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车空调系统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如何实施
在对空调系统进行检修时,应对温度、制冷剂循环状况、压缩机传动带和压力进行测试和观察。
1.温度检查
在进行温度检查前,首先要热机,并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3000r/min,盖好发动机罩,打开空调控制开关使鼓风机开到最大风量(外部进空气),同时打开所有的通风口。
在制冷系统工作3min之后,测定中央通风口的温度和外界温度,然后根据测得并绘制温度曲线。
2.制冷剂循环状况检查
通过干燥罐视窗检查制冷剂的循环状况,同时可以对系统中制冷剂的数量进行粗略的检查。起动发动机,打开空调系统,使发动机在高怠速(1500~2000r/min)状态下运转5min后,观察干燥罐视窗。如果液体正常流动,则说明循环正常;如果液体不流动,则应当检查系统的密封性并予以修复;如果出现气泡,则说明缺少制冷剂,应当检查系统的密封性并予以修复,然后再添加合适的制冷剂;如果出现乳白状气泡,则说明制冷系统的湿度过大。如图4-174所示。
图4-175压缩机传动带检查
4.压力检查
压力检查是一种用歧管仪表查找故障部位的方法,其前提条件是发动机转速为1500r/min;鼓风机转速处于高速状态;温度控制开关置于最冷位置。
在安装歧管仪表时,应关闭高压手阀和低压手阀,然后将注入软管连接到加注阀上,将低压软管接到低压加注阀上,高压软管接到高压加注阀上,最后用手拧紧软管螺母。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压缩机机油涂到连接座圈上。
安装好歧管仪表后即可获得歧管仪表的压力读数,根据这些读数可以进行相应的空调系统运转状况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仪表的读数由于环境温度条件可能会略有变化。
Ⅱ 空调制冷气密性试验有哪几个程序
一、制冷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系统的气密性试验就是查漏。可用压力试漏、抽真空试漏和充注少量制冷剂试漏的三个程序查漏。
1.压力试漏
压力试漏与吹污一样,也可用氮气、干燥的压缩空气或用普通压缩空气。用氮气时,应该在氮气瓶与系统之间安装减压阀,如图4-4所示。如采用空压机,则采用双级机。系统的试验压力,一般低压系统为1.2 MPa,高压系统为1.8 MPa。加压之后用肥皂水检查管道之间、管道和设备之间的连接处,如果出现气泡,则表明泄漏。检查无漏时,可进行保压,保压时间为24h,前6小时允许压力下降0.02-0.03 MPa,后18 h内,温度恒定时,压力不变为合格。
压力试验时要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1)用压缩机压缩空气时,排气温度不得超过120℃,油压不高于0.3 MPa。
(2)压缩机进、排气压力差不允许超过其限定工作条件1.4 MPa。
(3)不允许关闭机器和设备上的安全阀。高压系统试压时,可将低压系统与高压系统分开,以防止低压系统压力超高,安全阀开启。
(4)系统试压时应将油泵等有关设备的控制阀关闭,以免损坏。
压力试验是对整个制冷系统充以一定压力的氮气或空气,使管壁设备内壁受压,以检查安装后的接头、法兰、管材、设备等是否有泄漏。在氟利昂系统中,因为氟对系统含水量要求很严,因此试压时,多采用工业用的氮气。氮气具有无腐独、无水分、不燃不爆、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等优点。尽量不采用压缩空气,因它含有水分和杂质。
严禁用氧气充压,因为有危险性,在没有氮气的情况下,亦可用干燥压缩空气试漏。
2.真空试漏
在压力试漏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真空试漏。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系统在真空条件下的密封性,二是抽除系统中残留的气体和水分。
从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循环流动时,它的状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压缩时为气体,冷凝后变为液体,蒸发后又变为气体。但属于不凝性的空气或氮气,在常温下或在一般的低温下是不会凝结为液体的。这部分不凝性气体存在于冷疑器中,并占去了部分容积,从而影响了冷凝器的散热能力,使冷凝压力升高,影响正常的制冷效果。所以,一定要把系统中不凝性气体抽尽。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真空试验时,氟利昂系统内的压力,应降到5.33KPa以下(即真空度要在96kPa以上),并在8h内压力的回升不超过1.33 kPa。对真空度的要求,也应随着各地大气压力不同而异。一般来说,用当地当天的大气压力乘上0.96的系数即为所需抽的真空度。
进行真空试漏时,应采用真空泵来抽真空。对于小型制冷系统或者没有真空泵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制冷压缩机本身来抽真空。
系统抽真空
(1)关闭排出阀,打开排出阀上的多用通道或排空阀,以便排放空气。
(2)关闭系统中通大气的阀门(如充注阀、放空气阀等),打开系统中其他所有阀门。
