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防错法和设计防错装置

防错法和设计防错装置

发布时间:2022-05-02 02:11:06

⑴ 防错的主要方法

防错的主要方法:

1、消除失误:

消除失误是最好的防错方法。因为其从设计角度即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作业等失误并用防错方法进行预防。这是从源头防止失误和缺陷的方法,符合质量的经济性原则,是防错法的发展方向。

2、替代法:

替代法是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和改善,使过程不过多依赖于作业人员,从而降低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占失误的部分)。这种防错方法可以大大防低失误率,为一种较好的防错方法,缺点在于投入过大,另外由于设备问题导致的失误无法防止。

3、简化:

简化是通过合并、削减等方法对作业流程进行简化,流程越简单、出现操作失误的概率越低。因此,简化流程为较好的防错方法之一,但流程简化并不能完全防止人为缺陷的产生。

如,经常有客户投诉电机罩第1颗固定螺丝扭力不合格,原因就是打后面3颗的时候,第1颗螺丝松动,解决的方案就是设计自动螺丝机4颗螺丝一起打,但不能杜绝设备故障导致的故障;

4、检测:

检测是在作业失误时自动提示的防错方法, 大都通过计算器软件实现, 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防错方法。

⑵ 防错法是由日本管理专家新乡重夫最早提出,该法又名愚巧法和( )

又称防呆法、防愚法、愚巧法(Poka-yoke),其意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防错法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防呆法,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故又称为愚巧法。

防呆装置有6类:出现操作失误物品就装不上工装夹具。物品不符合规格,机器就不会加工。出现操作失误,机器就不会加工。自动修正操作失误、动作失误,然后开始加工。在后工序检查出前工序不合格,前工序停止操作。作业上如有遗漏,后工序停止动作。



(2)防错法和设计防错装置扩展阅读

防呆法基本原理

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要因。

替代化: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

容易化: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

异常检出: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缓和影响: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使其缓和或吸收。

功用: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到。

⑶ 六西格玛绿带/黑带培训中为何都要用到防错法

一、什么是防错

防错是以使错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方式预防过程缺陷产生的方法。


二、六西格玛绿带/黑带培训应用防错法的目的

防错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过程控制的工作量,且不需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由于采取防错措施后,过程是以错误几乎不可能发送的方式运行,因此可以取消或减少相关的检验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防错措施应是团队首选的过程控制方法。


三、构成与原理

“错误”与“缺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缺陷”是“错误”的结果,“错误”是“缺陷”的原因。

例如:电源线绝缘损坏(错误)造成短路(缺陷),焊接温度超过规定温度(错误)造成产品焊接裂纹(缺陷),定单数量填错(错误)造成发货数量不足(缺陷)。因此,“防错”就是在缺陷产生的源头遏止其发生。

通常,错误产生的原因包括:程序不正确,过程过于复杂以致易出错,设计上使不同的事物不易区分出来,不正确的测量,缺乏标准化等。而“人为错误”也常常是由于遗忘、错误的理解、错误的标示、缺乏训练、疲劳、忽视规则、判断迟缓、缺乏标准(文字直观的)、误操作等造成。“防错”就是从根本上防止这些错误的产生,包括从根本上消除“人为错误”。

防错措施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应尽可能地使防错措施达到等级一的水平。这确实需要发挥团队的智慧去创造和创新。

等级一:从根本上避免错误发送

举例:只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

比如:在产品或工装夹具设计上将容易出错的操作通过不对称形状加以区分。

等级二:在发生错误时发现

举例:一旦出现操作错误能够及时发现。

比如:当零件放置不正确时机器能够发现并停止工作。

等级三:防止缺陷进入下一步

举例:前一错误所导致的缺陷不会流入下一步骤。

比如:在下一步骤前使用防错装置对零件进行100%检查,以防止缺陷向下传递 。

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必须要有“防错”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错误或差错是过程的固有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也不能以它为借口为缺陷的出现寻求解脱。错误或差错是可以控制的,“零缺陷”不是口号,它是可以通过“防错”实现的。重要的是要用团队的智慧,去寻求防止错误出现的最佳方法。

四、应用方法

在设计防错措施时,团队可遵从以下步骤:

①分析并确定“缺陷”在流程的什么地方被发现。

②分析引起“缺陷”的“错误”是什么,“错误”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以及通过“5Why”(问5次为什么)寻找“错误”产生的根源;

③“集思广益”地产生防错措施的设想与方案。

④评价防错方案以及属何等级,讨论是否有更好的防错措施。

⑤试用选出的防错措施,评价效果并调整修正,使其达到最佳防错效果。

⑷ 多选题 急求!在采用防错法或设计防错装置时应关注以下哪些特点

TS16949中的防错技术主要指预防错误的产生,为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防错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两部分:1.在产品或过程设计时,在进行FMEA进如RPN值高的话首先应考虑采用防错的方法来降低风险。2.在批量生产后如发现不合格机会多,应优先考虑采用防错的方法,对现有流程或现有工艺或动作进行改进。防错有两种类型:预防和探测。防错的原理包括:消除、替代、便利、感知、减轻。我们要有防错的姿态,即所有缺陷都具有原因,所有原因都具有解决方法,通过防错,最终实现零缺陷。防错的效果,防错技术可分为如下三个等级:(1)不制造缺陷的防错,即不可能制造出坏零件,可能损坏的零件数为零;(2)不传递缺陷的防错,即不可能将坏零件传递到下一工位;(3)不接受缺陷的防错,即后续工位不接受坏零件.

