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设计固定路段人流测试装置

设计固定路段人流测试装置

发布时间:2022-04-19 05:57:56

⑴ 在人流,车辆来往繁忙路段施工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7

⑵ 某宿舍楼层高3.6M,楼梯间开间4.8M,进深6.6M,内外墙厚均为240MM,轴线居中封闭式楼梯间,楼段设计人流股

不知道

⑶ 拉曼光谱仪是测什么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拉曼光谱仪是一种光谱仪系列的简称,基于印度科学家C.V.拉曼(Raman)发现拉曼散射效应。拉曼光谱仪的原理是什么?又能测什么物质呢?

1. 拉曼光谱基本原理

当一束频率为V0的单色光照射到样品上后,分子(或原子)可以使入射光发生散射或者反射。大部分光只是改变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与激发光的频率(即V0)相同,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大约占据99%左右;约占总散射光强度的 10E-6~10E-10的散射,不仅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散射光的频率也改变了,不同于激发光的频率,称为拉曼散射。拉曼散射中频率减少的,即V1V0的散射称为反斯托克斯散射,斯托克斯散射通常要比反斯托克斯散射强得多,拉曼光谱仪通常测定的大多是斯托克斯散射,也统称为拉曼散射。拉曼光谱可以作为分子结构定性分析。激光入射到样品,产生散射光:散射光为弹性散射,频率不发生改变为瑞丽(Rayleigh)散射;散射光为非弹性散射,频率发生改变为拉曼(Raman)散射。如图:Rayleigh散射(左): 弹性碰撞;无能量交换,仅改变方向;Raman散射(右): 非弹性碰撞;方向改变且有能量交换。其中,E0基态,E1振动激发态;E0+ hν0,E1+ hν0激发虚态;获得能量后,跃迁到激发虚态。

2.拉曼光谱仪组成和使用

散射光相对于入射光频率位移与散射光强度形成的光谱称为拉曼光谱。拉曼光谱仪一般由光源、外光路、色散系统、及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五部分组成。那么拉曼光谱仪能够测什么呢?

拉曼光谱仪的使用,首先要具有激发波长,一般使用的激发波长都是几个固定的,如785nm,532nm, 1064nm等等。其次要有接收器,由于拉曼散射的信号无方向性,所以要使用如积分球、准直透镜等采样附件。由于拉曼光谱具有分辨率较高等特点,故其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物、无机物以及生物样品的应用分析中。

3.拉曼光谱仪谱图提供丰富的物质信息

拉曼谱线的数目、拉曼位移、和谱线强度等参量提供了被散射分子及晶体结构的有关信息,能够揭示原子的空间排列和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拉曼光谱仪凭借其优势能够很好地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更重要的是无损伤的定性分析,它无需样品准备,样品可直接通过光纤探头或者通过玻璃、石英、和光纤测量;目前,拉曼光谱仪主要适用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物理和化学实验室、生物及医学领域等光学方面,研究物质成分的判定与确认

⑷ 景观设计中的,人流分析图和道路交通分析图的区别,里面都需要什么植被和其他设施是不是不需要,求解答

人流分析主要侧重人行的通道和主要活动的区域 道路交通分析主要表现的是从入口到出口的车行和人行的交通流线,包含入口(车行,人行,车库) 道路分级 (市政道路,园区车行道,主要人行道,园路等几个等级)。其它设施可以显淡,植被也可以不要~~

