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種子的機械擦傷種皮有哪些好處
機械擦傷種皮:擦傷種皮對於皮厚、緊硬不易透水的種子,常需擦傷種皮,增加種子透性,如黃芪、雲實、甘草等種子都可用種子與砂粒混合,進行摩擦來加速發芽,用碾米機碾撞處理,效果更好。蒺藜、蔓荊子果實,生產上用石臼沖撞損傷果皮,或脫粒出種子來播種,如以果實播種,發芽慢而不整齊。
⑵ 角膜上皮機械性損傷是什麼樣子
角膜機械性損傷包括:①角膜上皮擦傷。常見的致傷物是指甲、樹枝、隱形眼鏡等。由於角膜上皮脫落後,感覺神經纖維暴露,傷者會出現劇烈的眼痛、怕光、流淚和異物感。②角膜異物。角膜異物的種類很多,如鐵屑、谷殼、風沙、灰塵等。角膜異物傷後多有流淚和異物感,睜眼困難。③角膜裂傷。根據角膜是否完全破裂,可以分為板層裂傷和全層裂傷。
⑶ 摩擦學到底是什麼
摩擦學是研來究表面摩擦行為的學源科。摩擦學是研究相對運動的相互作用表面間的摩擦、潤滑和磨損,以及三者間相互關系的基礎理論和實踐(包括設計和計算、潤滑材料和潤滑方法、摩擦材料和表面狀態以及摩擦故障診斷、監測和預報等)的一門邊緣學科。
⑷ 手起白皮,脫白皮,像是在水中侵泡很長時間似的,
應該是浸漬糜爛型皮炎,不需要內服葯,可外用明礬30克加茶葉30克煎水塗擦。
⑸ 機械性損傷有哪些
1、按致傷物性狀鈍器傷:銳器傷、火器傷。
2、按損傷類型:自殺傷、他殺傷、意外或災害傷。
3、按損傷程度:重傷、輕傷、輕微傷。
4、特殊類型損傷:交通損傷、墜落傷、顱腦損傷。
(5)機械性摩擦起的皮是什麼樣擴展閱讀:
損傷根據其性質和特點,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如下七種:
1、按損傷部位分類 外傷、內傷。外傷是指皮、肉、筋、骨損傷,臨床可分為骨折、脫位與筋傷;內傷是指臟腑損傷及損傷所引起的氣血、經絡、臟腑功能紊亂而出現的各種損傷內證。
2、按損傷的發生過程和外力作用性質分類 急性損傷、慢性勞損。急性損傷是指由於急驟的暴力所引起的損傷;慢性勞損是指由於勞逸失度或體位不正而外力又經年累月作用於人體所致的病證。
3、按受傷時間分類 新傷、陳傷。新傷主要是指受外力作用後發生病證並立即就診者;陳傷又稱宿傷,是指新傷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後又因某些誘因,隔一定時間在原受傷部位復發者。
4、按受傷部位的皮膚或粘膜是否破損分類 閉合性、開放性。閉合性損傷是受鈍性暴力損傷而外部無創口者;開放性損傷是指由於銳器、火器或鈍性暴力作用使皮膚粘膜破損,而有創口流血,深部組織與外界環境溝通者。
5、按受傷程度分類輕傷、重傷。
6、按傷者的職業特點分類 生活損傷、工業損傷、農業損傷、交通損傷、運動損傷等。
7、按致傷因素的性質種類分類 物理損傷、化學損傷、生物損傷等。
⑹ 什麼是摩擦材料
您好,摩擦材料是一種高分子三元復合材料,它包括三部分:
(1) 以高分子化合物為粘結劑;
(2) 以無機或有機纖維為增強組分;
(3) 以填料為摩擦性能調節劑或配合劑。
按功能可分為傳動與制動兩大類摩擦材料。如傳動作用的離合器片,系通過離合器總成中離合器摩擦面片的貼合與分離將發動機產生的動力傳遞到驅動輪上,使車輛開始行走。制動作用的剎車片(分為盤式與鼓式剎車片),系通過車輛制動機構將剎車片緊貼在制動盤(鼓)上,使行走中的車輛減速或停下來。
⑺ 角膜上皮機械性損傷是什麼意思
角膜機械性損傷包括:①角膜上皮擦傷。常見的致傷物是指甲、樹枝、版隱形眼鏡權等。由於角膜上皮脫落後,感覺神經纖維暴露,傷者會出現劇烈的眼痛、怕光、流淚和異物感。②角膜異物。角膜異物的種類很多,如鐵屑、谷殼、風沙、灰塵等。角膜異物傷後多有流淚和異物感,睜眼困難。③角膜裂傷。根據角膜是否完全破裂,可以分為板層裂傷和全層裂傷。
⑻ 什麼是機械性損傷
機械性損傷,顧名思義,就是在
操作使用某種機械時,遭到的意外
損傷。
和人們因病造成某種器官質的損傷
有本質不同。
歡迎採納謝謝!