⑸ 在采用防错法或设计防错装置时应关注哪些特点

一、什么是防错 防错是以使错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方式预防过程缺陷产生的方法。 二、六西格玛绿带/黑带培训应用防错法的目的 防错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过程控制的工作量,且不需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⑹ 防错法的简介

讲义大纲: 1. 名称及目的 2. 防错法的意义 3.&4. 防错法的功用及应用范围 5. 防错法的基本原则 6. 常见的防错方式 7. 防错法的作用 8. 防错法的应用原理 名称及目的A.手法名称﹕防止错误法 简称 (防错法) 又称 Poka-yoke(Fool-Proof)B.目的﹕认识”防错法”的意义,及学习如何应用”防错法”的原理于我们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错误的发生,进而达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零缺点)”之境界。2.意义防错法又称---防愚法,其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3.1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 3.2 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3.3 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能不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超的技能。.3.&4.功用及应用范围3.功用3.1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 3.2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4.应用范围: 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字处理等皆可应用到. 5.防错法基本原则A.轻松原则---难以辨认﹑难拿﹑难动等作业﹐使作业员容易疲劳而发生失误。B.简单原则---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人为失误。考虑用治具及工具,进行机械化, 新进人员或支持人员也不容易出错。C.安全原则---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时,加以改善使其不会有危险;马虎作业或勉强作业有危险时,设法安装无法马虎或无法勉强作业的装置.D.自动化原则---依赖像眼睛,耳朵等感官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一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够二重三重的判断.6.常见的防错装置(1)人类五官具有的防错装置功能 颜色表示和识别符号﹔ 类似零部件和材料隔离放置﹔ 手感识别﹔ 注意事项用大字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示﹔ 启动警铃报警的装置﹔ 考虑噪声水准﹑换气﹑空调等.(2)设计机械装置来防错 产品发生不良时﹐机械停止加工的装置﹔ 作业错误时﹐机械停止加工的装置﹔ 作业错误时﹐不安装物料的装置﹔ 自动修正错误的结构装置﹔ 检查前工程的不良﹐并分离不良的装置﹔ 作业有遗漏时﹐下工程就停止的装置.7.防错法的作用 积极方法:排除错误之原因,防止发生 1.排除化 2.替代化 3.容易化 消极方法:减少错误,防止波及 4.异常检出 5.缓和影响 8. 应用原理
8.1 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之绝不发生错误。
1) 借“排除”的方法来达成。例:录音带防止再录音。2) 借“不对称的形状”来达成
8.2 保险原理 藉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1)借“共同”动作必须同时执行来完成。例:开银行保险箱﹔操作冲床作业。2)借“顺序”动作来完成。例:电梯门的关闭。3)借“交互”动作来完成。例:洗衣机的脱水槽。
8.3 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
1)以“浮力”的方式来控制。例:抽水马桶之浮球。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电梯超载时。3)以“光线”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照相机快门。4)以“时间”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烘手机。5)以“方向”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超市单向栏栅。6)以“电流”用量的方式来完成。例:家庭电源开关保险丝。7)以“温度”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冷气机温度控制。8)以“压力”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压力锅。9)以“计数”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例:机器保养。
8.4 相符原理 检核动作,防止错误的发生。
1)依“形状”的不同来达成。例:显示器连接口。2)依“符号”指下来达成。例:电池的安放。2)以“声音”方式来检核 例:计算器﹐手机按键。3)以“数量”方式来检核 例:开刀手术工具。4)以“发音”方式来检核
8.5 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1)以“编号”方式来完成。例:儿童之模型玩具。
8.6 隔离原理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例:电动圆锯保护套
8.7 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
1)以“复写”方式来完成.例:最常见到的例子就是“统一发票”。2)以“透视窗”方式来完成.例: “透视窗”的信封。3)以“拓印”方式来完成.例:信用卡购物。4)以“口诵”方式来完成.例:子弹快车驾驶。5)以“复诵”方式来完成.例:军队作战。
8.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
1)以线条之粗细或形状加以区别.例:回函条沿虚线撕下。2) 以不同之颜色来代表不同之意义或工作之内容例:公文卷宗:紧急文件,正常文件和机密文件的颜色区分. 例:在生产线不良品与良品的标识。
8.9 警告原理 不正常现象发生时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
8.10 缓和原理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例:鸡蛋之隔层;保利龙。

