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昆虫颜色趋性实验装置

昆虫颜色趋性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4-16 06:54:07

❶ 设计实验,检验昆虫是否有趋光性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昆虫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昆虫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昆虫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昆虫的生活有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设计实验:
a5只蚂蚁
b把这5只蚂蚁放在一个暗室内,一黑暗的环境,并使小洞口一侧朝向光源;
d.观察蚂蚁的行为,然后得出结论.
还应重复上述实验3~5次.
从而得到:该组同学的实验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①无对照组,②无重复实验
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

❷ 设计检验昆虫是否有趋光性的实验

晚上或暗室内架一黑光灯,灯前置一白布,放出多只待检验昆虫,看有多少会受光引诱,按受光诱比例,得出无正趋光性、弱趋光性和趋光性

❸ 什么是昆虫的趋性及昆虫的趋性有哪几种类

昆虫的趋性指的是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最常见的是趋光性,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段伯光有强烈的趋性,因此,人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此外,还有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❹ 研究发现,昆虫对某种颜色会表现出趋性,对某种颜色则表现为回避.在温室大棚中,为了减少蚜虫对作物的危

第一步作出假设:若黄色为最能吸收蚜虫的颜色,则在黄色卡纸上粘附的蚜虫数最多.
第三步实验步骤:
①将不同颜色的卡纸分别均匀涂上胶粘剂(以便捕获蚜虫);
②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在蚜虫分布较多的空旷草地上,将不同颜色的卡纸随机排列,用大头针固定;
③半天后计数,并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④重复上述步骤两次(汇总表中共3次),并计算平均值.
第四步得到结论:黄色卡纸上蚜虫最多,说明蚜虫对黄色表现为趋性.
故答案为:
第一步:若黄色为最能吸收蚜虫的颜色,则在黄色卡纸上粘附的蚜虫数最多
第三步:
①将不同颜色的卡纸分别均匀涂上胶粘剂
②将不同颜色的卡纸随机排列,用大头针固定
③半天后计数,并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④重复上述步骤两次
第四步:黄色卡纸上蚜虫最多,说明蚜虫对黄色表现为趋性(或黄色是最能吸引蚜虫的颜色)

❺ 介绍如何利用昆虫眼睛对光线和颜色的趋性进行害虫防治。

可以根据昆虫的趋光性,挂上一些黄板和蓝板,以粘住害虫。

❻ 昆虫为什么会有趋光性

一般有两个解释
不过大概意思都一样。
一、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终于揭开了“扑火”之谜。他们发现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反射到它的眼里。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这是一种“天文导航”。
飞蛾看到灯光,错误地认为是“月光”。因此,它也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月亮距离地球遥远得很,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可是,灯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按本能仍然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于是只能绕着灯光打转转,直到最后精疲力尽而死去。
二、许多昆虫,只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才飞行于花间,一面采蜜,一面为植物授粉。漆黑的夜晚,它们能顺利地找到花朵,是“闪光语言”的功劳。夜行昆虫在空中飞翔时,由于翅膀的振动,不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能,发出紫外光来向花朵“问路”,花朵因紫外光的照射,激起暗淡的“夜光”回波,发出热情的邀请;昆虫身上的特殊构造接收到花朵“夜光”的回波,就会顾波飞去,为花传粉作媒,使其结果,传递后代。这样,昆虫的灯语也为大自然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因此,夜行昆虫大多有趋光性,“飞蛾扑火”就是这一习性的真实写照。另外,其实飞蛾主观上也不想死在火焰里面,是由于其复眼的构造使其以一个螺旋角度围绕火飞行的时候逐渐接近最后造成扑火。
最新研究成果: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亨利·萧研究飞蛾扑火的最新成果。
他用的材料是美洲棉铃虫。他把蛾粘在塑料泡沫碎片上,放在水池里,记录蛾是怎么驾驶泡沫小船的。没有灯光时,小船在水面上没有目的地漂荡。在水面上点一盏灯,小船将向灯漂去,但是并不是像标准答案预测的那样呈螺线逼近,而是呈直线冲过去,少数直直地撞上灯,多数则是朝向灯的两旁,好像一开始是被灯吸引,但最后一刻却又试图逃离。萧认为这个实验结果难以用流行的理论来解释。他提出,蛾是把灯光当成了晨曦。蛾夜间飞行白天躲藏,当凌晨的阳光刚刚出现时,蛾向
阳光飞去,以便能发现最佳藏匿地点,然后赶快藏起来。
飞蛾扑火这个自古以来就让人感到神奇的现象在今天仍然是个未能完全破解的谜。不管你是嘲笑飞蛾自取灭亡的愚蠢,还是赞美飞蛾追求光明的勇气,有一点是肯定的,飞蛾并非是在寻死,而是误把灯火当成了某种对它的生存或繁衍至关重要的东西,是我们人类的发明操纵了飞蛾早已进化而来的某种本能。

