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并写出一例
2019年是中国航天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中国航天有两件大事。其一就是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国家。另一件就是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因为长征五号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今后中国航天工程基本都会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2019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亮点有长五遥三火箭的发射成功、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北斗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建成、长征11号海上发射、“捷龙一号”发射成功,“快舟一号”在同一发射场间隔数小时连续发射成功以及民营火箭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首次发射
查看全部4个回答
息泄露
中国国航_公告一出,股民们都惊呆了,此股有望成为本月绩优股。中国国航_点击查看诊股布局,把握满仓买进好时机。
盈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广告
航空专业招生 -初-高-中专-大专
空姐 空哥 地勤-签就业协议
北京童学慧教育咨询..广告
评论
谢谢你这么好看还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中国国航_消息已出_或将利好来袭。
中国国航_今日三大利好消息,近期或有大行情,中国国航实时监控
广告2019-11-08
写出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
总的说来,在航天器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0多年来,我国共自行研制和发射了40多颗各种类型、不同功能的人造卫星。 1.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钱学森同志任院长。 2.1970年4月24日,由我院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而且其重量也超过美、苏、法、日第一颗卫星之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3.1971年3月3日,我院研制的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顺利升空,此后在空间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4.从1975年开始迄今,我院研制的17颗返回式卫星先后发射并成功回收16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我国空间事业实现了由科学实验到应用的转变,卫星研制技术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5.1981年,我们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6.70年代末,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攻克了姿态控制、通信转发器、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等关键技术。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又于1986年6月2日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力的国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7.80年代初,开始了开展气象卫星的研究。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风云一号气象卫。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同步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同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8.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已日臻成熟。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控、温控、地面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技术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并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现代小卫星等4个系列的卫星平台,这些卫星平台的建立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将有效地提高卫星可靠性和寿命,同时还将大大加快研制速度,努力达到年均研制4到6颗卫星的能力。 9.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能力的卫星工程体系,不仅能够研制各类应用卫星,而且能承担更复杂空间飞行器的研制使命。 10.1984年4月8日,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迎来了中国卫星通信的新时代,其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11.我院研制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所获得的高质量的卫星云图照片,已达到国际水平。利用卫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与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制的指令与数据接收站投入运行,成功地保证了第八届全运会的举行,同时还为长江截流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气象服务。 12.返回式卫星在国土普查、地质调查、石油勘探、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震预报、铁路选线、考古研究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多项搭载试验,使空间微重力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新材料的研制生产、合成新的药物、改善传统的农作物栽培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用返回式卫星进行的空间育种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空间育种选育的水稻卫-36株系,单株质量在50克以上,比对照组增产20%。经太空育种的青椒,已形成单果达350克的新品种,亩产增加20 %~30%,VC含量明显增加。小麦、番茄等其他农作物种子经卫星搭载培育,也都获得了新品系,在试种中取得丰收。14.18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出了STD总线工业控制电脑、医用X线电视诊断系统、新型铁路车辆红外线热轴探测系统等多种高质量、高水平的民用产品。这些技术运用于电视转播、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形成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5.VSAT卫星通信网利用航天高科技,实现了同时广播、双向数据传输、数话并举的实时通信和异地报盘、成交回报和行情、公告播放一体化。该网于1994年8月正式开通,运行情况稳定。 16.国空间技术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早在1987年和1988年,我院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就为法国的马特拉公司和原联邦德国宇航公司搭载了微重力试验装置;已发射的巴基斯坦卫星在我院进行了环境试验;我院还为发射瑞典卫星提供了旋转火箭,现在和巴西共同研制的资源卫星已取得重大进展。
② 天宫一号搭载试验方案征集: 搭载实验名称、意义及目的、装置及条件、实验步骤、结果分析
晕,我正好也在别的论坛看到同样的问题,我已经给他解答了,现在也一并告诉你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方案一:制造一个“中国房价走势模拟系统”带入太空,看看中国的房价能否在不久的将来“一飞冲天”。以此类推,像“三公消费”啦、医疗费用啦、教育费用啦之类的走势都可以模拟一下带入太空,以求博个好兆头,为其不断再攀新高造势。
方案二:在“天宫一号”上安装专门的照相机拍照,以发现中国有哪些伟大的“形象工程”能够在太空中被肉眼看到。到底是“荒山刷漆”比较醒目,还是“平改坡”之后“凹凸有致”的广州更招眼?到底是重庆渝宜高速路洛碛段“水田栽树”的奇迹更好看,还是陕西武功县强制商户摆花创造的“花的海洋”更鲜艳?有了“天宫一号”拍回的照片,答案马上就能揭晓!
