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都开设了什么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控制工程、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了解自然界的比较完整的物理图像,对物理学的近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数据处理、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实作风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本课程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影响深远,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也为学生 将来接受、应用和管理高新技术提供初浅的基础。
工程制图基础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制图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掌握作图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帜CAXA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制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立体、组合体、轴测投影图、螺纹、机械图、计算机绘图。
机械工程制图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制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画读立体、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轴测投影图;机件的图样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计算机绘图。
应用力学
本课程4.5学分,课内学时8l学时,开设一学期。
应用力学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也为培养分析和解决基本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本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力学中的 基本概念和静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空间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识,弹性杆内力分析,弹性杆横截面上应力分析,应力状态分析,强度分析,刚度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压杆稳定,能量法,疲劳强度问题,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其应用,动静法及其应用等。
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实验学时8,开设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掌 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机器的组成;机器的设计过程及设计原则;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它传动机构的方案设计与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概述;带传动、齿轮传动工作能力的分析与设计;轴的设计与校核;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计算和选用;螺纹联接设计与选用;键、销、过盈配合联接的设计与选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弹簧的选 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实验1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多用机床架台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讲自动控制的任务、组成、控制方式的分类等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机电专业的特点;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传递函数及其求取及动态结构图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讲系统的时域性能描述,一阶系统的动态分析,二阶系统的动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讲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频域稳定性分析和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稳态误差,对数频率特性与阶 跃响应的关系;串联校正的基本规律,串联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等控制系统的校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Z变换,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等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造学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的金属切削原理、刀具、金属加工机床和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提高工业产品性能价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业生产环境的基本思路,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经济建设做必要的知识、能力储备。
课程的主要内容: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属切削的基本定义、刀具材料、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提高金属切削效益的对策等;金属切削机床部分包括金属切削机床概述、车床、齿轮机床等;机械制造工艺部分包括工艺规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典型工艺实例、装配工艺及机械制造设备技术新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 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⑵ 北京工业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都有什么课程
北京工业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公共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客观规律的一门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课程。它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在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色,教育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讲授内容: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课程通过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学生明确改革是在新形式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客观实际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培养“四有”人才的目的。
3.大学英语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实践中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的信息,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语音、语法、笔译。着重矫正语音、语调,扩大词汇量,加深基本语法,借助词典翻译一般短文,加强阅读和笔译技能的训练。
4.计算机文化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2000、Office软件、数据库以及Internet网络基础,其中Office主要介绍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2000的使用。
5.高等数学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和微分、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微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级数等。
6.普通物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初步获得物理实验能力,为运用物理知识和数学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质点力学,刚体转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气体分子运动论,热力学基础,真空中静电场,直流电路,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光学,原子物理学基础。
7.体育
目的要求:进行体育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有从事本专业或其他行业所需要的良好身体素质。
8.形势教育
本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分析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揭示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专业基础课
1.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目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机械电子工程制图的投影理论、作图技巧、方法以及读图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能阅读与绘制一般机器设备的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制图表达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与作用;立体及其交线投影分析;组合体的画法、读图、尺寸标注;各种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与绘制。
2.工程力学
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物体的机械运动基本规律及研究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主要内容:各种平面力系的简化和平衡;空间力系的平衡及重心;杆件在四种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及强度;变形及刚度问题;组合变形的强度问题;平面压杆稳定问题;点的运动及刚体平面运动问题;动力学基本规律;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及动静法。
3.金属工艺学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化学成分、组成性能,掌握铸、锻、压、焊等加工工艺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能够合理选用金属材料并合理拟定热处理工序和零件热加工工序。
主要内容:金属学基础;热处理方法;常用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铸造、锻压、焊接等加工知识。
4.C语言程序设计
目的要求: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工业控制程序设计及编程,为CAD、CAM的二次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内容: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流程图,语法规则,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其他常用工业控制应用软件的编制及使用方法。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5.电工技术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线路;工厂供电;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
6.电子技术
目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器件;A/D及D/A转换。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工技术。
7.机械设计基础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的工作原理及通用零件的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初步掌握机械零部件设计能力理论知识,再通过机械零件设计综合训练及课程设计训练,达到零部件设计的要求。
主要内容:常用机械的工作原理,连接件的选择与计算,轴系的工作特点,载荷分析,失效形式及选择设计。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等。
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规范,会查用各种国家标准,对零件进行误差分析,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并会检测常用零部件。
