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採煤機械推移裝置

採煤機械推移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24 21:24:40

『壹』 採煤液壓支架移動系統工作原理

(一)采礦方法
1.採煤方法
1)採煤方法分類
採煤方法雖然種類較多,但歸納起來,基本上可以分為壁式和柱式兩大體系。
(1)壁式採煤法。根據煤層厚度不同,對於薄及中厚煤層,一般採用一次采全厚的單一長壁採煤法;對於厚煤層,一般是將其分成若干中等厚度的分層,採用分層長壁採煤法。按照回採工作面的推進方向與煤層走向的關系,又可分為走向長壁採煤法和傾斜長壁採煤法兩種類型。
(2)柱式採煤法。柱式採煤法分為房式和房柱式。房式及房柱式採煤法的實質,是在煤層內開掘一些煤房,煤房與煤房之間以聯絡巷相通。回採在煤房中進行,煤柱可留下不採,或在煤房采完後,再回採煤柱,前者稱為房式採煤法,後者稱為房柱式採煤法,這兩種採煤法在我國應用很少。
2)緩傾斜及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緩傾斜及傾斜煤層採用單一長壁採煤法的工作面,回採工藝主要有炮采、普采(高檔普采)和綜采3種類型。在選擇工作面回採工藝方式時,應結合礦山地質條件、設備供應狀況、技術條件以及技術管理水平和採煤系統等統一考慮。
(1)炮采工藝。炮采工作面回採工藝包括:破煤、裝煤、運煤、移置運輸機、工作面支護和頂板管理六大工序。
(2)普通機械化採煤工藝。普通機械化採煤是用淺截式滾筒採煤機落煤、裝煤,利用可彎曲刮板輸送機運煤,使用摩擦金屬支柱(或單體液壓支柱)和鉸接頂梁組成的懸臂式支架支護。
(3)綜采工作面的回採工藝。綜合機械化採煤是指採煤的全部生產過程,包括落煤、裝煤、運煤、支護、頂板管理等全部採用機械化的。
3)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采技術
我國放頂煤開采主要是指長壁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采(以下簡稱綜放開采)。綜放開採的實質是沿煤層底部布置一個長壁工作面,用綜合機械化方式進行回採,同時充分利用礦山壓力作用(特殊情況下輔以人工松動方法),使工作面上方的頂煤破碎,並在支架後方(或上方)放落,並把放出的煤用後部輸送機運出工作面的一種開采方式。
2.金屬礦采礦方法
1)采礦方法分類
采礦方法就是研究礦塊的開采方法,它包括采准、切割和回採三項工作,為了更好地回採礦石而在礦塊中所進行的采准、切割和回採工作的總和,就稱為采礦方法。目前採用的主要采礦方法有:空場采礦法、充填采礦法、崩落采礦法。
2)空場采礦法
空場采礦法在回採過程中,將礦塊劃分為礦房和礦柱,先採礦房,再采礦柱。應用空場采礦法的基本條件是礦石和圍岩穩固,采空區在一定時間內允許有較大的暴露面積。其中應用較廣泛的采礦方法有:全面采礦法、房柱采礦法、留礦采礦法、分階段礦房法和階段礦房法。
(1)全面采礦法。在薄和中厚的礦石和圍岩均穩固的緩傾斜(傾角一般小於30°)礦體中,應用全面采礦法。它的特點是:工作面沿礦體走向或傾向全面推進,在回採過程中將礦體中的夾石或貧礦留下,呈不規則的礦柱以維護采空區,這些礦柱一般作永久損失,不進行回採。
(2)房柱采礦法。用於開采水平或傾斜的礦體,在礦塊或采空區礦房和礦柱交替而置,回採礦房時,留連續的或間斷的規則礦柱,以維護頂塊岩石。它比全面采礦法適用范圍廣,不僅能回採薄礦體,而且可以回採厚和極厚礦體。礦石和圍岩均為穩固的水平和緩傾斜礦體是這種采礦方法應用的基本條件。
(3)留礦采礦法。工人直接在礦房暴露面下的留礦堆上作業,自下而上分層回採,每次採下的礦石靠自重放出1/3左右,其餘暫留在礦房中作為繼續上採的工作台。礦房全部回採後,暫留在礦房中的礦石再行大量放出,即大量放礦。這種采礦方法適用於開采礦石和圍岩穩固、礦石無自燃性,破碎後易再行結塊的急傾斜礦床。
(4)分階段礦房法。按礦塊的垂直方向,再劃分為若干分段,在每個分段水平布置礦房和礦柱,中分段採下的礦石分別從各分段的出礦巷道運出。分段礦房回採結束後,可立即回採本分段的礦柱並同時處理采空區。
(5)階段礦房法。用深孔回採礦房的空場采礦法,根據落礦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水平深孔階段礦房法和垂直深孔階段礦房法。前者要求在礦房底部進行拉底,後者除拉底外,還需在礦房的全高開出垂直切割槽。
3)崩落采礦法
崩落采礦法是以崩落圍岩來實現地壓管理的采礦方法,即隨著礦石崩落,強制(或自然)崩落圍岩充填采空區,以控制和管理地壓。主要包括單層崩落法、分層崩落法、分段崩落法、階段崩落法。
(1)單層崩落法。主要用來開采頂板岩石不穩固、厚度一般小於3m的緩傾斜礦層。將階段間礦層劃分成礦塊,礦塊回採工作按礦體全厚沿走向推進。當回採工作面推進一定距離後,除保留回採工作所需的空間外,有計劃地回收支柱並崩落采空區的頂板,用崩落頂板岩石充填采空區,以控制頂板壓力。按工作面形式可分為長壁式崩落法、短壁式崩落法和進路式崩落法。
(2)分層崩落法。按分層由上向下回採礦塊,每個分層礦石采出之後,上面覆蓋的崩落岩石下移充填采礦區。分層回採是在人工頂板保護下進行的,人工頂板將礦石與崩落岩石隔開,從而保證了礦石損失和貧化的最小化。
(3)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此法也稱有底部結構的分段崩落法。主要特徵是:第一,按分段逐個進行回採;第二,在每個分段下部設有出礦專用的底部結構,分段回採由上向下逐分段依次進行。又可分為水平深孔落礦有底柱分段崩落法與垂直深孔落礦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4)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下部未設由專用出礦巷道所構成的底部結構,分段的鑿岩、崩礦和出礦等工作均在回採巷道中進行。
(5)階段崩落法。回採高度等於階段全高,可分為階段強制崩落法與階段自然崩落法。階段強制崩落法又可分為設有補償空間的階段強制崩落法和連續回採的階段強制崩落法。
4)充填采礦法