❼ 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探究实验过程

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是趋光的,的甚至是避光的,比如蛾类就是趋光的,而蟑螂就更喜欢在黑夜中做坏事情了,此外,昆虫是对光波感应的,在我们看来就是颜色.,例如,我们用黄板涂上黏液来捕杀蚜虫。

昆虫通过视觉或感光器官,趋向光源的行为,称趋光性,反之则为负趋光性。如夜出活动的夜蛾、螟蛾、蝼蛄等对灯光的正趋光性,而许多白昼活动的蝶类、蚜虫等为负趋光性。此外,各种昆虫对光的强弱和光波长短的反应不同。根据这个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昆虫的趋光性。
实验目的:
1、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很少,对许多生活现象不了解;
2、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昆虫了解更少。
3、通过实验,验证昆虫的趋光性有不同.
实验仪器及用品:
蜜蜂、金龟子、黄粉虫、蚂蚁、蟑螂、蝴蝶各二十只,实验箱,带闪光灯的照相机(可选),手套,黑布,不透光的塑料薄膜,纱网实验说明:准备一个较大的纸盒,在纸盒上,盖上纱网(透明),防止昆虫飞掉。盖上纸盒长的三分之一为宽的黑布,提供无光环境。中间的三分之一用不透光的塑料薄膜盖上,另外的三分之一不处理,提供有光环境。注意:纸盒是全干或全湿的,不能有干有湿,否则会影响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
1、将昆虫放在纸盒中的塑料薄膜下,再将纸盒放在阳光下,观察昆虫的移动,要以大多数的昆虫来衡量,静置五分钟之后用照相机拍摄结果或迅速打开观察窗观察结果(尽量保持真实状态),记录每处各种昆虫数量。
2、重复实验二次。
3、然后换用剩余昆虫重复以上操作,最后分别计算出每处各种昆虫数量和.注意:选用的昆虫是健康的。
盒子高度不能太高。实验现象:蜜蜂和金龟子由中部向光源运动,集中于靠近光源一侧; 蝴蝶与蚂蚁靠近与远离光源两侧数目相近;黄粉虫与蟑螂大多数聚集于纱网远离光源一侧.
实验结论:
1、蜜蜂与金龟子具有趋向光源的特性。
2、蚂蚁与蝴蝶趋光性不明显.
3、蟑螂与黄粉虫具有远离光源的特性
实验后期处理:
将金龟子、蟑螂、黄粉虫沸水烫死后处理(害虫).蝴蝶、蚂蚁、蜜蜂(益虫)放归自然.
创新点及意义:
1、以往的实验只是大体证实了昆虫的趋光性,而本实验证实了昆虫的趋光性是不同的(有 无 不明显)
2、用照相机拍下实验结果使实验更准确。

❽ 设计实验,检验昆虫是否有趋光性如题 谢谢了

光性:昆虫通过视觉或感光器官,趋向光源的行为,称趋光性,反之则为负趋光性。如夜出活动的夜蛾、螟蛾、蝼蛄等对灯光的正趋光性,而许多白昼活动的蝶类、蚜虫等为负趋光性。此外,各种昆虫对光的强弱和光波长短的反应不同。一般讲,短光波对昆虫的诱集力强,如二化螟对于3300A(紫外光)~4000A(紫光)的趋性最强,因此,我们可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

❾ 昆虫的趋性有哪些如何利用趋性巧治虫

昆虫有趋光、趋化、趋温、趋湿的趋性。

例如:驱蚊灯,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

❿ 为什么有些小昆虫总是喜欢围着颜色鲜艳的东西打转

因为自然中鲜艳的东西只有鲜花 而花里有美味的花蜜是部分小昆虫的食物 因为他们贪嘴 所以有些小昆虫喜欢围着颜色鲜艳的东西打转。并且昆虫对颜色本身是有趋性的,即对光波德选择性。不同昆虫对光的视觉反应不同,比如蚜虫,喜欢趋黄色和粉红色,而蚜虫讨厌灰色、黑色,因此它们喜欢围着自己喜欢的颜色打转。

阅读全文

与昆虫颜色趋性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泵前泵后应该使用什么阀门 浏览:226
所有的云梯器材箱怎么打开 浏览:109
装置设计变量的压力等级数 浏览:634
苏州高中压阀门厂有限公司销售电话 浏览:529
自行车后轴轴承型号是什么 浏览:530
重庆市渝北国际五金机电城 浏览:355
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浏览:889
重力工具箱设置好了怎么没用 浏览:607
自来水管道阀门国家标准 浏览:95
天然气阀门坏了怎么开 浏览:108
电线收纳装置设计图 浏览:276
不给钱什么样的设备可以拆回来 浏览:301
赵县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如何办理 浏览:248
自行车轴承跟滚珠有什么区别 浏览:60
空调轴承脏了怎么清洗 浏览:543
犬笛怎么发出超声波的 浏览:268
仪器箱是什么材料制造的 浏览:218
五金市场布局v 浏览:827
机械能除以位移等于什么 浏览:30
什么事制药设备的urs 浏览: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