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兔动脉血压试验中,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
正确答案:E
解析: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窦,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管壁的机械牵张
。在夹闭颈总动脉时,相应的颈总动脉末端的颈动脉窦内的压力降低,感觉神经传人的降低血压的神经冲动减少,使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活动增强,血压升高
。因此全身动脉血压上升
。故选E
。
2. bl420e生物技能学实验系统做家兔失血性休克时应选中哪一个实验选项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目的】
1、了解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并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休克时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 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救治措施。
【实验原理】
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不足,即休克的发生。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DIC期)。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状态。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手术器械、输液装置、尿量测定装置、量筒、注射器、针头、20%乌拉坦、1%肝素、1%NA、生理盐水。
【观察指标】
动脉血压(BP) mmHg 中心静脉压(CVP) cmH2O 呼吸(R) 频率、幅度 尿量(U) ml/10min
【实验步骤】
1、 称重麻醉:(乌拉坦5ml/kg);
2、 固定备皮: 仰卧固定,颈部和腹部剪毛备皮;
3、 血管分离: 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外V和左侧颈总A ,穿双线备用; 4、 荷包缝合: 切口部位: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3-5cm内,正中切口; 5、 肝素抗凝:(耳缘V,1ml/kg)排净空气,尽量靠近远心端,回抽有血;了 6、 血管插管: 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仅先后顺序不同;
7、 呼吸装置: 胸腹部正中皮肤呼吸最明显处,穿单线固定,并连于张力传感器; 8、 0.01%AD(0.2ml) 第一次记录 9、 复制休克(40mmHg,30min) 第二次记录 10、注射NA(耳缘注射,1ml/kg) 第三次记录 11、静脉补液(40~60滴/分) 第四次记录
【注意事项】
1、麻醉深浅要适度,麻醉过浅,动物疼痛,可致神经源性休克;过深则抑制呼吸。 2、牵拉肠袢要轻,以免引起创伤性休克。
3、动、静脉导管,事先用肝素充盈,排除空气。导管插入后,再推入少量的肝素抗凝,防止导管前端堵塞;静脉导管插入后可缓慢滴注生理盐水保持管道通畅。放血后也应及时往动脉导管内推注肝素。
4、血管插管时,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仅先后顺序不同:颈外V:先夹闭近心端,后结扎远心端,插入4-5cm;颈总A:先结扎远心端,后夹闭近心端,插入2-4cm。剪口部位尽量靠近远心端,成45度角朝向近心端剪开小口,约为管径的1/3-2/3,插管方向朝向近心端。
5、输液时应注意三通管的使用,输液装置只能单向与静脉导管相通,不能在输液的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要观察中心静脉压时,需关闭输液通道,使换能器与静脉导管单向相通。
6、第一次实验记录:动物稳定10min后,记录正常状态下;
7、第二次实验记录:颈总A插管的三通开关处断续放血, 血压维持于40mmHg 左右20-30min,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每放血10ml即关闭开关,监测BP变化;血压维持于40mmHg时, 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变化(重点记录BP上升的最高值及变化时间)。
8、第三次实验记录:休克动物的抢救措施一:耳缘V缓注1% NA(1ml/kg),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变化(重点记录BP上升的最高值及变化时间)
9、第四次实验记录:休克动物的抢救二: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输液速度---40-60滴/分,输液总量---约为失血量的2-3倍,每输液50ml即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
【实验记录】
结果一:
结果二:
【理想结果】
【注】实验并没有很成功:其中没有进行抢救措施一,所以注射NA后的变化没有记录;抢
救措施二中的生理盐水错误地沿着耳缘静脉输入了,BP,CVP变化不明
3. 家兔动静脉插管结扎与夹闭的方向一样吗
一样,动脉夹夹住的都是近心端,远心端用线扎住
4. 药理学实验,观察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先观察正常血压曲线,然后依次注射生理盐水,肾
能够避免细胞破裂,它的渗透压和细胞外的一样,所以不会让细胞脱水或者过度吸水,所以各种医疗操作中需要用液体的地方很多都用它,人体细胞生活中所处液体环境的浓度。为纠正脱水、酸中毒,临床常将不同液体按比例配成混合液应用。
因为严重的婴幼儿腹泻,除丢失碳酸氢钠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外,还存在着营养失调性(即所谓“饥饿性”)酮中毒及大量电解质和水分的丢失。所以就需要有既能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克服酮中毒,又能补充水分及热卡的混合液。
(4)实验中直接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装置是扩展阅读:
每搏输出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上升较舒张压明显。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
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