隨著回採工作面的推進,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區的采礦方法。有時還用支架與充填料相配合,以維護采空區。充填采空區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開成的充填體進行地壓管理,以控制圍岩崩落和地表下沉,並為回採創造安全和便利的條件。有時還用來預防自燃礦石的內因火災。按礦塊結構和回採工作面推進方向又可分為單層充填采礦法、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下向分層充填采礦法和分采充填采礦法。按採用的充填料和輸出方式不同,又可分為乾式充填采礦法、水力充填采礦法和膠結充填采礦法。
(1)單層充填采礦法。適用於緩傾斜薄礦體中,用礦塊傾斜全長的壁式回採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礦體全厚回採,隨工作面的推進有計劃地用水力或膠結充填采空區,以控制頂板。
(2)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一般將礦塊劃分為礦房和礦柱,第一步回採礦房,第二步回採礦柱。回採礦房時,自下向上水平分層進行,隨著工作面向上推進,逐層充填采空區,並留出繼續上採的工作空間。充填體維護兩面幫圍岩,並作為上採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礦石落在充填體的表面上,用機械方法將礦石運至溜井中。礦房架採到最上面分層時,進行接頂充填。礦柱則在采完若干礦房或全階段采空後,再進行回採。礦房架採的充填方法,可用乾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膠結充填。
(3)上向傾斜分層充填采礦法。這種方法與上向水平分層充填法的區別是用傾斜分層回採,在采場內礦石和充填料的搬運主要靠重力。這種方法只能用乾式充填。
(4)下向分層充填采礦法。用於開采礦石很不穩固或礦石和圍岩均很不穩固,礦石品位很高或價值很高的有色金屬或稀有金屬礦體。這種采礦方法的實質是:從上往下分層回採和逐層充填,每一分層的回採工作是在上一分層人工假頂的保護下進行的。回採分層水平或與水平成4°~10°或10°~15°傾斜角。傾斜分層主要是為了充填直接頂,同時也有利、於礦石搬運,但鑿岩和支護作業不如水平分層方便。
(5)分采充填采礦法。當礦脈厚度小於0.3~0.4m時,只採礦石工人無法在其中工作,必須分別回採礦石和圍岩,使其采空區達到允許工作的最小厚度(0.8~0.9m),採下的礦石運出采場,而採掘的圍岩充填采空區,為繼續上采創造條件,這種采礦法就為分采充填法。
(6)方框支架充填采礦法。開采薄礦脈過去多採用橫撐支柱或木棚支架采礦法,在礦體厚度較大、礦石和圍岩極不穩固、礦體形態極其復雜、礦石貴重等條件下,這種采礦方法還是一種有效的采礦方法。
5)采礦方法的選擇
選擇采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安全、礦石貧化小、礦石回採率高、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高、遵守有關法規要求。影響采礦方法選擇的主要因素有,礦床地質條件、開采技術經濟水平。
(二)回採工作面礦山壓力及其控制
1.回採工作面礦山壓力的基本概念
位於煤層上面的岩層稱頂板,煤層下面的岩層為底板。頂底板岩層一般是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頁岩、砂質頁岩、黏土岩或石灰岩等組成。由於岩性和厚度等不同,在回採過程中破裂、垮落的情況也不一樣。
在煤層沒有開采之前,岩體處於平衡狀態。當煤層開采後,形成了地下空間,破壞了岩體的原始應力,引起岩體應力重新分布,並一直延續到岩體內形成新的平衡為止。在應力重新分布過程中,使圍岩產生變形、移動、破壞,從而對工作面、巷道及圍岩產生壓力。通常把這種圍岩移動而產生的壓力稱為礦山壓力。
在礦山壓力的大小與圍岩的性質有關,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就必須了解工作面礦山壓力的活動規律,以便採取控制措施。
2.工作面礦山壓力顯現的基本規律
在礦山壓力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力學現象,如圍岩變形、頂板下沉、岩體離層、破壞和冒落、煤體壓酥、片幫和突出、支架受載、變形、折斷以至大規模岩層移動、「板炮」等現象,均稱之為礦山壓力顯現。因此,礦山壓力顯現是礦山壓力作用的結果和外部表現。
3.工作面的圍岩分類與頂板支護方法
(1)工作面圍岩分類。直接頂穩定性分類,以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為基本指標,進行了直接頂穩定性分類。根據基本頂壓力顯現強烈程度,將基本頂壓力顯現分為四級。
底板抗壓特性分類,為避免支架或支柱在工作面出現壓入底板現象,應根據實測的底板容許極限載荷強度作為基本指標,底板抗壓剛度作為輔助指標對工作面底板進行分類。
(2)工作面頂板支護方式。回採工作面支架主要有單體摩擦式金屬支柱、單體液壓支柱和液壓自移支架等幾種,少數礦井也還使用木支柱。
4.礦山開采中由礦山壓力引起的常見事故及其預防
2)沖擊礦壓的分析與預防
(1)沖擊礦壓現象及其分類。根據原岩(煤)體應力狀態不同,沖擊礦壓可分為3類:重力型沖擊礦壓、構造應力型沖擊礦壓、中間型或重力—構造型沖擊礦壓。根據沖擊的顯現強度,可分為4類:彈射、礦震、弱沖擊、強沖擊。
另一種分類是根據震級強度和拋出的煤量,可將沖擊礦壓分為三級:輕微沖擊(1級)、中等沖擊(Ⅱ級)、強烈沖擊(Ⅲ級)。(2)沖擊礦壓的預測指標和方法。預測指標:彈性能指數WET、沖擊能指數KE、動態破壞時間DT;預測方法:鑽屑法、地音、微震監測法、工程地震探測法、綜合測定法。(3)沖擊礦壓的防治措施。根據發生沖擊礦壓的成因和機理,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有兩方面,一是降低應力(能量)的集中程度;二是改變煤岩體的物理力學性能。