⑸ 消防验收如何申报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申报要求本要求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参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制定。建设单位依法申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备案所提供的消防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本要求。一、一般要求(一)消防设计文件应当包括设计说明书,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主要消防设备、消防产品及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表,重点反映依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设计的内容。(二)消防设计文件应当按照下列顺序编排:1、封面: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日期。2、扉页: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3、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设计图纸。二、新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申报内容(一)设计说明书1、工程设计依据。包括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有关部门对本工程批准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包括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分期建设内容和对续建、扩建的设想及相关措施,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3、总指标。包括能反映建筑规模的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高度以及剧院、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座位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厂房、仓库等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等。4、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5、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6、总平面。包括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位置,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拆除的情况,建筑物、构筑物满足防火间距的情况,功能分区,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7、建筑、结构。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层高和总高,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和结构选型,建筑物构件的构造及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建筑的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安全疏散、消防电梯以及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的布局,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等。8、建筑电气(1)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包括消防电源供电负荷等级确定、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备用电源性能要求及启动方式;变、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及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消防技术标准有要求的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型号和敷设方式,以及配电设备、灯具的选型、安装方式;消防应急照明的照度值、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持续时间;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部位、照度、供电时间等。(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包括保护等级的确定及系统组成,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确定,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概述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及消防通信,概述电气火灾报警,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应急照明的联动控制方式等;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9、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1) 消防水源。由市政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采用天然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及供水能力、取水设施;采用消防水池供水时,应说明消防水池的设置位置,有效容量及补水量的确定,取水设施及其技术保障措施。(2)消防水泵房。包括设置位置、结构型式、耐火等级、设备选型、数量、主要性能参数、运行要求。(3)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外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总用水量的确定,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的布置,系统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式。(4)室内消火栓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场所、用水量的确定,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的布置,系统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式,消防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及技术保障措施。 (5)灭火设施。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各类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系统组成、控制方式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说明。10、防烟排烟及暖通空调。包括设置防排烟的区域及方式,防排烟系统送风量、排烟量的确定,防排烟系统及设施配置、控制方式;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11、热能动力。包括室内燃料系统的种类、管路设计及敷设方式、燃气用具安装使用要求等燃料系统的设计说明;锅炉型式、规格、台数及其燃料系统等锅炉房设计说明;气体站房、柴油发电机房、气体瓶组站等其他动力站房的设计说明。(二)设计图纸 1、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图: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间距;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等。2、建筑、结构(1) 平面图: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平面布置,房间功能和面积,安全疏散楼梯、走道,消防电梯,平面或空间的防火、防烟分区面积、分隔位置和分隔物。(2)立面图: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件的可见部分;屋顶及屋顶高耸物、檐口(女儿墙)、室外地面等主要标高或高度。(3)剖面图:应准确、清楚的标示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与邻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3、建筑电气(1)消防控制室位置平面图。(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各层报警系统设置平面图。4、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1)消防给水总平面图。(2)各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图,平面布置图。(3) 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平面图。;(4) 其他灭火系统的系统图及平面布置图。5、防烟排烟及暖通空调(1)防烟系统的系统图、平面布置图。(2)排烟系统的系统图、平面布置图。6、热能动力(1)锅炉房设备平面布置图。(2)其他动力站房平面布置图。 三、改建、内装修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申报内容(一)设计说明书1、工程设计依据。包括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包括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3、改建或装修设计的面积等指标。4、工程原已设置(或新增)的主要消防设备、消防产品及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等。5、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6、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7、装修专业。包括原工程用途、分类和耐火等级等概况以及本工程概况;本工程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功能分区、平面布局以及对原工程改建情况;装修各部位采用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除用文字说明以外亦可用表格形式表达。(二)装修专业设计图纸1、建筑平面图:原工程总平面图和平面图;本工程平面图,平面或空间的防火、防烟分区面积,分隔位置和分隔物。2、装修图纸:应体现工程各部位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材料以及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的选用,可采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表示。

⑹ 什么是人流量监测报警系统

现有人流量监测系统通常针对交通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客流量等规模较大的统计,包括预测公共场所不同时段的旅客吞吐量等数据的变化情况。例如,采用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检测模块和超声波检测模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数的探测,但是这样的方法会受到人体服饰的差异、监测地点的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比如: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与信号通信相结合的人员和设备出入坑监控系统,此系统大多应用于人员和设备的井下定位。另外,人员进出控制系统,当人员通过其所设的门禁系统时,读取射频卡来判别校内与校外人员。

室内人流量进出监测系统

在公交车前后门安设摄像头,采集前后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采用运动目标识别技术准确识别出上下车的人数。本系统能够较为简单方便的统计车上现有的人数,在人数超过限定值时报警;统计出公交车各时段的人流量,为公交车调度提供参考信息;同时可以对公交车的出入口进行实时的监控。

