同水灰比、钢筋配比、骨料的品种、粒径等因素都能对声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砼的强度一样,由于骨料的品种不同、用量不同、粒径不同造成纵波速度也不同。特别是不同工区之间原料和工艺上的差异,很难给出统一的vP—Pz关系曲线。比较稳妥的办法是与静载荷压桩试验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对少数桩基的声波探测和力学试验,求得vP—Pz关系曲线,以此来作为该工区声波法测砼的依据。这里主要介绍利用实测桩中声参数的分布来解析异常位置和几何形态的方法。

(2)设备与检测方法

设备包括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和声波测量仪。对探头的要求是:发射功率较大,接收灵敏度较高,指向角合适,有较宽的频带,谐振频率为20~50kHz。其中,发射探头的机械品质因数要高,以便获得较高的发射效率和较高的信噪比;接收探头的机械品质因素则希望低一些,这样在换能过程中不致引起波形严重畸变,并且有较宽的接收频带。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可直接进行记录、计算和判断异常,检测方法如下。

1)在灌注混凝土之前,随钢筋笼下二至四根镀锌铁导管(砼桩直径小于800mm时,下二根;大于800mm时,下三根或四根)。分别固定在钢筋骨架上,位置如图2-4-16所示,上图为俯视图。要求桩体内的两根铁导管必须平行,距离误差小于5%。导管的底部封死,接头处内壁保持光滑,上部用木塞封住,防止导管内掉入杂物。

2)检测时,通常是使用岩石声波参数测定仪,按单发双收的工作方式测砼桩的声参数,即在一根导管内下一个发射探头,在另一根导管内下一对接收探头,管中注满水作耦合介质。整个检测的方框图如图2-4-17所示。全面粗测是将待测桩先按较稀的点距H,例如50~80cm,整体测一遍。主要使用参数为声速和首波振幅,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等振幅读声波走时t,等增益读首波振幅。在异常附近细测时,点距可减小到10~15cm。

(3)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

a.异常的判断标准

制定异常的判断标准是声波检测法的重要一环,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实测资料(包括砼小样的资料)制定判断异常的标准;二是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制定判断异常的标准。后一种做法比较科学,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如不剔除或少剔除可疑数据都会漏掉异常点。刘渝等人提出的一种做法是在处理数据时,先统计数据的频率分布,然后参考已有的声波资料,剔除不合理的数据,人为地使参加统计的数据为正态分布,并依据概率统计的原理制定划分异常界限的临界值,低于此值的数据即为“异常”,可判断该处内部有缺陷。

图2-4-16 砼桩检测示意图

图2-4-17 砼桩检测方框图

为防止两根预埋管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假异常,引入距离判据,其表达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图2-4-18为判断异常的电算程序框图。框图中的N为测点数,P为某点声速出现的概率,若N·P<1,则说明这个测点的声速(通常为低速)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其声波传播路径上可能有缺陷。参数Ka由单点声速vpi、所有测点声速平均值以及速度均方差σ等参数求出,也可由概率P查正态分布概率表求出。

b.缺陷的详查方法

在检测现场,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划分出异常带(或点)之后,可在包括异常带的一定深度内加密点距细测,使用方法主要有交会法和视速度——代数重构法。

交会法是将置于测量导管中的发射和接收换能器以较小的点距,如10~20cm,按“水平同步”方式及“斜同步”方式依次对异常带测量。处理资料时,将每条射线的声速平均值(射线行程除以首波到时)或者波振幅比标注在声波射线图上,如图2-4-19所示,用来评价缺陷的性质和存在的大致范围。

由该图可以看出,在标高为-5.2m附近,有一低速异常,因为穿过这一区间的三条射线速度(3.67,3.4,3.83)均较低,该处纵波速度vP,应取三条射线速度的算术平均值3.6(km/s)。这种作图交会法简单直观,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些射线在桩内并不都是近似直线传播的,有时也会由于绕射、折射干扰而造成较大的解释误差。

