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室简便的制备氯磺酸的方法
工业上用三氧化硫和氯化氢发生化合反应制得氯磺酸:
HCl + SO3 → ClSO2OH
干燥的氯化氢气体通入发烟硫酸,或五氯化磷与发烟硫酸反应都可以得到氯磺酸,多用于实验室中:
PCl5 + SO2(OH)2 → ClSO2OH + POCl3 + HCl
② 高一化学,卤素的题目我都做不来。。哭泣
1.暂时没研究
2.方法很多,就列你想要的吧
一,微微加热,碘水的话会在液面以上的瓶壁部位结晶出来
二,加入酒精,再加淀粉,碘遇淀粉变蓝想必知道吧
三,溴的氧化性比碘强,一些酸性试剂滴入之后会先变色后腿色,而碘的话在实验中并不会使试液腿色很厉害
3,卤素的性质其实都是由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其实也就是电子层结构,弄懂了它们的本质,那些表面现象只不过是本质的变形而已,基础最重要,其实打好了基础,高招自然呼之欲出了,记住,高手就是许多年只练着枯燥的招式,而出手必定惊人
③ 五氯化磷的电子式是什么
五氯化磷的电子式如下:
固态时五氯化磷的结构单元可以写作PCl4+PCl6−,氯化铯型晶体结构,两个离子分别为四面体和八面体结构,阳离子中的磷原子为sp3杂化,阴离子中的磷为sp3d2杂化。气态和液态的五氯化磷为单分子结构,分子呈三角双锥形,与VSEPR理论所预测的一致。
(3)实验室制备五氯化磷装置扩展阅读:
五氯化磷在有机合成中有两类反应比较重要:一是将C-H键转化为C-Cl键的反应,二是将C-OH键转化为C-Cl键的反应。一些常见的反应如下:
将羧酸转化为酰氯、将醇转化为相应的氯代烷。目前实验室中做此类反应时,比较常用的是氯化亚砜,因为副产物二氧化硫是气体,比五氯化磷的副产物(固体POCl3)容易分离得多。
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与硫酰氯都可以用作Cl2的来源,但在实验室中,硫酰氯比五氯化磷用途广泛,因为气态的二氧化硫很容易与产物分离。
与叔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Vilsmeier试剂([(CH3)2NCClH]Cl)。此类试剂可用于甲酰化反应合成苯甲醛的衍生物,或转化醇为相应的氯代烃。
五氯化磷比较特殊的反应是,它可以氯化烯丙基位和苄基位的C-H键,将其转化为C-Cl,而且也可将C=O转化为偕二氯代物(>CCl2)。
与苯乙烯反应水解后可得亚磷酸的衍生物。该反应体现了五氯化磷的亲电特征。
④ 工业制备五氯化磷
因为PCl5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PCl5的生成
⑤ 羧酸制备酰氯的方法有哪些
1、酰氯可由羧酸与无机酸的酰氯如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亚硫酰氯SOCl2作用制得。
2、羧酸制备酰氯的方法:羧酸与SOCl2在DMF中反应,根据情况可以加热等; 羧酸与草酰氯加热或回流。
3、羧酸中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的衍生物左式中R为氢或烃基;X为氟、氯、溴、碘。酰卤是非常活泼的化合物,不存在于自然界,只能通过化学合成制得。
草酰氯(COCl)酰氯与格氏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先生成酮,酮再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三级醇.酰卤可被氢化铝锂还原成醇,若用氢化三(三级丁氧基)铝锂作还原剂,或在喹啉-硫存在下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可停止在生成酰的阶段。
亚硫酰氯和草酰氯适于制备沸点较高的酰氯。若用羧酸钠作原料,适合用三氯氧磷.酰氯中以乙酰氯和苯甲酰氯最重要,酰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酰化试剂,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中羟基或氨基的测定。
(5)实验室制备五氯化磷装置扩展阅读:
羧酸中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的衍生物.左式中R为氢或烃基;X为氟、氯、溴、碘.酰卤是非常活泼的化合物,不存在于自然界,只能通过化学合成制得.其中以酰氯最为重要。低级的酰氯为具有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高级酰氯为无色固体。
甲酰氯在常态下不存在,制备时总是得到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因此在某些反应中,常利用一氧化碳和氯化氢混合气体在氯化亚铜催化下代替甲酰氯,甲酰氟在低温下可以存在,在室温下数小时后即自行分解。
酰氯与酸酐近似,易发生水解,醇解和氨解反应,分别生成酸、酯和酰胺。在反应过程中,水、醇(或酚)、胺分子中的氢被酰基取代,所以这些反应又称酰化反应。
酰氯指含有羰基氯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最简单的酰氯是甲酰氯,但甲酰氯非常不稳定,不能像其他酰氯一样通过甲酸与氯化试剂反应得到。常见的酰氯有:乙酰氯、苯甲酰氯、草酰氯、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等。
⑥ 五氯化磷的危害
五氯化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1042
CAS号 10026-13-8
中文名称 五氯化磷
英文名称 Phosphorus pentachloride
别 名
分子式 PCl5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升华
分子量 208.23 沸 点 升华