⑺ gmp在药厂设计是有什么规定

二、厂房与设施
【检查核心】
药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实施药品GMP的先决条件,其布局、设计和建造应有利于避免交叉污染、避免差错,并便于清洁及日常维护。
【检查条款及方法】
18 0801 企业的生产环境应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1.检查企业总平面图,是否标明周边情况,周围是否有污染源。
2.检查企业生产环境,厂区总布局图。
2.1生产区、行政区及辅助区布局是否合理。
2.2厂区人流、物流是否分开,如不能分开是否互相影响,是否便于物料运输。
2.3检查厂区道路是否使用整体性好、不发尘的覆面材料。
2.4检查是否有露土地面,是否有相应的绿化面积。
2.5锅炉房、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等位置是否适当。
2.6厂区是否有垃圾、杂草、痰迹;垃圾是否集中存放,生活、生产垃圾是否分开存放。是否有垃圾处理设施,位置是否适当。
3.GMP并不包括生产人员安全、环境保护等国家其他法规规定的内容,GMP认证检查要突出GMP检查的重点,一般人员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可由政府其他部门去检查。
19 0901 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
1.检查厂房工艺布局图及现场。
2.检查各功能间的设置是否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3.洁净级别的划分是否符合GMP规定。
20 0902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
1.厂区总体布局图。
2.厂房工艺布局图。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同一厂房内设备间距应便于生产操作和清洁操作,物料的存放和物料的传递应合理。
5.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有相应的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是否合理。
6.相邻厂房所处上、下风口的位置及进、排风口的设置。
21 1001 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有效设施。
1.生产控制区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2.有相应的书面规程,规定灭鼠、杀虫等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1101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受清洗和消毒。
1.检查洁净室(区)施工验收文件,有关材料材质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现场,洁净室(区)是否符合规定。
23 1102 洁净室(区)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应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1.厂房施工、验收文件,每步验收均应有记录。
2.查厂房维护、保养文件,应有记录。
3.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应为弧形,无菌操作区墙面间宜成弧形,便于清洁。
4.检查洁净室(区)的气密性,包括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
24 1103 中药生产的非洁净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
1.检查非洁净厂房施工验收文件及有关材料材质。
2.检查现场是否符合规定。
25 1201 生产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生产操作,避免差错和交叉污染。
检查生产区是否拥挤,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检查其生产区的面积是否能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
26 1202 中药材炮制中的蒸、炒、炙、煅等厂房应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并有良好的通风、除尘、除烟、降温等设施。
1.检查中药材的蒸、炒、炙、煅等操作间是否与以煤为燃料的供热间分开。
2.检查是否有通风、降温、除烟、除尘等设施。
27 1203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浓缩等厂房应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并有良好的排风和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等设施。
-- 应避免敞口操作,应特别注意收膏过程如何防止污染
检查现场:提取、浓缩等厂房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如厂房是否拥挤,是否便于生产、设备清洗与维修等操作,是否便于物料进出及存放,是否能避免差错和交叉污染。
28 1204 净选药材的厂房应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1.检查净选药材的工作台是否设在厂房内。
2.检查工作台表面是否平整,所用材质是否不易产生脱落物。
29 1205 净选药材的厂房应有必要的通风除尘设施。
-- 药材的挑选和筛选工序产尘较大,应设捕尘设施
30 1206 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生产环境有交叉影响时,其检验场所不应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
质量控制部门(QC)实验室通常应与生产区分开独立设置。中间产品控制的实验室可设在生产区内,但生产操作和中间控制检测不得互相影响。
31 1207 贮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于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避免差错和交叉污染。
1.检查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储存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1.1 进厂来料的验收区域;
1.2 物料、中间体、待验、放行或拒收的区域;
1.3 物料、中间体的取样;
1.4 需退货、返工或销毁处理的不合格物料暂存区域;
1.5 已放行物料的贮存;
1.6 生产车间暂存区域的大小及设置;
1.7 实验室及留样室。
2.检查企业采取防止差错和污染的措施,如:仓库设货位标识;使用货架/垫;同一货架只存放同一品种同一批号或编号的物料;开包取样后贴已取样标签、包装再密封的措施;领发记录和建帐;中间产品按品种、规格、批号、贮存条件存放等。这些措施均应在物料及生产管理文件中明确规定。
32 1208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贮存的厂房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有机溶媒及化学危险品的存放,是否有排风及降温措施。
2.是否有足够的消防器具,消防道路是否畅通。
33 *1209 中药材的库房应分别设置原料库与净料库,毒性药材、贵细药材应分别设置专库或专柜。
-- 新增要求,中药材库房一定要分别设置原药材库与净药材库,同时还要考虑部分药材的特殊储存要求,分别设置阴凉库。
-- 毒性药材、贵细药材(如果储存量大,应设专库存放,如果储存量小,可设专柜存放)需双人双锁,主要目的防止混淆。
34 1301 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应易于清洁。
1.查洁净室(区)内的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是否有难于清洁的部位。
2.验收、检查记录。
3.定期检查、维修记录。
35 1401 洁净室(区)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应达到30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应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1.有防爆要求的洁净车间,照明灯具和安装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
2.应有充足的照明,以便生产操作、清洗、设备维护保养等。
3.注意检查防爆灯具的设置、清洁和维护,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
4.查厂房验证报告中照度检测数据及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及检测(如灯检)部位,看是否符合规定。
5.查应急照明设施。
36 *1501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度级别。
-- 一般按最终产品的无菌检查项目、灭菌方式和给药途径确定生产的净化级别
1.根据生产要求,检查相应的洁净室(区)是否有洁净度检测合格报告,检测报告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现场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压差、温湿度表显示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3.根据所生产药品的要求,检查初、中、高效过滤器的设置。
4.必要时检查送、回、排风管示意图。
5.无菌洁净室的送、回风过滤器的框架不得采用易脱屑、产尘、长菌的材质。
37 1502 洁净室(区)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洁净室(区)在静态条件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应符合规定。
-- 静态条件是指未进行生产情况下监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或沉降菌,此时监测的数据应符合98版GMP规范附件中“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表”的规定。
-- 按照规范要求还应定期监测动态条件下的洁净状况,动态标准可参考WHOGMP2002标准。