关于视速度———代数重构法,其实就是层析成像技术中的透射层析方法,最早源于医学中的 X射线层析成像技术。这里给出两个图示计算结果。图2-4-20 的①是为使用代数重构法而将声波透视空间离散化,图中分成十八个网格,虚线表示声波射线的路径;②测定对象是一根直径为400 mm,长5 m且在3.2 m深度上充填有炉灰渣的砼桩,图中所示为对2.8 m至3.8 m一段用视速度———代数重构法细测的解释成果。由图中的等值线很容易看出炉灰渣的含量及分布情况;③是另一砼桩的视速度———代数重构法细测的解释结果。在-2.4 m处有一水平层状异常,应推断为断柱(已知是炉灰渣)。

图2-4-18 电算程序框图

图2-4-19 声波射线图

图2-4-20 透射层析方法示意图

c.基桩质量的总体评价

评价混凝土灌注桩质量和力学性质的参数有:纵波平均速度v-P、动弹性模量Ed、准抗压强度Pm以及声速vpi的离散系数和出现频率等。表2-4-2 为刘渝等根据工程实践,参考技术文献及规范要求,提出的混凝土质量等级的声参量指标,可供参考。

使用岩石声波参数测定仪器在现场只能取得纵波速度、首波幅值和声波信号波形。

计算动弹性模量还需要横波速度和密度等参数,这两个参数可通过对砼小样的测试取得。准抗压强度Pm可以用下述两种方法来求取,一是根据纵波速度在vP-Pz曲线上找对应的Pz值作为Pm;二是通过公式(2.4.15)计算:

环境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K为调整系统,根据基桩有无缺陷,缺陷的性质及大小、数据的观测质量等因素确定;vPr为砼小样的纵波速度;Pr为砼小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利用声波检测法的粗测、细测和砼小样的测试参数,参考表2-4-3的标准,可对混凝土基桩质量作出总体评价。