熔 点 148℃(加压) 溶解性 溶于水、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3.6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氯化剂,催化剂,脱水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其蒸气与烟尘可引起眼结膜刺激症状。刺激咽喉引起灼痛、失音或吞咽困难,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与肺水肿。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660mg/kg(大鼠经口);LC50205mg/m3(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遇水发热、冒烟甚至燃烧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磷、磷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2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避免扬尘,小心扫起,逐次以小量加入大量水中,静置,稀释液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尽快用软纸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继之用3%碳酸氢钠液浸泡。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尽快用软纸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⑦ 五氯化磷含量测定方法,不要汞量法哦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上述的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是常用的。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
波长范围
(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 (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⑧ 1mol三氯化磷和1mol氯气反应制备五氯化磷
1.1mol氯气跟白磷完全反应生成PCl 3 、PCl 5 ,其物质的量比为2:1,设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之比知三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为2xmol,根据氯原子守恒得2xmol×3+xmol×5=1.1mol,x=0.1,所以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选B.
⑨ 高中化学中制取氯气的除杂装置应选什么试
氯气,化学式为Cl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P)、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溶剂以及各种氯化物。
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或共用一个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共价键)。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
常温常压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
氯气密度是空气密度的2.5倍,标况下ρ=3.21kg/m³。
熔沸点较低,常温常压下,熔点为-101.00℃,沸点-34.05℃,常温下把氯气加压至600~700k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4℃都可以使其变成液氯,液氯是一种油状的液体,其与氯气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可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例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形成黄绿色氯水。
氯气支持燃烧,许多物质都可在氯气中燃烧(除少数物质如碳单质等)。
钠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形成蓝绿色的氯化铜溶液(绿色较明显),加足量水后,溶液完全显蓝色。
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红色烟,加少量水后,形成黄色的氯化铁溶液。
金属镁在氯气中非常剧烈地燃烧,生成白烟——氯化镁。
氯气与金属反应时,能生成氯化物,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则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将点燃的氢气放入氯气中,氢气只在管口与少量的氯气接触,产生少量的热,并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点燃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氢气与氯气接触,迅速化合放出大量热,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工业上制盐酸使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爆炸极限是9.8%~52.8%。
氯气与磷反应,产生白色烟雾,发出很淡的火光,生成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
氯气与水反应,水变黄绿色,气泡在水里又冒出来,有刺激性气味。
注: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氯气,还原剂也是氯气,本反应是歧化反应。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漂白)作用,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氯气还能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酸盐、次氯酸盐和水。
氯气还能与溴化物、碘化物和硫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氯气还能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黄绿色气体消失,容器内壁出现液珠,容器内压强下降。氯气与甲烷反应时,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氯气还能和乙烯、乙炔、苯等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分别生成二氯乙烷、四氯乙烷和六氯环己烷。
实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生成水和四氯化锰,四氯化锰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氯化锰,并放出氯气。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