1.检查定期监测的管理和操作文件。
2.检查监控记录,包括过滤器完好性检查、压差检查及过滤器更换的记录。
3.监测数据超过限度时(发生偏差时)的处理措施及记录。
4.对定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的资料。
38 1503 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应在百级区域下进行动态监测微生物数。
-- 明确了动态监测的适用范围
-- 与无菌生产同步,采取沉降菌或浮游菌监测,用以评价环境质量
-- 出现细菌数超标,应进行超标调查
39 1504 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如可循环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1.根据净化空调系统送、回、排风图进行现场检查。如部分空气循环回到生产操作区,应有适当措施控制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如工艺除尘。
2.检查产尘操作间气流方向。
3.多品种、多粉尘作业区宜采用直排风方式,并设粉尘捕集装置。
40 *1505 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不得利用回风。
-- 对于产生粉尘的操作间要进行客观判断,如果经过捕尘处理,粉尘量仍较大,一般不利用回风,防止灰尘对空调系统(中、高效过滤器的)污染,减少空调净化系统的负荷
1.检查空气净化系统图,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回风。
2.查粉尘量大的洁净室(区)、工序的捕尘设施及效果。
3.检查压差指示装置,产尘量大的操作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4.检查捕尘设施是否有有效的防止空气倒灌的装置。
41 1506 空气净化系统应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
1.检查企业是否根据空气净化系统的压差记录,规定初、中效过滤器清洗和高效过滤器更换周期。
2.检查是否制定空气净化系统清洁、消毒灭菌、维修、保养文件。
3.检查记录,是否按规定执行。
42 *1601 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应密封。
1.检查洁净室(区)的连接部位是否有密封措施以及措施是否有效。
2.是否按规定进行日常检查并做记录。
43 1602 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区域)之间或规定保持相对负压的相邻房间(区域)之间的静压差应符合规定,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并记录压差。
1.查相应的管理文件。
2.压差表的安装要根据实际需要,指示气流方向可有不同形式(如门顶风叶,原理同飘带),不需要在每个操作室及工艺走廊间都安装压差表。
3.压差计或压差传感器装置的位置通常设在不同洁净区间人、物流缓冲室。
4.压差计或压差传感器装置的位置,静压差检查标准:
4.1 洁净室(区)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10 Pa。
4.2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5 Pa。
44 1603 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内,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相对负压。
--对于同级别的区域,考虑不同操作间压差的要求,防止污染环境
--称量、粉碎、制粒、压片等产尘大岗位要保持相对负压
45 1604 非创伤面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它特殊的中药制剂生产厂房门窗应能密闭,必要时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1.检查生产厂房门窗是否能密闭。
2.是否有除湿、除尘、降温等相应设施。
46 1605 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筛等厂房门窗应能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 明确参照洁净区管理,对尘埃粒子数和沉降菌数的监测没有具体规定
-- 温、湿度、人、物料管理等其他要求同三十万级
1.检查生产厂房门窗是否密闭。
2.检查是否有通风、除尘等设施。
47 1701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
1.查洁净室(区)温、湿度控制的管理文件。
2.除有特殊要求(如口服固体制剂的干、湿度控制区、无菌药品分装时湿度的控制等)外,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应检查实际生产的温、湿度数据。
3.温、湿度计及传感器的测试位置是否恰当,是否设置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房间的最具代表性位置,如胶囊充填点(湿度)、回风口(温度)等。
4.温、湿度记录,现场读数。
5.从记录中看出现偏差时的处理措施。
48 *1801 洁净室(区)的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100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
-- 百级层流下不许有地漏,无菌万级区也不得有地漏
1.查相应的管理文件及水池、地漏设置位置、区域、安装情况。
2.地漏、水池下有无液封装置,是否耐腐蚀。
3.企业地漏的常见缺陷:水槽及盖杯过小、水封过浅甚至无法形成水封;下水管过细,排污水时溢至周围地面;设计加工为固定式,难以对地漏清洁、消毒等。
4.现场检查,评价他们对药品生产是否有不良影响,是否采取了纠偏措施。
5.无菌操作的100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无菌操作的10,000级区应避免设置水池和地漏。
49 1901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和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检查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人员和物料出入是否有合理的净化设施和程序。
2.检查现场是否按规定执行。
50 *1902 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空气洁净度较低级别区域。
1.穿越较低级别区域的传输设备系指传输操作相连,但在万级及其相邻低级别区不能分段循环的传输设备。如传送设备在各级洁净区域内各自循环,不作缺陷项论处。
2.检查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与较低级别区域的传输设备是否断开。
51 *1903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应设置缓冲设施,洁净室(区)人流、物流走向应合理。
1.查厂房工艺布局图,考证人、物流走向。
2.对进入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内的人员和物料,布局是否保证其合理性。
3.进入不同空气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内的人员和物料的洁净措施应有相应的文件规定。
52 *2001 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应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生产青霉素等高致敏性药品的要求:
1.厂房为独立的建筑物。
2.独立的设施、空气净化系统。
3.产品暴露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查压差计)。
4.排出室外的废气、废物和废水的净化处理设施及验证。
5.检查室排风口与其他空气净化系统进风口的距离、位置,看污染风险。
53 *2002 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应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1.与其他类药品生产区域是否严格分开。如系多楼层的建筑,在同一生产层面与其他一般品种的生产线不得共用物料通道、人员通道、包装线等,防止产生交叉污染。
2.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专用设备。
3.检查方法同2001条中的3、4、5项。
54 *2101 避孕药品生产厂房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应分开,应装有独立的专用空气净化系统。生产性激素类避孕药品的空气净化系统的气体排放应经净化处理。
1.与其他类药品生产厂房分开。
2.专用的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3.生产性激素类避孕药品的空气净化系统的气体排放应经过净化处理。
55 *2102 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应避免与其他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不能避免与其他药品交替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清洁措施并进行必要的验证。
1.检查方法同2002条。
2.与其他药品使用的设备、空气净化系统分开。
3.不可避免时,采取了什么防护措施。
4.查有关验证报告。
56 *2201 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加工或灌装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
57 *2202 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贮存应严格分开。
58 *2203 不同种类的活疫苗的处理及灌装应彼此分开。
59 *2204 强毒微生物操作区应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应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60 *2205 芽胞菌制品操作区应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应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芽胞菌操作直至灭活过程完成之前应使用专用设备。
