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5kv高压侧中性点加小电阻接地是什么意思
当电网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即使系统的电容电流不大,也会因为在单相接地时会产生间歇性的弧光过电压,使健全相的电位可能升高到足以破坏其绝缘水平的程度,甚至形成相间短路。如果在变压器的中性点(或借用接地变压器引出中性点)串接一电阻器后泄放间歇性的弧光过电压中电磁能量,则中性点电位降低,故障相恢复电压上升速度也减慢,从而减少电弧重燃的可能性,抑制了电网过电压的幅值,并使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得以实现。
在6~66KV电网中,传统的分类把电阻分为高电阻、中电阻和小电阻三种形式(也有只分高电阻和低电阻两种)。对应的电阻值如下。
高电阻>500Ω,接地故障电流<10A;
中电阻10~500Ω,15A<接地故障电流<600A;
小电阻<10Ω,接地故障电流>600A。
2. 及接地装置各有何作用,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
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直接解释接地装置就是地极专地带(通常俗话说的地线)属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电阻10欧
在目前电子设备密集使用以及网络复杂采用的情况下,加上建筑物密集,钢筋混泥土的地基和钢筋地桩的普遍使用,联合接地已经成为防雷的必要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等电位防雷设计也同样成为必然措施,联合接地地阻要求是1欧以下
雷电的灾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闪电击毁和闪电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通过金属的接收和传导到电气设备上烧毁设备。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无论是直接的和间接的耦合能量
3. 接地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一、接地的目的:
1、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3、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4、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接地的作用:
1、防止电磁耦合干扰:如数字设备接地;射频电缆布线屏蔽层接地等;
2、防止强电和雷击通信设备: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设备机壳接地,防止设备、仪表、人身伤害;
3、通信系统工作需要:如海缆中继设备的远供系统采用导线——大地制方式。
拓展资料:
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如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TN-C,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如TN-S。
(1)TT系统
TT方式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
(2)TN系统
TN系统时指电源系统有一点(建筑行业中通常是指建筑物供电的变压器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金属外壳)通过保护线连接到此点的低压配电系统,称为另保护系统。
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线PE是否与工作零线N分开又划分为TN-C、TN-S、TN-C-S系统。
(3)TN-C系统
保护线PE和工作零线N合为一根PEN线,所有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PEN线相连的一种形式(只使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4)TN-S系统
TN-S是一种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S安全可靠,使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
(5)TN-C-S系统
前端为TN-C系统,后端为TN-S系统。TN-C-S系统在带独立变压器的生活小区中较普遍采用。
(6)IT系统
IT系统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连续供电的场所,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4. 何谓接地接地的作用是什么接地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内电力系统中接地的容部分一般是中性点,也可以是相线上的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把不属于电气装置的导体(也可称为电气装置外的导体),例如水管、风管、输油管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和接地基相连,称为接地;幕墙玻璃的金属立柱等和接地基相连,也称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受到电击、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线路和设备免遭损坏、预防电气火灾、防止雷击和防止静电损害。 接地装置是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的总称。 接地极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自然接地极有以下几种:地下金属水管系统,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人工接地极宜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金属接地板,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等。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和增加抗腐蚀能力,工程中也采用铜包钢、铝包钢接地极。
5. 35kV开关柜穿墙套管上的接地线是做什么用的
接地线是预防涡流的产生,穿墙套管上不是屏蔽环,是防水翼环,起止水作用的。
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线。
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使用电脑的朋友有时也会忽略主机壳接地,其实给电脑主机壳接根地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机现象的出现。
6. 接地电阻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接地电阻的作用是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工作原理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
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电流就会经保护地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人身安全保护作用。
接地电阻就是用来衡量接地状态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电阻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远处的大地电阻。
接地电阻大小直接体现了电气装置与“地”接触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网的规模。
接地电阻的概念只适用于小型接地网;随着接地网占地面积的加大以及土壤电阻率的降低,接地阻抗中感性分量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型地网应采用接地阻抗设计。
(6)35kV电阻接地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极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电压电流表法、比率计法和电桥法。按具体测量仪器及布极数可分为:手摇式地阻表法、钳形地阻表法、电压电流表法、三极法和四极法。
在测接地电阻时,有些因素造成接地电阻不准确:
(1)地网周边土壤构成不一致,地质不一,紧密、干湿程度不一样,具有分散性,地表面杂散电流、特别是架空地线、地下水管、电缆外皮等等,对测试影响特别大。解决的方法:取不同的点进行测量,取平均值。
(2)测试线方向不对,距离不够长。解决的方法:找准测试方向和距离。
(3)辅助接地极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在地桩处泼水或使用降阻剂降低电流极的接地电阻。
7. 接地装置及其作用是什么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
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
作用:通过接地装置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接地装置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
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接地装置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分为:人工接地极和自然接地极。
(7)35kV电阻接地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接地装置的分类: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
1、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2、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3、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4、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8. 35KV系统允许有几种接地方式
你hao !
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规定,我国6~35KV系统应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当6~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30A、20KV及以上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非立即跳断路器,而是允许短时间(2小时以下)继续运行,同时系统保护装置给出单相接地故障的警示信号(如光字牌和警铃),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单相接地故障。这佯做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连续供电的可靠性,但同时也留下了事故隐患。如浙东某电站,35KV出线发生单相断线,断路器未跳闸,恰有路人不注意踩到断线上,造成触电死亡。2运行方式探析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直接接地(包括经小阻抗接地)和非直接接地(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二种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个重要的综合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的实施、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对通讯路线的干扰等多项指标。
电压情况(1)接地故障相电压降低为零;(2)非接地故障相电压不变,依然为相电压;(3)中性点对地电压不变,依然为零。2)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情况形成短路→流经很大短路电流→装设继电保护→跳闸切除故障,避免扩大成相间短路。
PS:~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互相帮助,祝你好运!O(∩_∩)O
————希望可以帮到您!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吧,你的采纳是我的动力,谢谢!————
9. 35KV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是多少
架空线路杆塔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有避雷线的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
土壤电阻率Ω•m ≤100 >1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
接地电阻 Ω 10 15 20 25 30
注:如土壤电阻率超过2000Ω•m,接地电阻很难降低到30Ω时,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采用连续伸长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受限制。
(9)35kV电阻接地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预制基础有电杆用的底盘、卡盘和拉线盘,有铁塔用的各种类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基础和金属基础;还有预制∮300~∮550管桩。基础抗上拔和抗倾覆的理论计算,各国正在按不同的基础形式和不同土质条件分别研究处理,使之更加合理可靠而经济。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极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接地电阻的测量工作有时在野外进行,因此,测量仪表应坚固可靠,机内自带电源,重量轻、体积小,并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仪表内测量信号的频率应在25Hz~1kHz之间,测量信号频率太低和太高易产生极化影响,或测试极棒引线间感应作用的增加,使引线间电感或电容的作用,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即布极误差。
10. 电阻接地有什么作用
有设备漏电时,可以将其导入大地,不至于伤害人身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