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接地技术有什么作用
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防止工艺过程产生静电和遭受雷击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和人身触电危险的一种保护性技术措施。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由于设计、施工和外力破坏等原因,接地措施不符合要求,就可能是火灾、爆炸和造成人身触电的潜在危险源。
接地的基本概念
(1)接地的分类。按照不同用途,接地可分为正常接地和非人为的故障接地两类。正常接地又有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之分。工作接地有两种情况:
①利用大地当做导线的接地,在正常情况有电流通过,如直流工作接地、弱电工作接地等;
②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接地,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或只有很小的不平衡电流流过,如110千伏以上高压系统的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380伏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的工作接地等。
安全接地主要包括防止触电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及屏蔽接地等。
故障接地是指带电体与大地之间发生意外的连接,如电气设备绝缘损坏的碰壳短路,电力线路的接地短路等。
(2)接地电流和接地短路电流。凡从带电体流入地下的电流即属于接地电流。
接地电流有正常接地电流和故障接地电流之分。正常接地电流系指正常工作时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下,借大地形成工作回路的电流。故障接地电流系指系统发生故障时出现的接地电流。
(3)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
接地方式的基本要求
(1)为保证人身、设备和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应将电气设备的某些部分与接地装置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接地工程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电压(内部及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等几种方式。
(2)下列设备需进行工作接地:
①发电机、变压器、静电电容器组的中性点;
②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③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及保护间隙等;
④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3)下列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支架需做保护接地:
①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电气设备、控制设备、携带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的底座和外壳;
②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配电屏和控制屏的框架、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等;
③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④户内外配电装置的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钢筋混凝土杆;
⑤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电缆支架等;
⑥销装控制电缆的金属外皮,非铠装或非金属护套电缆的1~2根屏蔽芯线;
⑦敷线钢索,吊车轨道。
(4)过电压(内部及雷电过电压)保护接地:
①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除主要采取在相应开关处装设阻容吸收器或氧化锌避雷器和尽量减少单相和互相断线外,对不接地系统应加装接地变压器或经接地电阻接地;
②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内建、构筑物雷电过电压保护接地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
(5)凡可能产生静电的下述设备应装设防静电接地:
①生产、加工、储存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设备及气柜、储罐等;
②输送易燃易爆液体和气体的管道及各种阀门;
③装卸易燃易爆液体和气体的罐(槽)车,油罐、装卸栈桥,铁轨,鹤管,以及设备、管线等;
④生产、输送可燃粉尘的设备和管线如混合器、过滤器、压缩机、干燥器、吸收装置、磨、筛、设备通风管道上的金属网过滤器以及浮动式易燃易爆气柜、油罐的金属顶部,应不少于两处用25平方毫米跨接软铜线与设备相连接;
⑤管道及金属栈桥,应在始端、末端、分支处以及每隔100米处设防静电接地;
⑥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毫米时,应每隔20米加跨接线。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毫米时亦应加跨接线。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的金属法兰,可不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电气设备的接地
(1)6(10)千伏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中性线。
(2)各生产装置区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单独的保护支线与保护干线相连或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保护线上不应设置保护电器及隔离电器,但允许设置供测量用的只有用工具才能断开的接点。
(3)保护线及接地线与设备间的连接,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不应将几个需保护接地的部分互相串联后,再用一根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接。
(4)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连接时,应采用单独接地线。
(5)手提式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保护接地芯线:其电源插座应备有专用的接地插孔,且所用插头的结构应能避免将导电触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插头和插座的接地触头在导电之前连通并在导电触头脱离之后才断开。金属外壳的插座,其接地触头和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6)移动用电设备的外漏可导电部分,应与电源的接地系统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中,可利用在移动式用电设备附近的接地装置或自然接地体代替上述金属连接线,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
❷ 液压支架 底座的作用是什么
液压支架底座其作用是将支架承受的顶板压力传递到底板,并平衡由连杆传来的水平力和扭力,保证支架的稳定。它除了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外,还要求对底板起伏不平的适应性要强,对底板接触比压要小,其主要作用还包括:
1)为立柱、控制系统、推移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形成安装空间;
2)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具有一定的排矸挡矸作用;
4)保证液压支架的稳定性。 河南合信。
❸ 及接地装置各有何作用,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
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直接解释接地装置就是地极专地带(通常俗话说的地线)属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电阻10欧
在目前电子设备密集使用以及网络复杂采用的情况下,加上建筑物密集,钢筋混泥土的地基和钢筋地桩的普遍使用,联合接地已经成为防雷的必要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等电位防雷设计也同样成为必然措施,联合接地地阻要求是1欧以下
雷电的灾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闪电击毁和闪电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通过金属的接收和传导到电气设备上烧毁设备。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无论是直接的和间接的耦合能量
❹ 电缆沟支架为什么要接地