61 *2206 各类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致病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应符合特殊要求。
62 *2207 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特定活生物体阶段的设备应专用,应在隔离或封闭系统内进行。
63 *2208 卡介苗生产厂房和结核菌素生产厂房应与其它制品生产厂房严格分开,卡介苗生产设备要专用。
64 *2209 炭疽杆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制品应在相应专用设施内生产。
65 2210 设备专用于生产孢子形成体,当加工处理一种制品时应集中生产,某一设施或一套设施中分期轮换生产芽胞菌制品时,在规定时间内应只生产一种制品。
66 *2211 生物制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不得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存在潜在污染。
67 *2212 聚合酶链反应试剂(PCR)的生产和检定应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中进行,防止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污染。
68 *2213 生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检测试剂,在使用阳性样品时,应有符合相应规定的防护措施和设施。
69 *2214 生产用种子批和细胞库,应在规定贮存条件下专库存放,应只允许指定的人员进入。
70 *2215 以人血、人血浆或动物脏器、组织为原料生产的制品应使用专用设备,应与其它生物制品的生产严格分开。
71 *2216 未使用密闭系统生物发酵罐生产的生物制品不得在同一区域同时生产(如单克隆抗体和重组DNA制品)。
72 *2217 各种灭活疫苗(包括重组DNA产品)、类毒素及细胞提取物,在其灭活或消毒后可以与其他无菌制品交替使用同一灌装间和灌装、冻干设施。但在一种制品分装后,应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清洁消毒效果应定期验证。
73 *2218 操作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应在专门的区域内进行,应保持相对负压。
74 *2219 有菌(毒)操作区与无菌(毒)操作区应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来自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不得循环使用,来自危险度为二类以上病原体的空气应通过除菌过滤器排放,滤器的性能应定期检查。
75 *2220 使用二类以上病原体强污染性材料进行制品生产时,对其排出污物应有有效的消毒设施。
76 2221 用于加工处理活生物体的生物制品生产操作区和设备应便于清洁和去除污染,能耐受熏蒸消毒。
参见《生物制品GMP检查指南》。
77 2301 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和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应与其制剂生产严格分开。
1.检查工艺布局图。
2.检查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与制剂生产是否共用人流、物流通道,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是否与制剂生产在同一厂房,是否相互影响。
78 2401 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及捕尘设施。
-- 强调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设置防尘及捕尘设施
79 2402 中药材的筛选、切制、粉碎等生产操作的厂房应安装捕尘设施。
检查中药材的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是否有除尘、排风设施,排风设施是否能防止昆虫、灰尘等进入。
80 25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1.查这些公用设施的系统图并有相应的管理和操作文件。
2.凡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公用设施(如纯蒸汽、压缩空气、氮气等)都应通过验证,并按日常监控计划监控。
3.检查记录,并对在超出限度时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
81 2601 仓储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应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按规定定期监测。
1.仓储区平面布局图。
2.温、湿度计的放置位置及温、湿度调控措施。
3.照明、通风设施,温、湿度控制管理文件。
4.“五防”设施及管理文件。
5.特殊储存条件及管理文件。
6.物料、成品储存管理文件。
7.现场考察储存条件,必须满足物料、成品的储存要求。
8.温、湿度定期监测及调控的记录。
82 2602 如仓储区设物料取样室,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 考虑了不同物料取样的要求
-- 无菌原料可在无菌分装室或无菌检查室取样
-- 普通物料可用取样车取样
-- 根据取样车操作规程,正确取样
检查取样室/设施、位置、条件。
83 *2701 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或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应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 称量室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称量室的净化级别应与原辅料最终包装环境级别一致。如直接分装的无菌粉针剂,其称量应在百级背景条件下。
1.查空气洁净度级别监测数据,看是否与生产要求一致。
2.有无捕尘设施,其实际效果。
3.捕尘设施有无防止空气倒流设施。
84 2801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
-- “各类实验室”不包括中间产品检验室
1.质量检验布局图。
2.现场检查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是否与生产区分开。
3.留样观察的条件与留样药品贮存条件是否一致。
85 2802 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检定等应分室进行。
-- 微生物检测室一般分:无菌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阳性对照室。
-- 无菌室检测室:万级背景下的百级层流。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隔离操作系统,保证环境条件优于或等于生产环境,防止假阳性
-- 微生物限度检测室:万级背景下的百级层流
-- 阳性对照室:用于微生物鉴别、毒、菌种传代等。条件好的企业可以使用生物安全柜,避免致病菌的扩散。条件差的可使用层流柜,但必须是垂直流的。阳性对照室的回风应经过处理后直排。
-- 抗生素效价测定、不溶性微粒测定一般要求在避菌条件下进行,可在层流操作台下完成。
◇检查微生物实验室应注意:
-- 无菌室和微生物限度室不可公用更衣室及缓冲间,防止污染无菌室;
-- 无菌检查时要监测环境,同时作沉降菌检查;定期对微生物实验室作环境监控,测悬浮粒子及沉降菌。
-- 检查企业是否做无菌室及层流柜的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是否定期验证。
1.无菌检查室应按无菌操作区管理,至少应在10,000级背景下的局部100级超净工作台内进行,不得与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污染菌鉴别和阳性对照试验使用同一试验室。
2.无菌检查室与非无菌操作间共享人流通道时,有无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避免在同一时间同时做不同性质的试验;对检品外表面进行取样,看消毒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3.微生物限度试验、生物负荷(Ambient load或Bioburden)检查可在同一室进行;孢子D值测定、污染菌鉴别和阳性对照试验可在同室进行但应使用不同的LAF操作台;细菌内毒素检查不需要无菌操作条件。这些试验均应有书面规程,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86 2901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应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
1.检查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是否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
2.是否有防止静电、防震、防潮、避光等设施。
87 3001 实验动物房应与其它区域严格分开,实验动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实验动物房布局图。
2.实验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证明文件。
3.实验动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证明文件。
4.委托检验时被委托方的试验设施及实验动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证明文件。
5.委托协议书、委托检验监控管理文件。
6.检验和委托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88 *3002 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室、质量检定动物室应与制品生产区分开。
89 *3003 生物制品所使用动物的饲养管理要求,应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参见《生物制品GMP检查指南》。