大动脉弹性:大动脉管的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当大动脉硬变时,其缓冲作用减弱,收缩压会升高,但舒张压降低。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当血管系统容积不变,血量减小时(失血)则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积加大时,动脉血压也将下降。
5.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目的】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原理】
在生理情况下,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又可在血压降低时升压,反射的传入神经为主动脉神经与窦神经。家兔的主动脉神经为独立的一条神经,也称减压神经,易于分离和观察其作用。在人、犬等动物,主动脉神经与迷走神经混为一条,不能分离。反射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心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受体结合,引起心脏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迷走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引起心脏负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后者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受体结合引起阻力血管的收缩。
本实验应用液压传递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即由动脉插管、测压管道及压力换能器相互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压传递系统。将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密闭的液压传递系统传递压力,通过压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动脉血压变化曲线。
【预习要求】
1.仪器设备知识 参见第二章第三节 RM6240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或第四节PcLab和MedLab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实验理论 实验动物知识参见第三章第一节 生理科学实验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第四章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四节 实验动物手术;统计学知识参见第5章第四节 常用统计指标和方法;生理学教材有关动脉血压的调节。检索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检索方法参见第五章第五节。
3.预绘制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和统计表格。
【材料】
家兔,动脉插管,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0g/L氨基甲酸乙酯,1000U/ml的肝素,0.1g/L去甲肾上腺素,10-2g/L乙酰胆碱。
【方法】
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
(1)颈动脉血压测量记录装置。将血压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柱上,其位置应与心脏在同一平面。
(2)压力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第4通道(亦可选择其它通道)。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参数设置:
① 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循环”或“自定义实验项目”菜单中的“兔动脉血压调节”。系统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4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2Kpa,采样频率800Hz,扫描速度 500ms/div。连续单刺激方式,刺激强度5~10V,刺激波宽2ms,刺激频率30 Hz。
② PcLab和MedLab系统:点击“文件”菜单“打开配置”中的“动脉血压记录”项目。系统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1通道放大倍数200、直流(DC)耦合,采样间隔1ms;串刺激方式,波宽2ms,刺激强度5~10V,时程1s,频率30 Hz。
(3)血压换能器定标 为定量记录血压及血压变化的幅度,测量系统需在记录之前定标。定标方法:在见图7-16-1中,三通连接水银检压计和充以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打开弹簧夹使与大气相通,仪器开始记录,并将通道基线调至与零线重合。注射器缓慢注水,排尽空气,夹上弹簧夹。继续注水,使水银检压计压力达到24.0Kpa(180mmHg)。保持采样一段时间,打开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定标(单位修正)对话框,输入水银检压计指示的压力值。实验过程中不能改变定标数值。
实验室一般情况下已将仪器和血压换能器系统进行了定标,无须再定标。
2.手术准备(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四节 实验动物手术)
(1)家兔称重后,氨基甲酸乙酯按1g/kg体重的剂量于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注意麻醉剂不能过量,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2)动物仰卧固定缚于手术台上,固定四肢,前肢交叉固定,用棉绳钩住兔门齿,将绳拉紧并缚于兔台铁柱上。
(3)暴露颈部气管、颈总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上述神经,穿细丝线。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两侧颈静脉,各穿一线备用。
(4)给动物静脉注射肝素,剂量为1000u/kg体重。等1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步骤,以使肝素在体内血液中混合均匀。
(5)颈总动脉插管 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面预先穿一丝线备用。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剪一“V”字形切口,将动脉套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打开动脉夹。