表2-4-2 混凝土质量等级的声参量指标

表2-4-3

『捌』 无损检测的检测形式

无损检测方法很多,据美国国家宇航局调研分析,其认为可分为六大类约70余种。但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目视检测(VT)
目视检测,在国内实施的比较少,但在国际上非常重视的无损检测第一阶段首要方法。按照国际惯例,目视检测要先做,以确认不会影响后面的检验,再接着做四大常规检验。例如BINDT的PCN认证,就有专门的VT1、2、3级考核,更有专门的持证要求。VT常常用于目视检查焊缝,焊缝本身有工艺评定标准,都是可以通过目测和直接测量尺寸来做初步检验,发现咬边等不合格的外观缺陷,就要先打磨或者修整,之后才做其他深入的仪器检测。例如焊接件表面和铸件表面较多VT做的比较多,而锻件就很少,并且其检查标准是基本相符的。
射线照相法(RT)
是指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试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的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原理:射线能穿透肉眼无法穿透的物质使胶片感光,当X射线或r射线照射胶片时,与普通光线一样,能使胶片乳剂层中的卤化银产生潜影,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照射到胶片各处的射线强度也就会产生差异,便可根据暗室处理后的底片各处黑度差来判别缺陷。
总的来说,RT的定性更准确,有可供长期保存的直观图像,总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射线对人体有害,检验速度会较慢。
超声波检测(UT)
原理: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试件的无损检测;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而且缺陷定位较准确,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并且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现场使用较方便。
但其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并且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以及材质和晶粒度都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检测结果也无直接见证记录。
磁粉检测(MT)
原理: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适用性和局限性:
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也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件和在役的零部件检测,还可对板材、型材、管材、棒材、焊接件、铸钢件及锻钢件进行检测,可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
但磁粉检测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镁、钛等非磁性材料。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的分层和折叠难以发现。
渗透检测(PT)
原理:零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渗透液可以渗透进表面开口缺陷中;经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后,再在零件表面施涂显像剂,同样,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保留的渗透液,渗透液回渗到显像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紫外线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被现实,(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优点及局限性:
渗透检测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μm宽缺陷),同时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但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糙的工件;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检出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
涡流检测(ECT)