『貳』 刮板輸送機的液壓推移裝置有幾種

中山市鴻鑫達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為您解答:輸送流水線其實就是流版水線設備中用於產品生產權輸送的設備,依據輸送鏈條(板)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皮帶輸送線:皮帶輸送線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生產設備,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在食品、電子、包裝、化工等行業都有應用。
滾筒輸送線:滾筒輸送線又可分為無動力和動力兩種輸送形式,在包裝行業應用廣泛,同時也會在一些其他生產設備中用於輔助輸送。
鏈板輸送線:鏈板輸送線是以金屬板為輸送鏈,可以承載大宗、較重的物品,因此,鏈板輸送線比較適合應用於重工業生產,如汽車製造、電視機生產等。
網帶輸送線:網帶輸送線是以金屬網為輸送載體的流水線設備,常用於產品的烘乾。
懸掛輸送線:懸掛輸送線就是懸掛鏈輸送線,以懸掛的方式完成產品的輸送,常與噴塗噴漆烘乾設備一起應用於五金燈飾塑膠木器件的表面處理。
以上五種輸送流水線是企業在生產中最為常見的,除此之外還有一款重要的輸送設備——倍速鏈輸送線。倍速鏈輸送線要比以上五種輸送流水線復雜一些,應用也比較廣泛。

『叄』 採煤機的截深與液壓支架的推移步距關系與金屬鉸接頂梁的長度關系

截深決定支架的推移步距,截深取決於滾筒寬度,理論設計時這兩個值相同,但一般支架推移油缸的行程比滾筒寬度能大一點。支架的鉸接頂梁要看支架的整體工作面配套尺寸

『肆』 求煤礦綜采組合開關集控接法,面溜高低度

控制煤礦綜采工作面上竄下滑具體措施:
綜采(放)工作面的布置由於受地質構造及開切眼傾角等因素所限,工作面開切眼的布置往往與運、回兩巷不能垂直布置,存在一個角度,即偽斜角。根據經驗,偽斜角一般設計為切眼坡度角(真傾角)的1/3~1/5間。實踐證明:開切眼坡度角小於15°的綜采(放)工作面偽斜較易調整與掌握,但當工作面切眼坡度角大於10°時,(受採煤機結構、爬坡性能、防滑方式及機身材質所限,一般不超過25°),工作面的實際偽斜較難掌握。生產中實際偽斜還受所用設備(支架、前部後部運輸機等)及其連接方式的影響,因而偽斜是一個較復雜、技術性較強的數值,一般通過運、回兩巷推進度之差顯示。

1 工作面概況

5103綜采放頂煤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6.40m ,含兩層夾矸,分三個自然分層,結構為1.5(0.1)3.74(0.05)1.1,煤層厚度穩定。工作面切眼全長153.6m ,循環進度0.6m ,運巷全長660m,風巷全長680m,受地質條件限制,切眼自然坡度為10.1°—18.9°, 平均達15.3°(風巷高於運巷),工作面設計偽斜為4°,採用走向長壁低位放頂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的綜合機械化採煤方法。

2 偽斜不當對生產的影響

2.1造成刮板運輸機(大溜)上下滑動

5103綜放面由於偽斜調整欠妥,曾一度造成工作面刮板運輸機上竄下滑,導致了刮板運輸機機頭與轉載機搭接的經常性變動,從而改變了運輸機與轉載機的合理搭接關系。運輸機機頭過短造成運輸機卸煤不暢,在機頭形成堆煤現象,嚴重時可能造成運輸機將轉載機推至運巷外幫煤壁,致使端頭安全出口堵塞,造成停產。

2.2造成擠架、垛架甚至倒架

5103綜放面由於偽斜掌握欠妥,初采階段工作面運輸機下滑嚴重,帶動支架底座也向下滑移(支架底座偏向機頭方向),後經調整偽斜,同時採取相應措施使運輸機逐步上移;但由於運輸機上竄過程中,向上擺架(修正支架底座的推移方向)不力,致使工作面中部有連續36架支架擠架,其中16架支架垛架、倒架,嚴重製約生產的正常有序進行。

3 下滑原因分析

工作面偽斜不當主要表現為運輸機上竄下滑。當工作面與兩巷垂直,採用兩端頭交互斜切進刀時,工作面支架、運輸機呈現出緩慢下滑,下滑的起源是工作面由上端頭依次往下推移刮板運輸機。當工作面坡度為15.3°(平均),工作面與兩巷垂直時,採煤機從上向下割煤,由上向下依次推移運輸機時,實測平均每推進一刀,運輸機下滑36mm ;採煤機向上割煤,自下往上依次推移運輸機時,平均每推一刀,運輸機下滑5mm 。

3.1 受地質因素影響

5103綜放面為一單斜構造,風巷標高+585m , 運巷標高+518m ,運回兩巷落差為:50m,工作面平均傾角15.3°。因而支架、運輸機等沿斜面方向會產生一向下的分力,由於支架、運輸機自身重量較大,而下滑分力則較小。所以支架、運輸機等處於靜止狀態時,設備不會下滑,只存在一種潛在的下滑趨勢。

3.2 受推移方向影響

綜放工作面正常生產工序為:採煤機自機頭(尾)斜切進刀――割煤――移架――推前部運輸機――放煤――拉後部運輸機。隨採煤機不斷割煤,前部運輸機被依次逐架推向煤壁。在這種往復循環過程中,運輸機發生相對滑動,這種滑動主要通過運輸機彎曲段體現,支架推移桿會發生一定量的左向或右向偏置,偏向程度雖然較小,但必竟不是正向推移,因而推移中要向左或右產生作用分力。當採煤機向機頭方向割煤時,由機尾向機頭逐架推移運輸機,產生作用分力向機頭側;當採煤機向機尾割煤時,通過推移運輸機產生的作用分力指向機尾。所謂偽斜調整就通過這一原理控制運輸機發生下滑或上竄,見圖。
採煤機由機尾向機頭割煤推移運輸機受力分析

