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燃气调压器的五个基本技术指标是什么意思
燃气调压器(gas pressure regulator)俗称减压阀,也叫燃气调压阀是通过自动改变经调节阀的燃气流量,使出口燃气保持规定压力的设备。通常分为直接作用式和间接作用式两种。
调压器是燃气管路上的一种特殊阀门,无论气体的流量和上游压力如何变化,都能保持下游压力稳定的装置。
调压器应能够:1、将上游压力减低到一个稳定的下游压力; 2、当调压器发生故障时应能够限制下游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燃气调压器是和家用液化气瓶配套运用的专用用具,产物虽小,其质量却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在采办燃气调压器这类产物时,应仔细慎重,不能贪图便宜。
1.首要要在大型商场、超市采办知名品牌的产物,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查看调压器上的标记,要看调压器外包装有无具体的出产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联系方法;看调压器壳体上有无出产答应证号码,尽量不买散装调压器。
2.调压器的出口压力偏高,在运用中就会使燃具热负荷加大,即“火猛”,但这样若技能不过关,安全隐患也就更大。要根据运用的燃气用具燃气流量挑选相应的调压器。如壹台家用燃气灶具选用JYT0.6型调压器,壹台8升以上的家用燃气疾速热水器或壹台家用燃气灶具加上壹台8升以下家用燃气疾速热水器,宜选用JYT1.2型调节器。
3.调压器的装置和液化气的运用要正确。调压器应按阐明需求水平装置,正面向上,装置方法的不正确简单导致其作业不正常;而液化气瓶应直立放置。
4.燃气调压器布局应保证运用安全可靠,不要选购设定状况可以随意改动的调压器。家用燃气灶具等燃气流量较小的燃气用具不要运用JYT1.2型调节器;当调压器的类型、标准和燃气灶具不对应时,不要人为改动调压器的设定状况;当发现燃气用具的火焰忽高忽低时,阐明调压器现已损坏,应及时进行替换;当发现有浓郁的燃气滋味时,应及时封闭液化气瓶,查看调压器能否有漏气表象,如若漏气,应及时停止运用并替换。
5.日常可自行检测能否漏气。用浓壹些的洗洁精、肥皂水涂改在调压器壳体接缝及其前后接口处,然后翻开液化气气瓶阀门,如果有泡沫呈现就阐明有漏气表象,应及时替换。
⑵ 天然气调压站原理
天然气调压站天然气调压箱是燃气输送管道的关键设备。调压柜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和稳定系统压力,并且控制输气系统燃气流量,保护系统以免出口压力过高或过低。根据压力等级、调压精度、附属配置等不同功能,分有楼栋调压箱、区域调压箱、高压调压站、城市门站、超高压调压站;
《DBJ 08-46-1995 燃气箱式调压站安装设计标准》
中文词条名:城镇燃气设计中调压站(或调压箱或调压柜)的工艺设计要求
英文词条名:
1 连接未成环低压管网的区域调压站和供连续生产使用的用户调压装置宜设置备用调压器,其他情况下的高压器可不设备用。
调压器的燃气进、出口管道之间应设旁通管,用户调压箱(悬挂式)可不设旁通管。
2 高压和次高压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阀门;
中压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口管道上,应设置阀门。
3 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阀门距调压站的距离:
当为地上独立建筑时,不宜小于10M,当为毗连建筑物时,不宜小于5M;
当为调压柜时,不宜小于5M;
当为露天调压装置时,不宜小于10M;
当通向调压站的支管阀门距调压站小于100M 时,室外支管阀门与调压站进口阀门可合为一个。
4 在调压器燃气入口处应安装过滤器。
5 在调压器燃气入口(或出口)处,应设防止燃气出口压力过高的安全保护装置(当调压器本身带有安全保护装置时可不设)。
6 调压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宜选用人工复位型。安全保护(放散或切断)装置必须设定启动压力值并具有足够的能力。启动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调压器出口为低压时,启动压力应使与低压管道直接相连的燃气用具处于安全工作压力以内。
2)当调压器出口压力小于0.08MPA 时,启动压力不应超过出口工作压力上限的50%;
3)当调压器出口压力等于或大于0.08MPA,但不大于0.4MPA 时,启动压力不应超过出口工作压力上限0.4MPA;
4)当调压器出口压力大于0.4MPA 时,启动压力不应超过出口工作压力上限的10%。
7 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调压站屋檐1.0M 以上。
调压柜的安全放散管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设置在建筑物墙上的调压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该建筑物屋檐1.0M。
地下调压站和地下调压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也应按地上调压柜安全放散管管口的规定设置。
注:清洗管道吹扫用的放散管、指挥器的放散管与安全水封放散管属于同一工作压力时,允许将它们连接在同一放散管上。
8 调压站内调压器及过滤器前后均应设置指示式压力表。调压器后应设置自动记录式压力仪表。
⑶ 查关于燃气的计算公式
GB16410-2007燃气计算公式: 公式: 参数说明:W——华白数,或称热负荷指数;
H——燃气热值(KJ/Nm3),按照各国习惯,有些取用高热值,有些取用低热值;
S——燃气相对密度(设空气的S=1)。·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T——包含有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整体爆炸极限(体积%);