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带几位党员干部上去,实验一下当“天宫一号”高速运动的时候,官员们能否凭借高超的“维稳”技巧令其超越科学极限实现静止不动。当然,如果能让全宇宙都能以“天宫一号”为核心围着它转那就更成功!
以下附上我精心为你找到的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探梦“天宫”——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方案征集活动25日在南京三中启动。
今年寒假,全国在校中小学生均可参加实验项目征集,获奖方案有望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进行试验。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于2011年升空,寿命为两年。按计划,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后,中国将重点突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为建立空间实验室做准备。“天宫一号”重八吨,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发射“天宫一号”后两年内,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使我国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开展空间实验研究,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探索实践能力,推动青少年科普更快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同组织了“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并首先启动探梦“天宫”——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方案征集活动。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并专为全国青少年预留了实验项目。此次活动将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适合目标飞行器有效载荷约束条件的任何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设想方案,活动截止时间是2月28日。
此次征集活动将按小学、初中、高中分成三组,每组各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最后组委会还将评出3-5个搭载方案奖,这些方案将在“天宫一号”上进行试验,获奖学生也将有机会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暑期航天科技体验营活动,亲身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据悉,在探梦“天宫”——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方案征集活动后,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追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征文、圆梦“天宫”——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营活动等也将陆续启动。
③ 神舟系列飞船,每次飞天都搭载了物体进行太空实验吗
这个太空实验主要是针对飞船自身的,神五以前没有载人上去过,主要是针对飞船本身进行测试,实验。有载设备,植物,动物等。直到神五载人飞船成功返航。一个是完善飞船本身设计,另一个是运送航天员前往空间站。除针对飞船本身的实验外,其他实验很少甚至没有在飞船中进行过。
④ 天舟一号搭了这么多生命科学实验,为什么不做空间育种实验
“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搭乘“天舟”升空,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在轨实验,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创新载荷装置将在地面飞控干预下自主完成多细胞多腔室细胞共培养和在轨在线分析检测任务。
人尝到了转基因的危害,现在是预防、严防地球基因突变给人带来不确定的危害,你说谁还做育种实验?上帝所造的都各从其类,打乱物种原始基因形态并不是一件好事,现在世界还是有一些科学家不信这些,想动人的基因是最危险的,特别是克隆。
⑤ 中国发射了哪些宇宙探测器
发射序号 运载火箭 发射日期 卫星 任务 发射基地 结果 备 注
1 CZ-1 F-01 1970.04.24 东方红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播送东方红乐曲
2 CZ-1 F-02 1971.03.03 实践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8年多
3 CZ-2 F-01 1974.11.05 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失败 光学侦察卫星
4 CZ-2C F-01 1975.11.26 第1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5 CZ-2C F-02 1976.12.07 第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6 CZ-2C F-03 1978.01.26 第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3天后返回
7 CZ-2C F-04 1982.09.09 第4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8 CZ-2C F-05 1983.08.19 第5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9 CZ-3 F-01 1984.01.29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10 CZ-3 F-02 1984.04.08 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25°上空
11 CZ-2C F-06 1984.09.12 第6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2 CZ-2C F-07 1985.10.21 第7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3 CZ-3 F-03 1986.02.01 东方红二号甲实验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03°上空
14 CZ-2C F-08 1986.10.06 第8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5 CZ-2C F-09 1987.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法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5天后返回
16 CZ-2C F-10 1987.09.09 第10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7 CZ-3 F-04 1988.03.07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1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87.5°上空
18 CZ-2C F-11 1988.08.05 返回式卫星(搭载德国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19 CZ-4 F-01 1988.09.07 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20 CZ-3 F-05 1988.12.22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2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110.5°上空
21 CZ-3 F-06 1990.02.04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3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点东径98°上空