电缆沟支架接地属于保护接地:电缆沟支架由于电缆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电缆沟支架接地施工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和位置布置接地极与接地带,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内接地带与电缆支架、内接地带与外接地带及外接地带与接地极之间必须焊接牢固。接地带搭接长度不小于十公分,三面焊缝满焊,接地带与接地极、支架搭接,搭接部位两面或三面焊缝必须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3、接地极应按设计要求埋入地下,如遇到岩石等地质条件,必须联系设计调整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4、接地极与外接地带埋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接地电阻测量,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❺ 接地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以保护人身安全抄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在电压低于1000伏的接零电网中,若电工设备因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而使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对中性线的单相短路,则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自动开关或熔断器)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从而使设备的金属部分不致于长时间存在危险的电压,这就保证了人身安全。多相制交流电力系统中,把星形连接的绕组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使其与大地等电位,即为零电位。由接地的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在同一电源供电的电工设备上,不容许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见接地)。因为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外壳带电时
,若其接地电阻r′D较大,故障电流ID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则因工作电阻rD的存在,使中性线上一直存在电压U0=IDrD,此时
,保护接零设备的外壳上长时间存在危险的电压U0,危及人身安全。
保护接零就是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系统进行直接相连的方式。采取保护接零方式,保证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❻ 接地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一、接地的目的:
1、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3、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4、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接地的作用:
1、防止电磁耦合干扰:如数字设备接地;射频电缆布线屏蔽层接地等;
2、防止强电和雷击通信设备: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设备机壳接地,防止设备、仪表、人身伤害;
3、通信系统工作需要:如海缆中继设备的远供系统采用导线——大地制方式。
拓展资料:
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如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TN-C,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如TN-S。
(1)TT系统
TT方式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
(2)TN系统
TN系统时指电源系统有一点(建筑行业中通常是指建筑物供电的变压器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金属外壳)通过保护线连接到此点的低压配电系统,称为另保护系统。
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线PE是否与工作零线N分开又划分为TN-C、TN-S、TN-C-S系统。
(3)TN-C系统
保护线PE和工作零线N合为一根PEN线,所有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PEN线相连的一种形式(只使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4)TN-S系统
TN-S是一种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S安全可靠,使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
(5)TN-C-S系统
前端为TN-C系统,后端为TN-S系统。TN-C-S系统在带独立变压器的生活小区中较普遍采用。
(6)IT系统
IT系统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连续供电的场所,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❼ 为什么要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安装接地 保护装置首先它能够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点的金属外壳、支架与大地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小于4欧);再者它具有降低接地点的对地电压的作用,以免遭人身触电的危险。
如设备的外壳、金属支架等接地后,如由于设备绝缘损坏漏电,电流通过外壳和接地保护装置流入大地。使外壳、支架上的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会切断电源。人体触及时无触电危险。
❽ 何谓接地接地的作用是什么接地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内电力系统中接地的容部分一般是中性点,也可以是相线上的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把不属于电气装置的导体(也可称为电气装置外的导体),例如水管、风管、输油管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和接地基相连,称为接地;幕墙玻璃的金属立柱等和接地基相连,也称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受到电击、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线路和设备免遭损坏、预防电气火灾、防止雷击和防止静电损害。 接地装置是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的总称。 接地极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自然接地极有以下几种:地下金属水管系统,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人工接地极宜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金属接地板,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等。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和增加抗腐蚀能力,工程中也采用铜包钢、铝包钢接地极。
❾ 接地线的作用及原理是什么
接地的作用
(1)降低人体接触电压
(2)迅速切断故障设备
(3)降低电压设备和电力线路设计绝缘水平
接地的原理
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若没有采取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一相绝缘损坏漏电使金属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误触及漏电设备,故障电流将通过人体和线路对地绝缘阻抗构成回路。
绝缘阻抗是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并联组合,其接地电流的大小与线路绝缘的好坏、分布电容的大小及电网对地电压的高低成正比。
线路的绝缘越坏,对地分布电容越大、电压越高、触电的危险性越大。若漏电设备已采取保护接地措施时,故障电流将会通过接地体流散,流过人体的电流仅是全部接地电流中的一部分。
接地的适用情况
当保护导体对它所保护的电路具备多种保护功能中的最高要求时, 它可以具有不止一种功能。 例如, 回路 PE 线可以兼有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等电位联结导体的功能, 在传导电流的同时传递电位, 因此, 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没有必要另设置一个等电位联结导体。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支架通过接地和大地接连起来叫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由于接地装置与人体构成并联电路,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接地线
❿ 接地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接地保护。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接地保护一般用于 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 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支架通过接地和大地接连起来叫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