LnA——该混合气体的无空气基爆炸极限(体积%);
yAiR——空气在该混合气体中的容积成分(%)。·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含有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体积%);
Lc——该燃气的可燃基(扣除了惰性气体含量后、重新调整计算出的各燃气容积成分)的爆炸极限值(体积%);
yN——含有惰性气体的燃气中,惰性气体的容积成分(%)。·只含有可燃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混合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L1、L2……L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y1、y2……y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容积成分(%)。·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容积膨胀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1)、对于单一液体 v1——温度为t1(℃)的液体体积;
v2——温度为t2(℃)的液体体积;
β——t1至t2温度范围内的容积膨胀系数平均值。(2)、对于混合液体 v’11、v’2——温度为t1 、t2时混合液体的体积;
k1、k2……kn——温度为t1时混合液体各组分的容积成分;
β1、β2……βn——各组分由t1至t2温度范围内容积膨胀系数平均值。·液化石油气的气相和液相组成之间的换算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1)、已知液相分子组成,需确定气相组成时(2)、已知气相分子组成,需确定液相组成时 P’i——混合液体任一组分饱和蒸气压;
P——混合液体的蒸气压;
yi——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子成分(等于容积成分);
xi——该组分在液相中的分子成分。·相平衡常数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Ki——相平衡常数;
P’i——混合液体任一组分饱和蒸气压;
P——混合液体的蒸气压;
yi——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子成分(等于容积成分);
xi——该组分在液相中的分子成分。·湿燃气密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ρw——湿燃气密度(kg/Nm3);
ρ——干燃气密度(kg/ Nm3);
d——水蒸气含量(kg/ Nm3干燃气);
0.833——水蒸气密度(kg/ Nm3)。·混合气体的相对密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ρ——混合气体平均密度(Kg/Nm3);
VM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容积(Nm3/kmol);
S——混合气体相对密度(空气为1);
1.293——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kg/Nm3)。·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VM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容积(Nm3/kmol)。·干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混合液体的蒸气压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P——混合液体的蒸气压;
Pi——混合液体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
xi——混合液体中该组分的分子成分;
P’i——该纯组分在同温度下的蒸气压。·混合气体和混合液体的运动黏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ⅴ——混合气体和混合液体的运动黏度(m2/s);
μ——相应的动力黏度(Pa/s);
ρ——混合气体和混合液体的密度(kg/m3)。·混合液体的动力黏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xn分别代表各组分的分子成分;μn分别代表各组分的动力黏度(Pa/s);μ代表混合液体的动力黏度(Pa/s)。·t(℃)时混合气体的动力黏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T——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
C——混合气体的无因次实验系数,可用混合法则求得。·混合气体在0℃时的运动黏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g1,g2…gn——各组分的质量成分;
μ1、μ2、……μn——相应各组分在0℃的动力黏度(Pa/s)。·对比压力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Pc分别代表各组分的临界温度。·对比温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Tc代表各组分的临界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临界温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Tc分别代表各组分的临界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临界压力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Pm.c——混合气体的平均临界压力; Pc分别代表各组分的临界压力; yn分别代表各组分的容积成分;干、湿燃气容积成分换算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yiw——湿燃气容积成分(%);