⑼ 怎樣辨別二胡上的蟒皮用機械蒙皮和手工蒙皮
一把既無狼音、又無雜音、和諧統一、甜美動人的如意二胡,不僅是每個演奏家的追求與摯愛,亦是廣大二胡愛好者之夢想和期待!特別是流淌在二縷琴弦中超凡脫俗的天籟之音,如瓊漿玉液、沁人肺腑、令人陶醉。這種完美無缺的最佳琴音,來源於神奇無比的琴皮里!其實每從蒙皮那一刻起,也是每一個二胡製作家運用畢生所學的積累,進行再創造的開始。
選皮正確、裁皮合理、吃水科學、鏟刮到位、順其自然、適控松緊!總之拋開其它工序,均在上述現代科學蒙皮中。
筆者所述現代科學蒙皮,是抽象的大道,是生活之提煉,是上下之傳承,是通古達今,是揚長避短,是開拓創新。我叫徐旭儒,是無錫詩韻琴坊董事長兼製作人。可以用四十二字、六句話總結概括我的二胡生涯:
出生七代木匠家,六歲開始把琴拉。十歲學習制二胡,師承我爺與我爸。早年專業演奏員,晚年二胡製作家。
自去年九月十五日的中國通訊報刊登由本人撰寫的題為《我對二胡製作的一點體會》文章後,在二胡界產生不同程度的共鳴。廣東樂器世界派員專程赴無錫采訪,並將「體會」文章裝載發行,給我與詩韻二胡不僅提高了知名度,同時帶來商機。為此我代表詩韻琴坊向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廣東省樂器協會和廣州市樂器學會,以及幫助過我們的所有朋友說聲。
為回報社會,同時滿足海內外胡琴朋友不同層次的渴望與需求,本人二度自撰,略盡一己之綿薄。
這次我與大家交流的話題是《我對二胡製作的一點心得》。為幫助缺乏蒙皮知識的二胡朋友對傳統蒙皮的認識與了解,首先我用八句話總結概括傳統蒙皮的程序:
選皮裁皮除鱗片,浸泡鏟削貼皮邊。縫皮吃水套模具,風干打蠟楞燙全。拆模再漲刮三遍,蒙皮燙邊待牢堅。切皮開槽鑲牙線,防磨翡翠色角邊。
僅憑這二十一道傳統工藝很難達到與時俱進的現代蒙皮的要求,必須在融入現代元素的同時把握好時代的節奏,勇攀現代科學蒙皮的高峰。就圍繞這一主題,我歸納為如下六點:
一、選皮正確是現代蒙皮之首要。
常言道:二胡雖神奇,全憑一張皮。我們詩韻琴坊所研製的詩韻牌系列二胡除具備製作精美,造型別致的外觀魅力特點外,就是硬憑一張既無狼音又無雜音,內弦宏亮渾厚,外弦明亮甜美,內外弦五把位和諧統一與眾不同的琴皮,從而令演奏家和製作家們刮目相看,二胡愛好者和經銷商無比青睞!我的具體做法概括為八句話就是:
運用老經驗,面對新課題。試擬「十選」法,選皮搞科研。心中有「十選」,擇皮無難題。堅持多實踐,閉目胸瞭然。
十選:一選產地品種;二選家養野生;三選平方面積;四選顏色花紋;五選年齡公母;六選脫皮時間(二十天為最佳;剛脫皮次之;該脫未脫的皮為最差);;七選厚薄面層 ;八選無明傷暗傷;九選優質皮出皮率 ;十選有無假皮(打氣)亂真。
二、裁皮合理是現代蒙皮之必須。
要真正達到與時俱進的現代蒙皮,只憑正確選皮來保駕肯定不夠,必須同時加入合理裁皮為之護航。
所謂合理裁皮,就是在提高品質,降低成本,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必須做到「兩個」提高;「三個」杜絕;「四個」堅持;「五個」相結合!