22 CZ-3 F-07 1990.04.07 亚洲1号通信卫星(美国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
23 CZ-2E F-01 1990.07.16 巴基斯坦科学实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LE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外星3
24 CZ-4 F-02 1990.09.03 风云一号B/大气1号甲/乙(气球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三星
25 CZ-2C F-12 1990.10.05 第1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8天后返回
26 CZ-3 F-08 1991.12.28 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中星4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发射成功,星未入轨
27 CZ-2D F-01 1992.08.09 第13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B)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15天后返回
28 CZ-2E F-02 1992.08.14 澳塞特星B1通信卫星(澳大利亚)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4
29 CZ-2C F-13 1992.10.05 瑞典弗利亚科学卫星/返回式卫星一号甲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一箭双星.运行7天后返回成功,外星5
30 CZ-2E F-03 1992.12.21 澳星B2通信卫星(澳大利亚)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卫星爆炸
31 CZ-2C F-14 1993.10.08 第15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A)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卫星未返回
32 CZ-3A F-01 1994.02.08 实践四号小卫星/夸父一号模拟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双星
33 CZ-2D F-02 1994.07.03 第16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B)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15天后返回
34 CZ-3 F-09 1994.07.21 亚太一号通信卫星(亚太卫星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6
35 CZ-2E F-04 1994.08.28 澳塞特星B3通信卫星(澳大利亚)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7
36 CZ-3A F-02 1994.11.30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星5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卫星未能定点
37 CZ-2E F-05 1995.01.26 亚太二号通信卫星(亚太卫星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爆炸
38 CZ-2E F-06 1995.11.28 亚洲二号通信卫星(美国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8
39 CZ-2E F-07 1995.12.28 艾科斯达一号通信卫星(美国)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9
40 CZ-3B F-01 1996.02.15 国际通信卫星708号(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41 CZ-3 F-10 1996.07.03 亚太一号甲通信卫星(亚太卫星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0
42 CZ-3 F-11 1996.08.18 中星7号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败
43 CZ-2D F-03 1996.10.20 返回式卫星(搭载日本微重力实验装置)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光学侦察卫星,运行15天后返回
44 CZ-3A F-03 1997.05.12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星6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45 CZ-3 F-12 1997.06.10 风云二号A静止气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46 CZ-3B F-02 1997.08.20 马部海卫星(菲律宾)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1
47 CZ-2C F-15 1997.09.01 铱星模拟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12,外星13
48 CZ-3B F-03 1997.10.17 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4
49 CZ-2C F-16 1997.12.08 铱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15,外星16
50 CZ-2C F-17 1998.03.26 铱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17,外星18
51 CZ-2C F-18 1998.05.02 铱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19,外星20
52 CZ-3B F-04 1998.05.30 中卫一号通信卫星(购自美洛-马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21
53 CZ-3B F-05 1998.07.18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购自法国)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22
54 CZ-2C F-19 1998.08.20 铱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3,外星24
55 CZ-2C F-20 1998.12.19 铱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5,外星26
56 CZ-4 F-03 1999.05.10 风云一号/实践五号小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300公斤的CAST968小卫星公用平台
57 CZ-2C F-21 1999.06.12 铱星(美国摩托罗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7,外星28
58 CZ-4B F-01 1999.10.14 中巴资源一号/巴西小卫星SCAI-1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29
59 CZ-2F F-01 1999.11.20 神舟一号飞船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60 CZ-3A F-04 2000.01.26 中星22号(烽火一号军用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1 CZ-3 F-13 2000.06.25 风云二号B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2 CZ-4B F-02 2000.09.01 中国资源二号A(尖兵3号)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实时图像传输卫星
