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

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06-13 19:06:41

①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B.装置②

A.X为苯时,密度比水小在上层,不能使水和气体分离,则不能用于吸收氨气,可发生倒吸,故A错误;
B.在右侧烧杯中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应将电解质溶液互换,故B错误;
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
D.氨气的密度比水小,可利用向下排空气收集,则图中短进长出可收集氨气,装置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②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液

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根据其沸点不同专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属A错误;
B.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苯和水不互溶,水在下方,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直接将导气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现象,故B错误;
C.该装置可用于固固加热,氨气干燥可用碱石灰,故C正确;
D.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③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

A、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版不能只用氯化铵制备权氨气,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
反应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
CaCl 2 +2H 2 O+2NH 3 ↑,故A错误;
B、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但易溶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氮气从四氯化碳进入水中可被吸收,有效防止倒吸,故B正确;
C、铜锌原电池中,锌较活泼,做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故C正确;
D、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应用胶头滴管插入到硫酸亚铁液面以下,故D错误.
故选BC.

④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硝基苯

A.装置正确,可用于分离苯和硝基苯,故A正确;
B.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应用版四氯化权碳,故B错误;
C.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温度稍低时反应生成氯化铵,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故C错误;
D.反应需加热到170℃,缺少温度计,故D错误.
故选A.

⑤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液

A.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正确;
B.氯气极易溶于水,该装置没有缓冲装置,能形成倒吸现象,如果将苯换为四氯化碳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氯化氢和氨气立即反应生成氯化铵而得不到氨气,故C错误;
D.常温下,氢气和氨气与氧气都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BC.

⑥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B.装置②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

A.加热时氯化铵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收集不到氨气,故A错误;
B.苯的密度小于水,则苯和水混合时,苯位于水的上层,氨气及易溶于水,该装置中没有缓冲装置,所以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该装置中,双氧水浓度和催化剂都不同,所以无法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
D.石油中成分较多,而且这些成分互溶,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⑦ 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

最高价氧化物来对应水化物的自酸性强弱可以推出非金属性强弱,所以A对
②装置收集H2、NH3应该短管进,而收集Cl2、HCl、NO2则长管进,B对
互溶的液体分离才用蒸馏,C错
制乙酸乙酯为了防倒吸,导管不能伸入碳酸钠溶液,D错

⑧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装置①稀释浓硫酸B.装置②可形成原电池,锌为原

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且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但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故A错误;
B.锌不铜活泼,形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B错误;
C.应将滴管插入到液面以下,并在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几滴苯以隔绝空气,该实验不能观察到氢氧化亚铁,因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而变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可用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该装置,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故D正确.
故选D.

⑨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图及描述均正确的是()A. 制取Fe(OH)2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向容器瓶中

A.阳极产生 Fe2+、阴极产生 OH-,二者能产生 Fe(OH)2,其中苯层起到隔绝空气的作回用,故A正确;
B.一般情况下答,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的口部应低于试管的底部,玻璃棒与瓶口不能接触,防止液体外流,导致浓度偏小,故B错误;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下端应该深入到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故C错误;
D.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没有放在液体的中间且没有环形玻璃搅拌器,故D错误.
故选A.

阅读全文

与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锐志仪表盘最左边显示是什么 浏览:694
粮食仪表测水分指针不动怎么修 浏览:417
仪表盘不回位是什么原因 浏览:516
博越空调最大制冷怎么关 浏览:438
捆扎钢筋电动工具 浏览:708
手康复治疗超声波什么作用 浏览:673
图纸上阀门怎么表示 浏览:50
HASA设备怎么拆 浏览:235
仪器作业员是干什么的 浏览:656
仪表板上车灯总开关亮是什么意思 浏览:202
暖气不打压是不是外面的阀门打开 浏览:257
仪表可以转的是什么车 浏览:185
为什么轴承钢烧红后变软了 浏览:600
天津塘沽第五阀门厂 浏览:35
500g机械硬盘缓存多少 浏览:644
家庭轿车轮子轴承是什么型号 浏览:103
机床控制电压怎么样 浏览:405
铸造厂的炉渣和炉灰怎么处置 浏览:674
各种测温设备怎么安装 浏览:375
实验室模拟硫酸的工业制法的装置 浏览: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