3.3 受後部運輸機連接方式影響

由於後部運輸機的拖移裝置可安設在支架底座前端左右任一側。拖移裝置安設在支架左(右)側,移架或拉後部運輸機時,受力矩影響(以支架底座右〈左〉端為支點,底座寬為力臂,對後部運輸機的拉力為力),支架將左向〈右向〉旋轉一定量,使支架推移千斤頂偏向左〈右〉,(即下端頭或上端頭)。推移前部運輸機時,推力方向向下(上)偏移,從而導致運輸機加速向下(上)移動。

4 偽斜量的確定

在大角度傾斜工作面,若工作面與兩巷垂直,運輸機、液壓支架下滑不可避免。將工作面采成偽斜,使下端頭超前上端頭一定距離,是解決綜放工作面支架與運輸機下滑最有效的辦法。超前距離(偽斜)可由以下方法求得:

(1)設工作面(開切眼)調斜采成與回風巷垂線成α角,若未呈現滑移現象,則運輸機將上竄600sinα(mm)。其中,600為循環進度。

(2)實測,當α=0時,每推進一個循環,運輸機下滑36mm。

(3)若要運輸機不下滑,必須:600sinα=36

所以 α=3°26′

設偽斜距離(運巷較風巷多推進距離)為X,則:X=Msinα

式中:M------工作面長度(153.6m)。

解得: X=9.22m

實踐中,將工作面調斜采成下端頭(機頭)超前於上端頭(機尾)10m。

5 調斜防滑方式

5.1 大斜式

實踐中,每班對運輸機的滑移觀察、計量,在運輸機與轉載機的搭接長度或支架推移桿發生輕微變向時,若機頭長,可多推進運輸機機頭,少推進運輸機機尾。即:變原先的兩循環中,采兩次機頭、機尾為采三次機頭、兩次機尾或采兩次機頭一次機尾。若機尾長,可多推進機尾,少推進機頭,其工藝原理與機頭長時相同。在整個「大斜」調整過程中,採煤機都要跑整刀。

5.2 小斜式

運輸機下滑過快,不易迅速控制運輸機下滑時,也可採用調小斜的方法穩住運輸機。即:若機頭長時,只採機頭,不採機尾。根據實際情況,採煤機一次比一次跑得短(近),工作面形成人為的凸(俗成「肚」),如此可控制運輸機下滑。「小斜式」存在嚴重缺陷,即:易造成擠架。此方式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架松時)採用。否則,會帶來嚴重後果。

5.3 支架調向式

運輸機如果不與支架相連,無論怎樣調整其偽斜,也不可能控制運輸機下滑,因而控制運輸機下滑的根本是調向後的推移裝置。支架調向式就是通過調整支架的推移方向來控制運輸機下滑。一般與「大斜式」聯合使用,否則很難使支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調向。所謂調向式就是:移架時,用單體支柱頂在支架的下滑測,既可適當調整支架的方向,又有利於增加移架力;低位放頂煤綜放面還可通過調整後部運輸機拖移裝置耳在支架上的左右位置,加快支架方向的調整。

5.4 控溜式

人為調整運輸機推移方向,阻止其下滑,並逐步回調。即:工作面每5-10架准備一個50t千斤頂,推移運輸機前把千斤頂尾部固定在運輸機下滑方向的鄰架底座前,頂部頂在運輸機與本架相連的窩槽內。推移運輸機主要通過50t千斤與支架的推移裝置來實現。一般與其它幾種方式聯合使用。

5.5 螺旋式

機尾(頭)長時,只採機尾(頭),不採機頭(尾),但採煤機必須跑到機頭(尾),採煤機跑到機頭(尾)前,運輸機要預先拉回,機頭(尾)支架不動。工作面始終保持直線標准。該方式使用過程中,必須最大限度利用支架掩護梁、尾梁側護千斤調整支架方向。否則易出現擠架、咬架等現象。

5.6 工藝改變式

改變採煤工藝也是大傾角綜放面防滑的有效措施之一,即:變雙向割煤為單向割煤,採煤機下行時割煤、移架,但不推移運輸機;上行時採煤機跑空刀、推移運輸機,使運輸機每循環都自下端頭逐架向上端頭推移。從前面分析和實測中可看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運輸機的下滑。一般情況下改變採煤工藝的方法與調斜方式聯合使用效果更好。

6 體會和說明

(1)生產中根據運輸機下滑情況確定調斜防滑方式。下滑不太嚴重時,只單獨使用其中一種或兩種方式,在運輸機下滑程度較大時,為及時阻止運輸機下滑,可聯合使用其中多種方式。

(2)工作面坡度較小時,後部運輸機拖移裝置耳的連接應均勻布置在支架的左右側(一左一右)。5103綜放面由於坡度較大,採取了三左一右的布置方式(工作面左側高右側低)。

(3)在整個調斜防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工作面工程質量和各設備的完好情況,每循環完成後,必須保證工作面支架和運輸機直線(插小斜式除外),為下一循環做好准備。

(4)調斜的尺度必須把握好。當偽斜已調至理論值左右時,要班班注意觀察運輸機的竄動跡象(推移桿的方向和運輸機輕微竄動),若已出現竄動現象,應停止調斜措施,正常推進幾個循環後,再觀察運輸機的竄動狀況,視情況確定是否繼續調斜。

5103綜放面在切眼大傾角狀況下,採取各種方式調斜,有效控制了運輸機的下滑,使生產得以正常有序進行。5106綜放面切眼最大自然坡度23°,平均為16.8°,調斜防滑技術在該面成功推廣應用後,效果顯著,在整個回採過程中未出現過一次運輸機、支架的上竄下滑,平均月產達到8.1萬噸。