主要内容: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相互配合以及几何量的测量技术。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等。
9.计算机辅助绘图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CAD软件使用方法,能够运用绘图软件进行机械零件图的设计。
主要内容:AutoCAD软件绘图,尺寸标注,符号库,图形合成,图形输出。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三、专业课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掌握测量中常用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特点,使学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选择及其应用等。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普通物理等。
2.液压与气压传动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液压、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类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功能、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系统常用元件、基本回路,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基本回路,气动逻辑系统设计等。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3.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
目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切削机床的基本结构,熟知各类切削机床的用途,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的故障排除,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工艺技能和对机床的调试维修奠定一定的基础。
主要内容:机床传动的基础知识,各类机床的性能、用途及主要部件,机床的安装、使用和调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使用、调试方法等。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继电控制系统,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能力,并对今后从事现代软生产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PLC基本原理、PLC的指令系统、梯形图、功能图、PLC的应用等。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
5.机械制造工艺学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理论和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主要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知识,常见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分析和制定,零件加工的质量分析,专用夹具设计理论、定位和夹紧;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常用切削机床的夹具设计等。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
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指令系统,掌握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能够独立设计单片机的硬件线路和编制软件。
主要内容:单片机相关芯片的结构特点和引脚功能,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应用实例,仿真开发系统的使用。
先修课程:电子技术等。
7.数控原理及编程
目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系统硬件控制,软件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及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
主要内容:数控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输入装置,点位/直线控制,连续切削控制,数控指令及编程。
先修课程:金属切削机床及数控机床等。
四、选修课
1.演讲与写作
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语言的社会本质和交际功能的认识,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特别是言语交际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对写作的强化练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2.音乐与绘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陶冶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并且在系统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能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调适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心理;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并转换角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就业政策,更好地利用就业指导机构指导自身就业。
主要内容: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准备、职业选择、择业技巧、创业环境与创业机会、择业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把握、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等。
⑶ 机械专业简单的毕业设计有哪些题目
简单的毕业设计有:
1、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2、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
3、ZQ-100型钻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
4、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
5、封闭母线自然冷却的温度场分析 。
⑷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专业里,最重要的是哪几门课程求解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AutoCAD绘图
模具CAD(PRO/E)
模具CAD(UG)
模具CAM
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
数控技术及应用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制造
工程图学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模具设计
模具寿命与材料
模具制造工艺学
⑸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两天内要答案)
这个工作量太大,两天做不出来。有个现成的系统,流量能满足但压力不和要求,要的话给你你自己改吧。
⑹ 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
我这里是专门做夹具设计的,如果你需要帮助,我可以提供帮助
你的设计零件 不算特别复杂
但是 你的批量是中批量的生产 可以考虑用 快速夹紧机构 或者 液压缸气缸
⑺ 求液压泵盖夹具课程设计一份,最好有图纸说明,有的请传邮箱[email protected],感谢
能给一份我么?谢了 [email protected]
⑻ 液压课程设计
1000N=100公斤力,,太小了,用液压的很不合适,是不是打字错了?
1.已知机械力.设定一个液压工作压强,例如5兆帕
2,计算油缸面积,A=机械力/压强
3,根据油缸速度算泵的流量, Q=面积x速度
4 依据压力,流量,选择泵.
5 依据油缸的动作,选择阀的种类.再确定电控系统
快慢速的方法主要有,
1 双缸,,大缸加压,小缸快速下降,小缸可以装在大缸内,也可以在大缸外. 用一个油泵供油,有2个换向阀带2个缸.......一重的万吨水压机就是这样的.
2 双泵 也叫高低压泵,低压泵大流量,快速,高压泵小流量,慢速,用一个换向阀就可....很多夹具就是这样的设计
3,比例阀 1个泵+1个比例阀,也可以调速度.
如果你的油缸很小,流量压力很低,适合第二种
⑼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控制工程、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必考 笔试 002 10725 生产作业管理 3 必考 笔试 003 10714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7 必考 笔试 004 10722 计算机绘图(CAD) 3 必考 实践考核 005* 02825 机械基础 6 必考 笔试 006 08631 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实践) 3 必考 实践考核 101 10718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5 选考 笔试 102 0235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4 选考 笔试 103 10726 数控机床与编程(一) 6 选考 笔试 104 0587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6 选考 笔试 105 10723 流体传动与控制 2 选考 笔试 课程设置:必考课6门26学分;选考课5门23学分。
说明:
1、101至102课程任选一门,103至105课程须任选一门课程。
2、须持有车工、铣工、磨工、钳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筑路机械维修工、筑路机械操作工等机械类工种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证书,获得该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合格成绩的,才可申请该专业毕业。
3、类型序号带“*”的课程均使用全国考委组编的大纲、教材,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2、生产作业管理
本课程的设计是基于员工或生产一线工人职业前程与管理发展的考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建立生产系统的基本内容;掌握工作设计与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生产计划的编制要求;掌握生产调度管理的基本内容;明确生产作业的基本流程;掌握产品质量管理的操作要点。
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扩展知识面、开拓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积极采用先进的电器技术,并应用到本专业的各个技术领域中。为后续课的应用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应用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
4、计算机绘图(CAD)
计算机绘图(CAD)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级技校相关专业衔接方案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AutoCAD软件的使用,完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的设计、绘图能力。
5、机械基础(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6、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员通过系统的课程自学和辅导考试,树立新的择业与创业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员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其创造潜能,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求职择业和创业的基本能力
