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冰的融化和水的沸腾实验
(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回出选择:水的沸答腾实验可将水直接放入烧杯加热,并不需要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乙;
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得位置,所以应先固定石棉网位置,再确定温度计的位置;
(2)冰是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由图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98℃;
(3)冰熔化过快,可增大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1)乙;石棉网;(2)吸热温度保持不变;98;(3)增大冰的质量.
B. 给你一杯水、酒精灯、一盘冰块,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用酒精灯加热水,让水沸腾起来.然后把装着冰块的盘子放在冒着蒸汽的水上面.发现盘子底部有大量的水滴聚集生成.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注意不要烫伤手
望采纳,谢谢】
C. 点水成冰是一个常见现象,其原理是什么
“点水成冰”是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生需要环境的相对温度很低,而且在水的要求上也是有限制的。像我们经常饮用的纯净水其实很难做到点水成冰的,因为水在结冰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杂质的,也就是所谓的结晶核,有了这个前提,在再结合温度的调整,做到点水成冰的现象是很容易的。那么这个原理是什么呢?怎样用科学来解释这个现象?
水有三态,固液气,也被称为三相。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零度时从从液态向固态转变,在100摄氏度时,从液态向气态转变。在相变温度时,如果缓慢的加热或降温,水的温度可以保持恒定,直到全部转换成固态或气态。但相变温度不是绝对的,水的固态化或汽化,常常需要一点点杂质,否则就会形成过冷水或过热水,即超过标准相变温度的水,但这时候水的状态是很不稳定的,因此被外界环境稍加碰触,就会变魔术般发生迅速转变。
但从液态变成气态和固态时,在相变温度时,它需要点杂质,才能发生相变。否则就需要进一步降温或者升温,才会发生相变。
水结冰需要结晶核,即需要一点杂质。
因此,纯净水可以冷却到零度以下,还保持液态,这种状态的水被称为过冷水,但这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只要受到外力触碰,就能立刻结冰。当然如果继续在冷却,哪怕没有外界的触碰,它也同样会结冰。
如果想要复制这个实验,那么有一个简单的实验步骤,一瓶普通的纯净水,放在大约零下18度的冰箱里,冷冻大约一个半小时,然后小心地拿出来。当然,为了一次性成功,建议多买几瓶水,在不同的时间的取出来进行尝试,找到适合你家冰箱的最合适冷冻时间。
水的爆沸与微波炉
与过冷相对应,水也能处于过热状态,液态水在常压下超过一百摄氏度但却没有沸腾,因为沸腾也需要一个气化核,如果水很纯净,缺乏汽化核,同样会发生过热,但同样的稍加触碰或继续加热,就会发生爆沸现象。但爆沸非常危险,不适合作演示。做化学实验时,常有加热步骤,为了防止液体的爆沸造成事故,常常会在液体中加入含有气泡的人造沸石或者碎瓷片,防止出现过热现象。
用微波炉加热液体时就容易发生爆沸现象,这是使用微波炉需要特别小心的地方。过冷水通常不会伤到人,但爆沸就会发生烫伤事故了。最危险的事情,是用微波炉加热鸡蛋,不管是带壳的还是不带壳的,不带壳的鸡蛋,如果蛋黄保持完整非常危险,很容易过热,然后在取出时发生爆炸。我就被炸过一回,还好带着眼镜,不然后果难料!我从前只知道,带壳蛋不能放微波炉,谁知道去壳蛋也同样不应该进微波炉,网上说应该将蛋黄先戳破,再用微波炉就安全了。
D. 如图甲、乙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为探究“水的沸腾”,
(1)图乙 (2)98 (3)CD;温度不变 (4)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E. 水结冰的实验
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冰的熔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
F.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
(来1)乙装置加盖,这样可以减少热量自的损失,缩短加热所需时间;而甲未加盖,这样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选择装置乙.
(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D段错误.
温度计读数时,首先确定零下还是零上,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该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因此它的读数为95℃+3℃=98℃.
由上述分析知,此装置中水的沸点为98℃,故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0.1kg×(98℃-48℃)=2.1×104J.
(3)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可能当时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还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等.
(4)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水的质量.
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或增大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等).
故答案为:(1)乙;(2)CD;98;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当时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4)移去酒精灯(或增大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等).
G.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
(1)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4℃.
(2)按照表格中的数据描版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权起来.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沸点为98℃小于100℃,故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冰是固体,为了时冰块受热均匀,需要将碎冰块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丙装置.
(5)由图知,AB段还没有熔化,所以是固态;BC段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CD段已完全熔化完,是液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第10min冰处于BC段,故为固液共存态.
(6)因为AB段表示冰,CD段表示水,而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因此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
(7)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冷水的质量.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增大烧杯中的冷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1)94;(2)低于;(3)吸收热量,同时温度保持不变;(4)丙;使冰受热均匀;(5)BC;吸收;固液共存;(6)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7)拿走酒精灯.
H. (2010抚顺)如图甲、乙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为探究“水的沸腾”,他
(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水的沸腾实验可将水直接放入烧杯加热,并不需要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图乙.
(2)沸腾时温度可从温度计上读出为98℃.
(3)沸腾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时温度应保持不变,故CD段错误.
(4)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水的质量.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1)图乙.(2)98.(3)CD,温度不变.(4)移去酒精灯(或增大的冰的质量或用冷水或增大烧杯中的水的质量).
I. 如图是研究水结冰时体积如何变化的实验装置,图甲的烧杯中装有高1.3cm的水,图乙是这些水结冰后用尺测量
从图示看冰的高度为1.5cm,冰的体积增大,质量不变,根据ρ=
m |
V |
J. 图1是小宇做“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2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
(1)因为是“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所以需要测量时间的器材,因此还需要的内测量器材是秒表(手容表、停表);
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小的冰块,因为较小的冰块之间接触紧密,受热均匀.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4℃.
(3)前2min水处于固态冰状态,后2min物质变成了液态水,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但状态发生了变化;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根据Q=cm△t,同一物体质量相同,两段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冰升温应快一些.
(4)由图2可获得多条信息冰是晶体、冰的熔点是0℃、加热3.5min时开始熔化、6.5min时熔化结束等.
故答案为:(1)秒表(手表、停表);碎冰;
(2)4.
(3)不合理: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所以应该是水升温更慢.
(4)冰是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