yi————干燃气的容积成分(%);
k——换算系数。·精确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ρ分别代表各单一气体的密度(kg/Nm3).·精确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容积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VM分别代表各单一气体摩尔容积(Nm3/Kmol).·混合液体平均分子量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M——混合液体平均分子量;
x1、x2…...xn——各单一液体分子成分(%);
M1、M2……Mn——各单一液体分子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来源:《燃气输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9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 M——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y1、y2……yn——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M1、M2……Mn——各单一气体分子量。
⑷ 燃气调压设备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
燃气调压器中部分自带安全切断阀(比如润丰出产的AQ系列),燃气紧急切断阀在设备故障、腐蚀破坏、密封失效,出现泄漏,或紧急时,用以切断上游危险物料来源,避免事故范围扩大,控制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故燃气切断阀为第一道屏障。后面还有工业燃气探测器、气体报警控制器、燃气管道机械手、工业燃气切断电磁阀、燃气自闭阀甚至燃气加臭装置都为预警设备,衡水润丰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在为客户配置燃气调压设备时会详细询问用途、安装位置、进出气压值等等以此来判断配置的安全等级给出最优的配置。
电子科技的预警控制系统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融合了中西方科技的燃气调压器预警系统是在现有成熟的调压器设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单片机和手机模块所组成的预警装置的一项综合技术。系统由压力变送器每分钟采集压力数据,并直接由预警装置将数据传送到指定主机,系统能由电信通信站、专用的服务器和监控终端来达到实时远程监控。
1、燃气调压器预警系统原理
系统由信息采集端(燃气调压器预警系统)、通讯中枢端(电信通信站)、信息终端(负责人)及报警服务器组成。预警系统收集压力信息,电信通信站传输信息,报警服务器发出报警指令,以备负责人实行进一步处理。
2、压力变送器
燃气调压器预警系统与其所使用的压力变送器都属于同一公司的创新技术。它将采集到的压力信号传送至服务器,通过高电频与低电频连续时间的计数,把输出压力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即压力数据。
测试时,压力变送器收集10个压力数据的时间为8.8毫秒。经过程序解析,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在测试软件中生成波形图。
3、电池
燃气调压器预警系统利用电池供电,无需外接电源。一般电池可持续使用一年左右。为确保预警系统的良好运行,当电池电压降到5.5v时需更换新电池。
其中:
U(t)=-0.004t+7,电池电压使用范围为5.5V~7V,周期为一年;
I1——静态电流,一般为0.23mA;
I2——数据上传时的电流,每天15分钟上传,一般为150mA;
I3——侦测电流,每分钟侦测一次,每次2秒,一般为15mA。
计算得:E ≈ 2.89度。
由此可见,燃气调压器预警系统每年的耗电不到3度,能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在节能环保方面有突出表现。
4、压力数据管理
(1)压力图纸
压力变送器根据单片机指令侦测压力,每日定时将所收集的压力数据上传并保存到指定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同时自动生成压力图纸。图纸会在当天以邮件形式发送至用户管理终端,便于管理人员分析当日调压器的运行状况。
调压器1的设定出口压力为1500Pa。调压器1在7月12日至7月14日期间压力常常达到2400Pa左右。收到报警之后,管理方立刻安排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可以看到,调压器1的压力已经降到1500Pa左右,运行状态恢复正常。
(2)压力数据库
每台设备每日所上传的压力数据都会保存于数据库中,可输入指令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指定时间段内的压力平均值、最大最小值以及产生最大最小值的时间,并根据所得统计数据制成报表,更利于调压器系统性的管理。
⑸ 燃气调压器工作原理及作用介绍
现在我们大多数的家庭里,或许你会使用煤气,或许你会使用天然气,但归根到底,它们都是燃气的一种。说到燃气,脑海中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明火,确实这些燃气都是供热作用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当燃气的出气不稳定时,供热系统就不稳定。那么怎样才可以保证燃气是稳定输出的呢?燃气调压器就是在这里起作用的,具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燃气调压器?