7、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本课程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的配合,使学生在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和金属切削机床、工件定位与夹紧、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质量分析,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得到综合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及独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本课程介绍了单片机的发展过程、主要产品以及单片机的特点、应用领域,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体,重点论述其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单片机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中断与定时、存储器扩展、I/O扩展、典型单片机系统、必备的单片机维修技术等内容。通过学习可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认识,达到熟悉并运用其软、硬件的目的,为进入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和应用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9、数控机床与编程(一)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级技校相关专业衔接方案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使考生围绕数控加工的工艺基础,掌握典型数控系统编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注重培养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维护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0、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重点讲述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和维修方法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系统的学习,使考生达到掌握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分析和维修技能。
11、流体传动与控制
本课程是以流体为介质进行能量传递与控制的技术。使考生掌握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般机械设备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能够对简单液压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 1.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了解自然界的比较完整的物理图象,对物理学的近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数据处理、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实作风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本课程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影响深远,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也为学生 将来接受、应用和管理高新技术提供初浅的基础。
2.工程制图基础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制图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掌握作图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帜CAXA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制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立体、组合体、轴测投影图、螺纹、机械图、计算机绘图。
3.机械工程制图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制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画读立体、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轴测投影图;机件的图样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计算机绘图。
4.应用力学
本课程4.5学分,课内学时8l学时,开设一学期。
应用力学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也为培养分析和解决基本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本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力学中的 基本概念和静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空间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识,弹性杆内力分析,弹性杆横截面上应力分析,应力状态分析,强度分析,刚度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压杆稳定,能量法,疲劳强度问题,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其应用,动静法及其应用等。
5.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实验学时8,开设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掌 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机器的组成;机器的设计过程及设计原则;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它传动机构的方案设计与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概述;带传动、齿轮传动工作能力的分析与设计;轴的设计与校核;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计算和选用;螺纹联接设计与选用;键、销、过盈配合联接的设计与选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弹簧的选 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6.自动控制工程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实验1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多用机床架台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讲自动控制的任务、组成、控制方式的分类等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机电专业的特点;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传递函数及其求取及动态结构图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讲系统的时域性能描述,一阶系统的动态分析,二阶系统的动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讲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频域稳定性分析和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稳态误差,对数频率特性与阶 跃响应的关系;串联校正的基本规律,串联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等控制系统的校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Z变换,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等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知识。
7.机械制造学(1)(2)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的金属切削原理、刀具、金属加工机床和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提高工业产品性能价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业生产环境的基本思路,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经济建设做必要的知识、能力储备。?
课程的主要内容: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属切削的基本定义、刀具材料、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提高金属切削效益的对策等;金属切削机床部分包括金属切削机床概述、车床、齿轮机床等;机械制造工艺部分包括工艺规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典型工艺实例、装配工艺及机械制造设备技术新发展。
8.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 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技术。 本专业领域主要有以下职业岗位:机械产品设计开发人员、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人员、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工艺编程人员、模具设计与制造人员、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人员。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定位,本方案主要定位为:培养岗位适应性较强的、需求量和紧缺性较大的、具有较强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内从事应用CAD/CAM技术的人员。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技术。
⑽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jd1.6型调度绞车
原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毕业设计 油箱盖的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 双齿轮
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 滑动套
毕业论文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上的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 基于SolidWorks下的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建模与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 螺旋千斤顶的设计
毕业设计 基于Solidworks下的山地自行车的结构设计及建模
课程设计 铸钢车间型砂传送带传送装置设计
花键磨床分度机构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 轴承专用数控车床床身防护钣金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 十字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五套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与加工
课程设计 开瓶器冲孔落料设计
毕业设计 盖类零件设计
课程设计 支架级进模设计
毕业设计 新型揉搓式洗衣机的设计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MP5播放器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 煤气式退火炉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 制定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尺寸18H11槽的铣床夹具
课程设计 锐意车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85条高级AutoCAD工程师绘图技巧
毕业设计 ACP-7C型诺基亚充电器底座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 套筒注射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曲轴加工工艺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 桥式起重机传动装置设计
毕业设计 精镗CK-V型主轴箱Φ88.5、2-Φ68.5 三孔双向卧式组合镗床SWT-5
机械课程设计 用于带式运输机的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课程设计 设计一初轧机的轧辊机构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集——带式传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共13份)
毕业设计 行星减速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设计“CA6140车床831005(第2组)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毕业设计 磁流变减振器
南通职业大学毕业设计 某扇机轴零件
课程设计 CA6140型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
毕业设计 机床产品典型零部件的二次开发
毕业设计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设计
毕业设计 机座水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步进梁式再加热炉的设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 数控移相信号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伸缩门
安全人机工程学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