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绿色植物能捕获光能。图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
1、通过抄改变藻与光源距离来调袭节光强,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弱,导致生成氧气量的变化。
结论是生成氧气量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随光强的减弱而减少
2、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较长时间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
3、黑暗中植物进行暗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各烧杯产生气泡数量相等
4、所谓调节 即:消耗与产生,光反应消耗 暗反应生成
这题考点就是光反应和暗反应
② 如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复变量是不同单色制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浓度(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目的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提供光合作用释吸收的CO2,B错误;
C、相同条件下,白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B.
③ 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
1.灯与烧杯距离越近,所产生的气泡越多,反之则越少
2.因为,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内小,光合作用变慢
3.试管中将容不再产生气泡
4.金鱼藻所产生氧气的速度与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成反比,所以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较稳定的范围里
④ 如图1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光源与烧杯距离测
(1)由实验的结果可知,灯源与烧杯的距离越大,气泡产生的数量越少,得出光合速率专随光照强度的变属化而变化.
(2)由于的溶液中CO2量有限,随着光照较长时间的进行,溶液中CO2逐渐减少,导致[H]和ATP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光合作用越来越弱,从而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
(3)图2中光合效率等于呼吸效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正好供给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正好供给光合作用,即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为0,产生气泡数为0,对应表中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45cm.
(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来自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2)溶液中CO2减少[H]ATP
(3)45
(4)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⑤ 绿色植物能捕获光能。图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 2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中的二氧化碳被耗尽了。
⑥ 求详细解答:下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
B |
⑦ 七年级生物分析说明题
(1)光源越近,金鱼藻每分钟放出的气泡越多。结论:光能越多,金鱼藻放出的氧气越多。
(2)缺少二氧化碳。
(3)金鱼藻不产生气泡。
(4)水生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放出氧气。
我自己回答的,希望采纳,比复制的好吧
⑧ 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要测定一种水生植物(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否受二氧化碳的影响,所设计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变量就是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如光照、温度、玻璃瓶的大小、金鱼藻的大小、水质等应完全相同.取两个相同的集气瓶编号为甲、乙,在两瓶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河水和金鱼藻,甲瓶中加入二氧化碳,乙瓶中不加入二氧化碳;将两瓶置于25℃和光照条件下,观察记录两瓶气泡的产生情况.在作出实验结论之前,需要做重复实验,实验必须做更多的对照实验.
A、用更多的金鱼藻植物,变量不唯一,A错误;
B、用同样数量的金鱼藻植物,不能体现变量只有一个,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设计,B错误;
C、此实验的变量是水生植物,所以应用许多别的水生植物,C正确;
D、用各种不同量的金鱼藻植物,变量不唯一,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