『伍』 採煤機的截深與液壓支架的推移步距關系與金屬鉸接頂梁的長度關系

截深決定支架的推移步距,截深取決於滾筒寬度,理論設計時這兩個值相同,但一般支架推移油缸的行程比滾筒寬度能大一點.支架的鉸接頂梁要看支架的整體工作面配套尺寸

『陸』 如何控制煤礦綜采工作面上竄下滑有什麼具體的措施

綜采(放)工作面的布置由於受地質構造及開切眼傾角等因素所限,工作面開切眼的布置往往與運、回兩巷不能垂直布置,存在一個角度,即偽斜角。根據經驗,偽斜角一般設計為切眼坡度角(真傾角)的1/3~1/5間。實踐證明:開切眼坡度角小於15°的綜采(放)工作面偽斜較易調整與掌握,但當工作面切眼坡度角大於10°時,(受採煤機結構、爬坡性能、防滑方式及機身材質所限,一般不超過25°),工作面的實際偽斜較難掌握。生產中實際偽斜還受所用設備(支架、前部後部運輸機等)及其連接方式的影響,因而偽斜是一個較復雜、技術性較強的數值,一般通過運、回兩巷推進度之差顯示。

1 工作面概況

5103綜采放頂煤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6.40m ,含兩層夾矸,分三個自然分層,結構為1.5(0.1)3.74(0.05)1.1,煤層厚度穩定。工作面切眼全長153.6m ,循環進度0.6m ,運巷全長660m,風巷全長680m,受地質條件限制,切眼自然坡度為10.1°—18.9°, 平均達15.3°(風巷高於運巷),工作面設計偽斜為4°,採用走向長壁低位放頂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的綜合機械化採煤方法。

2 偽斜不當對生產的影響

2.1造成刮板運輸機(大溜)上下滑動

5103綜放面由於偽斜調整欠妥,曾一度造成工作面刮板運輸機上竄下滑,導致了刮板運輸機機頭與轉載機搭接的經常性變動,從而改變了運輸機與轉載機的合理搭接關系。運輸機機頭過短造成運輸機卸煤不暢,在機頭形成堆煤現象,嚴重時可能造成運輸機將轉載機推至運巷外幫煤壁,致使端頭安全出口堵塞,造成停產。

2.2造成擠架、垛架甚至倒架

5103綜放面由於偽斜掌握欠妥,初采階段工作面運輸機下滑嚴重,帶動支架底座也向下滑移(支架底座偏向機頭方向),後經調整偽斜,同時採取相應措施使運輸機逐步上移;但由於運輸機上竄過程中,向上擺架(修正支架底座的推移方向)不力,致使工作面中部有連續36架支架擠架,其中16架支架垛架、倒架,嚴重製約生產的正常有序進行。

3 下滑原因分析

工作面偽斜不當主要表現為運輸機上竄下滑。當工作面與兩巷垂直,採用兩端頭交互斜切進刀時,工作面支架、運輸機呈現出緩慢下滑,下滑的起源是工作面由上端頭依次往下推移刮板運輸機。當工作面坡度為15.3°(平均),工作面與兩巷垂直時,採煤機從上向下割煤,由上向下依次推移運輸機時,實測平均每推進一刀,運輸機下滑36mm ;採煤機向上割煤,自下往上依次推移運輸機時,平均每推一刀,運輸機下滑5mm 。

3.1 受地質因素影響

5103綜放面為一單斜構造,風巷標高+585m , 運巷標高+518m ,運回兩巷落差為:50m,工作面平均傾角15.3°。因而支架、運輸機等沿斜面方向會產生一向下的分力,由於支架、運輸機自身重量較大,而下滑分力則較小。所以支架、運輸機等處於靜止狀態時,設備不會下滑,只存在一種潛在的下滑趨勢。

3.2 受推移方向影響

綜放工作面正常生產工序為:採煤機自機頭(尾)斜切進刀――割煤――移架――推前部運輸機――放煤――拉後部運輸機。隨採煤機不斷割煤,前部運輸機被依次逐架推向煤壁。在這種往復循環過程中,運輸機發生相對滑動,這種滑動主要通過運輸機彎曲段體現,支架推移桿會發生一定量的左向或右向偏置,偏向程度雖然較小,但必竟不是正向推移,因而推移中要向左或右產生作用分力。當採煤機向機頭方向割煤時,由機尾向機頭逐架推移運輸機,產生作用分力向機頭側;當採煤機向機尾割煤時,通過推移運輸機產生的作用分力指向機尾。所謂偽斜調整就通過這一原理控制運輸機發生下滑或上竄,見圖。
採煤機由機尾向機頭割煤推移運輸機受力分析

3.3 受後部運輸機連接方式影響

由於後部運輸機的拖移裝置可安設在支架底座前端左右任一側。拖移裝置安設在支架左(右)側,移架或拉後部運輸機時,受力矩影響(以支架底座右〈左〉端為支點,底座寬為力臂,對後部運輸機的拉力為力),支架將左向〈右向〉旋轉一定量,使支架推移千斤頂偏向左〈右〉,(即下端頭或上端頭)。推移前部運輸機時,推力方向向下(上)偏移,從而導致運輸機加速向下(上)移動。

4 偽斜量的確定

在大角度傾斜工作面,若工作面與兩巷垂直,運輸機、液壓支架下滑不可避免。將工作面采成偽斜,使下端頭超前上端頭一定距離,是解決綜放工作面支架與運輸機下滑最有效的辦法。超前距離(偽斜)可由以下方法求得:

(1)設工作面(開切眼)調斜采成與回風巷垂線成α角,若未呈現滑移現象,則運輸機將上竄600sinα(mm)。其中,600為循環進度。

(2)實測,當α=0時,每推進一個循環,運輸機下滑36mm。

(3)若要運輸機不下滑,必須:600sinα=36

所以 α=3°26′

設偽斜距離(運巷較風巷多推進距離)為X,則:X=Msinα

式中:M------工作面長度(153.6m)。

解得: X=9.22m

實踐中,將工作面調斜采成下端頭(機頭)超前於上端頭(機尾)10m。

5 調斜防滑方式

5.1 大斜式

實踐中,每班對運輸機的滑移觀察、計量,在運輸機與轉載機的搭接長度或支架推移桿發生輕微變向時,若機頭長,可多推進運輸機機頭,少推進運輸機機尾。即:變原先的兩循環中,采兩次機頭、機尾為采三次機頭、兩次機尾或采兩次機頭一次機尾。若機尾長,可多推進機尾,少推進機頭,其工藝原理與機頭長時相同。在整個「大斜」調整過程中,採煤機都要跑整刀。

