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筑哪些部位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2)可开窗自然排烟的楼梯间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式避难层间。
Ⅱ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场所有哪些
主要是防烟楼间和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封闭的避难层,不能采光通风的封闭楼梯间。各种情况按图纸分析。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等所规定的,个别省份有地标。
Ⅲ 浅谈机械加压送风机风机的设置和联动要求有哪
1)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通室外。
2)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部,且应采取防止烟气侵袭的措施。
3)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当必须设在同一层面时,送风机的进风口
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其两
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0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4) 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该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
与其它部位隔开。
5) 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 应采取火灾时阀门自动开启的措施。
Ⅳ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条件
机械加来压送风风机可采用轴流源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接与室外空气相联通;2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宜与排烟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如必须设在同一层面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不受烟气影响;3送风机应设置在风机房内(除排烟风机外)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可设置在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4设常开加压送风口的系统,其送风机的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应加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当风机不设于该系统的最高处时,应设与风机联动的电动风阀。
Ⅳ 防排烟是否属于消防工程还是通风工程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防排烟属于通风空调分部工程。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防排烟系统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可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两种。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可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等两种。
(5)机械加压送风的测压装置在何处扩展阅读:
防排烟设计要求:
1、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平方米;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平方米;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面积的5%。
2、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3、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防排烟系统
网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Ⅵ 一般在暖通图纸上出现的“压力传感器”是做什么用的(在楼层的公共地区) 要怎么安装
1.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查表确定。当计算值与查表结果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2.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3.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4.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立方米/小时计算。5.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6.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烟楼梯为40Pa-50Pa;(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30Pa--25Pa。7.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8.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9.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应符合第6条的规定要求。
SL-A-20余压监测模块又叫微差压传感器
功能描述:
※能实时测量现场余压值
※能实时上传现场余压值
※采用RS485总线通讯
※独立地址编码
※具有报警功能
※测量精度高
Ⅶ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设置在哪些部位
来机械加压送风防源烟设施设置部位如下: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因此,加压部位在关闭着门时,必须与着火楼层保持一定的压力差〔该部位空气压力值为相对正压);同时,在打开加压部位的门时,在门洞断面处能有足够大的气流速度,以有效地阻止烟气的人侵,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
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各部位有可开启外窗时,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造成楼梯间与前室或合用前室在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与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列组合上的多样化,而这两种排烟方式不能共用。
Ⅷ 消防正压送风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出风口什么位置
这个安装在封口的百叶前面的防火阀上。
Ⅸ 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由几部分构成
我们所说的来防排烟系统,自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造成开门困难影响疏散。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Ⅹ 楼梯间正压送风采用旁通阀手动,能实现余压控制吗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版加压送风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权
1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
2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
5.1.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设有测压装置及风压调节措施。
5.1.5消防控制设备应显示防烟系统的送风机、阀门等设施启闭状态。
5.2排烟系统
5.2.1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手动启动;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4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
5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
故根据最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您应当使用智能正压送风余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