⑻ 新消规上提到一组消防水泵应设置流量测试装置什么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动力原因或者是水泵的叶轮磨损、堵塞等原因使水泵的性能降低而不能满足水消防设施所需的压力和流量,因此消防水泵应定期监测其性能。

当水泵流量小或压力不高时可采用消防水泵试验管试验或临时设施试验,但当水泵流量和压力大时不便采用试验管或临时设置测试,因此规定采用固定仪表测试。即设置流量测试装置。

在流量测量的过程中,流体流过探头时,在流量测量装置的前部产生一个压力旋涡体的布局区,流量传感器对流体方向及管的背向进行回流,使流体各点的压力在管中平均分别引到传感器

(8)设计固定路段人流测试装置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

正背压力之差即形成平均差△p,并将该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直流信号,标准的4~20mA,通过智能仪表对这些特性参数进行采集和有效处理,精确的计算出流过管道的流量值,把该值送到上位机处理,同时又可有效地对流量进行记录和控制调节。

分类形式:

流量测量装置包含两种型式,即焊接型流量测量装置和法兰型流量测量装置。

焊接型流量测量装置主要用于高压汽水管道(主汽、给水),包括LCP 型长径喷嘴系列、焊接流量喷嘴组件和焊接流量孔板组件。

法兰型流量测量装置主要用于中、低压汽水管道,包括流量测量孔板对焊法兰组件。

参考资料:网络-流量测量装置

⑼ 展示设计的空间设计要点

空间设计是指房子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的二度陈设与布置以及布艺、挂画、植物等等。 家居饰品,作为可移动的装修,更能体现主人的品位,是营造家居氛围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理念。
空间设计 可以是家居饰品可以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