63 CZ-3A F-05 2000.10.31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4 CZ-3A F-06 2000.12.21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5 CZ-2F F-02 2001.01.10 神舟二号飞船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66 CZ-2F F-03 2002.03.25 神舟三号飞船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67 CZ-4B F-03 2002.05.15 风云一号/海洋1号小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CAST968小卫星公用平台
68 CZ-4B F-04 2002.10.27 中国资源二号B(尖兵3号)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实时图像传输卫星
69 CZ-2F F-04 2002.12.30 神舟四号飞船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70 CZ-3A F-07 2003.05.25 北斗一号试验备份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71 CZ-2F F-05 2003.10.15 神舟五号飞船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杨利伟,19小时
72 CZ-4B F-05 2003.10.21 中巴资源一号02星/创新一号微小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外星30
73 CZ-2D F-04 2003.11.03 第18颗返回式卫星(尖兵4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新一代返回式卫星,运行18天后返回
74 CZ-3A F-08 2003.11.15 中星20号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75 CZ-2C/SM 2003.12.30 探测一号小卫星 SS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中欧“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76 CZ-2C F-23 2004.04.18 试验一号小卫星/纳星一号纳卫星 SS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双星.第1颗质量小于30kg的纳卫星
77 CZ-2C/SM 2004.07.25 探测二号小卫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78 CZ-2C F-25 2004.08.29 第19颗返回式卫星(尖兵2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27天后返回
79 CZ-4B F-06 2004.09.09 实践六号A星/B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
80 CZ-2D F-05 2004.09.27 第20颗返回式卫星(尖兵4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18天后返回
81 CZ-3A F-09 2004.10.19 风云二号C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82 CZ-4B F-07 2004.11.06 中国资源二号C(尖兵3号)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实时数据型遥感卫星
83 CZ-2C F-26 2004.11.18 试验二号小卫星 SS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替代亚太一号甲卫星
84 CZ-3B F-06 2005.04.12 亚太六号(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31
85 CZ-2D F-06 2005.07.06 实践七号卫星 SS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86 CZ-2C F-27 2005.08.02 第21颗返回式卫星(尖兵2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27天后返回
87 CZ-2D F-07 2005.08.29 第22颗返回式卫星(尖兵4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运行18天后返回
88 CZ-2F F-06 2005.10.12 神舟六号飞船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费俊龙 聂海胜,5天
89 CZ-4B F-08 2006.04.27 遥感卫星一号(尖兵5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合成孔径雷达侦查卫星
90 CZ-2C F-28 2006.09.09 实践八号卫星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航天育种研究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91 CZ-3A F-10 2006.09.13 中星22号A(烽火一号A军用通信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2 CZ-4B F-10 2006.10.24 实践六号02组卫星A星/B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93 CZ-3B F-07 2006.10.29 鑫诺二号通信直播卫星(DFH-3平台)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卫星天线、太阳能帆板未能打开
94 CZ-3A F-11 2006.12.08 风云二号D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5 CZ-3A F-12 2007.02.03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6 CZ-2C F-29 2007.04.11 海洋一号B卫星 GT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97 CZ-3A F-13 2007.04.14 北斗导航卫星01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8 CZ-3B F-08 2007.05.14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中国首次卫星整星出口.外星32
99 CZ-2D F-08 2007.05.25 遥感卫星二号(尖兵6号)/浙大皮星一号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一箭双星,数字成像光学侦察卫星
100 CZ-3A F-14 2007.05.31 鑫诺三号卫星(DFH-4平台)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101 CZ-3B F-09 2007.07.05 中星6B(购自法国)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33
102 CZ-4C F-01 2007.09.19 中巴(巴西)资源一号02B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三级发动机具有二次点火功能。合成孔径
103 CZ-3A F-15 2007.10.24 嫦娥一号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月球探测器
104 CZ-4C F-02 2007.11.12 遥感卫星三号(尖兵7号)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105 CZ-3C F-01 2008.04.25 天链一号01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
106 CZ-4C F-03 2008.05.27 风云三号A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中国首颗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107 CZ-3B F-10 2008.06.09 中星9号电视直播卫星(购自法国)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34
