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护装置对时异常有什么影响
保护装置误动将使供电可靠性大大下降,易造成大面积停电的恶性事故。保护装置误动指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发出错误动作指令,跳开正常运行的断路器。虽然保护装置误动使供电可靠性大大下降,但对一次设备不会造成重大损伤。
与保护装置拒动相比,拒动的危害更大
保护装置拒指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该发出动作指令,但未发指令,俗称该动而未动作,拒动的后果极其严重。比如线路故障时,线路保护未动作,可能对造成线路断线等恶性事故。
线路保护一般配置有过流,速断。速断就是线路前段出现相间短路速断保护动作跳闸,过流就是线路末端出线过电流,过流保护动作跳闸。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② 什么是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性、防止事故扩大、防止电网崩溃、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自动装置总称。一般是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频率、负荷大小的变化,如引起电力网的不稳定运行,即通过这些安稳装置切除部分负荷,保证大电网迅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就是装在两个同步电网的联络线上,当两网不能保持同步时,执行自动解列的装置。还有自动切机功能,就是当电厂出口发生设备故障,导致输送能力低于电厂实际功率时,切除发电机组。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供给发电机的功率总是等于发电机送给系统供负荷消耗的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状态运行。
(2)安全自动装置拒动的严重性扩展阅读;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再增设辅助保护。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远后备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近后备是当主保护拒动时,是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异常运行保护是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③ 继电保护问题
我给你个资料你看
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极为重要,供给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等,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决定条件之一。
一、直流系统故障接地的分析
直流系统分布范围广、外露部分多、电缆多、且较长。所以,很容易受尘土、潮气的[wiki]腐蚀[/wiki],使某些绝缘薄弱元件绝缘降低,甚至绝缘破坏造成直流接地。分析直流接地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二次回路绝缘材料不合格、绝缘性能低,或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或存在某些损伤缺陷、如磨伤、砸伤、压伤、扭伤或过流引起的烧伤等。
2、二次回路及[wiki]设备[/wiki]严重污秽和受潮、接地盒进水,使直流对地绝缘严重下降。
3、小动物爬入或小金属零件掉落在元件上造成直流接地故障,如老鼠、蜈蚣等小动物爬入带电回路;某些元件有线头、未使用的螺丝、垫圈等零件,掉落在带电回路上。
二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
直流接地故障中,危害较大的是两点接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故障,便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或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保护回路中同极两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不能动作于跳闸、致使越级跳闸。
1.直流正极接地,有使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的可能。因为一般跳合闸线圈、继电器线圈正常与负极电源接通,若这些回路再发生一直接地,就可能引起误动作。如图:直流接地发生A、B两点时,将1LJ、2LJ接点短接,使ZJ误动作跳闸。A、C两点接地时,ZJ接点被短接而误动作跳闸。A、D两点,F、D两点接地,同样都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同理,两点接地还可能造成误合闸,误报信号。
2、直流负极接地,有使保护自动装置拒绝动作的可能。因为,跳、合闸线圈、保护继电器会在这些回路再有一点接地时,线圈被接地点短接而不能动作。同时,直流回路短路电流会使电源保险熔断,并且可能烧坏继电器接点,保险熔断会失去保护及操作电源。如图所示:直流接地故障发生在 B、E 两点,ZJ线圈被短接,保护动作时ZJ不能动作,开关将不能跳闸且保险将会。D、E两点接地时,TQ线圈被短接,保护动作时及操作时开关拒跳,同理,两点接地开关也可能合不上。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不仅对设备不利,而且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规程上规定直流接地达到下述情况时,应停止直流网络上的一切工作,并进行选择查找接地点,防止造成两点接地。
1、直流电源为220伏者,接地在50伏以上。
2、直流电源为24伏者,接地在6伏以上。
三、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处理:
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1、分清接地故障的极性,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2、若站内二次回路有工作,或有设备检修试验,应立即停止。拉开其工作电源,看信号是否消除。
3、用分网法缩小查找范围,将直流系统分成几个不相联系的部分。注意:不能使保护失去电源,操作电源尽量用蓄电池带。
4、对于不太重要的直流负荷及不能转移的分路,利用“瞬时停电”的方法,查该分路中所带回路有无接地故障。
5、对于重要的直流负荷,用转移负荷法,查该分路而带回路有无接地故障。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后随时与调度联系,并由二人及以上配合进行,其中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监视表计指示及信号的变化。利用瞬时停电的方法选择直流接地时,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① 断开现场临时工作电源;
② 断合事故照明回路;
③ 断合同信电源;
④ 断合附属设备;
⑤ 断合充电回路;
⑥ 断合合闸回路;
⑦ 断合信号回路;
⑧ 断合操作回路;
⑨ 断合蓄电池回路;
在进行上述各项检查选择后仍未查出故障点,则应考虑同极性两点接地。当发现接地在某一回路后,有环路的应先解环,再进一步采用取保险及拆端子的办法,直至找到故障点并消除。
四、 查找接地故障时的注意事项:
1、瞬停直流电源时,应经调度同意,时间不应超过3秒钟,动作应迅速,防止失去保护电源及带有重合闸电源的时间过长。
2、为防止误判断,观察接地现象是否消失时,应从信号、光字牌和绝缘监察表计指示情况综合判断。
3、尽量避免在高峰负荷时进行。
4、防止人为造成短路或另一点接地,导致误跳闸。
5、按符合实际的图纸进行,防止拆错端子线头,防止恢复接线时遗留或接错;所拆线头应做好记录和标记。
6、使用仪表检查时,表计内阻应不低于2000欧/伏。
7、查找故障,必须二人及以上进行,防止人身触电,做好安全监护。
8、防止保护误动作,必要时在顺断操作电源前,解除可能误动的保护,操作电源正常后再投入保护。
④ 变电站直流接地,接死了怎么处理,这种情况严重吗
摘要 直流接地故障中,危害较大的是两点接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故障,便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或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保护回路中同极两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不能动作于跳闸、致使越级跳闸。
⑤ KYN33-12断路器拒动原因及处理方法
摘要 断路器是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断路器发生拒跳故障时有发生。断路器跳闸失灵,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危害,因为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断路器拒绝跳闸,会导致越级跳闸,母线失压造成事故扩大,甚至使系统瓦解。
⑥ 谐波对于电力系统的危害性
谐波对于电力系统的危害:
1、降低供电设备的寿命,增加输、供和用电设备的额外附加损耗,使设备的温度过热。
2、影响变压器。谐波电流叠加在电容器的基波上,使电容器电流变大、温度升高、寿命缩短,引起电容器过负荷甚至爆炸。
3、影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性。电力谐波常会引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使其动作失去选择性,导致可靠性降低,容易造成系统事故。
4、影响用电设备。电力谐波会使电视机、计算机的图形畸变,画面亮度发生波动变化,并使机内的元件温度出现过热;使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出现错误,甚至损害机器。
(6)安全自动装置拒动的严重性扩展阅读:
抑制谐波的基本原则
抑制变频器在运行中产生谐波的方法是进行谐波补偿,也就是增加谐波补偿装置,使输入的电流成为正弦波。
方法
传统的谐波补偿装置多采用设置LC调谐滤波器的方法来抑制谐波,这种抑制方法既可以抑制谐波,又可以补偿无功功率。不足之处是其补偿特性易受电网阻抗与运行状态的影响,容易与系统产生并联谐振,进而造成谐波放大,容易导致LC调谐滤波器过载,甚至烧坏。
另一方面,LC调谐滤波器仅能补偿固定频率的谐波且补偿效果不甚理想。不过,由于LC调谐滤波器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设置容易,故现在仍然被广泛应用。
⑦ 备自投装置
电源备自投装置验收及定检中存在哪些问题?按照继电保护技术监督的要求,新投产的备自投装置以及备自投装置的定期检验,必须经带开关传动试验合格,以确保装置的可靠性和外部回路的正确性。从而确保在工作电源或设备因故障等原因断开以后,装置能够正确动作,保证供电。 同时,按照继电保护试验的惯例,在做开关传动试验前,先要进行模拟试验,确保装置本身可靠以提高试验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开关动作次数,以有利于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变电站分期建设而一次接线不完全和投产后开关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定期检验,矛盾更为突出,根本无法进行传动试验。在实际现场,并没有合适的模拟试验手段和设备。备自投装置的逻辑及其回路的可靠性、正确性无法保证。
在电力生产和供应过程中,为确保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停电,变电站和重要用户一般采用双电源或多电源互为备用供电方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是实现此功能的智能控制设备,其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电源备投成功的关键。