动态展示普遍运用於大型固定展示空间,如展览馆、博物馆。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空间设 博物馆
计展示手段使科技馆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标本与活体结合展示,倍受观众喜爱; 2、室内展示与露天展示结合,将某些展品放置在露天展示,可以使它们接近大自然,与观众的距离也缩短了,这种“回归自然”的形式新奇逼真,很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3、动与静的结合,巧妙的运用幻灯,全息摄影,镭射、录像、电影、多媒体等现代单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使静态展品得到拓展,造成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展示环境,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4、实物与电子资讯的结合,通过电子导览系统,寻找理想的参观路线,通过电脑问答机详细了解展示的知识内容,测试观看与参与相结合,更是满足了观众的自主性。

空间设计在商业展示活动中也逐渐受大家的关注,如服装展示、汽车展示等,动态展示使展 汽车展示
示生动化,使展示空间具有一种活力.如视觉冲击力、听觉感染力、触觉启动力、味觉和嗅觉刺激感,通过娱乐色彩的环境、气氛和商品陈列、促销活动吸引顾客注意力,提高对展品的记忆,展示空间生动化比大众媒体广告更直接、更富有感受力,更容易刺激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

建筑空间设计是在指定使用功能下制作能满足多数人审美观的建筑物并能加以实施的艺术创作。所以在每个创作中关注以下方面: 1.充分配合建设方的前期策划建筑文件作为具体实施项目的指导性文件,直接影响建设方与使用者利益。以自身专业配合建筑方得到利益最大化的策划方案,为项目全面成功奠定基础。 2.坚持方案设计的前瞻性、独创性与经济实用相结合建筑作为长期存在于城市中的雕塑,其外观应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要求,而使用者更在乎长期停留在其中的自我感受,功能上的完善,细节上以人为本的处理。如果忽略了建设方的经济利益,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如何得到多方认同是设计者的努力方向。 3.注重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成熟的新技术与理念的运用,对建筑的建造与使用成本的控制均大有裨益。提供给委托方、使用方一个新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4.强调实施中的多方配合在实施过程中,设计方的积极配合,将给 建筑空间设计
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实的专业技术支持。

总体规划最终要解决的是空间布局和控制引导策略问题,关注以下方面: 1.理解、执行政策与本地需求相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是总体规划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相同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不同城市又有不同的现实需求。总体规划应力图做到:一方面深入贯彻政策要求,另一方面在政策框架范围内,从当地需要出发,积极寻求最适合本地发展实际的解决方案。 2.关注当地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和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建设需求日新月异。规划应以高度的专业敏感研究和关注当地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科学预测其体现在空间发展上的需求特色,使总体规划更具适应性。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总体规划关注宏观内容,如区域关系,也关注微观内容,如重要公共利益的落实。后者在部分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尤为重要,由于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应把重要公共设施在总体规划中明确落实到用地范围。 4.长远与眼前兼顾总体规划既关注长远的良性发展,也重视解决眼前的各种问题;既要提出宏伟的远期目标,也要提出近期可着手的实施途径;在谋划城市远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充分强调对近期建设的引导,对当前急切的重点项目的实施。 5.目标与途径相统一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是总体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研究实现既定目标的途径,提出确保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与管理措施。