⑺ 在采用防错法或设计防错装置时,应关注以下哪些特点

是进入更可靠的过程的一个变更。 二、冗余(Rendancy)、消除(Elimination)、简单化(Facilitation); 5; 4:回 1,也更可靠、倒答计数(Countdown)和特殊检验:是将错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传感器放大(Magnification of senses); 4; 3、错误防止五大原则; 2; 2; 3:将过程运行变的更简单化、控制装置(Special checking and control devices)、缓和(Mitigation):将可能错误消除在过程和产品被重新设计的过程中; 5一: 1、五类错误防止方法、检测(Detection)、替代(Replacement)、失效-安全装置(Fail-safe devices):使错误在下一步操作前被发现

⑻ 缺陷逃逸定律

缺陷逃逸率是指软件产品发布后发现的缺陷数量与该软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发现的所有缺陷数量的比率。缺陷逃逸也叫“测试逃逸”,缺陷逃逸率通常用来衡量软件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对软件质量控制的水平。

我们都知道软件测试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一个是软件测试不可能做到穷尽测试,另外一个是软件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但是不可能证明系统中不存在问题,因此,被测过的系统上线后出现一些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的缺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尽管如此,生产问题会影响客户使用体验,对于开发和测试团队来说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是需要我们尽力去减少和避免的。

在很多软件外包行业,客户通常用缺陷逃逸率评价软件开发和测试的能力。很多测试公司也把缺陷逃逸率作为测试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以下为某银行测试外包合同中明确的乙方工作质量目标:

为确保上线工单质量,各系统SIT测试交易按如下类型区分:

1) 高级别:全部账务类、对客交易类交易(功能),确保A、B、C级缺陷全部拦截,D级逃逸率不超过10%;

2) 中级别:高频的非对客类、非账务类、和数据库交互(要素级)、合法性校验(要素级)交易(功能),确保A、B级缺陷全部拦截,C级逃逸率不超过40%;

3)低级别:除高、中以外的所有交易;非账务类,且不在核心的交易(功能),确保A、B级缺陷全部拦截。

注:缺陷等级对照:A级=致命;B级=严重;C级-一般;D级=轻微;E级=建议,具体缺陷严重性等级在合同或工作说明书中有明确定义。

在该行的测试质量要求中:高级别交易的“确保A、B、C级缺陷全部拦截”,意思即致命、严重和一般级生产缺陷的逃逸率应该是0。“D级逃逸率不超过10%”即轻微缺陷的逃逸率不超过10%。这个质量要求属于比较严格的了。

缺陷逃逸率如何计算?
测试缺陷逃逸率的计算公式一般如下:

缺陷逃逸率=考核周期发现的生产缺陷数/(测试阶段发现缺陷数+考核周期发现的生产缺陷数)×100%

注:缺陷逃逸率都是在产品上线后进行统计计算的,所以考核周期都是在系统(实施型项目)或变更(运维型项目)上线后的一段时间,考核频率和周期可以人为限定,如一个月一次、一个季度一次等。

行业内比较普及的指标,缺陷逃逸率一般在7%~10%,算作一般,小于7%算优秀;大于10%就比较差了;当然,这个数值需要大家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区间。

缺陷逃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在我看来,造成缺陷逃逸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测试人员设计测试用例不全面导致的遗漏,一种是测试用例设计到了,但是测试执行过程存在疏漏,导致一些显而易见的软件缺陷或本来应该发现的软件缺陷没有被测试出来。

以上两个原因是从测试团队自身来分析得出的原因。但是从更广泛的角度(软件全生命周期、测试管理等)来看,测试用例设计不全面或测试执行有遗漏的根本原因又有哪些呢?根据我对自己所在项目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排除掉测试设计人员和执行人员的主观因素(偷懒、懈怠、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可能的客观原因有如下几种:

1)需求不够明确,导致测试人员对需求理解不到位,测试设计不够全面;(软件开发和测试最大的坑,往往就是需求的坑)

2)需求变更频繁,如在测试过程中发生需求变更,则容易导致测试人员获取到的需求不够及时、准确,测试案例不足以覆盖变更后的需求;

3)测试计划安排不够合理,测试时间过于紧张,导致测试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设计用例和执行测试;

4)测试设计人员对系统需求不够熟悉,或设计能力有限,案例覆盖度不够高;

5) 测试执行人员与设计人员不同,不能全面理解测试用例的测试要点;

6)测试环境或版本与生产环境有差异,某些缺陷难以在测试环境被发现;

7)某些特殊数据才会出现的缺陷,因测试数据不足而难以发现;