备自投装置拒动和误动而造成的停电事故在电力系统停电事故中仍然占相当的比例,因为采用双电源或多电源系统供电的设备关联复杂,运行方式多变,备自投装置的现场实际模拟试验因需要改变供电方式或停电而无法进行。整组传动实验环节多,接线复杂而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因此判定和验证备自投装置能否正常动作,是一项非常
繁琐和困难的工作。GMT3101备自投测试仪,很好地解决了备自投装置现场检验的难题,填补了备自投装置校验仪器的国内空白,也极大地方便了设备调试人员的现场工作。
GMT3101备自投测试仪能够根据变电站和供电系统各类备投回路的一次接线,提供和显示各种方式下的线路和开关的电气与位置信号,模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异常情况,为装置长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详情请看http://www.glspower.org/c729.html
⑧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状态有哪几种及状态的含义
检修状态和运行状态,调试状态等。检修状态是针对装置本身做检查的时候的一种功能,没有后台或远传信号功能。运行状态是装置正常投入使用时的一种工作状态,所有投入的保护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所有功能在满足条件的时候都会发挥作用。调试状态和检修状态差不多,是对装置进行设置或改动程序时用到的一种状态,装置本事具备的功能不会工作。
⑨ 电磁环网的对电网运行主要有下列弊端
1)、易造成系统热稳定破坏。如果在主要的受端负荷中心,用高低压电磁环网供电而又带重负荷时,当高一级电压线路断开后,所有原来带的全部负荷将通过低一级电压线路(虽然可能不止一回)送出,容易出现超过导线热稳定电流的问题。
2)、易造成系统动稳定破坏。正常情况下,两侧系统间的联络阻抗将略小于高压线路的阻抗。而一旦高压线路因故障断开,系统间的联络阻抗将突然显著地增大(突变为两端变压器阻抗与低压线路阻抗之和,而线路阻抗的标么值又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而极易超过该联络线的暂态稳定极限,可能发生系统振荡。
3)、不利于经济运行。500kV与220kV线路的自然功率值相差极大,同时500kV线路的电阻值(多为4×400平方毫米导线)也远小于220kV线路(多为2×240或1×400平方毫米导线)的电阻值。在500/220kV环网运行情况下,许多系统潮流分配难于达到最经济。
4)、需要装设高压线路因故障停运后联锁切机、切负荷等安全自动装置。但实践说明,若安全自动装置本身拒动、误动将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般情况中,往往在高一级电压线路投入运行初期,由于高一级电压网络尚未形成或网络尚不坚强,需要保证输电能力或为保重要负荷而又不得不电磁环网运行。
⑩ 大电网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
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即通常所说的“四性”,这些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需要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进行协调。
(l)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性能要求,它又可分为可信赖性和安全性2个方面。可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在异常或故障情况下,能准确地完成设计所要求的动作;安全性要求继电保护在非设计所要求动作的所有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不动作。
(2) 选择性:是指在对电网影响可能最小的地方,实现断路器的控制操作,以终止故障或电网事故的发展。如对电力设备的继电保护,当电力设备故障时,要求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动作断开电网的供电电源,即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选择性除了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性能外,还要求满足从电源算起,愈靠近故障点,其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启动值愈小,动作时间愈短;而对振荡解列装置,则要求当电网失去同步稳定性时,其所动作的断路器断开点,在解列后两侧电网可以各自安全地同步运行,从而终止振荡等。
(3) 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应以允许的可能最快的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以断开故障或终止异常状态的发展。继电保护快速动作可以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提高线路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并特别有利于故障后的电力系统同步运行的稳定性。快速切除线路和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最重要手段。
(4)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对设计规定要求动作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能够可靠动作的能力。故障时进入装置的故障量与给定的装置启动值之比,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它是考核继电保护灵敏性的具体指标,在一般的继电保护设计与运行规程中都有具体的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