108 CZ-2C F-30 2008.09.06 环境减灾A/B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双星,两颗光学卫星
109 CZ-2F F-07 2008.09.25 神舟七号飞船/伴飞微小卫星 LEO 甘肃酒泉(JSLC) 成功 翟志刚(出舱)、刘伯明、景海鹏, 3天
⑥ 神舟1号到13号,我国航天技术有了哪些飞跃
就在今天历时半年之久的神舟十三号太空之旅,圆满成功。欢迎我们的【太空出差三人组】、三位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归地球!无数网友朋友们都是早早蹲守在了直播间,想要见证这载誉而归的激动时刻,以注目和热泪的方式迎接英雄归来。
【宇宙级浪漫】、【世界级惊艳】
正如这次神舟十三号的圆满返航,更是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刻,无论是飞船本身的设计和技术,还是太空停留时长,它都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次壮举。是一次【宇宙级浪漫】和【世界级惊艳】,【8小时返回地球】、【令专家惊叹的机械臂技术】、【实现了历史上多个“首次”】......可以说见证了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
【飞天梦圆,英雄凯旋。】这是二十多年来每每见证,都会让每一位中华儿女热泪盈眶的辉煌时刻。这是国家实力提升的见证,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祝咱们的国家永远繁荣昌盛,永远努力,永远进步!
⑦ 中国神舟七号飞船搭载了哪些物品上天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型火箭,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9次飞行;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39秒;
返回时间:9月28日17时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圈数:2天20小时27分钟/45圈;
搭载物品:神舟七号首次携带了中药上天。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和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鹅掌楸的种子各100克。搭载物中首次历史性地出现陶瓷制品。一批深圳太空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包括蝴蝶兰、瓜叶菊、球根海棠、灰毛豆、类芦和结缕草等品种。伴飞卫星,五星红旗,特制太空笔。
试验项目: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进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飞船运行期间,1名航天员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
新技术应用:成功突破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航天测控中继卫星、伴飞小卫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神七载人航天应用方面的一项新技术试验———伴随飞行的试验。航天员由舱内活动转向舱外活动,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大跨越。为实现出舱活动,必须突破舱外航天服的微机电、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地面模拟训练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需要完成舱外航天服和飞船气闸舱的研制。这在技术层面上要求很高。火箭系统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采用了新技术抑制火箭飞行初期的振动,大大提高了航天员的飞行舒适性,这从三名航天员在飞船发射中招手的细节里得到了证实。在整个出舱活动中,供氧、供电、空气流通、话音支持等一切功能都成功实现,从直播中,可以清晰地听到翟志刚从宇宙发向地面的声音。这充分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舱外航天服的技术。为了这一次的一些新的测控要求,我们国家利用一些新技术研制了一些新的测控雷达和测控装备。采用海上的新技术(新型“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的使用)和空中的技术(数据中继卫星的使用),“神七”的测控覆盖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⑧ 中国航天史大事件有哪些
中国航天史大事件有: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舟六号“多人多天”任务、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神舟七号首次太空行走、嫦娥二号探月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
1、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2、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3、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7、嫦娥二号探月任务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展开,完成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进行深空探测等试验。此后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4179(图塔蒂斯)成功进行再拓展试验,嫦娥二号工程随之收官。
嫦娥二号已经成为太阳系的小行星,围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预计会在2020年前后回到地球附近。
8、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 2016年8月4日,玉兔号月球车正式退役。
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史的成就有哪些
1986年2月1日
我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
我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2.25
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1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这次为期两周的试验共发射了4枚火箭。
1990年
4.7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1990年7.16
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1991年
1.22
下午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1994年
2.22
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8年
5.2
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
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大事年表
日期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大事
2002年3月25日
载有「模拟太空人」的「神舟三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
功升空.2002年4月1日,飞船降落内蒙古中部.
2002年12月30日
「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自行研制的载人太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把
中国首名升空太空人杨利伟送上太空,并环绕地球飞行14圈.中
国成为全球第3个国家成功发展载人太空科技.
2004年1月
中国正式启动嫦娥工程,是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逗留了115.5
个小时,完成多项太空实验.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