兩個提高:即提高專業琴皮的出皮率;提高學習琴皮的新品質。
三個杜絕:即杜絕以次充好;杜絕平分秋實;杜絕鋪張浪費。
四個堅持:即堅持正確取捨;堅持計劃分解;堅持品質標准;堅持節約資源。
五個相結合:即小心謹慎與大刀闊斧相結合;正確取捨與合理分解相結合;多種設想與一剪定案相結合; 因楞巧剪與因紋妙裁相結合;好皮精剪與孬皮細裁相結合。
只要做好上述四點,合理裁皮才能得以實現;只有做到合理裁皮、亂剪濫裁所導致的:「花紋支離破碎,佳楞橫豎倒霉!怪鱗塊塊佔位,好皮不翼而飛」的沉痛教訓才能得以徹底遠離。
三、吃水科學是現代蒙皮之根本。
吃水就是浸、泡、漲三字總代名詞!傳說從前南方因天潮地潤,雨水充沛,聰慧過人的制琴鼻祖——水發老人,充分利用得天獨厚之水資源,突發奇思妙想,並為之實踐嘗試,最終成功地發明出:「小盆盛大蟒,天水汰地龍」的水發式南派蒙皮法。吃水之名也由此誕生!
吃水是自選皮、裁皮、刮鱗後的首道重要工藝!故有首要之稱的三道吃水,分別是鏟垢、削肉、刮脂三項工藝的唯一前提。它的成功與否,將直接關繫到鏟、削、刮能不能一步到位,套、 燙、蒙可不可一氣呵成的現代蒙皮六道工藝的連環實施與順利進行 。
俗話說的好:「吃水容易到位難,不識水候更麻煩。」如果蒙皮者不識水候,就好比演奏家不懂音準,指揮家不懂節奏的道理一樣。在浸泡過程中所碰到的困難可想而知!最為棘手的莫過兩種:一是吃水不到位;二是吃水吃過頭。
吃水不到位之後果是:污垢難鏟肉難削,刮脂除油如刮膠。耗時費力人煩惱,稍有不慎皮報銷。
吃水吃過頭給琴皮造成之傷害是:套皮未成皮已破,欲蒙佳音成南柯;好皮瞬間化烏有,事與願違無奈何。
那麼怎樣吃水才算到位呢?本人認為:這是一項頗具科學含量的綜合技藝,首先應從琴皮之種類、規格、產地、年輪、肥瘦、厚薄、脫皮時間等多種因素去分析吃水順序,在結合生產季節與浸泡水溫度兩大前提,來確定具體吃水時間。對此本人曾先後為之測試,試驗結果表明:高原野生(旱蟒)皮的夏季吃水約為四小時左右。分別是沼澤野生(水蟒)皮與人工養蟒皮這兩種的吃水頗為相等蟒皮的總和。其餘野生皮的夏季吃水均在三小時左右。談到這里,我僅強調一點:如果在初學蒙皮過程中,因缺乏實踐經驗而導致吃水不到位或吃水過頭之現象,請記住我所說的:「吃水不足再吃水,吃水過頭別吃虧!風干還原再吃水,切莫在再錯吃暗虧」。
總結本人在蒙皮過程中的吃水處理體會,概括如下:
頭道吃水多門道,靈活自動莫教條。皮色微變吃水少,皮色大變水超標。皮色朦朧吃水到,不軟不硬好用刀。二道吃水有技巧,毛刷蘸水防脫膠。邊刷邊刮反復搞,脂盡皮潔潮布包。待到吃水時刻到,探囊取物皮套牢。三道吃水有訣竅,「碗」內水戰動刮刀。莫道皮中空間小,科技含量別小瞧。水不到位琴音躁。吃水過頭張力孬。
四、鏟削到位是現代蒙皮之保障。
鏟、削、刮既是與三道吃水並駕配套工藝,亦為現代蒙皮的保障措施。眾所周知:胡琴之發音原理,是弓毛與琴弦之摩擦,從而導致琴皮產生物理性震動而發音。所以琴皮的皮質處理工藝好壞,直接關繫到琴皮震動的頻率高低與琴聲音色音質的優劣。
隨著時代節奏之不斷加快,人們對琴皮的皮質工藝要求越來越高,如「照光透視」、「借亮審皮」的老格局,現已成為廣大消費者趕潮流的新時尚。盡管其中不乏充「內行」與模仿秀的參與,但終究給專業製造者提出更新、更高、更嚴的要求!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與嚴峻的工藝挑戰,改良工藝,適應潮流是我們之唯一選擇。因此我們在皮質加工的工藝中,必須堅持「三平」、「四穩」之原則,「三平」:即心平、刀平、琴皮平。「四穩」:即意穩、技穩、力穩、鏟刀穩!從而達到「三清」、「四勻」的境界。三清:肉清、垢清、清!四勻:即意勻、氣勻、力勻、皮更勻。