5.2 小斜式

運輸機下滑過快,不易迅速控制運輸機下滑時,也可採用調小斜的方法穩住運輸機。即:若機頭長時,只採機頭,不採機尾。根據實際情況,採煤機一次比一次跑得短(近),工作面形成人為的凸(俗成「肚」),如此可控制運輸機下滑。「小斜式」存在嚴重缺陷,即:易造成擠架。此方式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架松時)採用。否則,會帶來嚴重後果。

5.3 支架調向式

運輸機如果不與支架相連,無論怎樣調整其偽斜,也不可能控制運輸機下滑,因而控制運輸機下滑的根本是調向後的推移裝置。支架調向式就是通過調整支架的推移方向來控制運輸機下滑。一般與「大斜式」聯合使用,否則很難使支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調向。所謂調向式就是:移架時,用單體支柱頂在支架的下滑測,既可適當調整支架的方向,又有利於增加移架力;低位放頂煤綜放面還可通過調整後部運輸機拖移裝置耳在支架上的左右位置,加快支架方向的調整。

5.4 控溜式

人為調整運輸機推移方向,阻止其下滑,並逐步回調。即:工作面每5-10架准備一個50t千斤頂,推移運輸機前把千斤頂尾部固定在運輸機下滑方向的鄰架底座前,頂部頂在運輸機與本架相連的窩槽內。推移運輸機主要通過50t千斤與支架的推移裝置來實現。一般與其它幾種方式聯合使用。

5.5 螺旋式

機尾(頭)長時,只採機尾(頭),不採機頭(尾),但採煤機必須跑到機頭(尾),採煤機跑到機頭(尾)前,運輸機要預先拉回,機頭(尾)支架不動。工作面始終保持直線標准。該方式使用過程中,必須最大限度利用支架掩護梁、尾梁側護千斤調整支架方向。否則易出現擠架、咬架等現象。

5.6 工藝改變式

改變採煤工藝也是大傾角綜放面防滑的有效措施之一,即:變雙向割煤為單向割煤,採煤機下行時割煤、移架,但不推移運輸機;上行時採煤機跑空刀、推移運輸機,使運輸機每循環都自下端頭逐架向上端頭推移。從前面分析和實測中可看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運輸機的下滑。一般情況下改變採煤工藝的方法與調斜方式聯合使用效果更好。

6 體會和說明

(1)生產中根據運輸機下滑情況確定調斜防滑方式。下滑不太嚴重時,只單獨使用其中一種或兩種方式,在運輸機下滑程度較大時,為及時阻止運輸機下滑,可聯合使用其中多種方式。

(2)工作面坡度較小時,後部運輸機拖移裝置耳的連接應均勻布置在支架的左右側(一左一右)。5103綜放面由於坡度較大,採取了三左一右的布置方式(工作面左側高右側低)。

(3)在整個調斜防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工作面工程質量和各設備的完好情況,每循環完成後,必須保證工作面支架和運輸機直線(插小斜式除外),為下一循環做好准備。

(4)調斜的尺度必須把握好。當偽斜已調至理論值左右時,要班班注意觀察運輸機的竄動跡象(推移桿的方向和運輸機輕微竄動),若已出現竄動現象,應停止調斜措施,正常推進幾個循環後,再觀察運輸機的竄動狀況,視情況確定是否繼續調斜。

5103綜放面在切眼大傾角狀況下,採取各種方式調斜,有效控制了運輸機的下滑,使生產得以正常有序進行。5106綜放面切眼最大自然坡度23°,平均為16.8°,調斜防滑技術在該面成功推廣應用後,效果顯著,在整個回採過程中未出現過一次運輸機、支架的上竄下滑,平均月產達到8.1萬噸。