原理:将通有交流电的线圈置于待测的金属板上或套在待测的金属管外。这时线圈内及其附近将产生交变磁场,使试件中产生呈旋涡状的感应交变电流,称为涡流。涡流的分布和大小,除与线圈的形状和尺寸、交流电流的大小和频率等有关外,还取决于试件的电导率、磁导率、形状和尺寸、与线圈的距离以及表面有无裂纹缺陷等。因而,在保持其他因素相对不变的条件下,用一探测线圈测量涡流所引起的磁场变化,可推知试件中涡流的大小和相位变化,进而获得有关电导率、缺陷、材质状况和其他物理量(如形状、尺寸等)的变化或缺陷存在等信息。但由于涡流是交变电流,具有集肤效应,所检测到的信息仅能反映试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情况。
应用:按试件的形状和检测目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形式的线圈,通常有穿过式、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3种。穿过式线圈用来检测管材、棒材和线材,它的内径略大于被检物件,使用时使被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在线圈内通过,可发现裂纹、夹杂、凹坑等缺陷。探头式线圈适用于对试件进行局部探测。应用时线圈置于金属板、管或其他零件上,可检查飞机起落撑杆内筒上和涡轮发动机叶片上的疲劳裂纹等。插入式线圈也称内部探头,放在管子或零件的孔内用来作内壁检测,可用于检查各种管道内壁的腐蚀程度等。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大多装有磁芯。涡流法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金属管、棒、线的快速检测以及大批量零件如轴承钢球、汽门等的探伤(这时除涡流仪器外尚须配备自动装卸和传送的机械装置)、材质分选和硬度测量,也可用来测量镀层和涂膜的厚度。
优缺点:涡流检测时线圈不需与被测物直接接触,可进行高速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但不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而且只能检测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结果也易于受到材料本身及其他因素的干扰。
声发射(AE)
通过接收和分析材料的声发射信号来评定材料性能或结构完整性的无损检测方法。材料中因裂缝扩展、塑性变形或相变等引起应变能快速释放而产生的应力波现象称为声发射。1950年联邦德国J.凯泽对金属中的声发射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64年美国首先将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壳体的质量检验并取得成功。此后,声发射检测方法获得迅速发展。这是一种新增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材料内部的裂纹扩张等发出的声音进行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在用设备、器件的缺陷即缺陷发展情况,以判断其良好性。
声发射技术的应用已较广泛。可以用声发射鉴定不同范性变形的类型,研究断裂过程并区分断裂方式,检测出小于 0.01mm长的裂纹扩展,研究应力腐蚀断裂和氢脆,检测马氏体相变,评价表面化学热处理渗层的脆性,以及监视焊后裂纹产生和扩展等等。在工业生产中,声发射技术已用于压力容器、锅炉、管道和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大型构件的水压检验,评定缺陷的危险性等级,作出实时报警。在生产过程中,用PXWAE声发射技术可以连续监视高压容器、核反应堆容器和海底采油装置等构件的完整性。声发射技术还应用于测量固体火箭发动机火药的燃烧速度和研究燃烧过程,检测渗漏,研究岩石的断裂,监视矿井的崩塌,并预报矿井的安全性。
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
TOFD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哈威尔的国家无损检测中心Silk博士首先提出,其原理源于silk博士对裂纹尖端衍射信号的研究。在同一时期我国中科院也检测出了裂纹尖端衍射信号,发展出一套裂纹测高的工艺方法,但并未发展出现在通行的TOFD检测技术。TOFD技术首先是一种检测方法,但能满足这种检测方法要求的仪器却迟迟未能问世。详细情况在下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TOFD要求探头接收微弱的衍射波时达到足够的信噪比,仪器可全程记录A扫波形、形成D扫描图谱,并且可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将A扫时间值换算成深度值。而同一时期工业探伤的技术水平没能达到可满足这些技术要求的水平。直到20实际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超声探伤仪发展成熟后,研制便携、成本可接受的TOFD检测仪才成为可能。但即便如此,TOFD仪器与普通A超仪器之间还是存在很大技术差别。是一种依靠从待检试件内部结构(主要是指缺陷)的“端角”和“端点”处得到的衍射能量来检测缺陷的方法,用于缺陷的检测、定量和定位。
非常规检测方法
除以上指出的八种,还有以下三种非常规检测方法值得注意:泄漏检测 Leak Testing(缩写LT);相控阵检测Phased Array(缩写PA);导波检测Guided Wave Testing;