燃气调压器(gaspressureregulator)俗称减压阀,也叫燃气调压阀是通过自动改变经调节阀的燃气流量,使出口燃气保持规定压力的设备。通常分为直接作用式和间接作用式两种。调压器是燃气管路上的一种特殊阀门,无论气体的流量和上游压力如何变化,都能保持下游压力稳定的装置。
调压器究竟是有什么作用?
调压器最大的功用是保持燃气在使用时有稳定的压力,从而保证燃气用具得到稳定的燃空比(燃气与空气的配合比例);燃气供应系统中使用调压器将气体压力降低,并稳定在一个能够使气体得到安全、经济和高效利用的适当水平上。
调压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调压器由进气阀体、进气接体、出气接体、出气阀体、指挥器五大部分组成,进气接体内装有主阀调压簧、高压气筒套、密封胶膜等。出气阀体内装有固定阀座,该阀座与高压气筒套组成密封副。当指挥器关闭时,高压气筒套在主阀簧的作用下,紧贴在固定阀座上,将介质关闭在调压器内;当指挥器打开时,在指挥器先导气的作用下,密封胶膜拉动密封膜压盘压迫弹簧,使高压气筒套离开固定阀座,指挥阀开启越大,高压气筒套与固定阀座间的间隙越大,从而实现调节气流压力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功能。
燃气调压器是和家用液化气瓶配套运用的专用用具,产物虽小,其质量却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在采办燃气调压器这类产物时,应仔细慎重,不能贪图便宜。
原来这个陌生的名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这么常用到的,而且起到的作用是如此的大。所以说,我们也不能忽略身边的微小的东西。所以,即使是这么小的东西,我们也要多注意,要正确使用,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己学会检查是否漏气,比如说使用肥皂水等。在选购燃气调压器时,也要注意所调节的气压大小,以免买错了。
⑹ 天然气调压站工作原理
就是外边干线管输的天然气压力很高,大概几十公斤,而我们家里用的天然气压力则需要比较低,3kpa左右,所以就需要一个中间装置,把管输的天然气压力调下来,供民用。这些装置放在房子里,就称为调压站。
⑺ 燃气锅炉的安装位置 和生活区 生产区的位置有详细的要求吗在哪里可以看到详细的要求
你好,请看: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3 基本规定
3.0.1 锅炉房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城市(地区)或企业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余地。对扩建和改建锅炉房,应取得原有工艺设备和管道的原始资料,并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同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形式相协调。
3.0.2 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当地的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基础资料。
3.0.3 锅炉房燃料的选用,应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并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选用的燃料应有其产地、元素成分分析等资料和相应的燃料供应协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选用燃油或燃气燃料;
2 选用燃油作燃料时,不宜选用重油或渣油;
3 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锅炉房,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气体燃料;
4 燃气锅炉房的备用燃料,应根据供热系统的安全性,重要性、供气部门的保证程度和备用燃料的可能性等因素确定。
3.0.4 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减轻废气、废水、固体废渣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0.5 企业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企业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房或其他企业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联产的条件时,宜自设锅炉房。
3.0.6 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区域锅炉房:
1 居住区和公共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于热电站供应范围的;
2 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不具备热电联产条件的;
3 根据城市供热规划和用户先期用热的要求,需要过渡性供热,以后可作为热电站的调峰或备用热源的。
3.0.7 锅炉房的容量应根据设计热负荷确定。设计热负荷宜在绘制出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并计入各项热损失、锅炉房自用热量和可供利用的余热量后进行计算确定。
当缺少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时,设计热负荷可根据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分别计入各项热损失、余热利用量和同时使用系数后确定。
3.0.8 当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较大且较频繁,或为周期性变化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宜设置蒸汽蓄热器。设有蒸汽蓄热器的锅炉房,其设计容量应按平衡后的热负荷进行计算确定。
3.0.9 锅炉供热介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供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生活用热的锅炉房,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2 以生产用汽为主的锅炉房,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
