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零件的設計都有哪些步驟方法
一、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
1、理論設計
理論設計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辦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校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
經驗設計是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這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不大變動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
這種設計是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經過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二、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這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分析和計算載荷,是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來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便可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是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三、機械零件的設計計算
機械零件的主要尺寸常常需要通過理論計算確定。理論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和工作情況,將它合理簡化成一定的物理模型,運用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摩擦學、熱力學、機械振動學等理論或利用這些理論推導出設計公式、實驗數據來進行設計。理論設計計算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種。
1)設計計算。按設計公式直接求得零件的有關主要尺寸。
2)校核計算。已知零件各部分的尺寸,用設計公式校核它是否滿足有關的設計計算準則。
為了使設計計算的結果更符合實際,應該多方面參考過去成功的設計和實踐積累的經驗關系式、統計數據等。對於一些大型、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必要時還可以進行模型實驗或實物實驗。
② 機械零件設計與機械設計有什麼不同之處 急
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生產的第一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專的因素。
機械屬設計的努力目標是:在各種限定的條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等)下設計出最好的機械,即做出優化設計。
優化設計需要綜合地考慮許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製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環境污染。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因機械種類和用途的不同而異。
設計者的任務是按具體情況權衡輕重,統籌兼顧,使設計的機械有最優的綜合技術經濟效果。過去,設計的優化主要依靠設計者的知識、經驗和遠見。
隨著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價值工程、系統分析等新學科的發展,製造和使用的技術經濟數據資料的積累,以及計算機的推廣應用,優化逐漸舍棄主觀判斷而依靠科學計算。
各產業機械的設計,特別是整體和整系統的機械設計,須依附於各有關的產業技術而難於形成獨立的學科。
因此出現了農業機械設計、礦山機械設計、泵設計、壓縮機設計、汽輪機設計、內燃機設計、機床設計等專業性的機械設計分支學科。
③ 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 求書
你是要這本書嗎?
[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Mechanisms.and.Mechanical.Devices.Sourcebook).(美)斯克萊特(美)奇羅尼斯.掃描版.pdf
我這里內有,但是文件太大容160MB,發不過去,你有什麼好辦法?
④ 機械零件設計的方法步驟是什麼
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
1、理論設計。所謂理論設計,就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方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核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經驗設計是指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它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變動不大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採取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⑤ 求書 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pdf 有的發我郵箱吧 [email protected]
我有很多復設計圖冊,但是就制沒有你說的那本。
1200例實用自動化機械與機構技術咨詢圖冊續編800例.pdf
機構設計實用構思圖冊-verygood.pdf
機械結構合理設計圖冊.pdf
機械設計圖冊.第1卷.pdf
機械設計圖冊.第2卷.pdf
機械設計圖冊.第3卷.pdf
機械設計圖冊.第4卷.pdf
機械設計圖冊.第5卷.pdf
機械設計圖冊.第6卷.pdf
離合器結構圖冊.pdf
⑥ 機械零件設計與機械設計有什麼不同之處
零件設計,是機械設計的一部分
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其重要性,就像是蓋房子必須內要有好的容磚頭,水泥,以及沙子鋼筋等
如果這些材料不過關,房子的質量也是無法保證的
相同的地方就是,兩者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設計時間,進行腦力以及毅力,體力勞動
⑦ 能幫我在野火論壇下載-機械設計零件與實用裝置圖冊-這個pdf嗎,或者給個邀請碼.
《機械設計零件與實用裝置圖冊》 帕姆利編鄒平譯2013年版,掃描pdf,採納我,替你去下載發送。
⑧ 機械零件的設計步驟是什麼 急求啊!!