【模拟实验操作方法】
1.模拟实验窗口(图6-2-7) 家兔颈部动脉插管用三通压力换能器与水银检压计相连,水银检压计指示动脉血压,家兔呼吸运动用其腹部动画展现,并与仿真记录仪记录的血压曲线二级波同步。
2.手术刀 鼠标点击手术刀并拖动至家兔颈部释放,启动动脉插管录像,动脉插管录像结束,记录仪描记动脉血压曲线。鼠标点击手术刀并拖动至家兔颈部手术放大图的神经上方释放,切断神经。
3.仿真三道记录仪 第一道记录动脉血压曲线,第二道记录心率,第三道记录实验项目标记。仿真记录仪面板设灵敏度、位移、纸速调节按钮,面板设数字显示框,分别显示记录仪第一道灵敏度、动脉血压、心率、实验项目。
4.刺激器 打开电源开关后,鼠标器点击刺激电极拖动至家兔颈部手术放大图的神经上方释放,释放位置不同、可分别产生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迷走神经末梢端、主动脉神经中枢端、主动脉神经末梢端引起的动脉血压变化。
5.注射器 鼠标器点击注射器拖动至家兔耳部上方释放,向输入框输入药品剂量,点击确定,药品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入。动脉血压因药物作用而发生变化,药品剂量1:10000 去甲肾上腺素 0.3ml。
6.测量按钮 按测量按钮,仿真记录仪显示所做实验项目的实验曲线,仿真记录仪面板按钮变为图标按钮,有放大、缩小、压缩、扩展、定位图标按钮,分别可使仿真记录仪内的实验曲线纵向放大或缩小,横向压缩或扩展,定位图标按钮可使所选记录曲线处的位置移到仿真记录仪左边框。
7.测量状态 在测量状态下,鼠标器在仿真记录仪内移动,可对实验曲线进行测量,并从仿真记录仪的面板数字显示框“血压”和“Time”中读出血压值和心动周期时间。在曲线上点击,可测量相对值。拖动仿真记录仪面板上的滚动条,可使实验曲线左右滚动,显示前后实验数据曲线。
6. 关于测量家兔血压实验的问题
异丙是非选择β激动药,小剂量可使舒张压下降,压差增大,大剂量使血压明显下降。
心得安适用于临床上疑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同时伴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悸、气短、多汗、失眠等,心电图T波低平或轻度倒置、ST段轻度压低者。
7.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兔动脉血压的影响实验讨论怎么写
1.实验装置 计算机Biolap98软件系统的使用:打开计算机,显示windows桌面.点击图标“biolap98”,进入BL-310智能型生物信号显示与处理系统.点击“可进行生理、药理、毒理、病理等实验”,进入主画面.点击菜单“输入信号”栏,选择通道1及标Ⅱ导联显示动物心电,通道2显示压力曲线;点击菜单“显示方式”栏,选择双通道显示方式.调节增益至100左右,时间常数为“DC”,滤波用“1kHz”.
如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则打开电源后,校正两个通道的扫描电压,并调节增益至适当位置.打开记录仪,调节描笔的位置,校正描笔的摆动幅度.
电子刺激器的准备 打开电源,选择“连续”刺激方式,波宽为0.5ms,电压为2~3V,频率为16Hz.将刺激电极连接于刺激器.
检查血压换能器,用石蜡油将其充满,将换能器三通管与动脉插管的导管相连,将换能器导线与计算机或多道生理记录仪相连.
2.准备动物 秤重后,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剂量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动物麻醉的标志为四肢松软,角膜反射消失.麻醉后用绳子将动物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打开手术台底部的电灯保温.剪去颈部手术野的毛以便施行手术.
3.手术 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6~7厘米,用止血钳沿正中线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胸舌骨肌),暴露出气管.用两把组织钳分别夹住气管两侧的皮肤和肌肉的边缘,并将其拉向两侧,即可见到气管两侧与气管平行的左、右颈总动脉及与其相伴而行的一束神经,这束神经中包括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由于神经被包绕于动脉鞘中,所以应小心分离颈动脉鞘,仔细辨认三条神经.迷走神经最粗,交感神经较细,减压神经最细且常与交感神经紧贴再一起.一般先分离颈总动脉与迷走神经,然后分离减压神经与交感神经.每条神经各分离出2~3厘米,并在各神经下穿一条不同颜色的丝线以便区别和使用.右侧颈总动脉下穿一条线备用,左侧颈总动脉用于血压测量,在其远心端(头端)和近心端各穿一条线备用.
8. 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血压发生什么变
实验中夹闭家兔一侧的颈总动脉,家兔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原因是:实验中夹闭家兔一侧的颈总动脉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感知的血压降低,感觉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引起心血管中枢兴奋,经交感神经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引起家兔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
颈动脉窦是一个压力感受器,适宜刺激是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通过感受动脉血压的改变而调节循环。颈动脉体是一个化学感受器,适宜刺激是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比如:血氧、二氧化碳、血液PH值等,从而对循环和呼吸系统产生调节作用。
(8)实验中直接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装置是扩展阅读:
夹闭颈总动脉,此时的颈动脉小球流经的血流减少,反射性的引起升压反应,尼可刹米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并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该侧颈总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血压明显下降,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提示血压下降,又通过神经体液一系列机制升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