3 同时供生产用汽及采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用热的锅炉房,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蒸汽或蒸汽和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3.0.10 锅炉供热介质参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供生产用蒸汽压力和温度的选择,应满足生产丁艺的要求;
2 热水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并综合锅炉房、管网、热力站、热用户二次供热系统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0.11 锅炉的选择除应符合本规范3.0.9条和3.0.10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有较高热效率和能适应热负荷变化;
2 应有利于保护环境;
3 应能降低基建投资和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4 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锅炉;
5 宜选用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当选用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的锅炉时,其容量和类型均不宜超过2种;
6 其结构应与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相适应;
7 对燃油、燃气锅炉,除应符合本条上述规定外,并应符合全自动运行要求和具有可靠的燃烧安全保护装置。
3.0.12 锅炉台数和容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锅炉台数和容量应按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时,能满足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
2 应保证锅炉房在较高或较低热负荷运行工况下能安全运行,并应使锅炉台数、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和其他运行性能均能有效地适应热负荷变化,且应考虑全年热负荷低峰期锅炉机组的运行工况,
3 锅炉房的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但当选用1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只设置l台;
4 锅炉房的锅炉总台数,对新建锅炉房不宜超过5台;扩建和改建时,总台数不宜超过7台;非独立锅炉房,不宜超过4台;
5 锅炉房有多台锅炉时,当其中1台额定蒸发量或热功率最大的锅炉检修时,其余锅炉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1)连续生产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
2)采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
3.0.13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建设锅炉房时,其建筑物、构筑物和管道设计,均应采取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标准的措施。
3.0.14 锅炉房宜设置必要的修理、运输和生活设施,当可与所属企业或邻近的企业协作时,可不单独设置。
4 锅炉房的布置
4.1 位置的选择
4.1.1 锅炉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分析后确定:
1 应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并应使引出热力管道和室外管网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合理;
2 应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的排送,并宜使人流和燃料、灰渣运输的物流分开;
3 扩建端宜留有扩建余地;
4 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5 应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6 应有利于减少烟尘、有害气体、噪声和灰渣对居民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总体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应设置于该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
7 燃煤锅炉房和煤气发生站宜布置在同一区域内;
8 应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
9 区域锅炉房尚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供热规划的要求;
10 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企业锅炉房的位置,除应满足本条上述要求外,还府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4.1.2 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
4.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4.1.4 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
4.1.5 采用煤粉锅炉的锅炉房,不应设置在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主要环境保护区内。
4.1.6 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不宜设置在居民区。
4.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
4.2.1 独立锅炉房区域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简洁协调、满足工艺流程顺畅、安全运行、方便运输、有利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4.2.2 新建区域锅炉房的厂前区规划,应与所在区域规划相协调。锅炉房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宜采用整体布置。锅炉房区域内的建筑物主立面,宜面向主要道路,且整体布局应合理、美观。