『玖』 ASME标准

ASME标准中文版

ASME B16.20-1993 管法兰用环连接式.螺旋缠绕式及夹套式金属垫片 ASME B16.21-1992 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
ASME SECTION-I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Ⅰ卷 动力锅炉建造规范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II A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 A篇 铁基材料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II B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 B篇 非铁基材料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II C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C篇 焊条焊丝及填充材料2004版+05+06增补ASME SECTION-II D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 D篇 材料性能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IV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Ⅳ卷 采暖锅炉建造规范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V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Ⅴ卷 无损检测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III NB 1995版ASME规范 Ⅲ卷 核动力装置设备制造准则 一册NB分卷 一级设备 ASME SECTION-III NC 1995版ASME规范 Ⅲ卷 核动力装置设备制造准则 一册NC分卷 二级设备 ASME SECTION-III NCA ASME规范Ⅲ卷(89版) 核动力设备建造规则NCA卷 一册与第二册之总要求 ASME SECTION-III ND 1995版ASME规范 Ⅲ卷 核动力装置设备制造准则 一册ND分卷 三级设备
ASME SECTION-III NF 1995版ASME规范 Ⅲ卷 核动力装置设备制造准则 一册NF分卷 设备支承结构ASME SECTION-IX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Ⅸ卷 焊接及钎焊评定标准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VI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Ⅵ卷 采暖锅炉维护和运行推荐规则2004版+05+06增补ASME SECTION-VII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Ⅶ卷 动力锅炉维护推荐导则 05年版
ASME SECTION-VIII-1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1压力容器建造规则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VIII-2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2压力容器另一规则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VIII-3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3高压容器建造另一规则2004版+05+06增补 ASME SECTION-XII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Ⅻ卷 运输罐的建造和连续使用规则2004版+05+06增补CODE CASES 规范案例 2004年版
TCED 41001-2000 ASME 压力容器规范实施导则 ASME B31.1-2004版 动力管道
ASME B31.3-2004版 工艺管道
ASME规范压力管道及管件B31、B16系列 标准(上册)含5个标准 1.ASME B31.4-1998版 液态烃和其他液体管线输送系统 2.ASME B31.5-1992(R1994) 制冷管道
3.ASME B31.8-1999版 输气和配气管道系统 4.ASME B31.9-1996版 建筑管道规范
5.ASME B31.11a-1989(R1998)版 浆液输送管道系统
ASME B31G-1991版 确定已腐蚀管线剩余强度的手册 (对ASME B31压力管道规范的补充文件)
ASME规范压力管道及管件B31、B16系列标准(下册)含10个标准 1.ASME B16.1-1998版 铸铁管法兰和法兰管件(25、125和250磅级) 2.ASME B16.3-1998版 可锻铸铁螺纹管件(150和300磅级) 3.ASME B16.4-1998版 灰铸铁螺纹管件(125和250磅级) 4.ASME B16.9-1993版 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 5.ASME B16.10-1992版 阀门的面至面和端至端尺寸 6.ASME B16.11-1996版 承插焊式和螺纹式锻造管件
7.ASME B16.14-1991版 钢铁管螺纹管堵、内外螺丝和锁紧螺母
8.ASME B16.28-1994版 锻轧钢制对接焊小弯头半径弯头和180度弯头 9.ASME B18.2.1a-1999版 方头及六角头螺栓和螺钉 10.ASME PTC25-1994 压力泄放装置 性能试验规范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ASME B1.1-2003版 统一英制螺纹 (16开 中文版)
