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冷原理及设备
、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 ;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B. 浅、中、深冷三种制冷什么意思
浅、中、深冷三种制冷具体是指人工制冷的温度范围。人工制冷温度范围温度表如下:
普通制冷 :>120K
深度制冷 : 120~20K
低温制冷 :20~0.3K
超低温制冷 :0.3K以下
万能制冷小课堂:温度单位“K”小网络
“K”开尔文(Kelvins),为热力学温标或称绝对温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开尔文温度常用符号K表示,其单位为开。
每变化1K相当于变化1℃,计算起点不同。摄氏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起点,而开尔文是以绝对零度作为计算起点,即-273.15℃=0K。
开尔文过去也曾称为绝对温度。水的三相点温度为0.0076℃,也可以说开尔文是将水三相点的温度定义为273.16K后所得到的温度。
人工制冷简介
人工制冷是指用人为的方法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
C. 人工制冷的物理方法有哪些
人工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使某物体或流体冷却至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一低温。
人工制冷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1)相变制冷利用物体的相变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
(2)气体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的膨胀可以实现较低温度,利用低温低压气体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得到冷、热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
(4)热电制冷又称温差电制冷、半导体制冷或电子制冷。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会出现半导体热电堆一端产生冷效应,另一端产生热效应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珀尔帖效应)。利用冷端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的方法即为热电制冷。
以上方法都是物理方法。
D. 制冷什么意思
一、制冷的意思:又称冷冻,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以下。
1、实现制冷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天然冷却,一是人工制冷。天然冷却利用天然冰或深井水冷却物体,但其制冷量(即从被冷却物体取走的热量)和可能达到的制冷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天然冷却是一传热过程。人工制冷是利用制冷设备加入能量,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一种属于热力学过程的单元操作。
2、制冷原理:制冷原理是利用保险展示柜冷却水从主冷凝器顶部流入,混合蒸汽经冷却水淋洒后被冷凝,与冷却水一起由下部排入水池。积存在主冷凝器内的未凝结蒸汽和空气,由第一辅助喷射器抽出,经过 第一辅助冷换器的冷凝,再由第二辅助喷射器和第二辅助冷凝器抽吸冷凝后直接排入大气。
3、应用实例
二、制冷
【词语】:制冷
【拼音】:zhìlěng
【解释】: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
【出处】:胡茵《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制冷机主要是利用低沸点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的原理达到制冷效果。”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使用较广的制冷方法有压缩式和吸收式两种。
【例句】:想保住这些产品,需要精良的制冷设备。
【词性】:动词
E. 什么叫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人为的方法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
人工制冷温度范围分为四种:
普通制冷:大于120K
深度制冷:120~20K
低温制冷:20~0.3K
超低温制冷:0.3K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