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
1、理論設計。所謂理論設計,就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方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核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經驗設計是指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它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變動不大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採取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⑨ 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內容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
零件是組成機器的基本單元,要使所設計的機器滿足基本使用要求,就必須使組成機器的零件滿足以下要求。
1、避免在預定壽命期內失效的要求
在預定壽命期內不失效的要求包括三方面:強度、剛度、壽命。
(1)強度
零件在工作中發生斷裂、磨損或不允許的變形統屬強度不足。上述失效形式,除了用於安全裝置中預定適時破壞的零件外,對任何零件都是應當避免的。因此保證零件有足夠的強度,是機器正常工作的一個基本要求。
為了提高機械零件的強度,在設計時原則上可以採用以下的措施:採用強度高的材料;使零件具有足夠的截面尺寸;合理地設計零件的截面形狀,以增大截面的慣性矩;採用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提高運動零件的製造精度,以降低工作時的動載荷;合理地配置機器中各零件的相互位置,以降低作用於零件上的載荷等。
(2)剛度
零件在工作時所產生的彈性變形不超過允許的限度,就叫做滿足了剛度要求。對於彈性變形過大就要影響機器工作性能的零件,設計時除了要作強度計算外,還必須作剛度計算。
為了提高零件的整體剛度,可採取如下措施:增大零件截面尺寸或增大截面的慣性矩;縮短支承跨距或採用多支點結構,以減小撓曲變形等。
(3)壽命
有的零件在工作初期雖然能夠滿足各種要求,但在工作一定時間後,卻可能由於某些原因而失效。這個零件正常工作延續的時間就叫零件的壽命。
零件壽命是決定機器壽命的基礎,零件的破壞會導致機器無法正常工作。影響零件壽命的主要原因有:材料的疲勞,材料的腐蝕以及相對運動零件接觸表面的磨損。
2、結構工藝性要求
零件具有良好的結構工藝性,是指在既定的生產條件下,能夠方便而經濟地生產出來,並便於裝配。所以零件的結構工藝性應從毛坯製造、機械加工過程及裝配等幾個生產環節加以綜合考慮。工藝性還和批量大小及具體的生產條件相關。為了改善零件的工藝性,就應當熟悉當前的生產水平及條件。對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具有決定性影響的零件結構設計,在整個設計工作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而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3、經濟性要求
零件的經濟性首先表現在零件本身的生產成本上。零件的經濟性決定了機器的經濟性,設計零件時,應力求設計出耗費(包括錢財、製造時間及人工)最少的零件。
要降低零件的成本,首先要採用輕型的零件結構,以降低材料消耗,並且採用廉價而供應充足的材料以代替貴重材料,可以降低材料費用;採用少餘量或無餘量的毛坯或簡化零件結構,以減少加工工時;工藝性良好的結構就意味著加工及裝配費用低,所以工藝性對經濟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對於大型零件採用組合結構以代替整體結構,這些對降低零件成本均有顯著的作用。另外,盡可能採用標准化的零、部件,就可在經濟性方面取得很大的效益。
4、質量小的要求
對絕大多數零件來說,都應當力求減小其質量。減小質量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可以節約材料,節約材料就意味著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對於運動零件來說,可以減小慣性,改善機器的動力性能。
可採取以下措施減小零件的質量:採用緩沖裝置來降低零件上所受的沖擊載荷;使用安全裝置來限製作用在主要零件上的最大載荷;適當減少零件上應力較小處材料,以改善零件受力的均勻性,從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施加與工作載荷相反方向的預載荷,以降低零件上的工作載荷,採用輕型薄壁的沖壓件或焊接件來代替鑄、鍛零件,以及採用強重比高的材料等。
5、可靠性要求
機器的可靠性是由零件的可靠性保證的,零件可靠度是指在規定的使用時間內和預定的環境條件下,零件能夠正常地完成其功能的概率。對於絕大多數機械來說,失效的發生都是隨機性的。因此,為了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就應當在工作條件和零件的性能兩個方面使其隨機變化盡可能地小。此外,在使用中加強維護和對工作條件進行監測,也可以提高零件的可靠性。
⑩ 系統學習機械零件設計 都要學習什麼科目的書 自學可以嗎
如果你有興趣自學的話,建議你先看一下機械原理、互換性、機械設計這基本書,入門一下,當然還要看你要解決什麼問題了,系統學習話這幾本書是必須要看的,大學里這幾門課都是機械繫里最基礎的。其實最實用的就是機械設計手冊了,它幾乎涵蓋了所有方面的知識,理論和實用性都很強,如果真做機械零件設計,機械手冊是必不可少的。