ASME B1.3M-1992(R2001)版 螺纹尺寸验收的检测体系—英寸和米制螺纹(UN、UNR、UNJ、M和MJ) ASME B1.5-1997版 爱克母(ACME)螺纹
ANSI/ASME B1.7M-1984(R2001)版 螺纹的术语、定义和字母符号 ASME B1.8-1988(R1994)版 矮牙爱克母螺纹 ASME B1.12-1987(R1998)版 5级过盈配合螺纹 ASME B1.13M-2005版 M形米制螺纹
ANSI/ASME B1.20.1-1983(R2001)版 通用管螺纹
ASME B1.20.3-1976(R1998)版 干密封管螺纹(英制)
ASME B1.20.5-1991(R1998)版 干密封管螺纹的检测(英制) ASME B1.20.7-1991(R1998)版 软管接头螺纹(英制) ASME B4.3-1978(R1999)版 米制尺寸产品通用公差 ASME B16.5-2003版 管法兰和法兰管件
ASME B16.9-2003版 工厂制造的锻轧制对焊管配件
ASME B16.10-2000(R2003)版 阀门的面对面和端至端的尺寸 ASME B16.11-2005 承插焊式和螺纹式锻造管件
ASME B16.15-1985(R1994)版 铸青铜螺纹管配件(125和250磅级) ASME B16.18-1984(R1994)版 铸铜合金钎焊接头受压管配件
ASME B16.20a-2000版 管道法兰用环垫式、螺旋缠绕式和夹层式金属垫片 ASME B16.21-2005版 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
ASME B16.22-2001版 锻压铜和铜合金钎焊连接压力管配件 ASME B16.24-2001版 铸铜合金管法兰和法兰连接管配件
ASME B16.25-2003版 对焊端部
ASME B16.33-2002版 压力在125psi以下燃气系统用手动金属制燃气阀门(规格从NPS1/2至NPS2) ASME B16.34a-2004版 法兰、螺纹和焊接端连接的阀门 ASME B16.36-1996版 孔板法兰 (
ASME B16.38-1985(R1994)版 气体分配用大金属阀
ASME B16.39-1998版 可锻铸铁螺纹端管套节150、250和300磅级 ASME B16.40-1985(R1994)版 气体分配系统中手动热塑切断器和阀门 ASME B16.42-1998版 球墨铸铁管法兰和法兰连接管配件 ASME B16.44a-1997版 室内管道系统用手动操作金属气阀 ASME B16.47a-1998版 大直径管钢制法兰(NPS 26~NPS 60) ASME B16.48-1997版 钢制管线盲板
ASME B18.15-1985(R2003)版 锻制吊环螺栓
ASME B18.2.2-1987(R2005)版 方螺母和六角螺母(英制系列) ASME B18.2.3.2M-2005版 米制成型加工六角头螺钉
ASME B18系列标准合订本 含25个标准,也可以单个标准订购 1.ASME B18.2.3.1M-1999版 米制六角头螺钉
2.ASME B18.2.3.2M-79(R1995)版 米制成型加工六角头螺钉 3.ASME B18.2.3.3M-79(R2001)版 米制大六角头螺钉 4.ASME B18.2.3.4M-2001版 米制六角头法兰面螺钉 5.ASME B18.2.3.5M-79(R2001)版 米制六角头螺栓 6.ASME B18.2.3.6M-79(R2001)版 米制厚六角头螺栓 7.ASME B18.2.3.7M-79(R2001)版 米制大六角头结构螺栓 8.ASME B18.2.3.8M-81(R1999)版 米制六角头尖端阻滞螺钉 9.ASME B18.2.3.9M-2001版 米制大六角头法兰面螺钉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10.ASME B18.2.3.10M-1996版 方头螺栓(米制系列) 1.ASME B18.2.4.1M-2002版 米制六角螺母-类型1 12.ASME B18.2.4.2M-2005版 米制六角螺母-类型2 13.ASME B18.2.4.3M-79(R2001)版 米制六角开槽螺母 14.ASME B18.2.4.4M-82(R1999)版 米制六角法兰面螺母 15.ASME B18.2.4.5M-79(R1998)版 米制六角形压紧螺母 16.ASME B18.2.4.6M-79(R1998)版 米制厚六角形螺母 17.ASME B18.5-90(R1998)版 圆头螺栓(英制系列) 18.ASME B18.5.2.1M-1996 (R2001) 米制圆头短方颈螺栓 19.ASME B18.5.2.2M-82(R2000) 米制圆头方颈螺栓 20.ASME B18.5.2.3M-90(R1998)版 大圆头方颈螺栓 2.ASME B18.9-1996版 农用防松螺栓(英制系列) 22.ASME B18.10-82(R2000)版 轨道螺栓和螺母
23.ASME B18.13a-1998版 螺钉和垫圈组件-
24.ASME B18.16.1M-79(R2001)版 有效力矩型钢质米制六角锁紧螺母和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的力学和性能要求
25.ASME B18.16.2M-79(R2001)版 有效力矩型钢质米制六角锁紧螺母和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的扭转拉伸试验要求
ASME B18.29.1-1993(R2002)版 螺旋盘绕螺纹内插件—自由旋入和螺钉锁紧(英制系列) ASME B31.4-2006版 液态烃和其他液体管线输送系统 ASME B31.8S-2004版 输气管道的管理系统完整性 ASME B31.9-2004版 建筑管道规范
ASME B36.10M-2004版 焊接和无缝轧制钢管 ASME B36.19M-2004版 不锈钢钢管
ASME B46.1-2002版 表面结构特征(表面粗糙度、波浪度及形态) ASME B73.1-2001版 化学流程用卧式轴向吸入离心泵技术规范 ASME B73.2M-1991(R1999)版 化学过程用立式管道离心泵技术规范 ASME B107.46-1998版 螺柱、螺钉和管道提取器:安全要求 ISO,ASME,ASTM,DIN, JIS 国外管道法兰用密封垫片标准汇编

