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分子运动现象改进实验装置

分子运动现象改进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4-16 16:23:15

Ⅰ (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在不断运动
(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也可)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筹异(符合题意均可)

Ⅱ 课堂上老师按图Ⅰ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故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
(2)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②图二实验可以看出C中酚酞溶液比B中先变红,因为D放在热水中,氨分子运动的快.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甲中液体变红;
(2)①作对比;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②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③防止氨水扩散到空气中,同时可以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Ⅲ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图片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等;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1)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Ⅳ 在课外活动中,小兵按照课本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

(1)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因为氨水呈碱性,所以它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3)图2的装置:装置的本身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促使反应速度快;
故答案为:(1)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Ⅳ 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故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
(2)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②图二实验可以看出C中酚酞溶液比B中先变红,因为D放在热水中,氨分子运动的快.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甲中液体变红
(2)①作对比
②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③防止氨水扩散到空气中,同时可以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Ⅵ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在课外活动中,小帅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

实验探究和结论:(1)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因为氨水呈碱性,所以它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故答案是: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图2的装置:装置的本身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促使反应速度快;
故答案是:反应速度快;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思维拓展:(1)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故答案为:变红色;下面的试纸先变红,然后上面的试纸才变红色;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
故答案为: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Ⅶ 下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

无色 ;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有白雾 ; 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同时也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Ⅷ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Ⅸ 图1是教科书上探究分子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图2是我县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的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B装置版内被酚酞溶液湿润权的纱布都能变红,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对比创新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B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要比A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短,从而可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除(2)中所述的优点之外,还具有“①用密闭的U型管来代替半封闭的烧杯来做实验,减少了因氨气挥发而对空气的污染,绿色环保.
②实验中所需的药品量较少,节约药品.”的优点,但无法实现“③能得出分子具有的所有性质.”故选:B;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运动越快;(3)B.

Ⅹ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可以怎么改进

方法一

1、实验所需用品:可乐瓶(1升)一个、矿泉水瓶(550ml)两个、注射器(5ml)三个、烧杯(200ml)两个、滤纸、浓氨水、酚酞试液、热水。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1 页 共 4 页)

2、准备工作:本实验是在原

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基础上

进行改进创新,用封闭的可乐瓶

替代半封闭的大烧杯,用喷有酚

酞的白色滤纸花替代盛装酚酞的

小烧杯,用吸取浓氨水的注射器

替代敞口的小烧杯。为了让演示

实验更生动有趣,可将滤纸折成

漂亮的花朵状,用细线系住从可

乐瓶口放入瓶内中下部,盖上瓶

盖即可。学生分组使用的瓶子选用矿泉水瓶。实验用的滤纸可让学生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长细线系好,从瓶

口伸入,并用瓶盖将其固定在瓶身的中上

部。

3、实验过程:

本实验主要分为两

部分,一是教师的演示实

验用可乐瓶,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创新实

验,用矿泉水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喷有酚酞试液的滤纸花用细线系住固定在

可乐瓶的中下部,然后在瓶身底部用注射器注入微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2 页 共 4 页)

量浓氨水,很快处于瓶子中上部的白色滤纸花就会逐渐转为红色,说明处在瓶子底部的氨水分子运动到瓶子中上部。现象明显直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导其思维进一步深入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分子运动随温度变化情况,小组探究讨论设计方案,最后引导学生做两个对比实验:把滤纸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喷上酚酞,用细线系好固定在水瓶内的中上部,再将两个瓶子一个放入冷水,另一个放入近沸腾的热水中,再由两个同学分别用注射器同时注入一滴浓氨水,观察滤纸花变红的速度,以此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

4、本改进与创新实验的优点:

①、突出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实验更加趣味化,引发探究欲望。

②、关注实验的安全性,努力做到环保化,

减小课堂实验对学生的危害。

③、实验用品生活化,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方法二:

1、实验所需用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大试管(2 支) 、小试管(2 支) 、胶塞、250ml 烧杯(2 个) 、滤纸条、棉花、玻璃棒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3 页 共 4 页)

2、实验步骤:

⑴把滤纸条放入小试管中,并用酚酞溶

液将其润湿。

⑵在大试管底塞上一团棉花,并把小试

管倒放在大试管中。

⑶向两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浓氨水,塞

上胶塞观察现象。

⑷其中一组放入乘有热水的烧杯中观

察现象。

现象:滤纸条从下至上逐渐变红,且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快。

3、改进实验的效果:

(1)药品用量少,封闭环境对空气无污染。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能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与分子运动现象改进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泵前泵后应该使用什么阀门 浏览:226
所有的云梯器材箱怎么打开 浏览:109
装置设计变量的压力等级数 浏览:634
苏州高中压阀门厂有限公司销售电话 浏览:529
自行车后轴轴承型号是什么 浏览:530
重庆市渝北国际五金机电城 浏览:355
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浏览:889
重力工具箱设置好了怎么没用 浏览:607
自来水管道阀门国家标准 浏览:95
天然气阀门坏了怎么开 浏览:108
电线收纳装置设计图 浏览:276
不给钱什么样的设备可以拆回来 浏览:301
赵县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如何办理 浏览:248
自行车轴承跟滚珠有什么区别 浏览:60
空调轴承脏了怎么清洗 浏览:543
犬笛怎么发出超声波的 浏览:268
仪器箱是什么材料制造的 浏览:218
五金市场布局v 浏览:827
机械能除以位移等于什么 浏览:30
什么事制药设备的urs 浏览:89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