有什么措施可以降低缺陷逃逸率?
针对以上缺陷逃逸可能的客观原因,个人感觉可以尝试的改进措施有如下几种:

1) 测试尽早介入,在需求阶段就参与进来,加强需求的分析、确认和评审等工作,使测试人员可以充分理解需求以便设计准确而全面的测试用例;

2) 控制需求变更的频次和时间,尤其是进入测试阶段后,尽量减少或避免需求变更,并再必要变更出现时加强信息的传达;

3) 合理安排测试计划,和开发计划,避免开发时间延后从而挤占测试时间,为测试保留相对合理的设计和执行时间;

4) 安排熟悉系统需求并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人员设计测试用例,并加强对测试用例的评审;

5) 如测试执行人员与设计人员不同,可安排案例评审和讲解会,确保测试执行人员全面掌握测试要点;

6) 加强环境和版本管理,使测试环境尽量与生产环境一致;

7)多使用存量和特殊数据进行测试,并适当进行破坏性测试,挖掘可能隐藏的问题

⑼ 防错原理有哪些

防错,日文称PO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意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本文解析防错技术的十大原理,供学习了解!

01、断根原理

找出产生差错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其绝不发生错误。一般以不对称的形状、工具改善、排除等方法来防错。

如图法兰盘销定位的改善,避免了装反。

02、保险原理

通过保险装置,预差错行为的产生。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一般以共同、顺序、交互等动作来防错。

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插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

03、自动原理

采用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自动化的方式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在保证生产按既定的方式进行的同时,避免人为错误。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应用。一般以浮力、重量、时间、方向等控制来防错。

例:电梯超载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钟也鸣起。

04、顺序原理

对于有顺序要求的工序,设计相应的工装,保证安装顺序的准确完成,如果不按事先给定的顺序无法进行下去,这样可避免工作顺序或流程顺序发生错误,可以按照编号排列,从而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例:按顺序拿取的货架

05、隔离原理

隔离原理也称为保护原理,指靠分隔不同区域等方式,达到保护某些区域、将不合格的物料从生产线中分离出去目的。

如:喷漆车间的隔离设置、高速公路隔离带等。

06、相符原理

通过检查动作或结构的符合性来防止错误的发生,可以以形状、颜色、标记、数量等简易方式,来排除产生问题的可能。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设计。

07、复制原理

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果需要多次发生,采用复制的方式来达成,这样既省时又不会产生错误。

如:复写纸、部队口号等。

08、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的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并加以不同的标识。一般以线条之粗细、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意义来防错。

例:将不良品挂上“红色”标贴,将危险区域用“黄色”画上,将人行通道刷为“绿色”。

09、警告原理

对于有的过程易出错且在未想出好的避免措施前,用警示的方式来进行提示,起到减少差错的可能。当存在不正常情况时,以警告的方式发出信号。

⑽ 防错法基本四项原则

防错法的四种模式

1、有形Poka-Yoke防错:

有形Poka-Yoke防错模式是针对产品、设备、工具和作业者的物质属性,采用的一种硬件防错模式。

如,电饭煲中的感应开关即为一种有形Poka-Yoke防错模式。如果电饭煲中未加入水,加热开关就无法设定至加热位置,只有加水,加热开关方可打至加热位置。

2、有序Poka-Yoke防错:

有序Poka-Yoke防错模式是针对过程操作步骤,对其顺序进行监控或优先对易出错、易忘记的步骤进行作业,再对其他步骤进行作业的防错模式。



3、编组和计数式Poka-Yoke防错:

编组和计数式Poka-Yoke防错模式是通过分组或编码方式防止作业失误的防错模式。

如,冰箱上分箱线后按24台一起进入总装生产;机器设备上的计数器防止过量生产;产品的条形码标识等;



4、信息加强Poka-Yoke防错:

信息加强Poka-Yoke防错模式是通过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作业者之间传递特定产品信息以达到追溯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防错法和设计防错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实验装置怎么连导线 浏览:611
中学化学水的电解实验装置 浏览:966
dis实验系统主要仪器是什么 浏览:224
加速度与力小实验装置 浏览:276
房屋设备安装有哪些设备 浏览:903
煤气阀门的结构图 浏览:850
阀门管件怎么寻找国外客户 浏览:181
东莞理化仪器升级怎么收费 浏览:759
苏州fag轴承需要多少钱 浏览:23
机械硬盘如何分区比例 浏览:381
晓月小红伞综合工具箱73 浏览:2
循环水自动过滤装置 浏览:576
天水轴承零件是什么 浏览:725
工具箱与 浏览:462
滚齿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浏览:467
西安哪里买家具五金件 浏览:444
家冈管道阀门批发价格 浏览:731
现代中药分析哪些仪器 浏览:886
可以装卸汽车工作板螺丝的电动工具 浏览:617
阀门关闭时拧断了怎么拧开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