概括我在琴皮鏟刮之工藝中之點滴收獲,歸納如下:
豎鏟戧刮麻煩大,順刮橫鏟是行家。心靜皮平刀聽話,除脂削肉如切瓜。厚薄均勻似尺卡,玉潔剔透白無瑕。
五、順其自然是現代蒙皮之精髓。
順其自然,就是還事物本來面貌——有理,順自然規律發揮——無虧!隨時代節奏發展——有利,唯標新立異蒙皮——有為。綜上四點,加工製造後的成品琴皮的楞、紋形狀,必須與該皮原生蟒的楞、紋形狀完全保持一致,或基本保持相同。
順其自然蒙皮,還成品琴皮之本來面貌,是本人融演奏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嘗試新法!亦是詩韻二胡既無狼音、又無雜音,和諧統一,與眾不同的技術精髓。這一唯詩韻僅有的現代蒙皮,在古今二胡蒙皮史上尚無先例。無論從唐代嵇琴的干蒙(免浸泡)開始,到奚琴的活蒙(現宰現搞),再到胡琴誕生初期的尿(馬尿等)浸;到中期的乳(羊奶等)泡;在到後期的酒漲!乃至南胡問世吃水到今,既無順其自然蒙皮的史料記載,亦無民間傳說的相關。
順其自然蒙皮,既保持成品琴皮楞紋不變之原生形態,亦保持該皮的皮質纖維免遭經、緯單向拉力(超負荷)所導致的彈性、張力的減退與消失,及纖維排列失衡等不同程度的傷害。同時還保持該皮的原生物質長期穩固存在,從而確保琴皮的品質長久不衰。這三點本人所言,正是千年歷史的傳統蒙皮難以具備的軟肋所在。
順其自然的現代蒙皮,與延續至今之傳統蒙皮,它們雖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但前者旨在發展,標新立異的發展!後者意在傳承,墨守陳規的傳承。如用現代科學目光去待歷史與未來,墨守陳規的延續傳承終被標新立異的發展取代。
現代蒙皮的標新立異,亦不排除前人蒙皮的精華,我們僅是站在前人與同行的成果之上,有的放棄地吸取其新鮮血液,去偽存真,古為今用。只要古人和同行有點滴長處可取,我們必然學以致用發揚光大。從古到今演奏與製造就是兩個非等同行業,然而詩韻琴坊卻是名符其實的合二為一。總結我們在順其自然現代蒙皮中的感悟心得,概括為:
現代「科蒙」形不變,原生原態順自然。方楞不可蒙成扁,扁楞拉方音不甜。標新立異妙懸念,突破傳統巧還原。墨守陳規難發展,適應潮流永向前。
六、適控松勁是現代蒙皮之核心。
適當掌握蒙皮的松緊度是一個既抽象又復雜的技術問題。何為松?何為緊?怎樣才能松緊有度呢?這個度字決定了松緊的控制范圍,這個度字抽象地額度量化了現代蒙皮的松緊過程。
起初蒙皮是由感性為基礎,工具為輔助。後來逐漸過渡到理性為基礎,工具為輔助,感性為參考,數據為根據的科學蒙皮。數據就是已裁好的料皮與剛蒙好未晾乾的半成品皮長寬比較數據;半成品(剛蒙好)潮皮與半成品干皮(尚未切割)收縮比較數據;半成品潮皮與成品的振動頻率比較數據;四季氣溫及其干濕度比較數據等等。千萬別小瞧這幾點小小數據,就是它們幫助我們詩韻琴坊二胡徹底解決既無狼音、又無雜音、和諧統一的難題;就是它們幫助我找到現代蒙皮之真諦——順其自然;還是它們幫助詩韻打破憑感覺、論經驗的傳統蒙皮規律!