『拾』 不锈钢板超声波探伤有哪些执行标准分别是哪些

超声波检测国家标准总汇

GB 3947-83 声学名词术语
GB/T1786-1990 锻制园并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2108-1980 薄钢板兰姆波探伤方法 GB/T2970-2004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3310-1999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3389.2-199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33的静态测试 GB/T4162-1991 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4163-1984 不锈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6-10)
GB/T5193-1985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横截面厚度≥13mm)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9-11)(eqv AMS 2631)
GB/T5777-1996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eqv ISO9303:1989) GB/T6402-1991 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6427-1999 压电陶瓷振子频率温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GB/T6519-2000 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NDT,89-9) GB/T7734-2004 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736-200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取代YB898-77) GB/T8361-2001 冷拉园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NDT,91-1) GB/T8651-2002 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8652-1988 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NDT,90-2)
GB/T11259-1999 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eqv ASTME428-92) GB/T11343-1989 接触式超声斜射探伤方法(WSTS,91-4) GB/T11344-1989 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WSTS,91-2~3) GB/T 12604.1-2005 无损检测术语 超声检测 代替JB3111-82 GB/T12604.1-1990
GB/T 12604.4-2005
无损检测术语 声发射检测 代替JB3111-82 GB/T12604.4-1990
GB/T12969.1-1991 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13315-1991 锻钢冷轧工作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3316-1991 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5830-1995
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分级
GB/T18182-2000 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GB/T18256-2000 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用于确认水压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eqv
ISO 10332:1994)
GB/T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18604-2001 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18694-2002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eqv ISO10375:1997) GB/T 18696.1-2004 声学 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1部分:驻波比法 GB/T18852-2002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ISO12715:1999, IDT)
GB/T 19799.1-2005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1号校准试块
GB/T 19799.2-2005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2号校准试块
GB/T 19800-2005 无损检测 声发射检测 换能器的一级校准 GB/T 19801-2005 无损检测 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GJB593.1-1988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规范超声纵波和横波检验 GJB1038.1-1990 纤维增强塑料无损检验方法--超声波检验 GJB1076-1991 穿甲弹用钨基高密度合金棒超声波探伤方法 GJB1580-1993 变形金属超声波检验方法 GJB2044-1994 钛合金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方法 GJB1538-1992 飞机结构件用TC4 钛合金棒材规范 GJB3384-1998 金属薄板兰姆波检验方法 GJB3538-1999 变形铝合金棒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ZBY 230-84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NDT,87-4/84版)(已被JB/T10061-1999代替)
ZBY 231-84
超声探伤仪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NDT,87-5/84版)(已被JB/T10062-1999代替)
ZBY 232-84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NDT,87-6/84版)(已被JB/T10063-1999代替)
ZBY 344-85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NDT,87-6) ZBY 345-85 超声探伤仪用刻度板(NDT,87-6)
ZB G93 004-87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不锈钢带极自动堆焊层超声波检验 ZB J04 001-87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NDT,88-6)(已被
B/T9214-1999代替)
ZB J74 003-88 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已废止) ZB J26 002-89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超声波探伤方法
ZB J32 004-88 大型锻造曲轴超声波检验(已被JB/T9020-1999代替) ZB U05 008-90 船用锻钢件超声波探伤
ZB K54 010-89 汽轮机铸钢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ZB N77 001-90 超声测厚仪通用技术条件 ZB N71 009-89 超声硬度计技术条件
ZB E98 001-88 常压钢质油罐焊缝超声波探伤(NDT,90-1)(已被JB/T9212-1999代替) SDJ 67-83 水电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 QJ 912-1985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条燃速的水下声发射测定方法 QJ 1269-87 金属薄板兰姆波探伤方法 QJ1274-1987 玻璃钢层压板超声波检测方法 QJ 1629-1989 钛合金气瓶声发射检测方法
QJ 1657-1989 固体火箭发动机玻璃纤维缠绕燃烧室壳体超声波探伤方法 QJ 1707-1989 金属及其制品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测厚方法 QJ2252-1992 高温合金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标准 QJ 2914-1997 复合材料结构声发射检测方法 CB 827-1975 船体焊缝超声波探伤
CB 3178-1983 民用船舶钢焊缝超声波探伤评级标准 CB/Z211-1984 船用金属复合材料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CB1134-1985 BFe30-1-1管材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CB/T 3907-1999 船用锻钢件超声波探伤
CB/T3559-1994 船舶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工艺和质量分级 CB/T 3177-1994 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规则 TB 1989-87 机车车辆厂,段修车轴超声波探伤方法 TB 1558-84 对焊焊缝超声波探伤 TB 1606-1985 球墨铸铁曲轴超声波探伤 TB 2046-1989 机车新制轮箍超声波探伤方法
TB 2049-1989 机车车辆车轴厂、段修超声波探伤标准试块 TB/T1618-2001 机车车辆车轴超声波检验
TB/T 1659-1985 内燃机车柴油机钢背铝基合金双金属轴瓦超声波探伤 TB/T2327-1992
高锰钢辙叉超声波探伤方法

阅读全文

与旋锁装置无损检测标准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庭轿车轮子轴承是什么型号 浏览:103
机床控制电压怎么样 浏览:405
铸造厂的炉渣和炉灰怎么处置 浏览:674
各种测温设备怎么安装 浏览:375
实验室模拟硫酸的工业制法的装置 浏览:498
仪表盘外循环是什么 浏览:789
怎么取消qq我的设备 浏览:525
滑动轴承是什么学科 浏览:552
轴承坏了和轴承跑位有什么区别 浏览:299
气体为什么会出现超声波 浏览:801
徐州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543
二次设备室预留多少屏柜 浏览:41
生产汽车尿素设备哪个品牌好啊 浏览:956
魅工具箱像素 浏览:425
户外跑步器材里程是什么单位 浏览:386
如何成为合格的机械设计师 浏览:630
燃电大米加工设备哪个牌子好 浏览:320
河北隆尧做什么机械多 浏览:370
轴承如何提取货源 浏览:985
阀门井中的管道需加装套管吗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