4.2.3 工业锅炉房的建筑形式和布局,应与所在企业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民用锅炉房、区域锅炉房的建筑形式和布局,应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4.2.4 锅炉房区域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与场地的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使挖方和填方量最小,排水顺畅,且应防止水流入地下室和管沟。
4.2.5 锅炉间、煤场、灰渣场、贮油罐、燃气调压站之间以及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及有关标准规定,并满足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4.2.6 运煤系统的布置应利用地形,使提升高度小、运输距离短。煤场、灰渣场宜位于主要建筑物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7 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4. 3 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
4.3.1 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l~20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为0.7~14MW的锅炉房,其辅助间和生活间宜贴邻锅炉间固定端一侧布置。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35~75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为29~70MW的锅炉房,其辅助间和生活间根据具体情况,可贴邻锅炉间布置,或单独布置。
4.3.2 锅炉房集中仪表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应与锅炉间运行层同层布置;
2 宜布置在便于司炉人员观察和操作的炉前适中地段;
3 室内光线应柔和;
4 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应采用隔声玻璃大观察窗;
5 控制室应采用隔声门;
6 布置在热力除氧器和给水箱下面及水泵间上面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振和防水措施。
4.3.3 容量大的水处理系统、热交换系统、运煤系统和油泵房,宜分别设置各系统的就地机柜室。
4.3.4 锅炉房宜设置修理间、仪表校验间、化验室等生产辅助间,并宜设置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生活间。当就近有生活间可利用时,可不设置。二、三班制的锅炉房可设置休息室或与值班更衣室合并设置。锅炉房按车间、工段设置时,可设置办公室。
4.3.5 化验室应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处,并使取样方便。
4.3.6 锅炉房运煤系统的布置宜使煤自固定端运入锅炉炉前。
4.3.7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l 出入口不应少子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 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
3 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4.3.8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7 燃气系统
7.0.1 燃烧器的选择应适应气体燃料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适应燃气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的改变;
2 能较好地适应负荷变化;
3 具有微正压燃烧特性;
4 火焰形状与炉膛结构相适应;
5 噪声较低。
7.0.2 设有备用燃料的锅炉房,其锅炉燃烧器的选用应能适应燃用相应的备用燃料。
7.0.3 燃用液化石油气的锅炉间和有液化石油气管道穿越的室内地面处,严禁设有能通向室外的管沟(井)或地道等设施。
7.0.4 锅炉房燃气质量、贮配、净化、调压站、调压装置和计量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
当燃气质量不符合燃烧要求时,应在调压装置前或在燃气母管的总关闭阀前设置除尘器、油水分离器和排水管。
7.0.5 燃气调压装置应设置在有围护的露天场地上或地上独立的建、构筑物内,不应设置在地下建、构筑物内。
⑻ 燃气调压器技术参数里面的关闭压力或关闭压力等级(SG)是什么意思
关闭压力小于等于调压器出口压力的1.2倍,也就是说当调压器的出口压力高于设定好的工作压力1.2倍之后,调压器会紧急切断。也就是调压器会自动关闭。希望能帮到你
⑼ 燃气调压器的结构
燃气调压器是液化石油气安全燃烧的一个重要部件,连通在钢瓶和炉具之间。
调压器不仅能把瓶内的高压石油气变为低压石油气(从980千Pa降至100千Pa左右),还能把低压气,稳定在适合炉具安全燃烧的压强范围内。即做到经它输出的石油气,在炉具火孔处的气压,随地随时地比外界大气压值大2940Pa左右,因此实际上调压器是一种自动稳压装置.
人们习惯地把它称为减压器,是只注意到了它降压的功能,而忽视了它稳压的本领.调压器整个设计之巧妙精细,正是表现在它的稳压本领方面,本文拟在这方面作详尽的说明。
下图是调压器的结构图,它主要由手轮、进气管、上阀盖、下阀盖、橡皮膜、进气喷嘴、阀垫、一个小杠杆、出气管等零部件组成。调压器中间是一块圆形的橡皮膜,它把调压器分为上下两个气室。上气室内有一弹簧,上端连着调节螺盖,下端连着橡皮膜。在上阀盖边沿处有一个直径为0.8毫m的小孔,使上气室与外界相通,此孔形象地称为呼吸孔.下气室中有一个精黄铜制成的杠杆,总长为5cm左右,转动性能非常灵敏。
杠杆右端与橡皮膜中心连接在一起,左端粘着阀垫,紧扣在进气喷嘴上,对喷出的高压石油气产生阻尼作用。此杠杆左右两端离支点距离为左短右长,是不等臂杠杆.其表现特点为:对杠杆右端作用力的微小变化,势必使杠杆左端的作用力产生一个较大的变化。在原理上讲,实现了对力的放大;在效果上讲,增加了对高压气的阻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