適控松緊對每一個二胡蒙皮者而言,無不用心良苦、全力以赴。然而在現實操作過程中往往事與願違。作品往往不是聲音像感冒,就是音燥調門高。其實蒙皮就在蒙皮過程中,但也不完全在其中。蟒蛇雖死,其皮有聲。琴皮寸短,然聲命長存。
適控松緊雖是現代蒙皮的關鍵,然而研究琴皮內在,掌握原生奧秘則是關鍵中的關鍵。如按「一樣木材十樣貨,十條蟒皮一樣做」的傳統行話去操作,說千道萬那是蠻干。因為蟒皮有種類、產地、大小、厚薄、肥瘦、公母、年輪之分,無論是外形差異還是內在區別,然而吃水、拉力決不可完全一致!如用同樣手段、同樣力量去決定松緊,則完全失去意義。四十方蟒皮的厚皮與二十方的薄皮,用同樣方法去蒙皮,如果後者是二胡,我敢斷言:前者不是二胡,是名符其實的班鼓。為在適控松緊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必須在搞懂、弄清琴皮的原生形態、原生規律上很下功夫的同時,學習一些與蒙皮相關的科學知識,如振動原理、共鳴知識、辨音能力、演奏技巧、審美常識等等。雖然這不在蒙皮的直接范圍內,但離開這些間接關聯的基本知識又怎能適控松緊?蒙好琴皮?
我對蛇情有獨鍾,不知不覺養成了有動物園必到,有大蟒蛇必看的終身之好!從而為後來專業從事二胡製作打下良好的蒙皮伏筆。最後六句話是我的心得總結:
適控松緊是關鍵,因曲選蒙為必然。民族風格厚不變,移植曲目亮上前。松緊尺度任君選,「帕瓦羅蒂」應為先。
⑽ 機械摩擦是什麼意思
當物體與另一物體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有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接觸面之間的這種現象或特性叫「摩擦」。
當物體與另一物體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有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接觸面之間的這種現象或特性叫「摩擦」。摩擦有利也有害,但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利的,例如,機器運轉時的摩擦,造成能量的無益損耗和機器壽命的縮短,並降低了機械效率。因此常用各種方法減少摩擦,如在機器中加潤滑油等。
摩擦系數表與材料有關
材料名稱 靜摩擦系數 動摩擦系數
無潤滑 有潤滑 無潤滑 有潤滑
鋼-鋼 0.15 0.1~0.12 0.1 0.05~0.1
鋼-軟鋼 0.2 0.1~0.2
鋼-鑄鐵 0.3 0.2 0.05~0.15
鋼-青銅 0.15 0.15~0.18 0.1~0.15
軟鋼-鑄鐵 0.2 0.18 0.05~0.15
軟鋼-青銅 0.2 0.18 0.07~0.15
鑄鐵-鑄鐵 0.18 0.15 0.07~0.12
鑄鐵-青銅 0.15~0.2 0.07~0.15
青銅-青銅 0.1 0.2 0.07~0.1
皮革-鑄鐵 0.3~0.5 0.15 0.6 0.15
橡皮-鑄鐵 0.8 0.5
木材-木材 0.4~0.6 0.1 0.2~0.5 0.07~0.15
摩擦的類別很多,按摩擦副的運動形式摩擦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前者是兩相互接觸物體有相對滑動或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的摩擦,後者是兩相互接觸物體有相對滾動或有相對滾動趨勢時的摩擦;
按摩擦表面的潤滑狀態,摩擦可分為干摩擦、邊界摩擦和流體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