『柒』 推移採煤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應注意哪些事項

一、一般規定
第1條 工作面移刮板輸送機工要經過專業培訓,熟悉刮板輸送機、液壓泵、推溜器的結構、性能和本工作面作業規程,經考試合格方可持證操作。
第2條 移刮板輸送機後必須補齊和打好規定的支柱。
第3條 移刮板輸送機時,煤幫側和機頭、機尾附近的人員,都必須撤離。
第4條 推移刮板輸送機距煤壁的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第5條 移刮板輸送機應達到「三平」、「三直」、』」一穩」、「二齊全」、「一不漏」、「兩不」的要求。
「三平」:刮板輸送機槽介面要平,電動機和減速器底座要平,對輪中心接觸要平;
「三直」:機頭、刮板輸送機槽和機尾要直,電動機和減速器的軸中心要直,大小鏈輪要直;
「一穩」:整台刮板輸送機要安設平穩,開動時不搖擺:
「二齊全」:刮板要齊全,鏈環螺絲要齊全;
「一不漏」:介面嚴密不漏煤;
「兩不」:運轉時鏈子不跑偏,不漂鏈。
第 6條 一般工作面機頭與轉載機搭接處高度不小於0.3米,綜采工作面不小於0.5米。
第7條 移機頭時,順槽刮板輸送機最後一部必須停電閉鎖.嚴禁用順槽刮板輸送機頂拉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打好壓戧柱方可送電。
第8條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要停止移刮板輸送機並妥善處理。
1. 移溜器後座的頂柱或後撐支桿(戧柱)松動時;
2. 追機移刮板輸送機距離作業規程規定時;
3. 發現刮板輸送機槽出現死彎脫節或缺插銷、刮板、槽、擋煤板損壞變形時;
4.出現片幫或冒頂時;
5.支架不符合質量要求或煤幫有人工作時;
6. 移溜器發生故障或油管漏液時;
7. 發現斷鏈或鏈子出槽時。
第 9條 使用移溜器推刮板輸送機時,人員必須站在移溜器的上方。
二、准備、檢查與處理
第10條 准備:
1.工具:改錐、扳手、鉗子、套管、橇棍、榔頭、繩套(鋼絲繩)、倒鏈等。
2. 配件:刮板、鏈環、鏈條、螺釘、鉛絲、密封圈、油管、溜槽等;
第11條 檢查與處理:
1.檢查掛梁和扁銷是否符合規定;
2. 檢查開幫寬度是否符合作業規程要求;
3.檢查新刮板輸送機道內浮煤及雜物是否清理干凈,如底板凹凸不平,要刨平或墊平;
4. 檢查溜槽和溜槽彎曲部份是否有脫節或鏈子出槽;
5.與液壓泵司機取得聯系,開動液壓泵檢查移溜器是否損壞,管路及接頭是否漏液,手把是否靈活可靠;
6. 檢查電纜、水管和油管是否在線架內或懸掛好,防止移溜時擠壓;
7.檢查移溜器後座的頂柱或後撐支桿(戧柱)是否牢固可靠,移溜器後座的頂柱必須使兩根以上的支柱同時受力,嚴禁一根支柱受力;
8.整體推移刮板輸送機前檢查煤幫點柱是否齊全牢固,符合質量要求,煤幫側刮板輸送機道點柱是否回撤完畢。
發現問題不能單獨處理時,必須匯報和配合班長、電鉗工、支回柱工等及時妥善處理後方可工作。
三、整體推移刮板輸送機
第12條 炮采工作面整體推移的順序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從中間向兩側推移。
第13條 自上而下推移刮板輸送機的順序:
1.打好移溜器後座的頂柱或後支撐支桿,設好移溜器,移溜器應垂直並頂住溜槽的凹處;
2.撤出移刮板輸送機段內煤幫所有人員,與刮板輸送機司機聯系開動工作面刮板輸送機;
3.回撤機尾壓柱,將機尾移溜器手把打到伸缸位置,使機尾移到位置後立即將移溜器手把打到中間位置,並打好機尾壓柱;
4.開動兩個以上移溜器交錯頂移,從上而下每一個移溜器將溜槽移到位置後,都應立即將移溜器手把打到中間位置;
5. 當移到距刮板輸送機機頭15~20米時,停止移刮板輸送機並停止刮板輸送機運轉,回撤機頭處煤幫側支柱和機頭戧柱;
6. 移機頭時順槽最後一部刮板輸送機要停止運轉,切斷電源;
7.開動移溜器,將刮板輸送機槽剩餘部分和機頭同時移到規定位置後,將移溜器手把立即打到中間位置;
8.將機頭支穩,打上機頭特種支護和機頭壓戧柱;
9.回撤移溜器後座的頂柱或後撐支桿,將移溜器手把打到收缸位置。
自下而上或從中間向兩側推移刮板輸送機的操作方法和上述相同。
第14條 普采工作面隨機移刮板輸送機的隨機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第15條 綜采工作面移刮板輸送機時應按以下規定操作:
1.採煤機割煤後,應距採煤機後滾筒10米以上距離;進行推移刮板輸送機工作;
2.移刮板輸送機後,要保持刮板輸送機、支架和煤壁成直線;
3.緩傾斜工作面,採煤機採用雙向割煤時,可採用隨機推移刮板輸送機,煤層傾角大的綜采工作面,採用單向割煤時,為防止刮板輸送機下滑,應採取以下措施:
(1)調傾斜推進方法:下端頭超前上端頭;
(2)機頭應打兩根斜撐柱防止刮板輸送機下滑,然後由下向上單向移動刮板輸送機;
(3)採用防滑機頭架防止刮板輸送機下滑;
4.移刮板輸送機機頭和機尾時必須距採煤機後滾筒15米距離,進刀後,刮板輸送機機頭、尾必須一次移夠步距。
5.移刮板輸送機後,刮板輸送機起伏不平或超過采高,需要吊刮板輸送機墊平時應該用液壓千斤頂吊刮板輸送機鏈條,不應吊擋煤板或鏟煤板。
第16條 移機頭的方法如下:
1.回柱絞車移機頭:按回柱絞車的操作順序進行操作,必須點開絞車。嚴禁使用繩鉤直接拉鉤機頭,必須使用鋼絲繩套.拴好機頭後再用繩鉤鉤住繩套進行。
2.液壓移溜器移機頭:必須使用兩個以上移溜器同時推移。四、解體拆移刮板輸送機
第17條 解體拆移刮板輸送機的順序如下:
1.切斷順槽刮板輸送機的電源;
2.在機頭處用撬棍撥松工作面刮板輸送機的上鏈子,將上鏈拆開,使溜槽和機頭斷開;
3.將機頭整體移到新的工作地點;
4.從機頭往上把上鏈分段拆開並放在新刮板輸送機道側;
5.將刮板輸送機的上槽拆開,鋪在新刮板輸送機道內墊平支穩,並與機頭用插銷連接牢固;
6.將原刮板輸送機里的下鏈鋪在新鋪的底槽內擺順拽直;