(3)放尽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否则会因冷却水温低而使系统内的水分不易蒸发,难以被推尽。
(4)将油压继电器的接点强迫常通,然后启动一下压缩机并立即停车,查看一下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排空孔道中有否排气,最后才正式启动压缩机抽空。
抽空时压缩机的吸气阀不能开大,尤其是大型制冷压缩机,否则排气口来不及排气,有打坏阀片的可能。抽真空应分几次间断地进行,因为抽吸过快,积聚在系统内的水分和空气亦不易一下子被抽尽。
(5)抽好真空后,先关闭排空孔道,然后停机,以防止停机后因阀片的不密合而出现空气倒流现象。
在使用制冷压缩机抽空的过程中,假如压缩机自身带滑油泵时,则随着系统内真空度的提高会使滑油泵工作条件恶化,引起机器运动部件的损坏。所以当油压(指压差)小于26.7kPa耐,应立即停车。
为了检查是否已将系统内的水分、空气等抽尽,可在压缩机排出阀的多用孔道上接临时管子,待系统中的大量空气排出后,将管子的另一端放入一只盛有冷冻油的容器内。若系统内还有水分、空气等,油里就会出现气泡,一直要抽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出现气泡,说明系统内的水分、空气等已抽尽。
用真空泵抽真空时,应首先开启系统阀门,关闭与大气相通的阀门,将真空泵与系统制冷剂充注口相连。真空泵抽吸系统内空气,绝对压力达97.3kPa(真空度达730 mmHg)时,关闭系统与真空泵的连接阀并停止真空泵的工作,然后进行查漏。方法是用点燃的烟靠近可能出现漏点的地方,若有抽吸现象则表明此处泄漏。
3.充注少量制冷剂试漏
向制冷系统内充注少量制冷剂,可利用卤素检漏仪试漏、也可以用试纸和肥皂水等方法检漏。
4.点动通电检查电动机的转向
在机组完成试漏工作以后,对于开启式机组,可拆下联轴节上的螺钉和压板,取下传动芯子,将飞轮移向电动机一侧,使电动机与压缩机分开,然后用点动方式通电,检查一下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对于半封闭或全封闭式机组,此项工作可不做),同时,再动一下油泵,检查一下油泵的转动方向是否与泵壳上所标的箭头方向一致。检查合格后,将联轴节上的传动芯子和压板装上,并用螺钉紧固。
Ⅲ 制冷系统检漏的方法有哪些
制冷系统检漏的方法:
1.
肥皂泡检漏:
先将肥皂切成薄片,浸于温水中,使其溶成稠状肥皂液。检漏时,在被检部位用纱布擦去污渍,用干净毛笔沾上肥皂液,均匀地抹在被检部位四周,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如有肥皂泡出现,说明该处有泄漏。有时,需先向系统充入0.8-1.0mpa(8-10kgf/cm2)的氮气。
2.
水中检漏:
此法常用于压缩机(注意接线端子应有防水保护)、蒸发器、冷凝器等零部件的检漏。其方法是:对蒸发器应充入0.8mpa氮气,对冷凝器应充入1.9mpa氮气(对于热泵型空调器,二者均应充入1.9mp氮气),浸入50度左右的温水中,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发生。使用温水的目的在于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因为水的温度越低,表面张力越大,微小的渗漏就不能检测出来。检漏场地应光线充足,水面平静。观察时间应不少于30秒,工件最好浸入水面20厘米以下。浸水检漏后的部件应烘干处理后方可进行补焊。
3.
充压检漏
制冷系统已修理焊接后,在充注制冷剂前,最好在近下班时,充入1.5mpa氮气,关闭三通检修阀(阀本身不能漏气)。待第二天上班,如表压没有下降,说明已修复的制冷系统不漏。如表压下降,则说明存在泄漏,再采用肥皂泡检漏法检漏。手
4.
油污检漏
空调器的制冷剂多为r22,r22与冷冻油有一定的互溶性,当r22有泄漏时,冷冻也会渗出或滴出。运用这一特性,用目测或手摸有无油污的方法,可以判断该处有无泄漏。当泄漏较少,用手指触摸不明显时,可戴上白手套或白纸接触可疑处,也能查到泄漏处。
5.
卤素灯检漏
火焰颜色变化从浅绿→深绿→紫色,渗漏量从微漏→严重渗漏。⑹电子检漏仪检漏。
检漏的主要部位是:压缩机的吸、排气管的焊接处;蒸发器、冷凝器的小弯头、进出管和各支管焊接部位:如干燥过滤器、截止阀各处、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分配器、储液罐等连接处。泄漏和堵塞的区别判断:泄漏处补漏,抽真空,重新灌注制冷剂后,空调器即可恢复制冷效果;如果是堵塞,即使加氟,空调仍不能制冷,压力也不正常。
6.
检漏仪检漏
灵敏度较高,使用方便、迅速,但设备价格较贵,而且容易出故障。
检查时,应当遵照电子检漏仪制造厂家的有关规定,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转动控制器或敏感性旋钮至断开(off)或0位置;
电子检漏仪接入规定电压的电源,接通开关,如果不是电池供电,应有5分钟的升温期;
升温期结束后,放置探头于参考漏点处,调整控制器和敏感性旋钮至检漏仪有所反
应为止,移动探头,反应应当停止,如果继续反应,则是敏感性调整得过高,如果停止反应,则是调整合适;
移动寻漏软管,依次放在各接头下侧,还要检查全部密封件和控制装置;
断开和系统连接的真空软管,检查真空软管接头处有无制冷剂蒸汽;
如发生漏点,检漏仪就会出现现象放置在参考漏点处的反应状况;
探头和制冷剂的接触时间不应过长,也不要把制冷剂气流或严重泄漏的地方对准探头,否则会损坏探测仪的敏感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