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
蛋糕店店铺展示空间设计说明: 在设计上首先注重便利顾客、服务大众。蛋糕店以淡黄色和黄色系为主要颜色,使人 蛋糕店
首先产生食欲。蛋糕店铺内部环境的设计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满足顾客的多方面要求。左侧的开放式展柜突出体现有顾客自主选择的人性化设计,蛋糕店铺不仅要拥有充足的商品,还要创造出一种适宜的环境,使顾客享受到最完美的服务。 第二,突出特色,善于经营。蛋糕店铺内部环境的设计应依照经营商品的范围和类别以及目标顾客的习惯和特点来确定。以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将目标顾客牢牢地吸引到零售店铺里来。使顾客一看外观,就驻足观望;并产生进店购物的愿望;一进店内,就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和新奇感受。店铺中间的心形展柜体现出可爱、活泼的一面,使人感到愉悦和轻松。右侧展柜大方明朗。 第三,提高效率,增长效益。蛋糕店铺内部环境设计科学,能够合理组织商品经营管理工作,使进、存、运、销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使每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节约劳动时间,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店内在上角的弧形展柜区域,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新品蛋糕实物,同时利于顾客观赏。 最后,蛋糕店整体布局简单大方担忧不是可爱活泼一面,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空间设计-设计技巧
服装店空间设计的九项基本原则
一、明确品牌定位(年龄、职业、风格、价位、品种等),追求自我(品牌)文化环境。 服装店空间
二、掌握消费购物习惯走势流向,传播品牌视觉信息(橱窗、图形等) 三、合理分布有效空间,因势利导,让消费者自然步入品牌空间,浏览每件商品。 四、营造舒适氛围,奉待产品主人。哪怕一张沙发、一个挂钩、一只摇篮,也会让消费者感受美好温馨。 五、合理的照明,适度的音效,轻松的视觉感受,都会为综合品牌文化与精神注入灿烂。 六、点缀物品、道具等,必须吻合品牌环境诉求,宁精勿烂;有色相(彩)饰物,注意协调或对比差度。无色相饰物、注意肌理。 七、整体装饰简洁而富于变化,从棚顶、侧壁、橱窗,紧紧围绕品牌定位、品牌标示……等等的理念和暗示,当你步入它的天地,定会被无处不在的温馨氛围深切感染。 八、卖场商品陈列,丰而不繁,简而不空,有形而整,变而有序。 九、施工安全,工艺精细,装配合理,不留隐患。 当然,这些仅仅是对硬件环境设计或决策起指导作用,而在此基础上的“软件”——人(导购员),更是品牌的塑造关键。
居室边角空间设计技巧要点
一般设计方法是利用平面所形成的三角形,规划出能容纳更多物品的收纳空间。可采用以下思路:量身定做的组合家具能很好地解决墙角和小块面积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家具设计师一 家具设计
般会将墙拐角的角柜设计成360度旋转角柜,或是将前拉门或推拉抽屉设计成最符合使用习惯的独特家具。这样既显示了它的合理性,还增加了家居的美感。
竖向空间的分层
运用对于水平面积有限,竖向尺度却较大的空间,最常采用的是分层处理方式。房间分层设置,中间以坡度较大的楼梯或转梯相连,无形中成倍扩大了有效的使用面积,并且富于变化。 在居室中,书架、写字台、电脑桌、储物柜多种功能竖向设计,收放自如,将空间充分利用。吊柜、吊床从屋顶吊下,不但能满足需要,而且还能增强空间的动感。
零散面积的水平延伸
如何合理利用不完整的墙面和被分割的零碎空间,成为居室布置的养分。架子以它多变的形式、科学的组合方式和简便的安装充分弥补了空间利用上的不足。 对于从事空间设计的人们来说,建筑呈现的物化形式往往被表述为一次空间设计,这是因为在同室内设计递进程序而言,它是必须首先存在的条件。一次空间设计的定位源于人们常规的功能需要和对人与环境的大关系进行了科学研究,进化地从物化本身问题的解决形式、技术的营建和审美的表现上所形成的空间让人们所熟知。设计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某一时期被广泛流行和仿效,带来的解决矛盾与功能对应的共性因素也十分普遍,因此空间设计带来的相同相似的特征比比皆是。 空间在这里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通过四维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设计在这里是指有目的的求解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明确目的和目标指引下有计划地创造和营建出来。 建筑的或构筑的空间设计对于室内的设计来说是一个最原创的构成依据,是限定室内空间中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平台。一次空间设计成为建筑师所统筹营建的人们共性需求的场域空间,提供了为人们生活所直接关联的设施条件。传统的或保守的一次空间设计在一定时期其形式区别不大,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新型制也逐渐丰富起来,成为一切深入研讨室内设计环境的基础,这无疑为室内的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激情动力。 空间设计还要依托于政治、文化、环保、资源、工期及地域的世俗认知等关系,落实于物化就会适时的产生某些特定模式。优良的空间设计不但会得到同行的模仿与推广,也会得到业主的喜欢和接受,同样也会让室内设计师所钟爱。 空间设计的成因是以研究人为前提的,在商业、住宅、办公、展览等一系列功能需求的目标中,寻找对应的空间设计物化形式,使某一类型的建筑在特色的空间中表现出来,服务于人们。而设计空间的探求不但要在人需上来展开,还要在人体、人情、人性的拓展上实现设计的物化,使空间更具实用性、情感性和个性化。 空间设计的室内特征是以单元为结构,一栋建筑,一组楼群的呈现,让室外环境也大同小异,模仿与相似比比皆是。而设计空间同样也在做大量的移植装修工作,千篇一律,极尽克隆之能事。这表现出适时的一种流行状况,当然,空间设计与设计空间的原创是需要设计的主群体们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创新与引导人文景观的营建。

加分

阅读全文

与设计固定路段人流测试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常规年检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浏览:177
砂型铸造是怎么回事 浏览:333
水龙头翻砂铸造是什么意思 浏览:475
深圳观澜国泰五金制品 浏览:562
粉碎机械选型应考虑哪些因素 浏览:974
华丰设备比作业员工资高多少钱 浏览:903
河北进口圆锥滚子轴承什么价格 浏览:595
木材含水测定仪用什么仪器来校准 浏览:360
怎么查制冷操作证 浏览:397
阀门上bs代表什么 浏览:561
教你怎么解决微信解冻提示设备不一致的问题 浏览:483
机械表买什么 浏览:864
江苏扬中市阀门厂有限公司 浏览:613
9米6欧曼货车贯通轴承怎么装 浏览:837
是起重机械的超载保护装置 浏览:402
机械白金机电容最好用多少uf 浏览:911
气动阀门由什么组成 浏览:418
研究传动装置 浏览:882
日产轩逸仪表盘照片如何设置 浏览:650
液压泵检测装置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