7.將機尾按掛線移到位置並與底槽連接;
8.將原底槽拆開放在新鋪的底槽上並用插銷連接牢固;
9.將分段拆開的鏈子鋪在上槽內並連接牢固;
10.將機頭、機尾壓、戧柱按規定打好,用緊鏈器緊固鏈子;
11.試車時,應先點動電機檢查轉向,若轉向不對,應調整開點相序,最少試轉兩圈。同時檢查鏈子和刮板是否齊全緊固。
第18條 移機頭時,除按整體推移刮板輸送機移機頭的方法操作外,還可按下列方法進行:
1.機頭自身牽引:在機頭新工作地點煤幫側打好牢固的支柱,掛好滑輪,將鋼絲繩栓在機頭處齒輪上並與滑輪連接。一人監視鋼絲繩點柱和移機頭位置情況,一人用撬棍推移,還必須由刮板輸送機司機掌握開關按鈕,用點開的辦法,慢慢地將機頭推移到適當位置。
2.用撬棍推移機頭時要用二根以上撬棍倒替推移機頭。
第19條 拆移刮飯輸送機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移機頭時要專人看管戧柱、滑輪,保證牢固可靠;
2.拆鏈子、抬溜槽時,兩人要配合協調,動作一致,以防碰傷。
五、工作面和順槽刮板輸送機機頭、機尾的延長和縮短
(一)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 第20條 准備工作:
1.刮板輸送機上的煤要全部運完;
2.原機尾處與新安機尾處之間的煤、矸、雜物要全部清理干凈,新機尾處的底板應略低於原來底板,清理干凈刮板輸送機底部的全部煤和矸石;
3.檢查新舊機尾段內支護,確認無冒頂危險;
; 4.准備好手動葫蘆、撬棍、錘子等拆移工具;
5.機頭用閘對輪,打支桿或用緊鏈器等方法,將刮板輸送機上鏈在機頭處掐開,使掐開處鏈條鬆弛,便於使溜槽脫開。
第21條 注意事項:
1.信號、開關、按鈕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2.工作中的全過程都必須使用規定的信號聯絡,不準用口喊、晃燈、人接傳遞信號等方式指揮工作;
3.掐鏈、接鏈時點開刮板輸送機,必須由刮板輸送機司機或經過機電專業培訓過的人員操作,防止誤操作造成事故;
4.架、抬溜槽時,兩人必須行動一致,跨越溜槽時,防止滑倒,放下溜槽時,叫清口號防止碰手擠腳;
5.若用刮板輸送機往外運溜槽時,必須預先與刮板輸送機司機聯系好,專人看管,溜槽要擺正,防止歪倒,必須有人在溜槽後邊跟隨。取出溜槽和溜槽過刮板輸送機機頭時,必須停止刮板輸送機運轉。
(二)工作面延長和縮短機頭的操作
第22條 延長機頭:
1.先清除機頭附近的障礙物,加固支架,改掉妨礙工作的柱子。正對機頭打好拽機頭的固定柱子;
2.用緊鏈器掛在機頭架上,溜子反轉,解開上鏈;
3.正開取下緊鏈器,使鏈條與鏈輪牙齒脫開;
4.用長度適當的錨鏈,一頭拴在固定柱子上,一頭搭在鏈輪上(錨鏈所拴的高度應與機頭軸線高度一致);
5.利用機頭反轉或正轉,把機頭牽到要求的位置;
6.機頭拽出的距離要稍大於所延長的距離,所接的鏈條長度應為所延長溜槽的兩倍;
7.將延長的溜槽底鏈穿上,插好銷子,上下對正,高度一致,鋪好上鏈,掛上緊鏈器反轉對接緊鏈;
8.緊鏈後,鏈條的長度要適當,再進行試運轉。
第23條 縮短機頭:
1.用上述方法解開上鏈,在過渡槽上一節處脫開溜槽;
2.掛手拉葫蘆(倒鏈)吊脫溜槽,去掉應縮短的溜槽;
3.在脫開溜槽上方(5米左右)打上牢固的支桿(一頭打在鏈條的刮板上,另一頭打在頂板上),反轉點開刮板輸送機,使機頭向上縮並與溜槽對接;
4.掐去多餘的鏈條,用緊鏈器接上鏈條;
5.試運轉。
(三)工作面延長和縮短機尾的操作
第24條 延長機尾:
1.掛緊鏈器解開上鏈,每股鏈用一條Φ420毫米的螺絲桿代替鏈環重新接上,去掉緊鏈器;
2.正轉開刮板輸送機,把螺絲桿從機尾返上來3~4米停機,去掉螺絲桿,回掉機尾壓柱;
3.用撬棍或手拉葫蘆(倒鏈)將機尾拉到所要求的位置;
4.鋪上所延長的溜槽,底鏈裝入溜槽內;
5.接上鏈條,在機頭處緊鏈;
6.延長的機尾,鏈子長度要適中,機尾不掉道,上槽不出鏈,溜子不蹩勁,打好機尾壓柱。
第25條 縮短機尾:
按照上述方法在機尾解開上鏈後,拆除要縮短的溜槽,上鏈接好後,在機頭緊鏈,試運轉。
(四)順槽掐機尾的操作
第26 條 操作方法:
1.解開上鏈;
2.把手拉葫蘆(倒鏈)牢固地吊掛在完整的支架上,鉤頭掛在應掐開處的溜槽沿上,掐去溜槽;
3.把掐掉的溜槽靠放在不影響工作的一側;
4.開關打反轉點開,將機尾用溜子鏈條牽到所需要的位置後,找正方向,對好溜槽,插好銷子;
5.用緊鏈器緊好鏈條,長短要適當,打好機尾壓柱。
第27條 試運轉和正式運轉。
六、收尾工作
第28條 全面檢查所移或延長、縮短機頭、機尾的刮板渝送機,是否合乎質量要求,刮板輸送機試車最少轉兩圈,不合格的要立即處理,並達到質量標准。
第29條 將所有移溜器手把打到收缸位置。使用液壓千斤頂的工作面還應將千斤頂豎立並掛在點柱上。
第30條 清點工具、備件等。
第31條 向班組長匯報,與接班人詳細交班。

閱讀全文

與採煤機械推移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q5換後輪軸承怎麼壓法蘭 瀏覽:68
製冷劑泄漏速度怎麼描述 瀏覽:795
坐著舉重的器材是什麼器材 瀏覽:648
自動拘束裝置價格 瀏覽:15
豐縣漢固達五金機電 瀏覽:533
劍刀是什麼鑄造 瀏覽:762
有三個儀表盤的什麼車 瀏覽:550
空調製冷時室內機結冰是什麼原因 瀏覽:206
小米黑鯊怎麼上設備鎖 瀏覽:990
電磁空氣閥門的拆裝與常見故障排除 瀏覽:446
塑料管道是用塑料閥門嗎 瀏覽:271
機械革命筆記本觸摸板怎麼開 瀏覽:468
輔助儀表是什麼意思 瀏覽:859
什麼冷水機只能製冷 瀏覽:55
氧氣瓶閥門整個斷了怎麼辦 瀏覽:865
原電池實驗裝置原理 瀏覽:822
如何做好設施設備的售後工作 瀏覽:139
環宇五金機電城 瀏覽:189
工具磨磨頭軸承怎麼裝 瀏覽:975
寶來儀表盤代表什麼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